移动学习网 导航

为什么民国只分五个民族? 为什么民国时期五族共和,解放后突然变成五十六个民族了?

2024-06-01m.verywind.com
为什么要把名族分的特别细,不是只有民国的时候不就只有5大名族吗~

这还细啊?刚建国的时候,向中央递交民族申请的可有460多个,有些人实在太少了,就算做其他族了

两个原因:
首先,除了满蒙藏维四族之外,其他少数民族和汉族都属於本部民族,同文同宗,同根同源。满蒙藏维和我们之间不具备这种亲缘关系。
第二,我国系统的民族调查发生在建国後的五六十年代,民国时期不可能有五十六个民族的说法,况且我们的国家其实不只有五十六个民族,还有不少未识别民族被归算在五十六个民族当中。

两个原因:
首先,除了满蒙藏维四族之外,其他少数民族和汉族都属於本部民族,同文同宗,同根同源。满蒙藏维和我们之间不具备这种亲缘关系。
第二,我国系统的民族调查发生在建国後的五六十年代,民国时期不可能有五十六个民族的说法,况且我们的国家其实不只有五十六个民族,还有不少未识别民族被归算在五十六个民族当中。

当时中华民国只有这五个民族人较多

民初只有那么几个民族容易辨别 其他的民族和汉族关系太近了就简单的划为汉人

有些民族的确很难划分

好管理啊

满、汉、蒙、回、藏
中华民族与"五族共和"
上海《民国报》
“建立共和政府;以汉族主治,同化满、蒙、回、藏,合五大民族而为一大国民”
1912年元旦,孙中山 《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宣言书》:
“国家之本,在于人民。合汉、满、蒙、回、藏诸地为一国,即合汉、满、蒙、回、藏诸族为一人——是曰民族之统一。”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
1912年3月19日<中华民族大同会发起电文>
各都督、议会、报馆、政团,鉴民国初建,五族涣散,联络感情,化除畛域,共谋统一,同护国权,当务之急,无逾于此。且互相提挈,人道宜然。凡我同胞,何必歧视。用特发起中华民族大同会。现已成立。拟从调查入手,以教育促进步之齐一,以实业浚文化之源泉,更以日报为缔合之媒介,以杂志为常识之灌输。章程即付邮呈,敬希协力提倡,随时赐教。酌拨公款,助成斯举,实纫公谊。
1912年4月10日,北京,五大民族共和联合会”
扶助共和政体,化除汉满蒙回藏畛域,谋一致之进行”,主张“融化五族,成一坚固之国家”、“实行移民事业”和“统一文言”
1912年5月12日,北京,“五族国民合进会”
“满、蒙、回、藏、汉五族国民,固同一血脉,同一枝派,同是父子兄弟之俦,无可疑者”我五族国民以外,西北尚有哈萨克一族,西南尚有苗瑶各族,俟求得其重要人员,随时延入本会”
1912年7月,《中国同盟会杂志》
“今日共和成立,五族联合,昔日之恶感已泯,至程度不齐之故,苟普及教育实行之后,此问题当亦解决矣”,认定“合汉、满、蒙、回、藏五族而同化之,今日之唯一政策也”
1913年初,《五族同化论》(进步党人、《庸言》杂志实际主编吴贯因)
汉、满、蒙、回、藏五民族,其初固非单纯之种族,而实由混合而成之民族也。夫人种相接近,由种族之事故,而融合交通,世界历史上实数见不鲜,固非独中国而已。而我中国先民,既能融合汉土诸小族,而成一汉族;融合满洲诸小族,而成一满族;融合蒙疆诸小族,而成一蒙古族;融合回部诸小族,而成一回族;融合藏地诸小族,而成一西藏族,况今日国体改为共和,五族人民负担平等之义务,亦享受平等之权利,既已无所偏重,以启种族之猜嫌,自可消灭鸿沟,以使种族之同化。则合五民族而成一更大之民族,当非不可能之事。
今后全国之人民,不应有五族之称,而当通称为中国民族chinese nation,而nation之义既有二:一曰民族,一曰国民,然则今后我四万万同胞,称为中国民族也可,称为中国国民也亦可。
1913年初,<西蒙古王公会议通电声明>
“蒙古疆域与中国腹地唇齿相依,数百年来,汉蒙久为一家。我蒙同系中华民族,自宜一体出力,维持民国”
民国总统袁世凯
“外蒙同为中华民族,数百年来,俨如一家。现在时局阽危,边事日棘,万无可分之理。”
孙中山
“讲到五族的人数,藏人不过四五百万,蒙古人不到百万,满人只数百万,回教虽众,大多汉人。讲到他们底形势,满洲既处日人势力之下,蒙古向为俄范围,西藏已几成英国的囊中物,足见他们皆无自为的能力,我们汉族要帮助他才是 。”“彼满洲之附日,蒙古之附俄,西藏之附英,即无自卫能力的表征。然提撕振拔他们,仍赖我们汉族。兄弟现在想得一个调合的方法,即拿汉族来做个中心,使之同化于我,并且为其他民族加入我们组织建国底机会。仿美利坚民族底规模,将汉族改为中华民族,组成一个完全底民族国家,与美国同为东西半球二大民族主义的国家。”
1922年,梁启超
辛亥革命,满清逊位,在政治上含有很大意义。——专就民族扩大一方面看来,那价值也真不小。——满洲算是东胡民族的大总汇,也算是东胡民族的大结束。近50年来,人的汉化,以全速率进行。到了革命后,个个满人头上都戴上一个汉姓,从此世界上可真不会有满洲人了。这便是把二千年来的东胡民族,全数融纳进来,变了中华民族的成分,这是中华民族扩大的一大段落。

  • 中华民国时候定义多少个民族?
  • 答:五族,因为孙中山提出五族共和,五族共和中华民国成立初期政治口号。这一原则强调了在中国的五大族群和谐相处。以五色旗作为国旗,分别代表汉族(红);满族(黄);蒙古族(蓝);信仰伊斯兰的诸多民族(白);藏族(黑)。其中回族泛指穆斯林民族,包括新疆维吾尔族等。清朝曾将新疆称为回疆。五族共和...

  • 民国的时候是怎样划分民族的?那时中国有多少个民族?
  • 答:中华民国成立之际,正值清朝灭亡,国内民族分布情况未经过系统统计。孙中山在民国成立后,基于国内民族的分散状况,将民族划分为五个主要族群,这五个族群包括汉族、满族、回族、藏族和蒙古族。这体现了孙中山对民族团结的关注。2. 五大民族仅为概念,非全部民族代表。尽管当时政府仅正式承认五个民族,但...

  • 民国时期(请分段说明)的民族政策是怎样的?承不承认少数民族也属于中华...
  • 答:民国时期的民族政策简要介绍如下(我们当今的的教科书说民国时期充满民族压迫)1911年辛亥革命成功后——孙中山提出“五族共和”之说,五族指汉族、满族、蒙古族、回族、藏族。但仅提五族,忽略了主要集居于西南的少数民族如傣族、壮族等。1930年代——国内外一些政治势力挑动我国少数民族情绪,引起国民政府...

  • 民国的时候是怎样划分民族的?那时中国有多少个民族?
  • 答:民国时期没有具体的划分,当时有满族、汉族、蒙古族、回族和藏族五个笼统的民族,除此之外还有其他少数民族,其他少数民族都是在建国以后统计的,民国时期没有详细的划分。

  • 民国的五族共和,指的是哪五族?为啥没有壮族?
  • 答:在中华民国建立的初期,孙中山就提出了五族共和共和这一种理念,他的目的是为了整合民族意识,达到中华民族共同发展共同繁荣的愿望。那么这五族是哪五族呢?他们分别是汉族、满族、蒙古族、回族以及藏族。孙中山 为了达到这一设想,孙中山和五个民族的人都曾经有过交流,他对满族人说:“清廷以退让而释...

  • 详解五族共和,民国时期的「 ”五族共和”到底是什么意思?
  • 答:「 ”五族共和本身是一种政治话语,出现在中国近代,是中国社会革命以及西方民族民主理念的一个结合,其最重要的成就就是发展了中国「 ”大一统”的思想。清朝的统治阶级是满族,在民国初年,满汉关系是否能够和谐就成为了一个重要点,而「 ”五族共和”将民族放在同一水平面上,从另一个方面来说是实...

  • 世界上还有哪些民族离汉族血缘近呢?
  • 答:在几十年前,也就是民国那个时候,民国的政府他们为了民族团结提出了一个观念:五族共和。也就是把我国国土内所有的民族按照一定的规则划分成了五个民族。虽然以我们现在的视角来看,把那么多的民族就只分成了五个民族,未免太过于笼统粗糙。但是他们会这样子划分固然也是因为有一定的道理的。“五...

  • 民国的时候是怎样划分民族的?那时中国有多少个民族?
  • 答:1. 在民国时期,中国的民族划分并不像现在这样明确。2. 当时,主要识别了满族、汉族、蒙古族、回族和藏族这五个较大的民族群体。3. 除了这五个主要民族外,还存在其他少数民族,但这些民族的详细统计和划分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才开始的。4. 因此,民国时期并没有我们现在所理解的详细民族统计数据...

  • 孙中山的五族共和指的是那五个民族
  • 答:五族共和指的是汉族、满族、蒙族、回族、藏族。1912年元旦,中华民国宣告成立,孙中山在《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宣言书》中郑重宣告:“国家之本,在于人民。合汉、满、蒙、回、藏诸地为一国,即合汉、满、蒙、回、藏诸族为一人——是曰民族之统一”。并且通过《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以法律的形式确定...

  • 民国五族共和中的五族,为啥没有壮族?答案来了
  • 答:为啥没有壮族? 孙中山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后,革命党在南京建立临时 *** ,各省代表推举孙中山为临时大总统,1912年元月民国正式建立。 为了整合民族意识,孙中山宣布实行汉、满、蒙、回、藏五族共和政体。 他对满人说:「 ”清廷以退让而释干戈,皇室报酬,应示优异。”他对 *** 说:「 ”...

    户户网菜鸟学习
    联系邮箱
    返回顶部
    移动学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