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学习网 导航

2022-05-26【民间传说】张果老

2024-06-02m.verywind.com
~ 1. 张果老,中国神话传说中的八仙之一,史书记载,张果老确有其人。唐代的时候居住在恒州中条山,自渗蔽好称已经有好几百岁了。那时的人都说他有长生不老之法,留下了许多神迹。
2. 传说很早很早以前,有一天女山寺的一位和尚挖菜地时意外地挖得一只硕大肥嫩的何首乌根,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从此便长生不老。老方丈立即吩咐伙房洗净煮了。
3. 老方丈召集全寺众僧于大殿开会,研究如何分食何首乌,谁吃头,谁吃身子,谁吃胳膊和谁吃手腿脚,谁喝汤。众僧侣无不欢欣鼓舞,喜气洋洋。为防止伙房偷食,伙房僧人也急于知道如何分配,因此,伙房僧人也都参加了会议。
4. 这时恰巧张果老赶着毛驴从东方访友归来,风尘仆仆、饥饿交加,干渴难忍,同时也辛劳疲惫不堪。老远就闻得女山寺内异香四溢,扑鼻而来,沁人心脾,令人迷醉。他遂加快脚步进入寺内,见四下无人,即刻钻入伙房,揭开锅一看:呀,粉嫩粉嫩的一颗何首乌已经煮熟,象新生的婴儿安详地熟睡在那儿,可爱之极。馋得张果老垂涎三尺,他也顾不了许多,下手捞上来分丛铅割撕扯就吃,片刻之间就把整个何首乌根三下五除二给报销了。
5. 顿觉浑身舒畅,心宁气爽。张果老自己吃饱喝足之后,又将剩下的何首乌汤刮给坐骑毛驴喝了,随后便躺在伙房前休息晒太阳,很快就进入了甜美的梦乡。
6. 众僧开会完毕,蜂拥而至,准备分食何首乌,进入伙房一看,锅已空空大敞,什么也没有了。于是断定是张果老干的,立即报告方丈,方丈焉能善罢甘休?沉思片刻,认为仙物已被此人吃掉,现在当务之急是打死此人,分食其肉,也可以得到仙气。
7. 众武僧忙操起棍棒器,意欲行凶。但由于吵吵嚷嚷的,把张果老惊醒。他见势不妙,偏身上驴,落荒而逃。不想倒骑在驴身上,原来向东面开阔地逃跑的,可是慌不择路,驴头向西,他一手抓住驴尾巴,一手在驴屁股上使劲捶打。
8. 但是越打驴越是向西方奔跑,结果越过山梁奔到山西头湖边,只见湖水茫茫,已无去路。眼看就要丧命,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毛驴怪叫一声,四蹄生风,腾空而起,乘云驾雾,越过女山湖,安稳地落在对岸的一座小山上,原来毛驴得了仙力,张果老因此绝处逢生。
9. 于是张果老稍稍放心,坐下来喘口气,晾晾驴,便又倒骑毛驴,悠然而去,从此就得道成仙。
10. 张果老给人们最深刻的印象是,便是他的坐骑和他的骑法,他骑的是一匹纸驴,而且是面朝后,倒骑在驴背上。据说张果老的驴可非同普通的驴,它能“日行数万里”,休息时,还可以将驴折叠起来,放入口袋里(有点像孙悟空的如意金箍棒)。
11. 若需要时,朝纸驴喷口水就还成驴。此驴更可以漂洋过海,真是无所不能。
12. 小道士 张果老说自己曾经是尧时的侍中,可以数日不食,吃的时候也只是喝些美酒,吃三个黄丸。唐玄宗留他在内殿饮酒,张果老推辞说自己酒量很小,只能喝二升。
13. 不过自己有一个弟子很能喝酒,可以喝一斗。唐玄宗很高兴,请张果老招他的弟子来。
14. 转眼之间,一个小道士从殿檐飞下,看上去只有十六七岁的样子,模样俊秀,气质优雅,拜见玄宗时言辞清楚,礼数周全。唐玄宗让小道士坐,张果老说:“作弟子的应该站在一旁伺候,不该让他坐。”
15. 唐玄宗越看越喜欢,于是赐酒给他,他一口气喝了一斗。张果老推辞说:“不能再喝了,喝多了肯定会出问题,让皇上笑话。”唐玄宗逼他喝,酒忽然从他的头顶涌出,道冠落在地上,化为一个金榼[kē]。
16. 唐玄宗和妃嫔们都惊讶地笑了,再看,小道士已经不见了。那金榼正好可以装一斗,原来是集贤院中的金榼。众人哈哈大笑。
17. 捉妖 有一天,张果老发现不远处时常传来吵杂声,影响其修炼。于是,他顺着声音寻去便来到了阴山。
18. 在阴山脚下有一个村庄很怪异,远远望去没有多少生气,张果老十分奇怪,便走进村子并找到一个老汉和一个卧病在床的瞎眼婆婆。
19. 张果老问老汉:“老人家,我看这里物产相当丰厚,土地也很肥沃,可为什么这村里村外如此荒凉呢?”老汉说:“先生有所不知,原来这村子可兴旺了,只因不久前这阴山并首上开始闹鬼怪,经常丢一些鸡、牛和羊,后来村里大姑娘、小媳妇也开始失踪了。
20. 因此,村里人就请一些道士来捉鬼驱怪,但都有去无回。最后没办法了,村里老百姓吓得一个个都离家而去,只剩下我们这些等死的人了……”
21. 张果老一听就明白了,便说道:“待我前去收拾这些祸害。”那老汉一听忙说:“先生,这万万不可!您不知道有多少能人前去降服这些鬼怪,都是有去无回,先生可千万不要枉费了自家性命。”张果老笑着说:“这些妖怪的末日就要到了。”
22. 说完,张果老从随身的锦囊中拿出一粒丹药,走到床前给瞎眼老婆婆服下,又在她的后背轻轻击了三掌,对老汉一躬手,就突然不见了。那老汉还没反应过来,而床上的老婆婆却突然坐起身来,睁开眼睛问老汉:“老伴,谁来了?我的眼睛一下子好了!”老汉大吃一惊,知道遇到仙人了,赶紧扶着老伴对着门口又是跪,又是拜的。
23. 却说张果老回到山上后,定下神来细细想了想:“有仙必有怪,这神岳阴山中的鬼怪想必也是有些手段,否则不会那么多人都制服不了他们,需先做些准备。”想毕,张果老开始入定修炼。
24. 三日后正是十五,晚上圆圆的月亮挂在空中亮如白昼,仙风道骨的张果老一身道袍,左手拿着桃木宝剑、右手拿着佛尘走进阴山。那阴山上不时传出阵阵令人毛骨悚然的声音,走进一看,魔影乱晃、鬼哭狼嚎,此时的阴山整个就是一个妖魔鬼怪的世界。
25. 只听张果老大喝一声:“你们这些害人的东西,还不快快显形伏法,免得打得你们魂飞魄散,永不超生。”那些魑魅魍魉也丝毫不怕,一个个呀呀乱叫着从地穴中窜出,就向张果老扑了过来。张果老左手剑、右手佛尘,双手舞动打出一片金光,这些小鬼顿时了无踪影。
26. 此时,从不远处一座山洞内窜出个身高一丈有余、红发绿齿,手拿一根五股钢叉的大个魔怪来。
27. 刹那间,黑雾弥漫遮住了月光,张果老见此口念咒语,手中的桃木宝剑飞向空中直奔魔怪剌去,随着一声巨响,魔怪被桃木宝剑定在巨石之上,张果老又念动口诀,同时将佛尘对天一指,移来了一座大山镇在阴山之前。
28. 这座镇阴山鬼怪的大山,就是张果老从东海普陀山移来的,山上不时有成百上千的佛像出现,人们便称这座山为“千佛影山”,后又叫成“千佛山”。而那把扎在巨石上的桃木剑一直留在那里,天长日久,那桃木剑变成了桃树并渐渐形成一片桃林,所以阴山就改叫“桃花山”了。神仙造福于人,此又是一例。
29. 倒骑驴 有一次,

  • 民间传说故事
  • 答:2022-07-08 · TA获得超过168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105 采纳率:50% 帮助的人:30.3万 我也去答题访问个人页 关注 展开全部 民间传说故事 民间有很多故事一代一代传承而来。如下为励志网为大家带来的民间传说故事,供大家参考。 民间传说故事:乌鸡图 民国初年,山东青州府有一个清朝秀才叫钱箫声,最...

  • 经典的民间传说故事5篇
  • 答:2022-07-17 · TA获得超过177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105 采纳率:50% 帮助的人:30.5万 我也去答题访问个人页 关注 展开全部 民间 故事 是民间文学中的重要门类之一。从广义上讲,民间故事就是劳动人民创作并传播的、具有虚构内容的 散文 形式的口头文学作品。以下是我整理的经典的民间 传说 故事精选...

  • 赵州桥头说张果老的传说
  • 答:张果老饥肠辘辘又见四下无人,就用木棍夹着吃起来,把一锅鲜香味美的白肉吃了个精光。剩下的汤也喂了驴。张果老哪里知道,他吃下的是一千年一开花、三千年一结果的“地精娃娃肉”,人若吃下可以长生不老,成仙得道!这传说类似偷吃人参果的孙猴子。民间还把张果老尊为说唱道情的祖师爷。传说,唐...

  • 民间四大传说是什么?
  • 答:2019-07-26 · TA获得超过140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8 采纳率:0% 帮助的人:3981 我也去答题访问个人页 关注 展开全部 中国古代民间四大传说中国是个历史悠久的国家,在民间蕴藏着极为丰富的民族文化遗产。其中,最具有中国特色的是著名的《牛郎织女》《孟姜女哭长城》《梁山伯与祝英台》和《白蛇传...

  • 青城山的传说
  • 答:青城山历史源远流长,相传轩辕黄帝时有宁封子,居青城山修道,曾向黄帝传授御风云的“龙跻之术”,黄帝筑坛拜其为“五岳丈人”,故后世又称青城山为丈人山,并建观(丈人观)纪念。在古时与湖北武当山、江西龙虎山、安徽齐云山、陕西景福山合称五大仙山。各自供奉真武荡魔大帝、五岳丈人宁封真君、昊天...

  • 蛇年民间传说 和 关于蛇的民间传说
  • 答:蛇,在中国古代也被视为丰收或子孙繁衍的象征物,特别是在西南或南方地区的古代文化中,常见以蛇为母题的文物。三国时东吴丞相张昭的祖母孙氏乘轻舟游于江浦之际,忽有一条三丈长的白蛇腾入舟中,她咒曰,君为吉祥,勿毒噬我,乃箧而将还,置于房内,一宿视之,不复见蛇。而邻居则看见一只白鹤由...

  • 简短民间传说故事
  • 答:民间 故事 是民间文学中的重要门类之一,从广义上讲,民间故事就是劳动人民创作并传播的、具有虚构内容的 散文 形式的口头文学作品,它是人民的智慧、 经验 的结晶。下面为大家精心整理了一些关于简短民间 传说 故事,欢迎查阅。 简短民间传说故事1 滕县的北部有两座大山,一座叫姑山,一座叫夫山。两山东西相对,象是一...

  • 泰山的民间传说故事
  • 答:就这样,张石匠用这笔钱为女儿购置了嫁妆,高高兴兴的送走了女儿。且看鬼斧神工技,助得贫女笑盈盈 泰山的民间传说故事:飞斧 天贶殿修好了,所有的工匠们都怀着即高兴又不安的心情等待着总监工的验收 这一天终于来到了,总监工围着大殿察看了一周,突然发现东北角的一根檐椽长出来半寸,怎么办呢?...

  • 2022-05-26 玉竹的两个故事
  • 答:故事一 玉竹与华佗的故事 对于玉竹的诸多记载多见于医学典籍中, 自《神农本草经》之后,《本草经疏》、《本草新编》、《本草备药》、《本草便读》等各部本草典籍中均不乏对其内容的补充,在它“补中益气、滋阴润燥”的主要功效上进行探讨和发挥,可以说 其人文记载多是医疗价值的体现 。就连史上颇具...

    户户网菜鸟学习
    联系邮箱
    返回顶部
    移动学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