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学习网 导航

为什么秦国的人姓嬴 秦国国君嬴姓赵氏是怎么回事

2024-05-19m.verywind.com
秦国的姓氏问题~

造父(赵氏始祖)高祖蜚fēi廉,别号处父。善走,以材力事殷纣。生恶来,季胜。恶来有力,以材力事殷纣。周武王之伐纣,被杀。恶来一支:为秦嬴始祖---恶来早死。有子曰女防---女防生旁皋--旁皋生太几--太几生大骆--大骆生非子。以造父之宠,皆蒙赵城,姓赵氏。
非子居犬丘(正义括地志云:“犬丘故城一名槐里,亦曰废丘,在雍州始平县东南十里。地埋志云扶风槐里县,周曰犬丘,懿王都之,秦更名废丘,高祖三年更名槐里也。”),好马及畜,善养息之。犬丘人言之周孝王,孝王召使主马于汧渭之闲,马大蕃息。孝王赐姓嬴,邑之西戎秦,使复续嬴氏祀,号曰秦嬴。所以才有“秦兄赵弟”的说法!


得姓前世系表
少皞(金天氏,上古五帝之一,天文历法和青铜器的发明者)

女修(吞食玄鸟蛋而生大业)

大业(娶少典氏之女名华)

皋陶(创刑律、发明耒耜)

伯益(嬴姓)仲甄(偃姓)

大廉(鸟俗氏)

费昌(去夏归商,败夏桀于鸣条)

中衍(为商帝大戊御)

费昌(去夏归商,败夏桀于鸣条)

中衍(为商帝大戊御)

中矞(为商镇守西戌)

蜚廉(以蜚廉鸟为图腾)
|
| ̄ ̄ ̄ ̄ ̄ ̄ ̄ ̄ ̄ ̄|
恶来(嬴姓,秦姓始祖) 季胜
| |
| |
女防 孟增(周成王赐名皋狼
| |
旁皋 衡父
| |
太几 造父(赵姓始祖)
|
大骆
|
非子(入赵城,姓赵氏)



赵氏世谱

1世,造父擅长驾马车,帮助周穆王平息徐偃王叛乱有功,于公元前950年左右,赐封邑赵城(今山西洪洞县赵城镇)。从此,造父及子孙,以封邑为赵氏。
2世 叔观(宜父)
3世 赵璋(仲父)
4世 赵登(季父)
5世 尔成(公仲)
6世 赵高
7世,奄父名公仲,是造父下传六世孙,周宣王时伐戎为卿。生叔带。
8世,叔带,周幽王失败后,于公元前770年左右,投奔晋国,为晋文侯卿。
9世 赵麟 叔带生赵麟(守仁)
10世 子丰(知义)
11世 赵射(慧明)
12世 赵壮(公明),公明是叔带下传四世孙。生二子,有共孟,赵夙。战国末年,史官编著《世本》记载:“公明生共孟和赵夙,赵夙生赵衰。”
13世,赵夙是叔带下传五世孙。在晋献公时为将,赐采邑于耿(今山西河津县汾水南岸)。生赵衰。
14世,赵衰(?——公元前622年)即赵成子,字子余,亦称赵成季,孟子余。随从公子重耳(即晋文公)流亡在外19年,并助重耳回国即位,成为春秋时晋国的卿。由于拥立晋文公有功,赐封地原(今河南济原县北)。后任新上军之将和中军之佐。曾推荐先轸、栾枝等人,帮助文公创建霸业。生赵盾。
15世,赵盾,即赵宣子,字宣孟,春秋时晋国执政正卿。晋襄公七年(公元前621年)任中军元帅,独揽朝政十多年。晋灵公十四年(公元前607年)避灵公杀害出走,未出境,其族人赵穿杀死灵公。他回来拥立晋成公继续执政。生赵朔。
16世,赵朔为下军元帅,娶妻庄姬。因晋权臣屠贾之谋,赵盾全家被杀。得韩厥庇护,门客孙杵臼舍死,程婴舍子相救,将赵朔遗腹子,隐匿在山西忻州孟山,又名程侯山抚养成人,名叫赵武,报仇诛屠族。这就是历史上“赵氏孤儿”的悲惨故事。
17世,赵武(?——公元前541年),即赵文子。春秋时晋国大夫,历任新军,上军之将。晋平公十二年(公元前546年)任晋国卿,代屠岸贾职,拜为司寇。生赵成。
18世,赵成,名景叔,即赵景子,生赵鞅。
19世,赵鞅,即赵简子,又名志父,赵孟,春秋末年,晋国的卿。在晋卿内讧中,打败范氏、中行氏。晋定公十九年(公元前493年),袭击护送粮饷给范氏的郑兵,扩大封地,奠定了此后建立赵国的基础。生赵毋恤。
20世,赵毋恤,又称赵无恤,即赵襄子,春秋末年晋国大夫。赵襄子死后,其弟赵嘉即赵桓子自立为君前424年――前424年在位。兄赵伯鲁,弟赵桓子。赵襄子兄赵伯鲁生赵周(代成君)。赵简子选继承人,选择了个人能力各方面都很优秀的赵襄子为继承人,而资质平庸的嫡长子赵伯鲁就没能当上继承人。
21世 赵周(代成君)生赵浣。嫡长子赵伯鲁就没能当上继承人,赵襄子一直耿耿于坏,所以他在选择自己的继承时,并不考虑自己的儿子,而选伯鲁的儿子赵周为自己的继承人,并有意栽培赵周。赵襄子在灭掉代国以后,立即任命赵周为代君。
22世,赵浣,即赵献子。生烈侯赵籍。
23世,赵籍(前408年――前400年,赵烈侯,正式建赵国),是战国七雄赵国的开国君主,建都晋阳(今太原),后迁邯郸,与韩、魏三分晋地即周安王三十六年(前376年)赵、韩、魏“三家分晋”。生武侯 赵□。
24世 赵武侯 赵□ 在位13年 (前399年――前387年)武侯生赵章
25世,赵章,生成侯赵种。
26世,赵种,生肃侯,赵语。
27世,赵语,生武灵王赵雍。
28世,赵雍,是赵国第五位国君,改革军制,实行胡服骑射,建立了强大的骑兵队伍,扩大疆界,国力大增。生惠文王赵河。
29世,赵河,公元前288年联合齐、燕、韩、魏五国攻秦,迫使秦国“完璧归赵”生赵孝成王赵丹。
30世,赵丹,赵孝成王六年,(公元前260年),长平之战,赵国为秦所大败。公元前245年赵丹卒。由子赵偃继位。
31世,赵偃是为悼襄王。生赵嘉、赵迁。
32世,赵嘉、赵迁。悼襄王在位九年(公元前236年)卒。由子赵迁继位,是为幽缪王。公元前228年,秦军长躯直入,破邯郸俘虏了赵幽缪王。流放到河南房县。赵国大臣又拥立赵嘉为代王,都于代城(今河北蔚县西南)。公元前222年,秦军继续大举攻赵国亡。赵嘉生成志。
33世,赵成志,生安上。
34世,赵安上,生成宁。
35世,赵成宁,生庆余。
36世,赵庆余,生乾德王赵歇。
37世 赵歇,生承先。
38世 赵承先,生圣寿
39世 赵圣寿,生赵过
40世 赵过在汉武帝末,任搜粟都尉,改进耕耘工具,创造三脚楼,提倡代田法,促进了农业发展。生臣达。
41世,赵臣达为司马,生广汉。
42世,赵广汉(?——前65年)字子都,汉宣帝时,任颖川太守,曾诛杀豪强原氏,褚氏等。本始三年(公元前71年)被任命为京都行政最高长官—京兆尹,执法不避权贵,后被杀,生赵充国。
43世,赵充国(前137年——52年),字翁孙,甘肃天水人。西汉大将,宣帝封营平侯。自天水迁长安,后迁襄阳,樊城,再迁洪州(今江西南昌市)甘露二年(前52年),以86岁高龄谢世,谥号壮侯。墓存甘肃清水县城外西北隅李家村。生赵景。
44世,赵景,生国忠。
45世,赵国忠,生赵朋。
46世,赵朋与霍洪称三辅豪杰,生赵熹。
47世,赵熹,字伯阳,光武时任平原太守,生,赵纲。
48世,赵纲,生赵春。
49世,赵春,生明德。
50世,赵明德,生景禄。
51世,赵景禄,生可仕。
52世,赵可仕,生四子,有赵典,赵同,赵荀,赵昱(yu育)。
53世,赵典,生良辅。
54世,赵良辅,生赵云,
55世,赵云(?——229年)今河北省正定县人,字子龙,东汉大将军,初从公孙瓒,后归刘备。备败长坂,云力战救护甘夫人和备子刘禅,威震四方。刘备得益州,任为翊将军.并从取汉中.建兴六年(公元228年),从诸葛亮攻关中,分兵拒曹真主力。曾以数十骑拒曹操大军,被誉为“一身是胆”。公元229年逝世,墓存四川大邑县城东银屏山,生赵统,赵广。
56世,赵统,虎贲将军,生国威。赵广,虎牙将军。嗣裔落籍四川顺庆,保宁(今南充、西充、南部、广元等地)各地均有祠,子孙繁衍甚多。
57世,赵国威,生成之。
58世,赵成之,生赵正。
59世,赵正,任武略将军,生赵崇。
60世,赵崇为营卫司马,生赵整。
61世,赵整,生一扬。
62世,赵一扬,生相贤。
63世,赵相贤,生百福。
64世,赵百福,生赵华。
65世,赵华,生洪恩。
66世,赵洪恩,为唐参将,生明伦。
67世。赵明伦,生国弼。
68世,赵国弼,生大德。
69世,赵大德,为司户。生维翰。
70世,赵维翰封卫国候,生坤方。
71世,赵坤方,生存幼。
72世,赵存幼,长庆元年进士,太和中为兴元节度使,兵乱被害澶州,生家庆。
73世,赵家庆,生腾蛟。
74世,赵腾蛟,生桂才。
75世,赵桂才,生赵明。
76世,赵明,生宏通。
77世,赵宏通,生世守。
78世,赵世守,生有德。
79世,赵有德,为太原守。生天锦。
80世,赵天锦居解梁。生赵风。
81世,赵风为唐大臣,生赵眺。
82世,赵眺,幽州都县令。生天德、天禄。
83世,赵天德,又名赵挺,唐封御史中丞相,生启圣,
84世,赵启圣,又名赵敬,历营、蓟、涿三州刺史,生弘殷。
85世,赵弘殷,少骁勇,善骑射,后唐禁军统领、汉护圣都指挥使(乾佑中),周铁骑第一军都指挥使(广顺末),右厢都指挥,龙捷左厢都指挥使,岳州防御使,检校司徒,天水县男。赠武清军节度使、太尉。生匡胤,匡义,匡美。
86世,赵匡胤,建立宋朝,为太祖。

没错,赵秦两国就是同祖同源的,他们是一个祖宗传下来的两个支脉,分别是兄弟俩的后裔。这兄弟俩一个叫恶来,是哥哥。另一个叫季胜,是弟弟。他们的爸爸叫蜚廉,是纣王的重臣。
恶来与爸爸一起在纣的手下当大臣,在周伐商之际,恶来被周武王杀死,其家庭破落,家人被周朝贬为奴隶。但是同为纣王大臣的蜚廉并没有死,他跑回老家霍泰山,抚育次子季胜并将家业交给他继承,同时还将扶恤照顾恶来儿孙的重担也委托给他。季胜成为嬴家的家主族长。
季胜的后代在周朝比较辉煌,他的儿子孟增是周成王的近臣,获得皋狼之地。传到造父时,成为周穆王的御用车手,在众所周知平徐战争中立功受封,成为赵氏始祖。这时,身为奴隶的恶来后人仍旧在依附造父求生,所以随着家主一起以赵为氏,当然,他们只是赵氏的一个旁支。
造父自己的直系后裔一直在周朝廷为官直至西周末代天子幽王时期,由于朝廷黑暗,赵家改投晋国为官。其后裔历经十数代发展成为赵国。而恶来后裔在季脉-造父一脉的庇佑下得以生存繁衍并逐渐摆脱奴隶身份,到非子时,因育马有功并由于一段特殊原因受封成为附庸。其后发展成秦国。
所以,不论是本宗还是旁支,赵和秦都是嬴姓赵氏。按照先秦人士男子称氏不称姓的习俗,秦国君主的名字与赵国君主一样都应被称为“赵某”,所以秦始皇的全名是“赵政”而不是“嬴政”,武灵王叫“赵雍”而不是“嬴雍”。只不过两周时期的史书在记载各国君主时只记其名不称其氏,所以“赵政”“赵雍”这种叫法只出现在汉代史书里。并不是到战国末才演变为“姓赵氏”。

因为秦国国君的先祖就是姓赢,所以后代自然要姓赢。
秦国是周朝时华夏族(汉族古称)在中国西北建立的一个诸侯国,秦人是华夏族西迁的一支。其先祖嬴姓部族早在殷商时期就是商朝镇守西戎的得力助手,颇受商朝重视,为商朝贵族。后因嬴姓部族卷入了武庚挑唆的叛乱而遭到西周统治者的惩罚,被迫西迁,嬴姓部族因此沦为奴隶。
周孝王时,秦先祖秦非子因养马有功被周王封为附庸。秦人此后世代为周王室养马并在戌边对抗西戎。周夷王以后,周王室越来越衰败,不得不依靠秦人来稳定西部疆域的和平。
公元前821年,秦庄公击败西戎,被周宣王封为西陲大夫,赐以原大骆之族所居的犬丘(甘肃天水市西南礼县一带)之地。公元前771年,周幽王被西戎所攻杀,秦襄公因率兵救周有功,而得到周平王的赏识。
公元前770年,秦襄公派兵护送周平王东迁,被封为诸侯,又被赐封歧山以西之地。
秦国最初由于地处偏僻,不被其他诸侯国重视。直到秦穆公时先后灭掉西方戎族所建立的12个国家,开辟国土千余里并稳定大后方以后,才奠定了其作为春秋四大强国的基础。秦国多位君王死于讨伐西戎,秦人与戎人常年交战造就了秦人能征善战。
战国初魏国夺取了河西之地,秦国被迫退守洛水以西。秦孝公时,任用商鞅进行变法,秦国因此与日俱强,逐渐成为战国中后期最强大的国家。
公元前325年秦惠文王称王。前316年秦灭蜀国,从此秦国正式成为战国七雄中版图最大的国家。
前246年,秦王嬴政即位,于前230年至前221年十年间灭掉六国,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帝国秦朝。

楼主把姓嬴与姓秦这两个“姓”弄混了。
在夏、商、周三代,姓是指部族之名,也就是洪荒时代的各个部落的名字。并不是我们今天说的“张王李赵”这些现代姓。我们现在用的现代姓在三代时期叫做“氏”,是家族的名号。“秦”就是这种古时叫氏现代叫姓的姓。
夏、商、周三代时期,姓氏是共存并行的。部族在这时已经渐渐失去影响力,姓只是代表一个血缘族群。而氏才是各大家族的真正标志,一般男子都要将氏放在在自己名字前面表明身份的。西周晚期才出现的秦国,其立国君主非子就是赵氏家族的一个庶系成员。所以秦国的君主事实上是以赵为氏,以现代概念来说就是秦国的国君们都姓赵。
秦国的国君们从来没有姓过秦,秦只是他们的国号而已,这个国号来自于非子初封时所得地方的名字叫“秦”(也可能是秦谷或秦亭)。后世有些人总是希望非子被封到秦地时就改成秦氏,这种心情和愿望虽然幼稚,但也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历史并不因为不符合后来人的意愿而重新来过。在目前已知的任何一本权威史书中都没有关于非子改氏事件的记载。而这些认为非子“必须”改氏的原因也都很牵强,只是按照他们自己想象出来的“以封地为氏”之类的所谓 "原则"主观推导和猜测出来的。他们认为能代表和体现非子曾经改氏的那些人名和迹像也都经不起专业的考证,被证明为伪证和错证。
中国现存的秦氏其实不是一个单一的家族。它是由好几个来源共同形成,大概有四个主要组成部分:一是西周鲁国国君伯禽(姬姓)的后裔,因被封到秦邑(河南省境内)而氏秦。二是古时大量少数民族被汉化,其中一些人选择以秦为氏。三是古罗马帝国(汉称大秦)留华侨民后裔。还有就是与秦国有那么一点关系的秦氏,他们是秦朝灭亡后一些幸存的皇族支庶,为了纪念故国而“以国为氏”的。但这时他们已经不是秦国人了,因为大秦已经亡了。

嬴,只是秦国君主和公室的姓。而嬴姓的祖源在中国东部,秦国公室原是东夷集团成员的后裔,他们的先人在商末周初因为种种原因被迁到西部,而秦国首任君主非子也是因为替周王养马有功才被周王封到秦亭(也称秦谷)。“秦国的人”这个概念比较宽泛,既包括秦国君主宗室包括秦地原有的土著居民,秦地原有民众并不姓嬴,后来迁移来的也不一定姓嬴。
秦,原来只是个地名,后来成为国号,并没有成为秦国君主的氏。直到秦朝被灭亡以后,一部分幸存下来的王室宗族支庶将自己的氏改成了“秦”,这事在《元和姓篡》、《通志氏族略》等史料中都有记载,《康熙字典》也有介绍,就连秦琼儿子的墓志铭中也明确承认“由子婴而得姓”、“子婴肇氏”而不是“非子肇氏”。所以秦国七百年间公室里根本没有什么嬴姓秦氏,直到秦朝灭亡之后才有一些支庶遗族改成秦氏。
一部分人认为赵国君主姓赵那么秦国君主必定姓秦,根源在于认为“封必氏”,他们拘泥于所谓“胙土命氏”的套路,机械地理解成“以国为氏的原则”,其实赵国与秦国都是先有氏后有国,都是姓嬴氏赵的同一个家族,只不过赵国以氏为国名,秦国以地为国名。
在非子建国到子婴降汉之间,秦国君主和公室的姓氏情况是怎样的?事实上,从非子的上几辈开始,他们就已经是嬴姓赵氏成员。当非子一跃而为国君后,一如其他所有诸侯和附庸的君主一样,他和他的家族也就被直接以君号和国号相称,先前的赵氏则很少再被用到,只有一些宗室成员才以之标示家族。秦亡之后,他们才又被以氏相称,所以西汉的史官们都以“赵政”指称秦始皇。

秦是氏,嬴是原姓氏,二则是不一样的.
据说嬴姓氏是由夏,周两代君王赐封

徐氏、郯氏、莒氏、梁氏、黄氏、江氏、秦氏、赵氏都是从嬴姓中分出来的。赢政是因为其祖先姓嬴 所以名字里面有个嬴字 他的名字叫赢政,按史记记载,他是嬴姓赵氏.

[秦非子,是帝颛顼后裔,祖先大骆,系世祖大费(即伯翳、伯益)之后。大费佐禹平水土,佐舜训鸟兽。舜赐姓嬴,号曰秦嬴。]

秦朝的君王本姓就是嬴,所以世代沿袭王位与嬴的姓氏
后来周朝统一中原。周孝王仍旧赐封国姓{嬴}。

[据《史记·秦本纪》记载:“非子居犬丘,好马及畜,善养息之。犬丘人言之周孝王,孝王召使主马于羌渭之间,马大蕃息。……于是孝王曰:‘昔伯翳为舜主畜,畜多息,故有土,赐姓嬴。今其后世仍为朕息马,朕封其土为附庸,’邑之秦。使复续嬴氏祀,号曰秦嬴。”]

周孝王把封给嬴氏的地叫做秦。从此,秦就正式成为一个诸侯国。由嬴氏世袭,在以后的列国纷争中有 秦穆公 (前659年-前621年)秦哀公(前536年-前501年) 秦厉公(前476年-前443年)一些有贡献的君主励精图治。嬴氏家族不断得到更高的爵位。秦也有更多的实力竞争于诸侯之中。
原本为周天子养马的嬴氏中,又出现了秦始皇(嬴政)。他以秦这块地为名开国,国号秦。最后结束了战国纷争统一了中国。

出处:《史记·秦本纪》

秦是氏,嬴是很古老的姓.不一样的.

徐氏、郯氏、莒氏、梁氏、黄氏、江氏、秦氏、赵氏都是从嬴姓中分出来的。赢政是因为其祖先姓嬴 所以名字里面有个嬴字 他的名字叫赢政,按史记记载,他是嬴姓赵氏.

<史记>记载如下
太史公曰:秦之先为嬴姓。其后分封,以国为姓,有徐氏、郯氏、莒氏、终
黎氏、运奄氏、菟裘氏、将梁氏、黄氏、江氏、修鱼氏、白冥氏、蜚廉氏、秦氏。
然秦以其先造父封赵城,为赵氏。<史记 卷五 秦本纪第五>

秦始皇帝者,秦庄襄王子也。庄襄王为秦质子於赵,见吕不韦姬,悦而取之,生始皇。以秦昭王四十八年正月生於邯郸。及生,名为政,姓赵氏。<史记 卷六 秦始皇本纪第六>

  • 秦昭襄王为什么是嬴姓,赵氏,名则,一名稷
  • 答:包括秦昭襄王在内的所有秦国君主为什么是嬴姓赵氏?秦国与赵国都是伯益的后裔,所以两国君主确确实实都是嬴姓,这个人们都不难理解。但秦国为赵氏,却是很多人不知道或不理解的。原因在于秦国的开国始君并像赵国的君主那样是造父的嫡亲后人,而是造父的堂曾祖父恶来的后人。以现代人的观念来看,这完全...

  • 秦国皇帝为什么不姓徐?赢姓在夏商周三朝改为姓徐,为什么在秦国又姓赢...
  • 答:徐是氏,嬴是姓。氏是姓的分支,徐氏是嬴姓的分支之一。嬴姓始祖是舜的大臣柏翳(伯益),因功受封得嬴姓。伯益有二子:长子大廉,继承父亲爵位为嬴姓宗主。次子若木,不能承袭父爵,迁往徐地居住,其后建立方国“徐国”,绵延至周,灭于吴。徐氏即为徐国后裔以国为氏而来。嬴姓除了徐氏,还有众...

  • 秦始皇为什么姓嬴?嬴姓已经彻底消失了么?
  • 答:其实嬴这个姓氏后面经过了几代的改动,衍生出了几种新的姓氏,所以嬴逐渐就少了,毕竟当时如果让别人知道自己是嬴氏后代,说不定还会惹来杀生之祸。先秦时期,姓氏有别,贵族男子称氏,女子称姓。姓用以别婚姻,而氏用以别贵贱。近代国学大师王国维在其《殷周制度论》中亦说道:男子称氏,女子称姓...

  • 秦赵是同宗吗,为什么秦国的姓是嬴
  • 答:秦、赵两国本是同宗同源,出自一脉,却最终因为各国目标不断爆发战争,导致关系恶化。在长平之战后,两国依然战争频发,最终秦国在嬴政继位秦王后,嬴政亲政后,积极推行统一战略,一举攻灭了赵国,结束了秦、赵两国上百年的纷争。秦国与赵国都是嬴姓赵氏,两国是同宗,那为什么有些人对秦国的国君称姓...

  • 秦国赢氏和赵国赵氏是否同一个祖先
  • 答:秦国赢氏和赵国赵氏是同一个祖先。秦国和赵国的同一个祖先叫伯益,是大禹治水时期的人物,是皋陶的儿子,舜帝的女婿,因治水有功被舜帝赐姓为“嬴”。本来大禹死后位子是要禅让给皋陶的,没想到皋陶提前死了,所以就要传给皋陶的儿子伯益,谁想还没等伯益即位,大禹的儿子夏启就把位子给抢了。等到“赢...

  • 关于秦国的姓氏
  • 答:姓氏合二为一,是秦汉时才开始的。溯嬴姓渊源,颛顼高阳氏之孙皋陶(八恺之庭坚),皋陶生于山西洪洞(一说曲阜),舜因而赐以嬴姓。造父因功被周穆王封到赵城后,以邑为氏,这是嬴姓赵氏由来。周孝王时造父的侄孙秦非子因功封于犬丘,为之后秦国始祖。2、秦始皇 秦始皇(前259年—前210年),...

  • 秦始皇姓赢还是姓赵???嬴姓赵氏啥意思??
  • 答:秦王姓嬴秦国的老祖先早年因为因为是商朝“恶来"的后裔,因此被人送到了当时西面防御犬戎,因为有功所以被赐予了上古八大姓之一(姜姓和姬、姚、嬴、姒、妘、妫、姞(一说为妊)并称为上古八姓),以表彰秦国君臣们的功绩。所以后代人们称呼秦始皇之所以叫赢政,是根据他的姓来称呼的,而以姓称呼的...

  • 秦国的国君到底姓什么?
  • 答:姓嬴。嬴姓是秦国国姓,周朝时,大费的十四代孙非子,居住在犬丘,善于养马。犬丘人把这件事告诉了当时在位的周孝王,于是孝王命非子在千水、渭水之间汇合处(今陕西宝鸡一带)放马。马得到大量繁殖,非子也因此立下大功。于是孝王将非子养马的地方赐给了他,并赐姓赢,这就是秦国王室姓氏的由来...

  • 秦国姓赵,赵国姓赢,这到底都是怎么回事?
  • 答:因为春秋战国时期各国史料不直接以氏记载国君名字,导致后世很多人不了解赵、秦两国公室皆为嬴姓赵氏的史实,主观认为秦国的“嬴”姓就是其氏,甚至还有顾名思义,想当然地认为既然赵君姓赵,那么秦君就是姓秦的。夏、商、周三代,有众多的嬴姓国家,例如:费国、徐国、黄国、奄国、赵国、梁国、钟离国...

  • 为什么秦始皇姓秦?
  • 答:应该体现在秦始皇名字里的那个氏,应该是“赵”,因为秦国公室属于嬴姓赵氏。所以秦始皇真正的全名是“赵政”。距离先秦时代最近的汉朝,最为了解三代时期姓氏法则,所以汉代的史书和文献在记述秦始皇时均以“赵政”称之。“秦始皇”这个称号里的“秦”只是国号,与“唐太宗”“明太祖”里的“唐、明”...

    户户网菜鸟学习
    联系邮箱
    返回顶部
    移动学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