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学习网 导航

中国铁路,火车票的价格由哪几部分构成?为什么分段买票不划算? 火车站售票处与12306网上订票是同步的吗?同一时间放票

2024-06-01m.verywind.com
为什么现在火车票不卖站票了?~

火车站不卖站票,以避免许多乘客逃票的现象。因为这种票毕竟比普通火车票便宜,很多心怀恶意的人会选择在旅行前购买便宜的站台票,然后在火车启动前上车的过程中挤进火车,从而少付很多钱。因此,不在火车站卖站票可以大大减少逃票现象。
实名制后,旅客进站乘车须同时持车票和与票面所载身份信息相符的本人有效身份证件原件,进站时由铁路部门客运人员、公安人员进行查验。“票、证、人”信息一致,方可进站。

扩展资料
根据车票预售期安排,互联网购票预售期为28天,如需购票,需携二代身份证、军官证、驾照等23种有效证件到售票窗口购票。如不能提供有效证件,也可到车站办理临时身份证明。
12月22日起电话订票、12月23日起互联网、代售处、车站窗口购票的旅客均须凭证购票。购票证件可用原件或复印件,一张有效身份证件同一乘车日期同一车次只能购买一张实名制车票。


1. 

票价组成

客票价包括三部分:基本客票票价+附加票票价+其他(包括保险费、订票费、客票发展金等)

基本客票票价

    按照硬、软席共划分两种标准。

    其中普客硬席基本票价为: 0.05861元/人.km。软席票价为硬席的两倍。

附加票票价

    包括加快、卧铺、空调票票价。

加快票

除普客级

(车次编号为6001-8999)外,其他等级列车的票价都包含加快票。

普快级

(车次编号为6001-8999)加快票票价为基本票价的20%,特快级(包括直特特快和快速)为普快级的两倍。

卧铺票

上、中、下硬席卧铺的票价为基本票价的1.1倍、1.2倍和1.3倍

上、下软席卧铺的票价为基本票价的1.75倍和1.95倍         

空调票             

基本票价的25%  

其他

保险费

不分席别,按基本票价的2%计算,以角为单位,不足1角的尾数进整。

 

卧铺订票费 10元

客票发展金 1元

如果是新型空调车,在上述基本客票和附加票票价的基础上,再上浮50%。

 (所谓新型空调车,就是绿色的青藏车和一切非绿色的列车)

2.里程

计算旅客票价时,并不是完全按运输里程一一计算,而是将运输里程分为若干区段,对同一里程区段核收同一票价。初始区段不足起码里程按起码里程和最后一个区段按中间里程 计算。例如1101千米至1600千米区段数为10,每区段50千米,区段中间里程为25千米。如果运输里程为1111千米,计价里程以1125千米计算(1100--1150的中点).

现行旅客票价里程区段划分如下所示:

旅客票价采取递远递减率的办法进行计算,旅客票价从201km起实行递远递减。现行各

里程区段的递远递减率和递减票价率(以硬座票价为例)如下表所示。

3.折扣

在上述票价的基础上,票面价格还可能根据客流和季节情况实施上浮和下调。

刚才已经说过新型空调列车票价,在普通列车票价基础上上浮50%。执行折扣票价列车的,折扣一档和折扣二挡分别上浮40%和30%。

定学生票时 ,还要考虑半价!! 

4.举例

以Z13软卧下为例     

客运运价里程1463千米。最后区段中间里程25千米,计价里程为1475千米。

硬席基本价:

 0.05861 * (200 + 300 * 90% + 500 * 80% + 475 * 70%) = 70.478525元     

保险费:

 70.478525 * 2% = 1.4095705元 ≈ 1.5元

 软席客票价格:

 70.478525 * 2 + 1.5 = 142.45705元 ≈ 142元

特快加快票价格:

 70.478525 * 40% = 28.19141元≈ 28元

空调票价格:

 70.478525 * 25% = 17.61963125元≈ 18元

软席(下)卧铺票价格:

70.478525 * 195% = 137.4331238元≈ 137元

新型空调车上浮50%:

软席客票:142 * 150% = 213元

特快加快票:28 * 150% = 42 

空调票:18 * 150% = 27元

软席(下)卧铺票:

137 * 150% = 205.5元≈ 206元

附加费:

卧铺订票费:10元

客票发展金:1元

新型空调车软席客特快卧(下)联合票全价:

 213 + 42 + 27 + 206 + 10 + 1 = 499元


根据计价规则来看,距离越远,单位距离基本票价越便宜。因此票价便宜。

如果分成两个短的区间,基本票价贵。



铁路执行递远递减的原则。
但由于铁路部门提前做好列车车票发售计划,有相关车站提前有预留车票发售,这样的情况下,旅客还是需要选择合适的购票方式。

比如,北京到拉萨,石家庄北,太原,都有预留车票,如果买不到北京西--拉萨,可以考虑购买石家庄北--拉萨,买到了,再买北京西--石家庄北车票即可。

1.普速列车为例,列车票价由基础票价、附加票票价和附加费组成。
附加票票价,包括加快、卧铺、空调票票价;附加费包括铁路发展金和车站服务费。
动车及高速动车按里程乘以核准费率计算,类似普速列车的基础票价。
2.列车票价满足价格递远递减的原则,就是在一定里程以远的里程的基础票价费率下浮一定比例。
分段买票买的是两段,里程不累加,没有折扣或更少的折扣。

  • 中国铁路,火车票的价格由哪几部分构成?火车票的价格计算公式是怎样的...
  • 答:旅客火车票价格主要构成部分:基础票价,及客票票价。以每人每公里0.05861元计算。加快票价(20%或40%)空调票价(25%)卧铺票价(110%~195%)附加费(1 ~12元)火车票的价格位以上几项相加,如果所乘车为新型空调车,则在前四项基础上整体上浮50%。。以T107北京到深圳,硬卧中铺为例,基本票价+...

  • 火车票价是怎么算出来的
  • 答:经国务院批准,1998年4月起,允许部分铁路旅客票价向下浮动;2000年11月起,允许部分铁路旅客票价以公布的《铁路旅客票价表》为基准上下浮动。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铁路旅客票价总共进行过四次较大的全面调整:第一次是1952年3月,关内外直通旅客列车开行,全路统一客运运价,客票基价降低为人公里旧币135元(...

  • 火车票里硬卧的上中下铺价格相差多少?
  • 答:火车票由客票和附加票两部分构成。客票部分为软座、硬座。附加票部分为加快票、卧铺票、空调票。火车票票面上包含多种信息,包括乘车区间、车次、开点、座位号、座位等级、票价、发售车站等信息。中国铁路的火车票,经历了从硬板式火车票到软纸式火车票再到磁卡式火车票的变化。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火...

  • 火车票余票只显示有不显示数字是什么意思
  • 答:有效期、径路等。火车票由客票和附加票两部分构成。客票部分为软座、硬座。附加票部分为加快票、卧铺票、空调票。火车票票面上包含多种信息,包括乘车区间、车次、开点、座位号、座位等级、票价、发售车站等信息,中国铁路的火车票,经历了从硬板式火车票到软纸式火车票再到磁卡式火车票的变化。

  • 为什么全程火车有票,中途站就没票?
  • 答:这是铁路公司的一种营销策略。有些人为了出行,实在无奈就得买全程票。从而变相的为铁路公司增加收入。同时也减少了铁路公司各种不必要的损失和风险。火车票是乘客乘坐火车需出示的票据,主要由客票和附加票两部分构成。客票部分为软座、硬座。附加票部分为加快票、卧铺票、软卧票等。

  • 火车票上车补票是什么意思?
  • 答:有效期、径路等。火车票由客票和附加票两部分构成。客票部分为软座、硬座。附加票部分为加快票、卧铺票、空调票。火车票票面上包含多种信息,包括乘车区间、车次、开点、座位号、座位等级、票价、发售车站等信息。中国铁路的火车票,经历了从硬板式火车票到软纸式火车票再到磁卡式火车票的变化。

  • 火车票是指高铁票吗
  • 答:此外,高铁票价最高,动车票价比高铁低,但是比火车高,火车票价最便宜。火车票是乘客乘坐火车需出示的票据,主要由客票和附加票两部分构成。客票部分为软座、硬座。附加票部分为加快票、卧铺票、软卧票等。火车票面上包含多样信息,包括车型、时间、座位号等。中国火车票为硬纸票、软纸票、磁卡票等。

  • 中国铁路车票共有几种
  • 答:火车票中包括客票和附加票两部分。客票部分为软座、硬座。附加票部分为加快票、卧铺票、空调票。附加票是客票的补充部分,除儿童外,不能单独使用。为了优待儿童、学生和伤残军人,中国铁路还发售半价票。下面是详细介绍。 加快票 :旅客购买加快票必须有软座票或硬座票,乘坐快车时还应有加快票。发售...

  • 火车票可以补打吗 报销
  • 答:火车票由客票和附加票两部分构成。客票部分为软座、硬座。附加票部分为加快票、卧铺票、空调票。 火车票票面上包含多种信息,包括乘车区间、车次、开点、座位号、座位等级、票价、发售车站等信息。中国铁路的火车票,经历了从硬板式火车票到软纸式火车票再到磁卡式火车票的变化。关于车票的有效期的规定...

  • 火车票买的中途硬卧,上车后能补全程硬卧吗
  • 答:《铁路旅客运输办理细则》对此有明确规定:也就是说如果有票,可以补票,没票,那就不能补票。如果只能买到短途卧铺,通常后半程是给其他站点预留卧铺,春运期间仍旧没有售出的可能性不大,建议上车后尽早找列车员,能不到全程票好,能补宿营车卧铺也不错,实在不行补硬座(甚至无座)。如果只能补到...

    户户网菜鸟学习
    联系邮箱
    返回顶部
    移动学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