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学习网 导航

廉者不受嗟来之食

2024-06-01m.verywind.com
~ “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出自范晔的《后汉书·乐羊子妻传》,意思是指有志气的人不喝盗泉的水,知廉耻的人不吃施舍的东西。比喻品行高洁,不苟且求得。

初识这句话源于读书时的一篇古文,不知为啥竟对这句话念念不忘了半生,它就象咒语一样如影随形般跟了我半辈子。这么多年,无论生活还是工作上遇到再大的困难,也不愿意接受别人的“施舍”,我知道我其实也算不上品行高洁之人,但我却一直不愿意苟且求得不属于自己的一切。

习惯了自食其力,从不奢望无关人的帮助。主要还是因为明白自己没有能力回报别人的好。有人将这称作一种清高,也有人把它看作是一种愚腐和顽固不化。尽管如此,依然不会改变我对“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食嗟来之食。”品格的崇尚和仰慕。

之所以想到这句话是因为最近先生健康出现了问题,有些人直接发红包表示问候,老实说,我从心底厌恶这种方式的问侯,我还不至于到募捐善款的地步;还有就是这些年总有一些好多年不联系的人突然加我联系方式,继而频繁联系,联系几次后就告诉你儿子,女儿要结婚了,孙子要吃满月酒啥的……言下之意很明了,让你发红包呗,随后便再次长眠于通讯录之中,也许他们从决定加我联系方式的那一刻起,就想好了怎么让我心安情愿掏钱吧,而我其实是最讨厌被人套路的。

前几年时兴拉各种群,群的最大作用莫过于红白喜事通知平常素不往来的那些人。我对这种事从来就不热心,中国人讲究礼尚往来,那么这样的冒然相请算不算一种礼尚往来呢?我从心而言,是抵触的,所以从来不愿意被人拉入各种群,有来往的人拉不拉群都会关注的,不想来往的人同处多少群都一样,依然还是陌生人。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与其在别人困难的时候给钱,不如帮助他找到解决问题的方式,或者帮他找到自己赚钱的方式。

小的时候常听妈妈说过一句话:“救急不救穷。”那时候不是太理解,现在越来越赞成这个观点。帮助人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如果没有这个能力,不打扰就是最好的帮助。先生病了,我不是陪他跑来跑去看病,就是忙着上班,这一段时候我比任何时候更渴望安静,最怕别人有事没事的问候。在我看来这样的询问除了让我更加有压力外,感觉不到一丝真诚。

我知道,这么多年太多的磨难,让我的心变得敏感多疑,我从心里不愿意轻信任何人,不知不觉的封闭起自己,不喜欢和人交流,变得越来越沉默,这一切是生活的原因,也是自己性格所致。以前,我常常想,这也许正是我性格上的短板,我应该尝试去改变这样的自己。可这几年随着年龄越来越大,我忽然喜欢上这个淡然,佛系的自己了。

杨绛先生说:“惟有身处社会底层的人,最有机缘看到世态人情的真相。一个人不想攀高就不怕下跌,也不用倾轧排挤,可以保其天真,成其自然,潜心一志完成自己能做的事。”,我想我可能就是这个样子,处得越低,看得越透吧!

“我和谁都不争,和谁争我都不屑。”活在世间,我喜欢把自己置身事外,不愿意因为外在的事改变自己的原则,降低自己的底线。尽管先生健康有了问题,我肯定要难一阵了,但我还是不想因此改变自己。

我和谁都不争,我也不和命运争。上天安排我什么样的磨难,我都会接受然后跨过去的。

最近我拒绝了一些人的好意,看似得罪了人,拨了别人的面子,实际是不欠人,让我活得更坦然。那些不懂我,因此被得罪的人,我也不会太放心上。我知道,我算不上品行高洁者,但我依然不会接受不属于自己的所谓“帮助”。

  • 廉者不受嗟来之食什么意思 怎么理解廉者不受嗟来之食
  • 答:1、廉者不受嗟来之食的意思是指有志气的人不喝盗泉的水,知廉耻的人不吃施舍的东西;比喻品行高洁,不苟且求得。出自《后汉书·乐羊子妻传》。2、《后汉书·乐羊子妻传》:“羊子尝行路,得遗金一饼,还以与妻。妻日:‘妾闻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况拾遗求利,以污其行乎!

  • 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这句话出自哪篇作品 志士不饮盗泉...
  • 答:“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出自南朝宋史学家范晔的《后汉书》。这句话的意思是:有志之士不喝“盗泉”的水,廉洁方正的人不吃施舍的东西。这句话常用于比喻品行高洁,不苟且求得。志士不饮盗泉之水的典出 “志士不饮盗泉之水”这个典故出自战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尸佼的《尸子》,《...

  • “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况拾遗求利以污其行乎”的翻译...
  • 答:有志气的人不喝偷来的水,有廉耻的人不吃嗟来的食物,更何况能够以拾取别人遗失的东西来求得利益以致玷污行为吗?

  • 廉者不食嗟来之食 的上一句是什么?
  • 答:廉者不食嗟来之食 的上一句是: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完整句是: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大概意思是:有志气的人不喝盗泉的水,知廉耻的人不吃施舍的东西。比喻品行高洁,不苟且求得。盗泉:古泉名,在今山东泗水县东北。盗泉之水:比喻以不正当手段得来的东西。见《淮南子·说山训》...

  • 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是什么者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
  • 答:1、出自《乐羊子妻》(读yuè yáng zǐ qī),是一篇人物传记。2、原文妻曰:“妾闻志士不饮‘ 盗泉 ’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况拾遗求利以污其行乎!”译文妻子说:“我听说有志气的人不喝‘盗泉’的水,廉洁方正的人不吃别人丢弃的食物,何况是捡拾别人的失物、谋求私利来玷污自己的品德呢...

  • 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什么意思
  • 答:有志向和气节的人,会时刻保持自己的志向和气节,纵然在危机的时刻,也能恪守己道。盗泉:古籍中有:“(孔子)过于盗泉,渴矣而不饮,恶其名也.”嗟来之食:春秋时齐国发生饥荒,有人在路上施舍,对饥饿的人说“嗟,来食”.饥饿的人说,我就是不吃“嗟来之食”.终不食而死(见于《礼记·檀弓》)...

  • 不食嗟来之食上一句说什么?
  • 答:廉者不食嗟来之食 的上一句是: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完整句是: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大概意思是:有志气的人不喝盗泉的水,知廉耻的人不吃施舍的东西。比喻品行高洁,不苟且求得。盗泉:古泉名,在今山东泗水县东北。盗泉之水:比喻以不正当手段得来的东西。见《淮南子·说山训》...

  • 廉者不食嗟来之食
  • 答:全句: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 有志气的人不喝偷盗来的水(这是一个典故)清廉、方正的人不吃别人施舍给他的食物。

  • 廉者不受嗟来之食在那篇古文
  • 答:出处:出自南宋范晔的《后汉书·乐羊子妻传》。原文:河南乐羊子之妻者,不知何氏之女也。羊子尝行路,得遗金一饼,还以与妻。妻曰:“妾闻志士不饮‘ 盗泉 ’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况拾遗求利以污其行乎!”羊子大惭,乃捐金于野,而远寻师学。白话译文:河南乐羊子的妻子,已经不知道...

  • 请解释“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的意思,并指明其出处...
  • 答:“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之食”,意思是指有志气的人不喝盗泉的水,知廉耻的人不吃施舍的东西;比喻品行高洁,不苟且求得。典故出处《后汉书·乐羊子妻传》:“羊子尝行路,得遗金一饼,还以与妻。妻日:‘妾闻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之食,况拾遗求利,以污其行乎!”’翻译:...

    户户网菜鸟学习
    联系邮箱
    返回顶部
    移动学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