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学习网 导航

隋炀帝死在哪里 隋炀帝死于哪一个地方

2024-06-02m.verywind.com
隋炀帝死在哪里?~

公元618年,隋大业十四年,隋炀帝的骁果卫在江都发动兵变,缢死隋炀帝。死于宇文化及等人手中。地点:江都,今江苏扬州。

隋炀帝(569—618年),名杨广,杨坚次子。581年封晋王。588年十月,为行军元帅,统兵伐陈。灭陈后,晋为太尉。他平时伪装仁孝俭朴,博得文帝欢心。600年,立为太子。604年七月,文帝死(相传为杨广所害),杨广即位,杀死兄长杨勇。即位以后,他下令开通大运河,还设进士科,促成科举制的形成。隋炀帝是我国历史上有名的暴君。他依仗国力富强,骄奢淫逸,好大喜功。他在位时,几乎年年征发繁重的徭役,总计十余年间被征发的劳动人民不下1000万人次,造成“天下死于役”的惨象。他年年远出巡游,三游江都,三至涿郡。每次出游,大造离宫,从行的人几十万,骚扰地方百姓,社会生产受到严重破坏。他三次发兵进攻高丽。隋炀帝的暴政,终于激起全国范围的农民大起义。为了躲避起义烈火,他第三次游江都。劝阻南下的人,都被杀死。到了江都,他还让地方官去民间挑选美女,充实后宫,仍然整日花天酒地。他预感到末日临近,就对萧皇后说:“好头颅,谁当斫(zhuó,斧砍)之!”618年三月,右屯卫将军宇文化及等率军士发动兵变,冲入江都宫中,用绸巾将他缢死。

隋炀帝下令开凿大运河,客观上对南北经济交流起了很大作用;三次派人去流求(今台湾),又派人去西域,加强了内地同边境的联系;设进士科,促成科举制的形成。隋炀帝的暴政,无休止的兵役和徭役,农民背井离乡,大量田地荒芜,社会生产严重破坏,隋末农民起义爆发,隋亡、两者比较,隋炀帝是一个罪大于功的暴君。

杨广即位后,也做了一些收买人心的事,把政治体制也做了些改革,多少也取得一点政绩。

功绩较大的是创建了对后世影响深远的科举制,主要是进士科的建立,这为选拔下层优秀知识分子提供了极好的机会。

第二是修订了法律,主要是将隋文帝末年比较严酷的法律进行了改革。隋文帝在晚年也犯了些错误,法律的严酷就是其中之一。隋炀帝将一些残酷的法律条文取消,或者是减轻处罚程度。但这也仅是表面文章,是沽名钓誉。在隋炀帝统治晚期,他也像他的父亲一样残忍了许多,不再按照法律做事,专断性很强。

第三是兴办学校,访求遗散的图书,并加以保护。杨广恢复了被杨坚废除了的国子监、太学以及州县学。还组织人编写了《长洲玉镜》四百卷,和《区宇图志》一千二百卷,这对于保存我国古代的典籍做出了贡献。

隋炀帝在位期间搞了一些大的工程,主要是修建东都洛阳,以及开凿大运河。大运河从北方的涿郡到达南方的余杭,南北蜿蜒长达五千多里,成为一个很重要的水运大动脉。 此外他还组织修建洛阳城的工程。

隋炀帝历来以残暴著称,其实他也很有文才,不过才能没有用到正地方,反而成为他鄙视文人所依赖的条件。他如果看出来谁的奏章是在指他的过错,是在进谏,他肯定要想方设法地打击报复,因为说话内容刺激了隋炀帝而被赐自尽的大臣有很多。在三次征伐高丽结束后,太史令庾质因为劝谏他不要到洛阳巡游,说应该让百姓有个喘息的机会,结果被他杀死。时间一长,大臣们就没有敢于进谏的了。这就为小人的横行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在隋朝末年,隋炀帝亲眼看着自己的江山在农民起义的冲击下一溃千里,无法挽救。各地的将领也有很多割据称帝的,从太原起兵的李渊也意图自立为皇帝。但他明知道日子不多了,还没有忘记和嫔妃们寻欢作乐,醉生梦死。他甚至还对萧皇后说:“那么多的人想把我赶下去,代替我来做皇帝。我就是被赶下去了,也能做个长城公,你也能做第二个沈后(就是南朝陈的末代皇帝陈叔宝的皇后沈氏),咱们还是喝酒吧,何必自寻烦恼。”

公元618年,即隋炀帝即位的第十四年的三月,侍从的卫士们推举宇文述的儿子宇文化及为首领,发动了兵变,隋炀帝最后被勒死,时年五十岁。后来的谥号是“炀帝”,是评价最低最坏的一种。隋文帝杨坚原来夺取的是北周宇文氏的帝位,最后自己的儿子又被宇文氏的人所杀,历史在这转了一个小圆圈。不过帝位没有再传回去,而是到了李姓那一边,历史演进到了唐朝。

扬州。

大业十二年(616年)七月,炀帝从东都第三次乘龙舟南下江都(今江苏省扬州市)。这时农民起义的烽火已蔓延全国。

大业十三年(617年),瓦岗军逼近东都,公布炀帝十大罪状。李渊亦攻进长安,拥立代王侑,自封唐王。江南起事队伍逼近江都,炀帝自感末日将临,引镜自照说:“好头颅,谁来砍它呢!”

江都宫中人人自危。这时宫中由司马德戡率领的骁果军都是关中人,他们长期在外,思念故乡。司马德戡和虎贲郎将元礼、直合裴虔通密谋推左屯卫将军宇文化及为主,发动兵变,率众西归。

大业十四年(618年)三月十日(也有说是十一日的)夜间,司马德戡引骁果自玄武门入,裴虔通与元礼直入宫中搜捕,炀帝闻变,匿于永巷,被叛军驱出。

被叛军裴虔通、元礼、马文举等逮获,杨广欲饮毒酒自尽,叛军不许,遂命令狐行达将其缢弑,时年五十岁。

扩展资料:

2013年04月15日新华网报导,近期扬州市邗江区发现疑似隋炀帝陵寝的古墓。4月12日,国家文物局派出刘庆柱、信立祥、林留根三名考古专家现场考察,初步认为墓主人应为隋炀帝杨广。

扬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在邗江区西湖镇一处房地产项目工地发现了两座残存的古墓,发现两墓为隋末唐初砖室墓,西侧墓中出土一方墓志,铭文中有“随故炀帝墓志”等字样,显示墓主为隋炀帝杨广。 

2013年11月16日,国家文物局和中国考古学会在扬州组织召开扬州曹庄隋唐墓葬考古发掘成果论证会。

中国考古界权威专家黄景略、徐光翼、王巍、赵辉、刘庆柱、信立祥、焦南峰、付清远、王学荣等10余人参加了论证会,一致确认,扬州曹庄隋唐墓葬为隋炀帝墓,是隋炀帝杨广与萧后最后的埋葬之地。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杨广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江都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江都兵变



  隋炀帝死在江都(今江苏扬州)。
  大业十二年(616年)七月,杨广从东都去江都。次年四月,李密率领的瓦岗军逼围东都,并向各郡县发布檄文,历数杨广十大罪状。
  大业十三年(617年)五月,李渊在晋阳起兵,同年十一月攻入长安,拥立杨侑为皇帝,遥尊杨广为太上皇。
  杨广在江都却越发荒淫昏乱,命王世充挑选江淮民间美女充实后宫,每日酒色取乐;又引镜自照,预感末日将到,锐意尽失的杨广晚年常引镜自照,对萧后和臣下说:“好头颈,谁当斫之!”
  杨广晚年,既没有像陈后主那样做个长城公,也没有把带在身边的毒药派上用场。大业十四年(618年)三月,杨广见天下大乱,已心灰意冷,无心回北方,命修治丹阳宫(今南京),准备迁居那里。从驾的都是关中卫士,他们怀念家乡,纷纷逃归。这时,虎贲郎将元礼等,与直阁裴虔通共谋,利用卫士们思念家乡的怨恨情绪,推宇文述的儿子宇文化及为首,发动兵变,杨广闻变,仓皇换装,逃入西阁。被叛军裴虔通、元礼、马文举等逮获,杨广欲饮毒酒自尽,叛军不许,遂命令狐行达将其缢弑,时年五十岁。杨广造成的大乱,是华夏人口锐减到两百余万户。
  这个雄心勃勃的帝王,死后连个像样的棺材也没有用上,由萧后和宫人拆床板做了一个小棺材,偷偷地葬在江都宫的流珠堂下。后陈棱集众缟素,为杨广发丧,备仪卫,改葬于吴公台下,衰杖送丧,恸感行路。
  杨广遇弑的消息传到洛阳,洛阳群臣拥立杨广之孙越王杨侗为帝,史称皇泰主,杨侗追谥杨广为明皇帝,庙号世祖,农民军领袖窦建德追谥杨广为闵皇帝,同年,李渊逼迫傀儡杨侑禅让,建立唐朝,追谥杨广为炀皇帝。不久,洛阳权臣王世充逼迫杨侗禅让,隋朝正式灭亡。
  唐朝平定江南后,于贞观五年(631年),以帝礼改葬于雷塘。

隋炀帝杨广(569年-618年4月11日),一名英,小字阿摐,华阴人(今陕西华阴),隋文帝杨坚与文献皇后独孤伽罗次子,隋朝第二位皇帝。
大业十二年(616年)七月,杨广从东都去江都。次年四月,李密率领的瓦岗军逼围东都,并向各郡县发布檄文,历数杨广十大罪状。
大业十三年(617年)五月,李渊在晋阳起兵,同年十一月攻入长安,拥立杨侑为皇帝,遥尊杨广为太上皇。
杨广在江都却越发荒淫昏乱,命王世充挑选江淮民间美女充实后宫,每日酒色取乐;又引镜自照,预感末日将到,锐意尽失的杨广晚年常引镜自照,对萧后和臣下说:“好头颈,谁当斫之!”
杨广晚年,既没有像陈后主那样做个长城公,也没有把带在身边的毒药派上用场。大业十四年(618年)三月,杨广见天下大乱,已心灰意冷,无心回北方,命修治丹阳宫(今南京),准备迁居那里。从驾的都是关中卫士,他们怀念家乡,纷纷逃归。这时,虎贲郎将元礼等,与直阁裴虔通共谋,利用卫士们思念家乡的怨恨情绪,推宇文述的儿子宇文化及为首,发动兵变,杨广闻变,仓皇换装,逃入西阁。被叛军裴虔通、元礼、马文举等逮获,杨广欲饮毒酒自尽,叛军不许,遂命令狐行达将其缢弑,时年五十岁。杨广造成的大乱,是华夏人口锐减到两百余万户。
这个雄心勃勃的帝王,死后连个像样的棺材也没有用上,由萧后和宫人拆床板做了一个小棺材,偷偷地葬在江都宫的流珠堂下。后陈棱集众缟素,为杨广发丧,备仪卫,改葬于吴公台下,衰杖送丧,恸感行路。
杨广遇弑的消息传到洛阳,洛阳群臣拥立杨广之孙越王杨侗为帝,史称皇泰主,杨侗追谥杨广为明皇帝,庙号世祖,农民军领袖窦建德追谥杨广为闵皇帝,同年,李渊逼迫傀儡杨侑禅让,建立唐朝,追谥杨广为炀皇帝。不久,洛阳权臣王世充逼迫杨侗禅让,隋朝正式灭亡。
唐朝平定江南后,于贞观五年(631年),以帝礼改葬于雷塘。

大业十四年(618年),骁果军在江都发动兵变,隋炀帝被叛军缢杀。
隋炀帝杨广(569年-618年4月11日),一名英,小字阿摐,华阴(今陕西华阴)人,隋文帝杨坚与文献皇后独孤伽罗次子 ,隋朝第二位皇帝。生于大兴, 开皇元年(581年)立为晋王,开皇二十年(600年)十一月立为太子,仁寿四年(604年)七月继位。他在位期间开创科举制度,修大运河,营建东都迁都洛阳,亲征吐谷浑,三征高句丽,因为滥用民力,造成天下大乱,直接导致了隋朝的覆亡。
大业十二年(612年)七月,杨广从东都去江都。次年四月,李密率领的瓦岗军逼围东都,并向各郡县发布檄文,历数隋炀帝十大罪状。杨广在江都却越发荒淫昏乱,命王世充挑选江淮民间美女充实后宫,每日酒色取乐;又引镜自照,预感末日将到,锐意尽失的隋炀帝晚年常引镜自照,对萧后和臣下说:“好头颈,谁当斫之!”
杨广晚年,既没有像陈后主那样做个长城公,也没有把带在身边的毒药派上用场。大业十四年(618年)三月,杨广见天下大乱,已心灰意冷,无心回北方,命修治丹阳宫(今南京),准备迁居那里。从驾的都是关中卫士,他们怀念家乡,纷纷逃归。这时,虎贲郎将元礼等,与直阁裴虔通共谋,利用卫士们思念家乡的怨恨情绪,推宇文述的儿子宇文化及为首,发动兵变,杨广闻变,仓皇换装,逃入西阁。被叛军裴虔通、元礼、马文举等逮获,杨广欲饮毒酒自尽,叛军不许,遂命令狐行达将其缢弑,时年五十岁。 隋炀帝造成的大乱,是华夏人口锐减到两百余万户。
这个雄心勃勃的帝王,死后连个像样的棺材也没有用上,由萧后和宫人拆床板做了一个小棺材,偷偷地葬在江都宫的流珠堂下。后陈棱集众缟素,为杨广发丧,备仪卫,改葬于吴公台下,衰杖送丧,恸感行路。唐朝平定江南后,于贞观五年(631年),以帝礼改葬于雷塘(今江苏扬州市北15公里雷塘南平冈上,南距吴公台10里)。

公元618年,隋大业十四年,隋炀帝的骁果卫在江都发动兵变,缢死隋炀帝。死于宇文化及等人手中。地点:江都,今江苏扬州。

  • 隋朝皇帝谁是被在大运河杀死
  • 答:隋炀帝杨广在江都(今江苏扬州)行宫被杀死。隋炀帝杨广(569年-618年4月11日),一名英,小字阿摐,华阴人(今陕西华阴),隋文帝杨坚与文献皇后独孤伽罗次子 ,隋朝第二位皇帝。生于大兴, 开皇元年(581年)立为晋王,开皇二十年(600年)十一月立为太子,仁寿四年(604年)七月继位。在位期间...

  • 隋炀帝怎么死在江都的
  • 答:被手下大臣宇文化及为首叛军谋杀。因为北方大乱,隋炀帝不敢北归,而随隋炀帝南下的禁军都是关中人,这时管领禁军的武贲郎将司马德戡恐难驾驭,索性乘机煽动禁军叛乱,宇文化及同谋,将隋炀帝诛杀。杨广晚年,既没有像陈后主那样做个长城公,也没有把带在身边的毒药派上用场。大业十四年三月,杨广见...

  • 隋炀帝三次去江都因为什么,他都干了什么,最后竟死在江都?隋炀帝三次去...
  • 答:同时,还命令王世充在江淮地区大肆选取美女进宫,他偏安江南,继续过着荒淫无度的生活,每日醉生梦死,虽然全国农民起义已风起云涌,但他平日不许一个人在他面前提及当前纷乱的局势,过着自欺欺人的歌舞升平的日子。地区的农民起义势力日趋强大,而卫护隋炀帝的禁军多是关中人,他们思念家乡,想要逃回...

  • 杨广死后葬在哪里?
  • 答:清嘉庆十二年(1807年)大学士阮元为其立碑建石,扬州知府伊秉绶隶书“隋炀帝陵”。2013年4月,扬州市邗江区一处房地产项目施工时发现了两座古墓,其中一座的墓志显示墓主为隋炀帝杨广。公元622年,唐高祖李渊下令将隋炀帝陵迁到雷塘。公元648年,萧皇后病死,唐太宗李世民命将其尸骨送至江都与隋炀帝...

  • 隋炀帝是在哪被谁杀死的?
  • 答:隋炀帝在江都被部将宇文化及杀死的

  • 历史上隋炀帝的下场是什么?
  • 答:令狐行达 令狐行达,隋末将领,官拜校尉,隶属于骁果军。大业十四年(618年)三月十一日,随宇文化及、司马德戡等发动江都兵变,用练巾绞死了隋炀帝。叛军要杀死隋炀帝,隋炀帝说:“天子自有天子的死法,怎么能对天子动刀,取鸩酒来!”马文举等人不答应,让令狐行达按着炀帝坐下。隋炀帝自己解下练...

  • 杨广怎么死的真实历史
  • 答:杨广是隋朝的第二位皇帝,他最初被封为晋王,在开皇二十年,杨广坐上了太子之位,在杨坚死后,杨广继承皇位,史称隋炀帝。杨广在位期间兴修大运河,劳民伤财,加上当时战争频发,百姓民不聊生,激起民愤,导致天下大乱,隋朝也走向灭亡。杨广迁都去江都后,李密所领导的瓦岗寨细数杨广罪状,次年李渊逼迫...

  • 杨广隋炀帝是怎么死的谁知道?
  • 答:从驾的都是关中卫士,他们怀念家乡,纷纷逃归。这时,虎贲郎将元礼等,与直阁裴虔通共谋,利用卫士们思念家乡的怨恨情绪,推宇文述的儿子宇文化及为首,发动兵变,宇文化及逼缢隋炀帝。这个奢侈腐化一生的帝王,死后连个像样的棺材也没有用上,由萧后和宫人拆床板做了一个小棺材,偷偷地葬在江都宫的...

  • 隋炀帝的六处墓地
  • 答:3、迁葬争议之地一:扬州槐泗 确切的地名应该是扬州市邗江区槐泗镇槐二村。史书记载,公元622年,唐高祖李渊下令将隋炀帝陵迁到雷塘。公元648年,萧皇后病死,唐太宗李世民命将其尸骨送至江都与隋炀帝合葬。雷塘是什么地方呢?民间传说,说是炀帝下葬用的是帝王葬礼,没想到却引起天雷震怒,轰隆隆一声...

  • 隋炀帝杨广是怎么死的?
  • 答:据史书所载,隋炀帝杨广死于兵变,被叛军所杀,大致经过是这样的:大业十二年(公元616年),炀帝幸江都(今扬州)。北方混乱。李密在洛口起兵。炀帝不敢北归。似乎想久驻扬州。而随隋炀帝南下的禁军都是关中人。"久客羁旅,见帝无西意,谋欲叛归"。这时管领禁军的武贲郎将司马德戡恐难驾驭,索性乘机...

    户户网菜鸟学习
    联系邮箱
    返回顶部
    移动学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