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学习网 导航

偃麦草对生态环境有什么要求? 水浮莲对生态环境有什么要求?

2024-06-01m.verywind.com
紫花苜蓿对生态环境有什么要求?~

(1)对温度的反应:苜蓿在低温胁迫下的抗寒性主要表现为抗冻性,即零下低温使组织结冰,造成细胞脱水和受损伤而引起的冻害。苜蓿为温带植物,具有一定的抗寒性,但是,其抗寒性远不及黄花苜蓿(Medicago.falcata),也不及苜蓿与黄花苜蓿杂交而形成的杂花苜蓿(M.varia)。苜蓿不同品种及生态型,同一品种的不同生育阶段,抗寒性也有差异。苗期抗寒性最差,只能耐-6~-7℃的低温;成株后抗寒性强。同一植株通常根颈抗寒性最强,根部中等,叶最差。在一年中冬、春零下低温是决定植株存活的关键时期,抗寒性表现为越冬性(植株越冬的存活率)。据各地区苜蓿田间试验表明:冬季最低温度在-10~-15℃时,大多数品种都能安全越冬;在-20℃时,越冬植株存活率不稳定;到-30℃时,多数品种不能越冬,若有积雪和覆盖物保护,也能安全越冬,如草原1号和草原2号在-32~-43℃的锡林浩特地区越冬率能达到90%以上。但是,在田间没有保护条件的越冬率并不能反应苜蓿本身的抗寒能力。刘庚长(1983)研究指出,牧草的抗寒力应划分为田间抗寒力和自身抗寒力。田间抗寒力都高于自身抗寒力。如公农1号苜蓿能耐-30℃的低温,而通过冰冻处理试验表明,只能耐-25~-26℃的低温。苜蓿的抗寒性除了决定本身生理生化和遗传特性外,在田间还受冬、春温度下降和上升速度、土壤含水量、光周期等环境因素的影响。
苜蓿在高温胁迫下又使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失去平衡,特别是夜间高温使呼吸作用超过光合作物,致使苜蓿植株长期饥饿而死亡。对忍受高温的耐热性主要表现为越夏的植株存活率。温度越高,持续的时间越长,植株存活越困难,越夏率越低。据孟昭仪对北京地区55份苜蓿材料越夏率调查,不同年份高温及持续时间不同,越夏率也不一样。1979年夏季最高气温为35.2℃,其中高于30℃的持续时间43d,在55个材料中有92.2%的材料越夏率在80%以上。1980年夏季最高温度35℃,但高于30℃的持续时间达59d,只有12.7%的材料的越夏率达到80%。同时,高温也使蒸腾作用加强,破坏植株水分平衡,致使植株萎蔫干枯而死。
(2)对水分的反应:在饲用作物中,苜蓿是一种生产能力很高的中生植物,蒸腾作用强,耗水量大,要求充足的水分条件。但是,苜蓿也有较强的抗旱性,这主要与苜蓿具有适应水分亏缺的形态解剖特征有关。苜蓿具有发达的根系和入土很深的主根。据观察在半干旱地区,播种第三年的主根长达3m,第五年主根可深入土层达7m,而且侧根粗壮而稠密。在干旱胁迫下,苜蓿根系可从土层中,特别是深层土壤中吸收水分保证和维持其生长发育,植株不致萎蔫和死亡,获得较高的产草量。形态特征和生理生化特性的不同,使不同的苜蓿种之间,其抗旱性有差异。苜蓿的抗旱性和抗寒性都不及黄花苜蓿,其抗旱与抗寒的机理有相同之处。苜蓿的不同品种或生态类型,其抗旱性也表现一定的差异。据赵来喜(1986)对苜蓿在干旱胁迫下,植株相对生长率测定,从苗期到花蕾期,润布勒苜蓿的生长率为33.00%,肇东苜蓿为32.33%,沙湾苜蓿为31.47%,蔚县苜蓿为29.45%。相对生长率越高抗旱性越强。据周瑞莲等(1991)报道,在水分胁迫下,定西苜蓿叶片组织含水量为79.08%,庆阳苜蓿为75.54%,天水苜蓿为60.89%。相对含水量越高,植株存活的时间越长,抗旱性也越强。苜蓿的幼苗期对干旱胁迫最敏感,在反复干旱和复水条件下,测定幼苗萎蔫程度和存活率也是评价抗旱性的指标之一。除此之外叶片面积小、气孔下陷、细胞小的苜蓿,一般保水能力强,更能抗旱。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内外对苜蓿生理生化特性与抗旱的机理和关系做了大量的探索性工作,也取得很大进展。云岚等(2004)报道,6个苜蓿品种幼苗在水分胁迫下,以幼苗地上部相对损伤率,细胞膜相对透性,游离膊氨酸含量和POD活性等为指标,综合评价表明,苜蓿品种间抗旱性存在一定差异。
苜蓿在生长发育过程中需要充足的水分。但是,在水分过量的胁迫下,土壤中缺氧,根系呼吸减弱,浸泡时间过长也会使根系窒息而腐烂,以至死亡,导致涝害,使生产能力下降。据洪绂曾(1986)报道,苜蓿不同品种,耐涝性也有一定差异。在浸泡1个月后植株存活率测定表明,耐涝性强弱的顺序为公农1号苜蓿>公农2号苜蓿>蔚县苜蓿>武功苜蓿>新疆大叶苜蓿。安渊等(2004)报道,对28个半秋眠和非秋眠苜蓿品种在水淹条件下的测定表明,品种耐涝性存在显著差异。
(3)对土壤条件的反应:苜蓿对土壤条件的选择不十分严格,适应性较强,除重黏土和极瘠薄的沙土,以及强酸和强碱的土壤外,都能正常生长。在对土壤酸碱度的反应上,苜蓿耐碱而不耐酸,在pH值7~9的碱性土壤生长良好,而在pH值6.5以下的酸性土壤生长受到影响,根瘤难以形成。当pH值在5.0以下时,就必须施石灰,才能正常生长。其最适宜在pH值7~7.5的中生或微碱性土壤上生长。在对土壤盐分的反应上,苜蓿属于中等耐盐牧草,具有较强的耐盐性。与其他豆科牧草相比较,苜蓿的耐盐性低于草木樨,但高于沙打旺、紫云英、三叶草等。苜蓿一般在盐分含量0.1%~0.3%的轻度盐渍化土壤生长良好,当在0.3%以上的中度盐渍化土壤上,生长受到抑制,表现出生育迟缓,产草量下降。在生长发育过程中,不同生育阶段其耐盐性也不一样,随株龄增长,耐盐性由弱变强。据河北省土壤肥料研究所测定,苜蓿幼苗期的耐盐度(全盐量)为0.3%,到成株后的耐盐度可达0.4%~0.5%,生长发育正常。苜蓿在幼苗期对盐分反应最敏感。苜蓿的不同品种或生态类型对盐分的反应也不一致。据耿华珠(1990)报道,苜蓿22个品种的种子,在0.3%~1.0%的不同浓度的氯化钠溶液中,种子发芽率都受到影响和抑制。总的趋势是,随盐分升高发芽率而缓慢下降。在1.0%的浓度中,发芽率大幅度下降,品种间出现明显差异。据李潮流等(2004)报道,氯化钠溶液胁迫下,多叶型苜蓿种子萌发的耐受临界水平为51~86mmol/L;硫酸钠溶液胁迫下,种子萌发的耐受临界水平为70~113mmoL/L。超过上述浓度种子萌发受到显著抑制作用。品种间耐盐性也有差异。在对幼苗阶段的耐盐性试验表明,苜蓿26个品种在含0.3%盐分土壤中,有16个品种的存活率达100%,9个品种为96.7%,仅1个品种为90.0%,这说明苜蓿幼苗期的耐盐力低于0.3%,品种之间的存活力差异不明显。在含0.4%盐分土壤中,幼苗存活率下降,最高为96.7%,最低60.0%,品种之间存活率表现出一定的差异(耽华珠,1990)。同时,苜蓿本身也有降低土壤盐分和促进土壤脱盐的作用。
苜蓿在幼苗阶段不耐阴,低光照不利于幼苗叶绿素形成,影响光合作用,使幼苗生长细弱;高光照有利于茎的生长。苜蓿为长日照植物,在生殖阶段对光照强度和日照时数反应敏感,光照强度低影响种子产量,日照短使苜蓿不能结籽。

耐寒性比水葫芦、水花生和细绿萍均差,气温低于15℃,即停止生长和分株,低于5℃时则枯萎死亡(陈默军、贾慎修,2001)。耐高温,气温达45℃仍能生活,但在35℃以上的持续高温下,一般不能分株繁殖,生长受到抑制。喜肥水,比水葫芦、水花生更需要氮肥。肥料不足时,叶片发黄,植株小,根系长,产量也低。能在中性或微碱性水中生长,以pH值6.5~7.5最为适宜,但在弱酸性的水中也能生活。光照对其发芽影响更大。一般种子在缺光条件下不发芽,即使个别发芽,叶片白化而死亡。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LAS和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AE对水浮莲的细胞结构有损伤作用,出现质壁分离,细胞膜部分解体,染色质浓缩,核膜逐渐解体,叶绿体和线粒体解体,液泡消失等现象(刘红玉等,2001)。

(1)温度:偃麦草对生态条件的适应范围较广。它性喜冷凉湿润的气候条件,可生长在温带和寒温带的各个地区。偃麦草由于根茎的强烈繁殖,地下分布着大量交织的横走根茎,并入土较深,故抗寒性强。在寒冷的内蒙古锡林郭勒大草原腹地锡林浩特种植,能经受住-42℃的低温,可以安全越冬,其越冬率达100%。春季解冻后不久返青,刚返青的幼苗可迎着寒风迅速生长,遇到-8~-10℃的低温也冻不死。偃麦草的耐热性较差,夏季持续36℃以上高温并伴有热风时,则停止生长,以至黄梢。偃麦草为喜光植物,在光照充足的开旷地上,茎多叶肥,可形成浓绿的密集草丛;在光照不足的地方,则簇叶发达,生长仍较好。

(2)水分:偃麦草对水分条件有良好的适应性,从低平地到高燥地都可生长。适宜生长的年降水量为500~600mm,但有很强的抗旱性和耐湿性,可顺利生长在年降水量450mm以下或700mm以上的地区。在低湿地上生长仍较好,对于干旱具有一定适应性和相应的抗旱能力。但不耐水淹,被水淹没会造成烂根死亡。

(3)土壤:偃麦草对土壤要求不严,一般各种类型土壤都能生长,但以深厚的壤质黑土、草甸土和中等湿度的暗栗钙土为最适宜。它最突出的优点是能够在其他作物不能忍耐的中度和较重度盐碱地上生长的牧草。可以在含盐量0.6%的盐土地上全部成活,在0.4%以下含盐量的盐土上可以获得较高的产草量。偃麦草由于根茎多分布在较浅的表土层,在比较湿润草地,或者残枝落叶积聚多的地方则蔓生于地表,所以它对土壤变硬实、通气状况变恶化的反应比较敏感。

偃麦草地下横走根茎十分发达,所以与杂草的竞争力很强。在种植的偃麦草地上,第二年就见不到其他草种生存,都被它抑制住了生长。由于偃麦草的侵占能力强,所以它也是保持水土和保护堤岸以及防风固沙、保护铁路、公路、边坡的植物。但它是田间作物的一种恶性杂草,不宜引入大田轮作中,一旦蔓延开来很难根除。

偃麦草黑痣病对产量和品质有较大影响,已成为生产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为麦角菌、秆锈菌等的寄主。应加强病虫害的预测预报工作,防患于未然。



  • 喂羊的草有哪些怎样种
  • 答:1、甜象草 甜象草的含糖量是很高的、草质柔嫩多汁,适口性好,是包括羊在内的多种牲畜喜欢食用的牧草。甜象草对于环境的适应能力强,在我国南北两方都是有种植的,容易购买到。2、墨西哥玉米草 墨西哥玉米草是牛、羊、猪等牲畜都喜欢的一种牧草,茎杆粗壮,枝叶繁茂,具有甜味,适口性好,羊在食用...

  • 盐碱地能种什么?
  • 答:②多施微生物有机肥,种植绿肥作物如苜蓿、草木樨、百脉根、田菁、扁蓿豆、偃麦草、黑麦草、燕麦、绿豆等,以改善土壤不良结构,提高土壤中营养物质的有效性。 ③化学改良,施用土壤改良剂,提高土壤的团粒结构和保水性能。 ④中耕(切断土表的毛细管),地表覆盖,减少地面过度蒸发,防止盐碱上升。 已赞过 已踩过< 你...

  • 中生植物有哪些?
  • 答:只要适当供水,就能获得较高的产量。9. 根据对水分适应程度的不同,中生植物可分为湿中生植物,如苇状看麦娘、虉草、百脉根和山黧豆等;典型中生植物,如无芒雀麦、老芒麦、草地早熟禾、鸭茅、红三叶、白三叶、黄花苜蓿和天蓝苜蓿等;以及旱中生植物,如紫花苜蓿、黄花草木樨、山野豌豆和偃麦草等。

  • 喂羊的草有哪些种类,怎样种呢?
  • 答:牛筋草是一种适合养羊的优质牧草,具有高蛋白质和高钙质。它适合养羊,特别是母羊和羔羊。牛筋草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对饲养管理要求较高,但产量稳定,品质优良。根据不同的养殖目标和环境条件,选择适合的牧草品种非常重要。苜蓿草适合乳羊,黑麦草适合肉羊,牛鞭草适合绵羊。苏丹草适合乳羊和肉羊,紫花...

  • 草坪草种类有哪些?
  • 答:冷季型草坪草的最适生长温度为15℃—25℃,此类草种大多原产于北欧和亚洲的森林边缘地区,广泛分布于凉爽温润、凉爽半温润、凉爽半干旱及过渡带地区。其生长主要受到高温的胁迫;极端气温的持续时间以及干旱环境的制约。就我国的气候条件而言,冷季型草坪草主要分布在我国的东北、西北、华北以及华东、华中...

  • 沙漠中绿洲的环境,比较大点的绿洲是什么情况,树木一般都是什么树?
  • 答:自然树木主要有胡杨林、灰杨林、白榆林、沙枣林、棕榈林、白柳、黑杨、袤毛杨等;自然灌木有柽柳、铃铛刺、苏枸杞、右柴柳、野蔷薇、兔儿条、大叶小蘖、西伯利亚白刺、盐穗木等;自然植被主要有骆驼刺、罗布麻、甘草、苦豆子、花花柴、拂子茅、芦苇、偃麦草、白车轴草、赖草、芝麻蒿等。绿洲内人工栽种...

  • 小麦是世界上总产量第二的粮食作物,对人类生活有重大意义.请回答有关小...
  • 答:野生的二倍体偃麦草与普遍小麦杂交后,杂交得到的子代是单倍体,含有四个染色体组,可以用一定浓度的秋水仙素对幼苗或萌发的种子进行处理,使其染色体数目加倍,得到的可育后代含有8个染色体组.(4)外源基因能在小麦中表达的原因是不同物种基因的分子结构相同;不同物种共用一套密码子.用PCR的方法获取...

  • 常用的草坪品种有哪些
  • 答:呈马蹄状,花淡黄色,茎细长,节节生根。具有极强的蔓延能力,易成活。一旦建植成坪便旺盛生长,颜色翠绿,景色宜人。绿化效果好,深受欢迎。5、百慕大草:多年生禾草,适用于公共绿地、庭园草坪、各种球场、田径场、运动场、滑草场、山区道路路肩及路面植草。对坡地、河堤具有良好的水土保持功能。

  • 禾本科植物有哪些?
  • 答:086. 偃麦草属 Elytrigia Desv. 087. 冰草属 Agropyron Gaertn. 088. 旱麦草属 Eremopyrum (Ledeb.) Jaub. et Spach 10. 燕麦族 Aveneae Dumort. 089. 燕麦草属 Arrhenatherum Beauv. 090. 绒毛草属 Holeus Linn. 091. 鹧鸪草属 Eriachne R. Br. 092. 银须草属 Aira Linn. 093....

  • 盐碱地适合种什么
  • 答:改良的技术措施有:①适时合理地灌溉,洗盐或以水压盐。②多施微生物有机肥,种植绿肥作物如苜蓿、草木樨、百脉根、田菁、扁蓿豆、偃麦草、黑麦草、燕麦、绿豆等,以改善土壤不良结构,提高土壤中营养物质的有效性。③化学改良,施用土壤改良剂,提高土壤的团粒结构和保水性能。④中耕(切断土表的毛细管...

    户户网菜鸟学习
    联系邮箱
    返回顶部
    移动学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