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学习网 导航

荀子与孟子的人性观及政治主张不同点? 荀子与孟子的人性观及政治主张不同点?

2024-05-26m.verywind.com
论述孟子、荀子的人性观~

复旦大学哲学学院王德峰教授讲座

孟子性本善,荀子性本恶
孟子对人性的规定是与告子的辩论中提出的,孟子的性善论也是对孔子“仁”的思想的一种阐释。告子认为“生之谓性”、“食色性也”《孟子·告子》告子认为人生而具有的欲望就是性,而欲望中最显著的就是食与色了。张岱年先生提出“告子所谓性,与孟子所谓性,实大不同。孟子以人之所以为人之特质为性;告子则以自然的、完全无待教导的本能为性。”孟子用人禽之别体现人之所以为人的特性,“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孟子·离娄》认为人与禽兽之间的区别就体现在“几希”上,就是人所具有的道德属性。
孟子用人禽之别来说明人性是善的,首先人是一种农畜化的存在,想要之间得以维系存在,人就必须存在良知。孟子说“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孟子·公孙丑》“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孟子·告子》孟子提出“不忍人之心”是他提出人性论的理论基础,以此为基础提出“不忍人之政”的“仁政”思想。孟子认为当人们看到孩孺落入水中时,会心惊感到紧张,会落入水中救人,此时并没有想得到孩子家长的答谢和朋友的赞誉的想法。这就是孟子所说的“恻隐之心”,继而孟子提出了“四端”的人性善学说。“恻隐之心,人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孟子·尽心》仁、义、礼、智就是孟子的“四端”学说的扩充的四种道德,就是人禽之别的“几希”。
荀子认为“生之所以然谓之性”“不事而自然谓之性”《荀子·正名》荀子认为人性是一种自然属性,不是外在学习和教化所得的。“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荀子·性恶》孟子认为人的先天属性是恶的,能达到善是有外在文明教化的结果,也就是所谓的“伪”。荀子认为人具有先天质朴的自然属性就是“性”,通过“化性起伪”达到善。
荀子得出性恶的结论他认为“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生而有疾恶焉,顺是,故残贼生而忠信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焉,顺是,故淫乱生而礼义文理亡焉。然则从人之性,顺人之情,必出于争夺,合于犯分乱理,而归于暴。《荀子·性恶》荀子认为人生来就有好利、疾恶、声色等的自然属性和欲望,这些欲望就可能会形成争夺、残贼、淫乱等不良后果,从而使得辞让、忠信、礼义文理等的美好品德丧失。如果没有后天的学习和礼法进行约束人们先天的这种质朴的自然属性就会产生大乱。
孟子和荀子的人性论是对人性预设上的不同,他们都认为人天生具有自然属性。孟子则是从人所先天具有的道德属性来规定人是性善的,而荀子则是从人的感官层面规定人是性恶的,他们虽然表面看起来是相对的,但是有着共同的目标就是达到善。
来源:青年与社会

孟子和荀子最大的不同就是前者主张人性本善,后者主张人性本恶。
孟子的学说中心是“仁政”,荀子则偏向于“礼”。
荀子并不是单纯的儒家,他的学说也杂合了其他诸子的学说,但以儒家为主。

孟子提出了性善论的思想。他认为,尽管各个社会成员之间有分工的不同和阶级的差别,但是他们的人性却是同一的。他说:“故凡同类者,举相似也,何独至于人而疑之?圣人与我同类者。”这里,孟子把统治者和被统治者摆在平等的地位,探讨他们所具有的普遍的人性。这种探讨适应于当时奴隶解放和社会变革的历史潮流,标志着人类认识的深化,对伦理思想的发展是一个巨大的推进。荀况是新兴地主阶级的思想家。他的学问渊博,在继承前期儒家学说的基础上,又吸收了各家的长处加以综合、改造,建立起自己的思想体系,发展了古代唯物主义传统。现存的《荀子》三十二篇,大部分是荀子自己的著作,涉及到哲学、逻辑、政治、道德许多方面的内容。在自然观方面,他反对信仰天命鬼神,肯定自然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转移的,并提出人定胜天的思想;在人性问题上,他提出“性恶论”,主张人性有恶,否认天赋的道德观念。强调后天环境和教育对人的影响;在政治思想上,他坚持儒家的礼治原则,同时重视人的物质需求,主张发展经济和礼治法治相结合。在认识论上,他承认人的思维能反映现实。但有轻视感官作用的倾向。在有名的《劝学篇》中,他集中论述了他关于学习的见解。文中强调“学”的重要性,认为只有博学才能“知助而无过”,同时指出学习必须联系实际,学以致用,学习态度应当精诚专一,坚持不懈。他非常重视教师在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认为国家要兴旺,就必须看重教师,同时对教师提出严格要求,认为教师如果不给学生做出榜样,学生是不能躬行实践的。

虽然都是儒家学说代表,孟子认为人生来都是善良的,只是后来的环境改变了他们,荀子认为人之初性本恶。

孟子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德治思想,发展为仁政学说,成为其政治思想的核心。他把“亲亲”、“长长”的原则运用于政治,以缓和阶级矛盾,维护封建统治阶级的长远利益。
  孟子一方面严格区分了统治者与被统治者的阶级地位,认为“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并且模仿周制拟定了一套从天子到庶人的等级制度;另一方面,又把统治者和被统治者的关系比作父母对子女的关系,主张统治者应该像父母一样关心人民的疾苦,人民应该像对待父母一样去亲近、服侍统治者。
  孟子认为,这是一种最理想的政治,如果统治者实行仁政,可以得到人民的衷心拥护;反之,如果不顾人民死活,推行虐政,将会失去民心而变成独夫民贼,被人民推翻。仁政的具体内容很广泛,包括经济、政治、教育以及统一天下的途径等,其中贯穿着一条民本思想的线索。这种思想是从春秋时期重民轻神的思想发展而来的。
  孟子根据战国时期的经验,总结各国治乱兴亡的规律,提出了一个富有民主性精华的著名命题:“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认为如何对待人民这一问题,对于国家的治乱兴亡,具有极端的重要性。孟子十分重视民心的向背,通过大量历史事例反复阐述这是关乎得天下与失天下的关键问题。孟子说:“夫仁政,必自经界始”。所谓“经界”,就是划分整理田界,实行井田制。孟子所设想的井田制,是一种封建性的自然经济,以一家一户的小农为基础,采取劳役地租的剥削形式。每家农户有五亩之宅,百亩之田,吃穿自给自足。孟子认为,“民之为道也,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只有使人民拥有“恒产”,固定在土地上,安居乐业,他们才不去触犯刑律,为非作歹。孟子认为,人民的物质生活有了保障,统治者再兴办学校,用孝悌的道理进行教化,引导他们向善,这就可以造成一种“亲亲”、“长长”的良好道德风尚,即“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平”。孟子认为统治者实行仁政,可以得到天下人民的衷心拥护,这样便可以无敌于天下。孟子所说的仁政要建立在统治者的“不忍人之心”的基础上。孟子说:“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不忍人之心”是一种同情仁爱之心。但是,这种同情仁爱之心不同于墨子的“兼爱”,而是从血缘的感情出发的。孟子主张,“亲亲而仁民”,“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仁政就是这种不忍人之心在政治上的体现。
  孟子把伦理和政治紧密结合起来,强调道德修养是搞好政治的根本。他说:“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后来《大学》提出的“修齐治平”就是根据孟子的这种思想发展而来的。
   【道德伦理】
  
  孟子把道德规范概括为四种,即仁、义、礼、智。同时把人伦关系概括为五种,即“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孟子认为,仁、义、礼、智四者之中,仁、义最为重要。仁、义的基础是孝、悌,而孝、悌是处理父子和兄弟血缘关系的基本的道德规范。他认为如果每个社会成员都用仁义来处理各种人与人的关系,封建秩序的稳定和天下的统一就有了可靠保证。
  为了说明这些道德规范的起源,孟子提出了性善论的思想。他认为,尽管各个社会成员之间有分工的不同和阶级的差别,但是他们的人性却是同一的。他说:“故凡同类者,举相似也,何独至于人而疑之?圣人与我同类者。”这里,孟子把统治者和被统治者摆在平等的地位,探讨他们所具有的普遍的人性。这种探讨适应于当时奴隶解放和社会变革的历史潮流,标志着人类认识的深化,对伦理思想的发展是一个巨大的推进。荀子 荀子的思想偏向经验以及人事方面,是从社会脉络方面出发,重视社会秩序,反对神秘主义的思想,重视人为的努力。孔子中心思想为“仁”,孟子中心思想为“义”,荀子继二人后提出“礼”,重视社会上人们行为的规范。以孔子为圣人,但反对孟子和子思为首的“思孟学派”哲学思想,认为子贡与自己才是继承孔子思想的学者。荀子认为人与生俱来就想满足欲望,若欲望得不到满足便会发生争执,因此主张人性本恶,须要由圣王及礼法的教化,来“化性起伪”使人格提高。
  荀况是新兴地主阶级的思想家。他的学问渊博,在继承前期儒家学说的基础上,又吸收了各家的长处加以综合、改造,建立起自己的思想体系,发展了古代唯物主义传统。现存的《荀子》三十二篇,大部分是荀子自己的著作,涉及到哲学、逻辑、政治、道德许多方面的内容。在自然观方面,他反对信仰天命鬼神,肯定自然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转移的,并提出人定胜天的思想;在人性问题上,他提出“性恶论”,主张人性有恶,否认天赋的道德观念。强调后天环境和教育对人的影响;在政治思想上,他坚持儒家的礼治原则,同时重视人的物质需求,主张发展经济和礼治法治相结合。在认识论上,他承认人的思维能反映现实。但有轻视感官作用的倾向。在有名的《劝学篇》中,他集中论述了他关于学习的见解。文中强调“学”的重要性,认为只有博学才能“知助而无过”,同时指出学习必须联系实际,学以致用,学习态度应当精诚专一,坚持不懈。他非常重视教师在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认为国家要兴旺,就必须看重教师,同时对教师提出严格要求,认为教师如果不给学生做出榜样,学生是不能躬行实践的。
  《荀子》的文章论题鲜明,结构严谨,说理透彻,有很强的逻辑性。语言丰富多彩,善于比喻,排比偶句很多,有他特有的风格,对后世说理文章有一定影响。《荀子》中的五篇短赋,开创了以赋为名的文学体裁;他采用当时民歌形式写的《成相篇》,文字通俗易懂,运用说唱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政治、学术思想,对后世也有一定影响。荀况不愧为我国古代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和杰出的文学家、教育家。
  此外,荀子还是阴阳家的代表人物之一
  荀子的生平活动,《风俗通义�6�1穷通》记载:“齐威王之时,聚天下贤士于稷下……孙卿有秀才,年十五始来游学。”在公元前286年,齐灭宋,《盐铁论�6�1论儒》谈到齐闵王骄傲自大,“诸儒谏不从,各分散。”这时,荀卿向齐相进说:“处胜人之势,会胜人之道”,指出:当今巨楚在我前面牵系着,大燕在我后边威逼着,劲魏在我右边钩取着,……一国策谋,三国必然乘机进犯,这样,齐国必然导致四分五裂,国家将有灭亡的危险。(《荀子。强国》,下引本书,只注篇名)意见未被采纳,孙卿去楚国。在齐襄王在位时(公元前283年—前265年),荀子第二次回到齐国,“荀卿最为老师。”他三次被推为祭酒(年高望重者)。(《史记�6�1孟子荀卿列传》)在范雎相秦期间(公元前266年—前255年),荀子到秦国见过秦昭王。昭王问:“儒无益于人之国?”荀子回答说:“儒者在本朝则美政,在下位则美俗,儒之为人下如是矣。”(《儒效》)“应侯(范雎)问孙卿子曰:入秦何见?”荀子回答说:“形胜”“百姓朴”、“百吏肃然”、士大夫“明通而公”,朝廷“听决百事不留”,“治之至”;然而“殆无儒”,是“秦之所短”。由于秦国实行法治,荀子以儒治国的思想就行不通了。
  齐人有人谗言荀子,于是荀子离开了齐,来到楚国。公元前255年被任为兰陵县令。但有人认为荀子对楚国来讲是个危险。所以荀子又辞楚来到赵国,赵国拜其为上卿。后来楚国有人向楚相春申君进言请荀子回楚。于是春申君派人请回荀子,复任兰陵县令。公元前238年,春申君被李园杀害,荀子罢了官。不几年就去世了。
  荀子的著作,在汉代流传的有三百多篇,经过刘向的编订,删去重复的,定著三十二篇。
  荀子早年游学于齐,因学问博大,“最为老师”,曾三次担任当时齐国“稷下学宫”的“祭酒”(学宫之长)。约公元前264年,应秦昭王聘,西游入秦,称秦国“百姓朴”、“百吏肃然”而近“治之至也”。后曾返回赵国,与临武君义兵于赵孝成王前,以为“用兵攻战之本在乎壹民”,“善附民者,是乃善用兵者也” (《荀子�6�1议兵》)。后来荀子受楚春申君之用,为兰陵县(今山东苍山县兰陵镇)令。晚年从事教学和著述。

  • 孔子,孟子,荀子人性论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 答:一、相同点:1、都提出了“仁”的思想,孔子认为仁就是“爱人”,孟子发展了孔子“仁”的思想,主张“仁政”,荀子也主张施政用“仁义”。2、都包含有民本思想,孔子主张“为政以德”,孟子认为“民贵君轻”,荀子提出“君舟民水”。二、不同点:1、在人性论方面的认识不同:孔子认为“性相近”...

  • ,孟子和荀子的伦理观上有什么异同点。
  • 答:只是后天环境影响造成了人性的恶劣;荀子认为人出生时没有善恶的区别。2、孟子和荀子的伦理观对待忠君观念不同。孟子认为只有君主善待臣下,臣下才能用忠心回报;荀子认为臣子需要先尽忠。3、孟子和荀子的伦理观对学习的态度上不同。孟子主张深造自得,专心致志的自我学习;荀子主要需要他人积极引导。

  • 人性论方面比较孟子和荀子教育作用关的异同
  • 答:”因此,他反复强调道德观念是后天学习积累而成的。从大方面说,孟子的性善论是站在历史事件已达到的静态成果角度,而荀子的性恶论则是站在动态的历史实践的追求过程角度。虽然,两种学说存在着一些不同,但同为儒家思想,“性善论”“性恶论”仍有不少相同点。主要归结为以下两点:1、人性追求目标同一...

  • 荀子的人性论与孟子的人性论有着怎样的不同?
  • 答:”因此孟子在政治上主张实行“仁政”,在《齐桓晋文之事》中孟子极荐齐桓公发政施仁,实行仁术,最终达到政治清明,百姓安居乐业;荀子强调“外在之礼,主张“修身”,认为环境能对人的塑造产生极大的影响,从而要求人必须注重后天的礼法教化。荀子在政治上提倡实施“法治”,在历史观上提出了厚古薄今的...

  • 荀子与孟子不同点在于什么?
  • 答:(1)界说人的本质的角度不同。孟子对人性的界定紧扣人和禽兽的区别:有无仁义道德。孟子以人的社会道德属性来探究人的本质。而荀子对人性的界说,则是将人的自然属性定义为人的本质属性。他将人与生俱来的自然属性界定成人的本质属性。((2)观点内涵不同。孟子是性善论的倡导者。性善论是指人...

  • 孟子的人性论和荀子的人性论的异同
  • 答:王先谦先生曾在《荀子解集》的序中说“余谓性恶之说,非荀子本意也。……余因以悲荀子遭世大乱,民胥泯棼,感激而出此 也。 ”[4]3 其次,孟子和荀子对“性”立论的出发点不同。孟子对“性”的定义,体现在《孟子·告子》一章孟子与告子关于人性的辩论中。告子把“生之谓性”当做其人性立论...

  • 孟子和荀子观点的不同之处
  • 答:孟子是讲仁义行仁政 实行所谓的“王道”。其理论基础就是民本思想,重视人的生存权利。荀子的主要观点是性恶论。荀子的思想则具有更多的现实主义倾向。他在重视礼义道德教育的同时,也强调了政法制度的惩罚作用。

  • 请问:孟子的“人性本善“与荀子的“人性本恶” 这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
  • 答:孔子中心思想为“仁”,孟子中心思想为“义”,荀子继二人后提出“礼”,重视社会上人们行为的规范。以孔子为圣人,但反对孟子和子思为首的“思孟学派”哲学思想,认为子弓与自己才是继承孔子思想的学者。荀子认为人与生俱来就想满足欲望,若欲望得不到满足便会发生争执,因此主张人性本恶,须要由圣王...

  • 孔子,孟子,荀子人性论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 答:孔子、孟子、荀子的相同点是“仁”和“民本”思想.但是他们的人性论各异,孔子的人性论是性相近、孟子人性论是性善论、荀子的人性论则是性恶论. (1)孔子 提出“仁”与“礼”的学说,主张在人人道德自觉的基础之上建立一个礼乐文明的社会.(孔子注重政治与人事,对鬼神抱着敬而远之的态度.孔子死后,...

  • 孟子和荀子人性论的异同及对现代教育的启示
  • 答:人学价值理论.孟子与荀子都承认人的自然本性是客观存在的,人的欲望是不可去除的,因而都具有自然主义倾向.孟子与荀子都主张对人性进行改造,体现在他们学说中的基本儒学价值观并没有本质上的改变.尽管如此,孟子与荀子关于人性论的学说显然是不同的,这尤其可以从他们关于人性论的主张推展开来的社会政治理论中能够地看出...

    户户网菜鸟学习
    联系邮箱
    返回顶部
    移动学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