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学习网 导航

现在生活中有些人靠什么骗钱的啊?

2024-06-06m.verywind.com
~ 骗钱主要是靠的嘴,骗子的嘴不能信,骗子的腿跑得快。

1.冒充领导诈骗:犯罪分子假冒领导等身份打电话给基层单位负责人,以推销书籍、纪念币等为由,让受骗单位先支付订购款、手续费等到指定银行账号。
2.冒充亲友诈骗:利用木马程序盗取对方网络通讯工具密码,截取对方聊天视频资料后,冒充该通讯账号主人对其亲友以“患重病、出车祸”等紧急事情为名实施诈骗。
3.冒充公司老总诈骗:犯罪分子通过打入企业内部通信群,了解老总及员工之间信息交流情况,通过一系列伪装,再冒充公司老总向员工发送转账汇款指令。
4.补助金、救助金、助学金诈骗:冒充教育、民政、残联等工作人员,向残疾人员、学生、家长打电话、发短信,谎称可以领取补助金、救助金、助学金,要其提供银行卡号,指令其在取款机上将钱转走。
5.冒充公检法电话诈骗:犯罪分子冒充公检法工作人员拨打受害人电话,以事主身份信息被盗用、涉嫌洗钱、贩毒等犯罪为由,要求将其资金转入国家账户配合调查。
6.伪造身份诈骗:犯罪分子伪装成“高富帅”或“白富美”,加为好友骗取感情和信任后,随即以资金紧张、家人有难等各种理由骗取钱财。
7.医保、社保诈骗:犯罪分子冒充医保、社保工作人员,谎称受害人账户出现异常,之后冒充司法机关工作人员以公正调查、便于核查为由,诱骗受害人向所谓的安全账户汇款实施诈骗。
8.“猜猜我是谁”诈骗:犯罪分子打电话给受害人,让其“猜猜我是谁”,随后冒充熟人身份,向受害人借钱,一些受害人没有仔细核实就把钱打入犯罪分子提供的银行卡内。
02
购物类欺诈
9.假冒代购诈骗:犯罪分子假冒成正规微商,以优惠、打折、海外代购等为诱饵,待买家付款后,又以“商品被海关扣下,要加缴关税”等为由要求加付款项实施诈骗。
10.退款诈骗:犯罪分子冒充淘宝等公司客服,拨打电话或者发送短信,谎称受害人拍下的货品缺货,需要退款,引诱购买者提供银行卡号、密码等信息,实施诈骗。
11.网络购物诈骗:犯罪分子通过开设虚假购物网站或网店,在事主下单后,便称系统故障需重新激活。后通过QQ发送虚假激活网址,让受害人填写个人信息,实施诈骗。
12.低价购物诈骗:犯罪分子发布二手车、二手电脑、海关没收物品等转让信息,当事主与其联系,以缴纳定金、交易税手续费等方式骗取钱财。
13.解除分期付款诈骗:犯罪分陵凳子冒充购物网站的工作人员,声称“由于银行系统错误”,诱骗受害人到ATM机前办理解除分期付款手续,实施资金转账。
14.收藏诈骗:犯罪分子冒充收藏协会,印制邀请函邮寄各地,称将举办拍卖会并留下联络方式。一旦事主与其联系,则以预先缴纳评估费等名义,要求受害人将钱转入指定账户。
15.快递签收诈骗:冒充快递人员拨打事主电话,称其有快递需签收但看不清信息,需事主提供,随后送“货”上门。事主签收后,再打电话称其已签收须付款,否则讨债公司将找麻烦。
03
活动类欺诈
16.发布虚假爱心传递:犯罪分子将虚构的寻人、扶困帖子以“爱心传递”方式发布在网络上,引起善良网民转发,实际上帖内所留联系电话是诈骗电话。
17.点赞诈骗:犯罪分子冒充商家发布“点赞有奖”信息,要求参与者将姓名、电话等个人资料发至社交平台上,套取足够的个人信息后,以获奖需缴纳保证金等形式实施诈骗。
04
利诱类欺诈
18.冒充知名企业中奖诈骗:冒充知名企业,预先大批量印刷精美的虚假中奖刮刮卡,投递发送,后以需交个人所得税等各种借口,诱骗受害人向指定银行账渗汪桥号汇款。
19.娱乐节目中奖诈骗:犯罪分子以热播栏目节目组的名义向受害人手机群发短消息,称其已被抽选为幸运观众,将获得巨额奖品,后以需交保证金或个人所得税等各种借口实施诈骗。
20.兑换积分诈骗:犯罪分子拨打电话,谎称受害人手机积分可以兑换,诱使受害人点击钓鱼链接。如果受害人按照提供的网址输入银行卡号、密码等信息后,银行账户的资金即被转走。
21.二维码诈骗:以降价、奖励为诱饵,要求受害人扫描二维码加入会员,实则附带木马病毒。一旦扫描安装,木马就会盗取受害人的银行账号、密码等个人隐私信息。
22.重金求子诈骗:犯罪分子谎称愿意出重金求子,引诱受害人上当,之后以缴纳诚意金、检查费等各种理由实施诈骗。
23.高薪招聘诈骗:犯丛猛罪分子通过群发信息,以月工资数万元的高薪招聘某类专业人士为幌子,要求事主到指定地点面试,随后以缴纳培训费、服装费、保证金等名义实施诈骗。
24.电子邮件中奖诈骗:犯罪分子通过互联网发送中奖邮件,受害人一旦与犯罪分子联系兑奖,犯罪分子即以缴纳个人所得税、公证费等各种理由要求受害人汇钱,达到诈骗目的。
05
日常生活消费类欺诈
32.冒充房东短信诈骗:犯罪分子冒充房东群发短信,称房东银行卡已换,要求将租金打入其他指定账户内。
33.电话欠费诈骗:犯罪分子冒充通信运营企业工作人员,向事主拨打电话或直接播放电脑语音,以其电话欠费为由,要求将欠费资金转到指定账户。
34.电视欠费诈骗:犯罪分子冒充广电工作人员群拨电话,称以受害人名义在外地开办的有线电视欠费,让受害人向指定账户补齐欠费。
35.购物退税诈骗:犯罪分子事先获取到事主购买房产、汽车等信息后,以税收政策调整可办理退税为由,诱骗事主到ATM机上实施转账操作。
36.机票改签诈骗:犯罪分子冒充航空公司客服,以“航班取消、提供退票、改签服务”为由,诱骗购票人员多次进行汇款操作,实施连环诈骗。
37.订票诈骗:犯罪分子制作虚假的网上订票公司网页,发布虚假信息,以较低票价引诱受害人上当。随后,以“订票不成功”等理由要求事主再次汇款,实施诈骗。
38.ATM机告示诈骗:犯罪分子预先堵塞ATM机出卡口,并粘贴虚假服务热线,诱使用户在卡“被吞”后与其联系,套取密码,待用户离开后到ATM机取出银行卡,盗取用户卡内现金。
39.刷卡消费诈骗:犯罪分子以银行卡消费可能泄露个人信息为由,冒充银联中心或公安民警设套,套取银行账号、密码实施犯罪。
40.引诱汇款诈骗:犯罪分子以群发短信的方式直接要求对方向某个银行账户汇入存款,由于事主正准备汇款,因此收到此类汇款诈骗信息后,往往未经核实,即把钱款打入骗子账户。
06
钓鱼、木马病毒类欺诈
41.伪基站诈骗:犯罪分子利用伪基站向广大群众发送网银升级、10086移动商城兑换现金的虚假链接,一旦受害人点击后便在其手机上植入获取银行账号、密码和手机号的木马,从而实施犯罪。
42.钓鱼网站诈骗:犯罪分子以银行网银升级为由,要求事主登录假冒银行的钓鱼网站,进而获取事主银行账户、网银密码及手机交易码等信息实施诈骗。
07
其他新型违法类欺诈
43.校讯通短信链接诈骗:犯罪分子以“校讯通”的名义,发送带有链接的诈骗短信,一旦点击链接进入后,手机即被植入木马程序,存在银行卡被盗刷的风险。
44.交通处理违章短信诈骗:犯罪分子利用伪基站等发送假冒违章提醒短信,此类短信包含木马链接,受害者点击之后轻则群发短信造成话费损失,重则窃取手机里的银行卡、支付宝等账户信息,随后盗刷银行卡。
45.结婚电子请柬诈骗:犯罪分子通过电子请帖的方式诱导用户点击下载后,就能窃取手机里的银行账号、密码、通信录等信息,进而盗刷用户的银行卡,或者给用户通讯录中的朋友群发借款诈骗短信。
46.相册木马诈骗:犯罪分子冒充“小三”身份激怒受害人点击“相册”链接,种植木马病毒获取用户网银信息等。
47.金融交易诈骗:犯罪分子以证券公司名义,通过互联网、电话、短信等方式散布虚假个股内幕信息及走势,获取事主信任后,又引导其在自身搭建的虚假交易平台上购买期货、现货,从而骗取事主资金。
48.办理信用卡诈骗:在媒体刊登办理高额透支信用卡广告,当事主与其联系后,以缴纳手续费、中介费等要求事主连续转款。
49.贷款诈骗:犯罪分子通过群发信息,称其可为资金短缺者提供贷款,月息低,无需担保。一旦事主信以为真,对方即以预付利息、保证金等名义实施诈骗。
50.复制手机卡诈骗:犯罪分子群发信息,称可复制手机卡,监听手机通话信息,不少群众因个人需求主动联系嫌疑人,继而被对方以购买复制卡、预付款等名义骗走钱财。
51.虚构色情服务诈骗:犯罪分子在互联网上留下提供色情服务的电话,待受害人与之联系后,称需先付款才能上门提供服务,受害人将钱打到指定账户后发现被骗。
52.提供考题诈骗:犯罪分子针对即将参加考试的考生拨打电话,称能提供考题或答案,不少考生急于求成,事先将好处费的首付款转入指定账户,后发现被骗。
53.盗用账号、刷信誉诈骗:犯罪分子盗取商家社交平台账号后,发布“诚招网络兼职,帮助淘宝卖家刷信誉,可从中赚取佣金”的推送消息。受害人按照对方要求多次购物刷信誉,后发现上当受骗。
54.冒充黑社会敲诈类诈骗:犯罪分子先获取事主身份、职业、手机号等资料,拨打电话自称黑社会人员,受人雇佣要加以伤害,但事主可以破财消灾,然后提供账号要求受害人汇款。
55.公共场所山寨WFi:在公共场合放出钓鱼免费WiFi,当事主连接上这些免费网络后,通过流量数据的传输,将手机里的照片、电话号码、各种密码盗取,对机主进行敲诈勒索。
56.捡到附密码的银行卡:犯罪分子故意丢弃带密码的银行卡,并标明了“开户行的电话”,利用了人们占便宜的心理诱使捡到卡的人拨打电话“激活”这张卡,并存钱到骗子的账户上。
57.账户有资金异常变动:窃取受害者网银登陆账号和密码,制造银行卡上有资金流出的假象。然后假冒客服要求受害者提供自己手机收到的验证码来进一步诈骗。
58.先转账、再取现、后撤销:犯罪分子利用银行转账新规中转账和到账时间的“时间差”来设置圈套。采取先转账、后给现金的诈骗套路,在骗取到受害人现金后,撤销转账。
59.补换手机卡:先用几百条垃圾短信和骚扰电话轰炸手机,以掩盖由10086客服发送到手机号码上的补卡业务提醒短信;然后,拿着一张有受害者信息的临时身份证,去营业厅现场补办手机卡,使得机主本人的手机卡被动失效,从而接收短信验证码把绑定在手机APP上的银行卡的钱盗走。
60.换号了请惠存:犯罪分子通过非法渠道获得机主的通讯录资料后,假冒机主给手机里的联系人发短信,声称换了新号码,然后向其手机里的联系人进行诈骗。

  • 常见的电信诈骗的套路有什么?
  • 答:最近湖南警方通告的一起新型诈骗案,某诈骗团伙以“收取699元个人所得税,免费赠送苹果6S手机和700元电话卡”名义,向被害人寄送假冒、损坏手机或手机模具进行诈骗,两个月里先后诈骗受害群众数百人,诈骗金额数十万元。怎么破:以貌似合法促销的名义进行诈骗,不能存侥幸心理,哪有天上掉馅饼的好事。套路...

  • 你知道哪些常见的骗术?
  • 答:在这个鱼龙混杂的社会中生活,首先就要能够经受住各种事物的诱惑,当你面对这些看起来很普通的"良民"时,一双慧眼是你必须具备的,千万不要被他的表像所迷惑,这里有我经历过的一些常见骗术,就将其中一个分享给大家: 那是我在逛街的时候看到了一个骗局的全过程。在大商场的地方会有很多人买手机...

  • 你知道哪些街头骗术?
  • 答:所以,“淘货”的就喜欢这样的“贩子”,因为他们看得出这一众人中,哪个是真的手里有货又急着出的。最后我得补一句,这都是十几年的事情了,现在过街天桥都干干净净的,看看就一说一乐儿的事儿,别真的乌漆墨黑的到处学么去哈~三、移花接木 之所以叫移花接木就是用各种手段理由的骗钱,老年...

  • 骗子惯用的手段有哪些?
  • 答:现在的骗子太多了,有人是为生活所迫,有人是为吃喝玩乐,所以他们不惜铤而走险。最可恨的是那些不愿意劳动,还想享受的骗子,简直是害人不浅。骗子,又叫老千,我们看的电影《千王之王》中的打牌高手实际上有一部分就是出老千,这也算是骗术的一种。其实骗子的骗述并不高明,只要你保持警惕,遇事...

  • 现在骗人的怎么越来越多呢?
  • 答:第二是,现在封建迷信有些抬头,甚至是有些盛行,尤其是山西太原,越来越多的人信奉所谓的[风水]和[算命]“大师”。而有些网站为了赚钱,无论真假只要给钱就行,无形中就帮了这些骗子,有些人深入被骗之中,而深信不疑,不能自拔。刚看了一篇文章,是说一个传销组织的头目诈骗了40多个亿,家中查出...

  • 人们容易受骗的原因有哪些?
  • 答:为了更快地帮助人们止损,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教育和宣传:提高公众对各种骗局和诈骗手段的认识和警惕性,包括通过媒体、社交网络和公共宣传来传播相关信息。这将有助于提高人们的警觉性,降低受骗的风险。2. 警察的介入:警方可以加强与社区的联系,参与公共教育活动,解释他们的角色和职责,以及应对骗局...

  • 为什么年轻人更容易被诈骗?
  • 答:想想确实是享受了人家的美发服务,也走不了,只好掏出了身上为数不多的生活费,算是把事摆平了。后来聊到这事,朋友说道,就当是花钱买了个教训吧,以后不能再被骗了。3.内心善良,心防易攻 年轻人更容易被诈骗,主要是因为年轻人内心通常都很善良,在外面遇到什么事啊,基本不会往诈骗那方面想,更...

  • 针对老年群体的诈骗犯罪时有发生,这其中存在什么套路?
  • 答:现在社会当中存在的针对老年群体的诈骗犯罪一般都有以下几种套路,第一种就是针对老年群体的养生观念推出的保健品活动,犯罪分子声称保健品是国外来的药效特别明显,什么疾病在保健品面前都能够药到病除,老年群体没有疾病也应该进行预防,这样才能够长命百岁,这样才能够不给子女增添麻烦,很多老年人就会因此...

  • 哪些人最容易上当受骗?
  • 答:假冒慈善机构:诈骗分子会冒充慈善机构的工作人员,向老人募捐。他们会制造一些虚假的慈善故事来感动老人,从而骗取捐款。假冒购物网站:诈骗分子会通过仿冒知名购物网站的方式,引诱老人购买商品。老人们支付了款项后,却发现根本没有收到商品。这些只是一部分坑骗老人的套路。老人们需要更加警惕,提高自己的...

  • 为什么有人会陷入杀猪盘?
  • 答:而且,杀猪盘诈骗方大多是一个团队,有专人负责各个模块,无孔不入地侵袭目标人群的私生活,以达到敛财的目的。现在我们知道了什么是“杀猪盘”,下面我就从杀猪盘一般会有的三个步骤来分析一下它是如何利用心理学骗人的:1. 「找猪」诈骗方的目标往往是那些钱多、感情经历少、渴望爱情、内心孤独的人...

    户户网菜鸟学习
    联系邮箱
    返回顶部
    移动学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