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学习网 导航

武则天建立的朝代,有多少年.她是什么时候去世的 武周王朝共多少年?

2024-06-01m.verywind.com
武则天建立的朝代,有多少年.她是什么时候去世的~

武则天 唐朝(624~705)唐高宗李治皇后,后为周则天皇帝,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并州文水(今山西文水东)人。武则天14岁时,唐太宗李世民召入宫为才人。太宗死后,则天入感业寺为尼。唐高宗即位,复召入宫,拜昭仪,进号宸妃,与王皇后、萧淑妃争宠,互相谗毁。永徽六年(655)高宗立武氏为皇后。王皇后被废不久,即与萧淑妃同被则天害死。则天素多智计,兼涉文史,自显庆末年起,乘高宗体弱多病之机,遂专国柄,威势日重。 上元元年(674),高宗称“天皇”,武后称“天后”,宫中称为“二圣”。弘道元年(683)高宗去世,中宗李显即位,则天临朝称制。嗣圣元年(684)二月,则天废中宗为庐陵王,立睿宗李旦,继续临朝称制。则天于天授元年(690)称帝,国号周。废睿宗为皇嗣,改东都洛阳为神都。 武则天在夺取政权的过程中大肆翦除异己,打击政敌,并滥杀一些被她怀疑的大臣。唐初的元老重臣如长孙无忌、褚遂良、于志宁、裴炎及程务挺等人,少数被贬逐,多数遭诛杀;李氏皇室及宗室诸王相继杀戮殆尽。武则天以女主的身份号令天下,执政前又无自己的心腹,执政后多疑臣民不忠于己,遂任用索元礼、周兴及来俊臣等酷吏,广事罗织,严酷逼供,奖励告密,虽然消灭了一些政敌,但也滥杀无辜。到武周政权正式建立以后,斗争趋向缓和,此风才有所收敛。我来说两句:究竟该挖不该挖 ,究竟应该怎么挖。 武则天为抬高武氏一族及宠臣李义府等人的社会地位,抑制旧门阀士族及李唐皇族,改《贞观氏族志》为《姓氏录》,把武家列入第一等,并规定凡五品以上官员皆入于谱。为了培植自己的政治力量,扩大其政权的社会基础,她举行殿试,创武举、自举、试官等制,员外置官,破格用人。这样做虽然选拔了一批才能之士,但也不免使官员倍增,流于冗滥。 高宗在位时,武则天曾上疏建言12事,其中有劝农桑、薄赋敛、息干戈、禁淫巧、省力役等进步的主张,高宗皆略施行之。在武则天执政的半个世纪中,由于隋末农民起义的作用及唐太宗贞观之治奠定的基础,也由于武则天沉重打击了旧士族和大贵族、大官僚集团,执行了一些具有进步性的政策,所以社会经济呈现出发展的趋势。武周政权建立后,她感到整个西域过于阔远,不易管辖,遂于长安二年(702)把天山以北地区从安西都护府划出来,另置北庭都护府,治庭州(今新疆吉木萨尔北破城子)。安西四镇(即碎叶、龟兹、于阗、疏勒)自垂拱二年(686)起为吐蕃所占。武则天不甘心失土,乃于长寿元年(692)遣王孝杰等大破吐蕃,恢复了四镇。武则天还非常重视著述,召学士先后撰成《玄览》、《古今内范》、《青宫纪要》、《少阳政范》、《维城典训》、《紫枢要录》、《凤楼新诫》、《孝子传》、《列女传》、《内范要略》、《乐书要录》、《百寮新诫》、《兆人本业》、《臣轨》等书。她另有《垂拱集》、《金轮集》等著述。 但武则天也有不少消极的行为。她信图、崇佛教、建寺院、筑明堂、造天枢、铸九鼎,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 在打击政敌的过程中也不免滥杀无辜。官吏大增也必然加重了农民的负担,在她统治时期尽管社会经济有所上升,但逃户问题已经日益严重,府兵制开始走向破坏。武则天重用武氏宗室武承嗣、武三思、武攸绪及武攸宁等人,并大封武氏宗人为王。大臣吉顼等人深以嗣君之选为虑,武则天也感到作为女子,死后只能入李家宗庙享子孙祭祀,所以接受臣下建议,于圣历元年(698)迎还庐陵王李显,复立为太子。武氏晚年宠爱男妾张昌宗、张易之兄弟,二人狐假虎威,作威作福。神龙元年(705)正月,张柬之、桓彦范、崔玄、敬晖等人联合右羽林大将军李多祚发动政变,诛杀二张,逼则天退位,迎中宗复位。中宗上尊号为则天大圣帝,后人因称她为“武则天”。同年十一月去世。 参考资料: http://it.sohu.com/20050514/n225564191.shtml

周朝(690年—705年)是武则天建立的朝代,为区别于历史上先秦的周朝而称之为武周。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获得普遍承认的女皇帝,前后正式掌权23年,她是该朝代唯一的皇帝。弘道元年(683年),唐高宗病逝,太子李显即位,是为唐中宗,“尊武后为皇太后,政事咸取决焉” 。684年九月,太后废中宗为庐陵王,立中宗弟豫王李旦为帝,是为唐睿宗,改嗣圣元年为光宅元年,改洛阳为神都,由太后临朝改制。
唐载初元年(公元690年)九月九日,唐睿宗等六万多人上表请改国号,武则天见时机已到,遂改唐为周,定都洛阳(今河南省洛阳市),自己加尊号为圣神皇帝。把睿宗改为皇嗣,赐姓武。于神都洛阳立武氏七庙,改置社稷。改载初元年为天授元年,史称武周。 神龙元年(公元705年),张柬之等人发动宫廷政变逼迫武则天退位。中宗复位,恢复唐朝旧制。同年十二月,武则天于洛阳上阳宫去世,享年82岁。

55岁,仪风三年(678)正月初四,百官及四夷酋长朝武后于光顺门。
  56岁,调露元年(679)五月初七,高宗令太子李贤监国。
  57岁,永隆元年(680)正月十九日,武后登洛阳城门楼,宴请诸王诸司三品以上及诸州都督刺史,太常奏新编《六合还淳》舞。八月二十二日,废太子李贤为庶人。二十三日,立英王李显为太子,改元永隆,大赦天下。
  58岁,开耀元年(681)正月初十,以太子初立,宴请百官及命妇于大明官。二十九日,高宗下诏免雍、岐、华、同四州两年地税。河南、河北遭水灾处免税一年。二月,武后表请赦杞王上金、鄱阳王素节之罪,乃以上金为沔州刺史,素节为岳州刺史,仍不许朝集。七月二十二日,太平公主下嫁薛绍。闰七月二十四日,高宗病,令太子李显监国。十一月初八,令废太子贤迁巴州。
59岁,永淳元年(682)二月十九日,皇孙重照满月,改元永淳,大赦天下。三月二十五日,立皇孙李重照为皇太孙。
  60岁,弘道元年(683)正月初五,武后随高宗至少林寺,见其母旧营之所未偿完功,倍感凄凉,作诗并序,令武三思资金绢等物续成功德。七月,高宗下诏今年十一月有事于嵩山,不久因高宗病重改为来年正月。十一月初三,高宗病情加重,下诏罢来年封嵩山。十二月初四,改元弘道,大赦天下,高宗欲登则天门楼宣诏,气逆不能上马,乃召百姓入殿前宣诏。当夜,高宗崩于洛阳宫贞观殿,终年56岁。遗诏皇太子柩前即位,裴炎等辅政,军国大事有不决者,兼取武后进止。十一日,太子李显即位,为中宗。尊武后为皇太后。
  61岁,光宅元年(684)正月初一,改元嗣圣,大赦天下,中宗立韦氏为皇后。武太后撰写《高宗天皇大帝溢议》及《述圣记》。二月六日,武太后与裴炎等废中宗为庐陵王,幽于别所。七日,立相王李旦为皇帝,为睿宗,改元文明,政事由武太后处理。八日,废皇太孙重照为庶人,流韦玄贞于钦州。九日,令丘神绩往巴州监视废太子李贤,以备外虞。以韦待价为山陵修作使,率兵民营造乾陵。三月初五,废太子李贤在巴州自杀。四月二十二日,迁庐陵王李显于房州,二十六日迁均州。五月十五日,高宗灵柩运往长安,武太后作《高宗天皇大帝哀册文》,留镇洛阳。八月十一日,葬高宗于乾陵,庙号高宗,刻述圣记碑立于陵前。九月初六,武太后改元光宅,改东都为神都。二十一日,武太后追王其祖:五代祖克己为鲁靖公,高祖居常为太尉、北平恭肃王,曾祖俭为太尉、金城义康王,祖华为太原安成王,父士彟为魏忠孝王。立五代祠堂于文水。二十九日,徐敬业以匡复为名在扬州起兵。十月初六,武太后令李孝逸等率兵30万讨伐徐敬业。十八日,斩裴炎于都亭。十一月初四,武太后令左鹰扬卫大将军黑齿常之为江南道行军大总管讨伐徐敬业。十八日,徐敬业败逃,部将王那相杀徐敬业后投降。李孝逸令追捕余党,平定扬州。
  62岁,垂拱元年(685)正月初一,因平息徐敬业反叛,改元垂拱,大赦天下。二月初七,武太后下诏:“朝堂所置肺石及登闻鼓不预防守。有上朝堂诉冤者,御史受状以闻。”三月二十一日,再迁庐陵王李显于房州。四月,下《求贤制》,制令自举。十一月,武太后作《方广大庄严经序》,撰《臣规》两卷,普赐臣僚,以教为臣之道。
  63岁,垂拱二年(686)正月,武太后欲复政于睿宗李旦,李旦固让,请武太后继续理政。武太后开始起用酷吏。三月初八,武太后令铸铜匦,这是一个功能齐全的意见箱。十二月,免并州百姓庸、调二税,终其身。
  64岁,垂拱三年(687)正月初二,武太后封皇孙李成美为恒王,李隆基为楚王,李隆业为赵王。
  65岁,垂拱四年(688)正月初五,武太后在神都洛阳立高祖、太宗、高宗三庙,令四时享祀如京师太庙之仪。十一日,令毁乾元殿,就地建造明堂,由薛怀义督办。四月,武承嗣造瑞石,让唐同泰献上,其文曰:“圣母临人,永昌帝业。”武太后命名为“宝图”。五月十八日,武太后加尊号称“圣母神皇”。七月初一,武太后更名“宝图”为“天授圣图”,改洛水为永昌洛水,“宝图”所出为“圣图泉”,设永昌县于泉侧。封洛水神为“显圣侯”,嵩山为“神岳天中王”。又以先于汜水得瑞石,改汜水为广武。八月十七日,琅邪王李冲起兵反对武太后。武太后令丘神绩讨伐,未至,李冲已为地方军所败。二十三日李冲被其旧部杀掉。二十五日,越王李贞起兵于豫州,攻陷上蔡。九月初一,武太后令左豹韬卫大将军崇裕为中军大总管,岑长倩为后军大总管,讨伐李贞,削李贞属籍,改姓虺氏。十一日,兵临城下,李贞自杀,平豫州。十三日,杀韩王、鲁王等参与叛乱者。十二月二十七日,明堂建成,号“万象神宫”,富丽堂皇,准许民众入内参观。武太后又令于明堂之北起天堂,以贮夹像。颁《亲享明堂制》。
  66岁,载初元年(689)正月初一,武太后服皇帝衮冕,大飨万象神官,登则天门,改元永昌,大赦天下。初三,在明堂接受朝贺。初四,布政于明堂,颁九条以训百官。初五,在明堂飨群臣,吐蕃等遣使来贺。二月十四日,武太后尊其父魏忠孝王为周忠孝太皇,其母为周忠孝太后,文水陵为章德陵,咸阳陵为明义陵。置祟先府官。十五日,武太后再追王其祖:鲁靖公(克己)为太原靖王,北平王(居常)为赵肃恭王,金城王(俭)为魏义康王,太原王(华)为周安成王。十一月初一,武太后大享万象神官,改元载初,并始用周正(周历),即以十一月为正月,十二月为腊月,正月为一月。
  67岁,天授元年(690)正月初二,武太后布政于明堂。八日,下诏推行新造的字,其中新造字“曌(或作瞾)”为己名。改诏书为制书。二月十四日,武太后策试贡生于洛城殿,数日方休。贡生殿试自此开始。四月十一日,范履冰下狱死。告密之风起。七月,置制狱于丽景门,专理谋反案以扫除政敌。九月,远近百姓、四夷酋长、沙门道士6万余人上表,请改国号为周,赐皇帝姓武氏。睿宗皇帝也上表自请赐姓武氏。九日,武太后隆重登基称帝,大赦天下,降睿宗皇帝为皇嗣,赐姓武氏,改唐为周,改元天授,十二日,群臣上尊号曰“圣神皇帝”。十月十四日,改文水县为武兴县,县令品秩同赤县(京师长安),百姓世代免除赋税。
  68岁,天授二年(691)一月二十三日,杀丘神绩。二十八日,杀史务滋。二月,开始惩治酷吏,杀周兴、索元礼。九月二十五日,傅游艺下狱死。魏王武承嗣授意,凤阁舍人张嘉福使王庆之率数百人上表,请立武承嗣为太子,皇帝不许,王庆之即以死泣请,皇帝只得赐其印纸一张为出入凭信,才使他离去。后王庆之多次求见专言此事,皇帝怒,命凤阁侍郎李昭德赐杖。李昭德引王庆之出光顺门,立即杖杀,余党散去。之后,李昭德、狄仁杰都劝武则天立亲子为太子,无人再敢为武承嗣等求乞。69岁,长寿元年(692)一月初一,皇帝召见存抚使所推荐的人。全部试用,高者试凤阁舍人、给事中,次者试员外郎、侍御史、补阙、拾遗、校书郎。试官自此开始。二月初三,吐蕃、党项部落万余人归顺,分设十州。三月,五天竺国遣使朝贡。五月,吐蕃酋长曷苏率部请归降。六月,别部酋长咎捶率羌蛮8000余人归降。八月,女皇帝令严善思按问旧狱,平反冤案850余人,罗织之风开始平息。十月,狄仁杰请放弃安西四镇,皇帝不纳。二十五日,武威军总管王孝杰大破吐蕃,收复龟兹、于阗、疏勒、碎叶四镇。置安西都护府于龟兹,发兵戍守。
  70岁,长寿二年(693)一月二十四日,前尚方监裴匪躬、内常侍范云仙私自拜见皇嗣李旦,被腰斩于市。又有人告李旦欲谋反。皇帝命来俊臣审问其随从人员,太常工人安金藏自剖其胸以证明李旦不反。皇帝亲临探视,叹曰:“吾有子不能自明,使汝至此。”即令停止审查此事。这是圣神皇帝第一次在人前承认错误。九月初九,武承嗣等5000人上表请加尊号曰“金轮圣神皇帝”。皇帝在万象神宫举行庆典接受尊号。是年正月初二,皇嗣李旦之妃,窦德妃(唐玄宗的生母)及刘氏(肃明皇后)为武则天所杀,尸体下落不明.
  71岁,延载元年(694)一月初十,帝令娄师德为河源、积石、怀远等军营田大使,令做好边境营田。二月,王孝杰击败吐蕃、突厥各3万余人。韩思忠击败泥熟俟斤等万余人。十六日,帝命薛怀义为伐逆道行军大总管,率18位将军讨伐默啜。八月十七日,蕃胡慕义,捐钱百万亿,请立天枢,以颂女皇帝功业。帝令于端门外铸天枢。
  72岁,天册万岁元年(695)正月初一,女皇加号“慈氏越古金轮圣神皇帝”,改元证圣,大赦天下。十六日夜,明堂起火,照城中如昼。二月初四,杀薛怀义。十六日,皇帝去除“慈氏越古”之号。四月初一,天枢铸成。天枢由工匠毛婆罗造模,武三思为文,刻百官及四夷酋长名,女皇亲自书写枢名:“大周万国颂德天枢”,群臣赋诗称赞。七月,吐蕃犯临洮,皇帝令肃边道大总管王孝杰讨伐。九月初九,皇帝合祭天地于南郊,加号为“天册金轮大圣皇帝”,赐宴九日,改元天册万岁,大赦天下。
  73岁,天册万岁元年(695)腊月初一(这时已进入696年),皇帝前往嵩山封禅。十一日,封嵩山为“神岳”,改元万岁登封,改嵩阳县为登封县,改阳成县为告成县。免天下百姓当年租税。三月十六日,新明堂建成,规模小于旧者,名曰通天宫。四月初一,皇帝行亲享之礼,改元万岁通天(辞海等附录作三月改元),大赦天下。五月十二日,营州契丹松漠都督李尽忠、归诚州刺史孙万荣举兵反叛,攻陷营州。李尽忠自称可汗,以孙万荣为先锋,兵至数万。二十五日,武则天令左鹰扬卫将军曹仁师、右金吾卫大将军张玄遇、左卫大将军李多祚、麻仁节等二十八将率军征讨。七月,皇帝令武三思为榆关道安抚大使,防备契丹。八月二十八日战于峡石谷,唐军大败。继而叛军又设计伏击,唐军全军覆灭。武则天再次发兵征讨。九月二十一日,默啜率部讨伐契丹,皇帝封其为迁善可汗。十月,默啜破松漠,虏李尽忠妻、子。皇帝加封默啜为颉跌利施大单于、立功报国可汗。在唐军与突厥的共同打击下,不久李尽忠兵败身亡。李尽忠死,孙万荣代领收拾其众,军势复振,数侵扰州县,攻陷冀州,河北震动。
  74岁,神功元年(697)四月初三,九州鼎铸成。十八日,武则天令武懿宗、何迦密率军征讨。五月初八,又令娄师德、沙吒忠义率军二十万征讨。六月初三,皇帝下《暴来俊臣罪状制》,杀来俊臣。三十日,斩杀孙万荣,讨平契丹,余部降于突厥。
75岁,圣历元年(698)正月初一,皇帝祭通天宫,改元圣历。本月,皇帝下《条流佛道二教制》,禁止佛、道教徒相互毁谤。三月初九,托病,令徐彦伯召回庐陵王李显。二十八日,庐陵王至神都洛阳。八月十一日,武承嗣因求作太子不得忧愤而死。十三日,皇帝令武重规、张仁禀、李多祚等率兵30万讨突厥。九月十五日,李旦固请让位于李显,皇帝准,立李显为太子。十七日,命太子为河北道元帅以讨突厥。二十一日,以狄仁杰为河北道副元帅,知元帅事,帝亲自送行。
  76岁,圣历二年(699)腊月二十五日,赐太子姓武氏。大赦天下。二月,登嵩山,过缑山,谒升仙太子庙,亲书升仙太子碑文,立碑于缑山升仙太子庙。四月,吐蕃赞婆等来降。十八日,皇帝为防止身后太子与武姓不相容,令太子、相王、太平公主与武攸暨等作誓文,告天地于通天宫,铭之铁券,藏入史馆。七月,吐谷浑1400帐归顺。本年,改昊陵为攀龙台,顺陵为望凤台。
  77岁,圣历三年(700)正月,以西突厥竭忠事主可汗斛瑟罗为平西大总管,镇守碎叶。三月初六,令东至高丽国,南至真腊国、西至波斯、吐蕃及坚昆都督府,北至契丹、突厥,并为入蕃,以外为绝域。四月二十九日,在三阳宫避暑,作成《宴石淙诗及序》。五月初五,服长生药病愈,改元久视,大赦天下,去“天册金轮大圣”之号。六月,令契丹降将李楷固击契丹余党,全部平定。七月,吐蕃将领麴莽布支侵犯凉州,围昌松,被唐休璟打败。十月初十,下诏复以正月为十一月,腊月为十二月,一月为正月。
  78岁,大足元年(701)正月初三,成州言佛迹现,故改元大足。八月,苏安恒上表请圣神皇帝还政,抑武兴唐。十月,皇帝与太子李显、相王李旦等从洛阳回到长安,改元长安,大赦天下。十一月,武则天以郭元振为凉州都督、陇右诸军大使。郭元振到任后,以南境硖口设和仁城,北境碛口设白亭军,控其要冲,拓宽州境一千五百里,突厥不敢侵扰。郭元振又令甘州刺史李汉通开置屯田,五年中夷夏畏慕,令行禁止,牛羊遍野,路不拾遗,积军粮可支数十年。十二月,武则天为其父立大周无上孝明高皇帝碑(又称攀龙台碑)于文水吴陵。碑高5丈,宽9尺,厚3尺,碑文6700余字,是中国历史上第一大墓碑。碑文由唐代宰相李峤撰写,记载了武氏家族的起源及其父武士彟的一生经历,是一份重要的历史文献。是年,李显之女永泰郡主李仙蕙及其夫武延基因窃议二张事,被杀,郡主年仅十七岁,一起被杀的还有李显的世子邵王李重润.后郡主追封永泰公主,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坟墓被冠称为“陵”的公主.
  79岁,长安二年(702)正月十七日,首设武举选将才。六月,为其母立大周无上孝明高皇后碑于咸阳顺陵,也是一块巨大的墓碑。碑文由武则天的侄子梁王武三思撰写,记载了其母杨氏的一生经历。十一月一日,封相王李旦为司徒。命苏审查酷吏旧狱,昭雪者众多。十二月,设北庭都护府于庭州,使安定北境。
80岁,长安三年(703)正月初一,令武三思、李峤、朱敬则等修《唐史》。四月初九,吐蕃遣使献马千匹、金二千两求婚。六月初一,突厥默啜又遣使请以女嫁太子之子。是年,武则天在麟德殿会见并设宴款待日本遣唐使粟田真人.
  81岁,长安四年(704)八月,病卧长生殿。十月二十二日,封秋官侍郎张柬之为同平章事。十一月初五,封天官侍郎韦承庆为行凤阁侍郎、同平章事,封张柬之为守凤阁侍郎。
  82岁,神龙元年(705)正月初一,改元神龙。病重。下诏:“自文明以来得罪者非扬、豫、博三州及诸反逆魁首,皆赦免。”二十二日,张柬之、崔玄暐等迎太子李显,杀张昌宗、张易之,进至皇帝寝宫,逼迫让位。二十三日,皇帝令太子李显监国。二十四日,传位于太子李显。二十五日,太子李显即帝位,是为中宗。封相王李旦为太尉,同三品。太平公主加号镇国。令免今岁税赋,放宫女3000人。皇族中的流放者和籍没者,子孙皆复属籍,量叙官爵。二十六日,圣神帝移居上阳宫。二十七日,中宗李显率百官谒帝,上尊号“则天大圣皇帝”。二十九日,中宗李显封崔玄暐为守内史,敬晖、桓彦范为纳言,张柬之为天官尚书,袁恕己为凤阁侍郎,并同三品。二月初一,中宗率百官诣上阳官问则天大圣皇帝起居,此后每十日一往。初四,中宗复国号为唐,郊庙、社稷、陵寝、百官、旗帜、服色、文字均恢复永淳前原状。复改神都为东都,北都为并州。五月初四,中宗迁周七庙神主于西京崇尊庙。下诏:“武氏三代讳,奏事者皆不得犯。”立唐太庙社稷于东都,封张柬之等五人为王,降武氏诸王为公。十一月二十六日(公元705年12月16日),则天大圣皇帝崩于上阳宫仙居殿,享年八十二岁.遗诏去帝号,与高宗合陵,并赦免王皇后及萧淑妃的族人。
  神龙二年(706)五月十八日,葬则天大圣皇帝于乾陵。谥曰:“则天大圣皇后”。
  景云元年(710)七月七日,改称“天后”。
  景云元年(710)十月十八日,改称“大圣天后”。
  延和元年(712)六月十七日,改称“则天后”。
  天宝八年(749)六月十五日,追尊为“则天顺圣皇后”。

武则天 唐朝(624~705)唐高宗李治皇后,后为周则天皇帝,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并州文水(今山西文水东)人。武则天14岁时,唐太宗李世民召入宫为才人。太宗死后,则天入感业寺为尼。唐高宗即位,复召入宫,拜昭仪,进号宸妃,与王皇后、萧淑妃争宠,互相谗毁。永徽六年(655)高宗立武氏为皇后。王皇后被废不久,即与萧淑妃同被则天害死。则天素多智计,兼涉文史,自显庆末年起,乘高宗体弱多病之机,遂专国柄,威势日重。 上元元年(674),高宗称“天皇”,武后称“天后”,宫中称为“二圣”。弘道元年(683)高宗去世,中宗李显即位,则天临朝称制。嗣圣元年(684)二月,则天废中宗为庐陵王,立睿宗李旦,继续临朝称制。则天于天授元年(690)称帝,国号周。废睿宗为皇嗣,改东都洛阳为神都。 武则天在夺取政权的过程中大肆翦除异己,打击政敌,并滥杀一些被她怀疑的大臣。唐初的元老重臣如长孙无忌、褚遂良、于志宁、裴炎及程务挺等人,少数被贬逐,多数遭诛杀;李氏皇室及宗室诸王相继杀戮殆尽。武则天以女主的身份号令天下,执政前又无自己的心腹,执政后多疑臣民不忠于己,遂任用索元礼、周兴及来俊臣等酷吏,广事罗织,严酷逼供,奖励告密,虽然消灭了一些政敌,但也滥杀无辜。到武周政权正式建立以后,斗争趋向缓和,此风才有所收敛。我来说两句:究竟该挖不该挖 ,究竟应该怎么挖。 武则天为抬高武氏一族及宠臣李义府等人的社会地位,抑制旧门阀士族及李唐皇族,改《贞观氏族志》为《姓氏录》,把武家列入第一等,并规定凡五品以上官员皆入于谱。为了培植自己的政治力量,扩大其政权的社会基础,她举行殿试,创武举、自举、试官等制,员外置官,破格用人。这样做虽然选拔了一批才能之士,但也不免使官员倍增,流于冗滥。 高宗在位时,武则天曾上疏建言12事,其中有劝农桑、薄赋敛、息干戈、禁淫巧、省力役等进步的主张,高宗皆略施行之。在武则天执政的半个世纪中,由于隋末农民起义的作用及唐太宗贞观之治奠定的基础,也由于武则天沉重打击了旧士族和大贵族、大官僚集团,执行了一些具有进步性的政策,所以社会经济呈现出发展的趋势。武周政权建立后,她感到整个西域过于阔远,不易管辖,遂于长安二年(702)把天山以北地区从安西都护府划出来,另置北庭都护府,治庭州(今新疆吉木萨尔北破城子)。安西四镇(即碎叶、龟兹、于阗、疏勒)自垂拱二年(686)起为吐蕃所占。武则天不甘心失土,乃于长寿元年(692)遣王孝杰等大破吐蕃,恢复了四镇。武则天还非常重视著述,召学士先后撰成《玄览》、《古今内范》、《青宫纪要》、《少阳政范》、《维城典训》、《紫枢要录》、《凤楼新诫》、《孝子传》、《列女传》、《内范要略》、《乐书要录》、《百寮新诫》、《兆人本业》、《臣轨》等书。她另有《垂拱集》、《金轮集》等著述。 但武则天也有不少消极的行为。她信图、崇佛教、建寺院、筑明堂、造天枢、铸九鼎,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 在打击政敌的过程中也不免滥杀无辜。官吏大增也必然加重了农民的负担,在她统治时期尽管社会经济有所上升,但逃户问题已经日益严重,府兵制开始走向破坏。武则天重用武氏宗室武承嗣、武三思、武攸绪及武攸宁等人,并大封武氏宗人为王。大臣吉顼等人深以嗣君之选为虑,武则天也感到作为女子,死后只能入李家宗庙享子孙祭祀,所以接受臣下建议,于圣历元年(698)迎还庐陵王李显,复立为太子。武氏晚年宠爱男妾张昌宗、张易之兄弟,二人狐假虎威,作威作福。神龙元年(705)正月,张柬之、桓彦范、崔玄、敬晖等人联合右羽林大将军李多祚发动政变,诛杀二张,逼则天退位,迎中宗复位。中宗上尊号为则天大圣帝,后人因称她为“武则天”。同年十一月去世。
参考资料: http://it.sohu.com/20050514/n225564191.shtml

建立大周。61岁是称帝,享年83岁。

三十几年,82岁

三十几年

  • 武则天是我国唯一的女皇帝她建立了什么朝
  • 答:制,后自立为皇帝,定洛阳为都,改称神都,建立武周王朝,神龙元年(705年)正月,武则天病笃,宰相张柬之发动兵变,迫使武氏退位,史称神龙革命。唐中 宗复辟,恢复唐朝,上尊号“则天大圣皇帝”,后遵武氏遗命改称“则天大圣皇后”,以皇后身份入葬乾陵,唐玄宗开元四年(716年),改谥号为则天皇后,天...

  • 武则天是什么朝代的
  • 答:作为唐中宗、唐睿宗的皇太后临朝称制。期间,改名为“曌”。天授元年(690年),武则天宣布改唐为周,自立为帝,定洛阳为都,称“神都”,建立武周王朝。武则天在位时,杀唐宗室,任用酷吏,但她多权略,能用人,所以贤才辈出。又奖励农桑,改革吏治,重视选拔人材。晚年逐渐豪奢专断,颇多弊政。

  • 武则天的大周国家持续了多少年?
  • 答:16年。周朝(690年—705年)是武则天建立的朝代,为区别于历史上先秦的周朝而称之为武周,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前后正式掌权23年,如果从显庆五年(660年)武则天代高宗执政算起,至神龙元年(705)中宗复位时为止,武则天前后执政达四十五年之久。是中国历史唯一女皇帝。弘道元年(683年),...

  • 武则天的功与过?称帝哪一年?
  • 答: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惟一的女皇帝,封建时代杰出的女政治家。她上承贞观下启开元,把一代王朝治理为世界强国。但在1000多年的历史评论中,有的称她为淫荡凶狠的女人,有的赞她为明察善断的君主。如此相悖的评价,一则侧重于女人的“妇德”’一则侧重于帝后的政绩,各执其理,莫衷一是。近10多年来,...

  • 武则天是哪个朝代女皇
  • 答:永徽元年(650年)五月,李治在为祭奠李世民周年忌日而入感业寺进香时,又与武则天相遇。两人相认,并互诉离别后的思念之情。因无子而失宠的王皇后看在眼里,便主动向李治请求将武则天纳入宫中,企图以此打击她的情敌萧淑妃,李治早有此意,当即应允。永徽二年(651年)五月,李治的孝服期已满,武则...

  • 武则天是什么朝代的?
  • 答:武则天的简介: 武则天(624年~705年)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正统的女皇帝,也是继位年龄最大的皇帝(67岁即位),又是寿命最长的皇帝之一(终年82岁)。 唐朝功臣武士彟次女,母亲杨氏。十四岁入后宫为唐太宗的才人,唐太宗赐号“武媚”,唐高宗时初为昭仪,后为皇后(655年-683年),尊号为天后,与唐高宗李治并称二圣。

  • 武则天执政的是哪个朝代
  • 答:后自立为皇帝,定洛阳为都,改称神都,建立武周王朝,神龙元年(705年)正月,武则天病笃,宰相张柬之发动兵变,迫使武氏退位,史称神龙革命。唐中宗复辟,恢复唐朝,上尊号“则天大圣皇帝”,后遵武氏遗命改称“则天大圣皇后”,以皇后身份入葬乾陵,唐玄宗开元四年(公元716年),改谥号为则天皇后,天宝八...

  • 武则天那一代是什么朝代?
  • 答:是武周时期。武周(690年-705年):又称南周,是武则天建立的朝代。其实,当时的真正国号是“大周”,武周或南周仅是史学家的区分称谓。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获得普遍承认的女皇,前后正式掌权23年,她是该朝代唯一的皇帝。弘道元年(683年),唐高宗病逝,太子李显即位,是为唐中宗,“尊武后为皇...

  • 武则天是什么朝代
  • 答:。唐高宗时封昭仪,永徽六年(655年)在“废王立武”事件后成为皇后。上元元年(674年)加号“天后”,与高宗并称“二圣”,参预朝政。高宗驾崩后,作为唐中宗、唐睿宗的皇太后临朝称制。3、天授元年(690年),武则天称帝,改国号为周,定都洛阳,称“神都”,建立武周。在位前后,“明察善断”...

  • 请问:(1)武则天是哪个朝代的人?这个朝代还有哪些著名的皇帝?你对他们都...
  • 答:武则天为唐朝人 武则天(624—705)名曌(zhào),中国历史上的女皇帝之一 本是唐太宗李世民的才人,唐高宗时为皇后 唐中宗时为皇太后,后自立为武周皇帝,705年退位。中宗复位不久后病死,武则天执政时期,上承“贞观之治”,下启“开元盛世”,史家称她的统治有贞观遗风 立无字碑 唐朝著名皇帝 李渊...

    户户网菜鸟学习
    联系邮箱
    返回顶部
    移动学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