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学习网 导航

《庄子》最后对圣人的结论是什么?

2024-06-07m.verywind.com
~

庄子是一位非常有智慧的老者,他的一些理论在现在看来也非常的有意义,他的远见卓识在那个时代看来是非常难得的。他整个人的心胸以及气度非常的优秀,很少有人能达到他这样的高度,不愧是中国历史上非常有才华的人。《庄子》最后对圣人的结论,在他的《逍遥游》中也有一些表示并且《逍遥游》中对他也展开了一些描写。

庄子在《逍遥游》中是这样对圣人表示的“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这一句话中,庄子对至人、神人和圣人都有一定的表达,可以了解到是什么样的人才可以被称为是圣人以及圣人面对天地有怎样的表达和表示。圣人的精神状态以及境界达到了什么样的地步,这些都非常值得大家的思考,庄子的表达也非常的精确和清楚。

庄子这个老者追求的是人精神层面的表达,寻求精神的升华以及追求超然脱俗的人生。他认为绝对的升华,是没有任何依托的,精神层面是完全的自由。不要依托任何人和任何物才能达到逍遥游的状态,所以圣人想凭借着天地,或者是万物而达到这个境界,也不是真正的圣人。修养最高的人是尊重自然同时忘掉自己这种状态,一切都顺其自然的发生,随心所欲,不依托和凭借任何的外力而达到。

圣人达到最高的境界就是可以顺应自然,同时把自己忘掉,不关注于自身。修养达到非常高的状态,整个人的精神是非常自由的,追求的东西也是非常高级的,不追求所谓的功和名。而是让自己置身事外的一些东西,是整个人的一种升华和提高。



庄子作为我国历史上哲学思潮上的顶端人物之一,其有着非常高超的思想境界,代表作《庄子》是中华文化成长沉淀的一部分。庄子认为圣人是对宇宙世界有着极致追求的人,同时以出世的态度成就入世的事业。《齐物论》中又说:“圣人不从事于务,不就利,不违害,不喜求,不缘道,无谓有谓,有谓无谓,而游乎尘垢之外 ”,体现了圣人逍遥处世的出世态度。 

一、《庄子》内外篇分别采用了正面和侧面两种方法对圣人进行了辨证分析,两者是不矛盾的,而是较为中肯的说明。

外杂篇《知北游》中有“圣人者,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天下》中说:“以天为宗,以德为本,以道为门,兆于变化,谓之圣人”,这些都是从正面对圣人的积极肯定;而《骈拇》中“圣人则以身殉天下 ”,《马蹄》中“毁道德以为仁义,圣人之过也”,《胠箧》对圣人描述为“天下之善人少而不善人多,则圣人之利天下也少而害天下也多……圣人不死,大盗不止”。

二、《庄子》内外篇对圣人辨证分析的解释说明

圣人推行仁义的思想来引导人民规范自己的言行,推行礼乐制度。在庄子看来,是一种失德的表现,离道已远。是有为治世,淳朴的民风渐渐逝去,随之而来的是唯利是图的小人渐增。天下的善人越来越少,而不善的人越来越多,投机取巧奸诈虚滑的伪善之人更能拥有良好的生活资粮;人性中的弱点因为仁义之说而被发挥的淋漓尽致,人性中的对立面也更加分明,人心不古,古德先贤之说渐行渐远。

三、圣人是历史进程的推动者

在大道废弛的历史大环境下,推行仁义思想也是历史前行所必须的,是事物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成住坏空。

总结:《庄子》中的圣人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既有豁达超然的出世精神,又有入世成就事业的不朽功绩。



《庄子·逍遥游》最后一段,是“至人神人圣人”的出处: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倘若顺应天地万物的本性,驾驭着六气的变化,遨游于无穷的境地,他还要凭借什么呢?所以说修养最高的人能任顺自然、忘掉自己,修养达到神化不测境界的人无意于求功,有道德学问的圣人无意于求名。

庄子最终追求的是人精神层面的升华,是没有任何支撑的绝对自由,也就是“快乐旅行”。 而他文中的“至高无上的人、神、人、圣”,其实是一个可以达到“快乐旅行”状态的人。 在上面的比喻中,鲲鹏可以乘风而行,靠风行千里,而列子可以靠气在空中旅行,也就是说,他们并不是处于理想的“快乐旅行”状态。

 能够做到“无己无功无名”的人才是真正超脱现有世界牵绊的自由者。这种人,达到了“逍遥游”的状态,掌握了突破精神牢笼的大智慧,就是“至人神人圣人”。

  • 《庄子》最后对至人神人圣人的结论是什么?有何意思?
  • 答:所以你看,无论圣人、神人、至人,他们都是品德修养高于平凡人的人,不会被外界束缚,做正确的事,做想做的事,融入自然不做事,说到底,都是自由,这也正是庄子提倡的。

  • 《庄子》中的“至人神人圣人”的到底是什么人
  • 答:《庄子》最后对至人神人圣人的结论是什么?其实《庄子》里面说得蛮清楚的。庄子最终追求的是人精神层面的升华,是绝对的、不必有任何依托的自由,即“逍遥游”。而他文中的“至人神人圣人”其实就是能够达到“逍遥游”状态的人。在前文的比喻中,鲲鹏能够乘风起,遨游万里,凭借的是风,而列子能凌空而...

  • 庄子 逍遥游 解析
  • 答:所以他的最后结论是: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这三句翻成现代汉语就是:修养高的人,会忘掉小我;修养达到神秘莫测境地的人,不再去建功立业;修养达到圣人境界的人,更连任何名位都不追求了。到这里,全篇的中心思想和盘托出,使人豁然开朗。原来,按照庄子的看法,不但蝉、小鸟和在一乡一国有作为的人们只是小知...

  • 为什么庄子说圣人是无名的?
  • 答:【解释】要了解圣人何以无名,首先要了解《逍遥游》篇幅的主旨,这篇的主旨是为了了生死,只有了了生死,才可以明白何为齐物(下篇《齐物论》)。所以对于人生的目的和境界,有非常明确的界定。其中最重具归纳性的话,就是上面这句。首先是至人,至人也叫真人,在《庄子》里多次出现,是说可以把握自己...

  • “圣人不死,大盗不止”是什么意思?
  • 答:庄子最后下了结论: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圣人者,天下之利器也。所以,综合这一个比喻,一个例子,这句话的意思就很清楚了:何谓圣人?是天下秩序的立法者,是治理国家的最好的政策,是社会上人与人之间的道德,是仁义礼智信。但这些秩序、道德、方略一旦实施,在一般人眼里虽然是好事,但是让那些...

  • 如何理解庄子提出的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 答:这里的‘至人”“神人”“圣人”都是“道”的化身和结合体,是庄子主张的理想人格。在庄子看来,只有达到“无己”“无功”“无名”的境界,才能摆脱一切外物之累从“有待”达“无待”体会真正的逍遥游。出自战国时期庄子的《逍遥游》。原文 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

  • ...有道,圣人成焉;天下无道,圣人生焉。“成”和“生”的意思是什么?
  • 答:“天下有道,圣人成焉;天下无道,圣人生焉”意思是:在有道的社会里,圣人可以成就自己的事业;在无道的社会里,圣人还可以保全生命。出自战国庄子的《庄子·人间世》中的<楚狂接舆歌>。原文:凤兮凤兮,何德之衰也。来世不可待,往世不可追也。天下有道,圣人成焉;天下无道,圣人生焉。方今之时...

  • 《庄子·知北游》新解(二)庄子论圣人之道
  • 答:在庄子的哲学世界中,《知北游》第二章是对圣人之道的深刻解读,不仅是一篇寓言,更是一篇政论,直接阐述了庄子对于行道的理想境界。庄子认为,圣人之道并非空洞的教条,而是源自天地的至美与万物的成理。他写道:天地有大美,无声无言,四时有序,万物有其法则。圣人,便是遵循天地之美,洞察万物之理...

  • 庄子逍遥游全文赏析
  • 答:庄子批判了世俗的有所待,提出了追求无待的理想境界,同时也指出了从“有待”至‘无待”的具体途径。这就是:“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在《逍遥游》中,庄子用与惠子关于如何看待“大瓠”与“大树”之用的两段对话阐述了关于“无用”和“大用”的观点。惠子对庄子说:魏王贻...

    户户网菜鸟学习
    联系邮箱
    返回顶部
    移动学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