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学习网 导航

为什么朋友圈成为了谣言的重灾区,并且多半是父母长辈 长辈的朋友圈为什么 是这样的

2024-06-06m.verywind.com
父母为什么会相信朋友圈谣言~

父母为什么会相信朋友圈谣言
说到父母的朋友圈里面的谣言,我们都不陌生。各种养生的、找孩子的、说各种所谓"内幕"的谣言,我们哪种谣言没有在父母的朋友圈见过啊。那么,为什么父母的朋友圈会成为谣言的重灾区呢?

一 什么是谣言
首先,我们要给谣言下一个定义。究竟什么算是谣言呢?
我们来看几个典型的谣言标题:《出大事了,吃下这个必死无疑》、《紧急通知家人,央视曝光剧毒食品名单》、《天啊!最常吃的水果竟然比砒霜还要毒!》、《千万别再吃这些食品了--毒性赛砒霜》、《太可怕了,你还敢吃这种致癌食品!》、《不要再买这个菜了!因为它100%致癌!》。
有没有一种熟悉的感觉?!对的!这就是我们平时经常能在父母朋友圈见到的谣言标题。
归纳上面的谣言特点,简单点说,谣言是指那些在面临模棱两可的、危险的或存在潜在威胁的情境下出现的消息,其作用是帮助人们理解当前的情境或者应对风险。当然还有最重要的一点,谣言一定是未经证实的。
中山大学大数据传播实验室联合微信安全团队发布《微信年度谣言分析报告》,报告中选取了一些在微信朋友圈流传甚广的文章,事实上,它们都被证实是谣言。报告以技术手段分析了2015年4月至2016年3月间,微信中被举报次数较多的2000多条疑似谣言文章,对其中的600多条谣言进行了人工编码。研究发现,其中比例最高的是失实报道类,占比达31.4%,主要包含社会政策/秩序、经济状况等内容;其次为健康养生类,占15.1%,主要涉及食品安全、疾病和健康养生等内容;再次为奇闻趣事类主题,占比13.5%,主要涉及各类迷信怪谈和八卦等。
二 为什么父母的朋友圈会成为谣言的重灾区?
1."把关人"缺位
美国心理学家库尔特认为群体信息的传播过程需要存在一些"把关人"(gatekeeper),只有符合社会价值和真实性的消息内容才能进入传播通道。但是朋友圈等社交平台却打破了这种限制,它并不存在这样的把关人,所以任何人都能通过朋友圈这种社交平台进行消息的发布,这也就是父母朋友圈成谣言重灾区的主要原因之一了。
2.恐慌心理
恐慌心理是指人们听到谣言时,在面对突发事件和现实威胁是可能会产生的特定心理反应,这种反应容易造成个体恐慌甚至群体恐慌。一旦受关注的重大事件有了最新进展,人们就会过分关注和过分反应,这是典型的谣言导致的恐慌心理的表现。由于朋友圈的半封闭特点,我们的父母在朋友圈里面看到的信息都是认识的人发布的,会降低他们去分辨信息真伪的动力。
再加上我们的父母普遍文化水平都不会太高,和现在的年轻人比较还是比较低的,这也就导致他们对谣言的辨识力比年轻人差。他们缺少对谣言的辨识力,更容易相信谣言,从而更加使父母的朋友圈里的信息真假难辨。
3.谣言内容的隐喻和数据陈述
谣言被不停传播的原因还有一个就是里面的内容和语言。
谣言的内容多包含着各种隐喻,而且我们可能难以发觉。例如上文提到的《不要再买这个菜了!因为它100%致癌!》,这篇文章把矛头对准了人们非常关注的一个问题--健康问题,而且讲这个问题上升具体化为"100%致癌",这足以引起我们的恐慌和重视了。这比单单谈健康问题更能吸引人们的注意。
还有谣言的语言上,数据的描述非常的具体,非常明确地让我们的父母知道,这个问题非常地重要,从而使我们的父母不用用太多的认知资源即引起他们的注意。同样地以《不要再买这个菜了!因为它100%致癌!》为例,它用"100%"给我们客观、权威的感觉,让我们的父母迅速相信了这件事。还有,谣言多用"致癌"等词来营造恐怖感,这种包含着死亡的暗示利用了人们天生的对死亡的恐惧,让我们的父母无法忽视其中的信息。
而这种恐怖感也就利用了我们的父母对于家人的关心,从而使我们父母经常转发这类谣言到朋友圈里。父母分享健康养生类的文章,代表他们关心一家人的身体健康,分享安全提醒类的所谓"新闻事件"或故事,因为在意一家人的平安;而分享心灵鸡汤类文章,多数是因为情感上的寄托。
三 父母的朋友圈谣言成灾,我们要怎么办?
每天被父母的各种养生类的朋友圈刷屏,有时还会被父母直接推送到我们的对话中,不停强调我们要注意这个,相信有这种经历的不止笔者一个。
作为子女,我们在面对父母轻信朋友圈的谣言时,首先应该做到的是尊重。我们要对父母表达我们明白他们这么做的用意,达到共情,这为后面我们对父母的解释打好基础。
其次就是沟通解释了,千万不能一味地指责我们的父母。唯有向父母解释清楚朋友圈谣言的特点,提高他们辨别谣言的能力,才是让父母少传谣的治本方法。

一代人一个思想,他们喜欢他们时代的你们喜欢你们时代的,这个没法说,你生在过去可能也会喜欢费翔到这个年龄也会惜命,喜欢养生。
网络对他们是新生食物,别嫌弃长辈笨,你小的时候连吃饭都不会,有耐心就教教吧,就像小时候教你拿筷子一样

首先他们作为互联网的一个新的一份子,很多事情的话,我们都见怪不怪了,但他们就很重视,因为他们毕竟接触网络也不是很久,对有些网络上报道的些事实没有加以去思考就去转发。就是太感性的去处理了。作为晚辈我们要理解我们,同时也要不传谣,因为有些时候我们是明白的事情不是这样的,不能太片面去处理。

  • 朋友圈是如何传播谣言的?
  • 答:朋友圈传播谣言的方式很简单,就是一传十十传百,许多人看了谎言之后可能会引起一些共鸣或者愤怒,根本不会想去了解事情的真相,随手转发谣言就开始了。还有一种就是类似于传话,慢慢的你会发现你说的话变成了完全相反的,别人的随手一点也不费劲,谣言就这样慢慢传开了。

  • 成都确诊女孩朋友圈系冒用,导致虚假信息如此肆意宣传的原因有什么?
  • 答:“一则青蛙永远不会变成王子灰姑娘的水晶鞋,12点准时消失,安徒生挺没用的”的朋友圈瞬间刷爆了整个网络,引起了广大网友的关注,不过在这之后就有人出来澄清,网络上的发布是谣言,声称自己的朋友圈被别人给盗用了。一,为什么会去盗用他人信息?这明明不是自己的消息,为什么要去别人的朋友...

  • 被老爸老妈朋友圈支配的恐惧,为何中老年人疯狂转发网络谣言
  • 答:微信朋友圈一直都是谣言和微商的重灾区,笔者有一位亲戚为了做微商而不打扰亲人,选择重新开了一个小号专门做微商。这还算好的,直接在大号上做各种广告的微信朋友圈实在让人难以忍受。每天打开朋友圈满满都是乌烟瘴气的微商广告和谣言,让人实在苦不堪言呐!微商主要是全职太太和学生做,而朋友圈的谣言...

  • 如何应对微信朋友圈中传播的谣言
  • 答:【应对方法】1、提高网民的媒介素养 由于朋友圈谣言传播的主要途径是人际传播。加上朋友圈把关人的缺失,对于谣言传播的管控,基本只能依靠网民自身的判断,判断的依据就是媒介素养,即公民所具有的获取、分析、评论和传输各种信息的能力。在新媒体时代,面对纷繁复杂的网络信息,转变为传者的普通网民应做到...

  • 人们为何会轻信朋友圈谣言?
  • 答:摘抄的 为什么人们容易轻信朋友圈里的谣言?舒雅心理咨询工作室首席咨询师张芳表示,人们容易相信网上的谣言主要是因为“从众心理”,因为绝大部分网友看到的都是别人分享的内容,再加上这些谣言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阅读者对谣言的内容缺乏专业的判断,他们就抱着“宁信其有,不信其无”的心理相信了。...

  • 哪些主题的文章更易成为诱导分享的“谣言”?
  • 答:微信“诱导分享”报告揭示:金钱与名人主题成谣言传播重灾区 中山大学大数据传播实验室的最新报告显示,微信朋友圈中存在大量的“诱导分享”现象,其中47%的文章与金钱主题密切相关。这些文章标题和内容设计巧妙,以高阅读、点赞和举报吸引用户,常见主题包括金钱、健康养生、名人轶事等。研究发现,名人题材的...

  • 中老年人微信朋友圈为何钟爱谣言和鸡汤是怎么回事?
  • 答:现在,中老年人轻信谣言、钟爱“鸡汤文”作为一种社会现象,竟然已经成为一种标签,与“老年人摔倒不能扶”一道,成为老年人的新几宗罪。遗憾的是,用标签来下判断无异于一种简化论,它会两代人的误解越来越深。如果我们抛开社会标签,理智地去分析老年人为什么容易轻信朋友圈的谣言和“心灵鸡汤”,...

  • 被老爸老妈朋友圈支配的恐惧,为何中老年人疯狂转发网络谣言?
  • 答:矛盾到让大家都开始不相信这些谣言,开始审视之前所看到信息的真实性,从而“以毒攻毒”,“拨乱反正”。这个方法虽然看似剑走偏锋,但是放在我们年轻人身上其实同样适用,为啥我们渐渐开始不相信那些“标题党”,是因为我们看到了很多与某些结论相悖的结论,产生了越来越多的疑惑,之后通过科学,实践的方式...

  • ...刷微博、看公众号、逛朋友圈成为很多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一些...
  • 答:假新闻和谣言之所以在微博和微信朋友圈中兴风作浪、禁而不止,多是某些人或公众号在恶意“吸粉”或“趋利而为”。据悉,在传谣利益链中,造谣者精心制作出各种耸人听闻的信息,借助人们随手一转求娱乐、求健康的心态,在传播中增加粉丝,然后再以“微营销”的方式赚取广告费。为了让谣言“逼真”, ...

  • 为什么老一辈人特别喜欢在微信朋友圈转发谣言和鸡汤?
  • 答:年纪大的人信息方面比较闭塞,他们的生活方式比现代的时代节奏要慢一些,自然会造成对于一些社会事务的不了解,在他们看到谣言的时候,自然抵御能力就会变得很差,造成的危害就会更多,老年人却对此并不知情。为什么老一辈人特别喜欢在微信朋友圈转发谣言和鸡汤?原因就是如此简单,所以年轻人应该多提醒家里面...

    户户网菜鸟学习
    联系邮箱
    返回顶部
    移动学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