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学习网 导航

创造宣言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024-05-31m.verywind.com
~

《创造宣言》的中心论证是“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

《创造宣言》文章先通过不同的人创造出不同的崇拜者,引出教育者要创造真善美的活人,要以集体之力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或彼此崇拜的活人,明确何谓“创造”。

再从客观和主观两方面,列举典型事例批评一些人的错误观点,指出“处处”“天天”“人人”皆可创造;有了这样的理念,进一步指出不要轻视点滴的创造,不能像东山樵夫那样因循守旧,要让创造之神常驻心中。

文章思想

《创造宣言》本文叙议结合,运用大量的排比,层层深入地剖析了缺乏自信的危害,鼓励我们树立自信,勇于创造,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和鼓动性。

作者驳斥了几种不能“创造”的错误观点,并得出“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的结论。作者在文章结尾,充满激情地道出:“只要有一滴汗,一滴血,一滴热情,便是创造之神所爱住的行宫,就能开创造之花,结创造之果,繁殖创造之森林。”



  • 陶行知的《创造宣言》一问的论证思路是什么?
  • 答:陶行知先生的这篇《创造宣言》,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范例。 思路就是创造。陶行知说:“教育不能创造什么,但它能启发解放儿童创造力以从事于创造之工作。”他认为,儿童的创造力是祖先至少经过五十万年与环境适应、斗争所获得而传下来的才能之精华,发挥或阻碍,加强或削弱。培养或摧残这创造力的是环境。

  • 创造宣言引用东山樵夫的作用
  • 答:作者用“东山樵夫”喻指没有创造之心的教师,以树苗茅草喻指学生,指没有创造之心的教师,既不能发现学生的价值,也不能给予他们更好的指导,最后只会毁灭他们。这是比喻论证,说明丧失创造力的可悲下场,从反面论述了中心论点。课文分段:第一部分(1~4):引出论题:人类离不开创造。第二部分(5...

  • 创造宣言是一篇什么文
  • 答:并要有正确的价值取向。认真上政治课时,经常的看看说理性的文章、名言警句等,会提高我们的思想素质,提高我们认识能力,尤其是对我们写作,是对议论文的写作大有好处。它会起到丰富文章内容,深化文章思想,提高文章的说服力的作用。议论文只有一个中心论点,而分论点是用来补充或证明中心论点的。

  • 创造宣言五到11段设计的人和事物是什么
  • 答:创造宣言内容分析 创造宣言内容分析 214.2万人阅读 6.9万人觉得有用 创造宣言作者 创造宣言作者 160.9万人阅读 5.2万人觉得有用 创造宣言感悟 创造宣言感悟 285.2万人阅读 9.2万人觉得有用 创造宣言全文 创造宣言全文 265.2万人阅读 3.5万人觉得有用 创造宣言论点 创造宣言论点 33.8...

  • 缩写21课创造宣言的方法是什么?
  • 答:《创造宣言》的写作特点:1、文章具有鲜明的主题,即鼓励创造和创新。陶行知先生紧紧围绕这一主题展开论述,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能够明确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2、文章运用了大量的实例来论证创造力的重要性。通过列举历史上的伟大创造者和发明家,以及普通人的创造实践,陶行知先生成功地展示了创造力在推动...

  • 创造宣言的宣言是什么
  • 答:1、谁有创造,谁就能在历史上占一席之地;谁没有创造,谁就会被历史淘汰。2、生命的第一个行动就是创造。3、一切生命的意义就在于此——在于创造的刺激。4、我创造,所以我生存。5、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

  • 创造宣言的论证思路怎么写 创造宣言的论证思路如何写
  • 答:有条理的论述论证思路。论述时使用一些加强层次感的词语,如首先、其次、接着、最后等,把第三步归纳出的段意、层意或论述要点串联起来。但是,并不是这样串联起来我们就可以拿高分了,最好还要使用一些能显示议论文文体特征的词语,如先提出问题,概述议论范围或点明中心论点,交代写作目的,然后运用举例...

  • 现代文阅读答题技巧
  • 答:《创造宣言》全文共有12个自然段,可以分为三个部分:一至四段为第一部分,提出中心论点和注意的问题;四至十一段为第二部分,批驳五种“不能创造”的理由,得出结论;十二段为第三部分,发出献身创造的号召。 《长城》全文共有11个自然段,可分为三个部分,文章采用先抑后扬的笔法,一至七自然段,对历史的反思和评价...

  • 现代文阅读的答题技巧
  • 答:《创造宣言》全文共有12个自然段,可以分为三个部分:一至四段为第一部分,提出中心论点和注意的问题;四至十一段为第二部分,批驳五种“不能创造”的理由,得出结论;十二段为第三部分,发出献身创造的号召。 《长城》全文共有11个自然段,可分为三个部分,文章采用先抑后扬的笔法,一至七自然段,对历史的反思和评价...

  • 如何审美文章
  • 答:《创造宣言》全文共有12个自然段,可以分为三个部分:一至四段为第一部分,提出中心论点和注意的问题;四至十一段为第二部分,批驳五种“不能创造”的理由,得出结论;十二段为第三部分,发出献身创造的号召。 《长城》全文共有11个自然段,可分为三个部分,文章采用先抑后扬的笔法,一至七自然段,对历史的反思和评价...

    户户网菜鸟学习
    联系邮箱
    返回顶部
    移动学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