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学习网 导航

夏日绝句 诗的后两句借写项羽的故事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观点? 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这首诗的作者是谁?诗人借助项羽的故事,...

2024-06-01m.verywind.com
夏日绝句中诗人对项羽的评价是什么和什么诗歌最后两句诗人从中歌颂什么讽刺什?~

夏日绝句中,诗人借助项羽的故事,讽刺了南宋统治者不管百姓死活,只顾自己逃命;抛弃中原河山,苟且偷生。
《夏日绝句》是宋代词人李清照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这是一首借古讽今、抒发悲愤的怀古诗。诗的前两句,语出惊人,直抒胸臆,提出人“生当作人杰”,为国建功立业,报效朝廷;“死”也应该做“鬼雄”,方才不愧于顶天立地的好男儿。深深的爱国之情喷涌出来,震撼人心。最后两句,诗人通过歌颂项羽的悲壮之举来讽刺南宋当权者不思进取、苟且偷生的无耻行径。全诗只有短短的二十个字,却连用三个典故,可谓字字珠玑,字里行间透出一股正气。

这首诗的作者是宋代词人李清照。诗人借助项羽的故事,讽刺了南宋统治者不管百姓死活,只顾自己逃命;抛弃中原河山,苟且偷生。表达了诗人希望抗战,恢复故土的思想感情。
一、原文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二、译文
生时应当做人中豪杰,死后也要做鬼中英雄。到今天人们还在怀念项羽,因为他不肯苟且偷生,退回江东。
三、出处
宋·李清照《夏日绝句》

扩展资料:
赏析
李清照这首诗,手起笔落处,端正凝重,力透人胸臆,直指人脊骨。“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这不是几个字的精致组合,不是几个词的巧妙润色;是一种精髓的凝练,是一种气魄的承载,是一种所向无惧的人生姿态。那种凛然风骨,浩然正气,充斥天地之间,直令鬼神徒然变色。
“当作”之所“亦为”,一个女子啊!纤弱无骨之手,娇柔无力之躯,演绎之柔美,绕指缠心,凄切入骨,细腻感人无以复加。

《夏日绝句》是宋朝女词人李清照的诗词作品,这首诗歌的最后两句就是“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借古咏今,借项羽自刎乌江来讽刺当时的南宋朝廷偏安一隅,表现作者内心的愤慨。诗人通过歌颂项羽的悲壮之举来讽刺南宋不思进取、苟且偷生的无耻行径,表现了诗人的爱国之情以及巾帼不让须眉的高尚情操。虽然只有二十个字,但是字字珠玑。

李清照像



夏日绝句
宋 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这是一首借古讽今、抒发悲壮的怀古诗。诗的前两句,语出惊人,直抒胸臆,表达了深深的爱国之情。后两句,诗人通过歌颂项羽的悲壮之举来讽刺南宋当权者不思进取、苟且偷生的无耻行径。

《夏日绝句》的背景是公元1127年(靖康二年),金兵入侵中原,掳走徽、钦二帝,赵宋王朝被迫南逃。李清照之夫赵明诚出任建康知府。后城中爆发叛乱,赵明诚不思平叛,反而临阵脱逃。李清照为国为夫感到耻辱,在路过乌江时,有感于项羽的悲壮,创作此诗。
而“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两句是追随项羽的精神和气节,痛恨宋朝当权者苟且偷安的时政。项羽为了无愧于英雄名节,无愧七尺男儿之身,无愧江东父老所托,以死相报的英雄豪气,诗人通过歌颂项羽的悲壮之举来讽刺南宋当权者不思进取、苟且偷生的无耻行径。

户户网菜鸟学习
联系邮箱
返回顶部
移动学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