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学习网 导航

中考达标学案课外文言文阅读答案

2024-06-01m.verywind.com
~

1. 中考课外文言文五篇(附答案)

文言文阅读精选100题(附答案)(一)阅读下列文言文语段,完成1- 5题。

(连云港) 〔甲〕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

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妆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节选自诸葛亮《出师表》)〔乙〕臣受命之日,寝不安席,食不甘味。思惟北征,宜先入南。

故五月渡沪,深入不毛,并日而食。臣非不自惜也,顾王业不可偏安于蜀都,故冒危难,以奉先帝之遗愿,而议者谓为非计。

今贼适疲于西,又务于东,兵法乘劳,此进趋之时也。(节选自诸葛亮《后出师表》)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①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②庶竭驽钝,攘除奸凶 ③思惟北征,宜先入南 ④今贼适疲于西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先帝知臣谨慎 B.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C.故冒危难,以奉先帝之遗愿 D.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B. 以奉先帝之遗愿顾王业不可偏安于蜀都 辍耕之垄上C. 而议者谓为非计 D. 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水落而石出者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4.翻译下面句子。 ①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② 故五月渡沪,深入不毛,并日而食5.纵观甲乙两段内容,简要概括诸葛亮请求兴北伐的三个理由 ① ② ③ (连云港)答案: 1、①寄:托付 ②攘除:铲除 ③宜:应该 ④适:正好,正逢 2、D 3.A 4、①这就是用来报答先帝、尽忠陛下的职责。

②所以五月渡过泸水,深入到不长庄稼的荒凉地方,两天才吃一顿饭。(意思正确即可,关健词不能译错 ) 5、①是自己报答先帝知遇之恩和忠于陛下的职责;②南方叛乱已经平定,武器装备已经充足;③敌方受到东西方威胁,正处于疲惫之时。

(二)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 6-9题。 (海南省课改区题)(甲)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荡荡,横无际涯;朝晖夕阴, 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噫!微斯人,吾谁与归?(乙)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6、下列划线字注音错误的一项是( ) A、浩浩汤汤( tang1 ) B、衔远山( xian2 ) C、互相轩邈( miao3 ) D、泠泠作响( ling2 )7、、解释句中划横线的词。 (1)横无际涯 (2)先天下之忧而忧 (3)猿则百叫无绝 (4)窥谷忘反 8、翻译句子。

(1)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译文: 。

(2)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译文: 。

9、在景物描写方面,甲段主要从视觉角度进行描写,突出洞庭湖 的景色特点。乙段则从视觉和 角度进行描写,体现从富阳至桐庐沿途 (用原文作答)的特点。

答案: 6、A7、(1)涯:边 (2)先:在……之前;把……放在前面 (3)绝:停止 (4)反:通“返”,返回 8、(1)我曾经探求古代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感情。(2)(有时飞速的)急流比箭还快的,迅速的波浪好像奔腾的马群。

“予、求、心、奔“等几个词落实较好,能将句子意思表达清楚准确,可得满分。如个别重点词落实不好,表意不够清楚、完整,酌情扣分,翻译的句子与愿意相差甚远,不给分。

9、雄伟 听觉 “奇山异水,天下独绝”第一个空如填“壮阔”“横无际涯”或“雄伟”的近义词 为对;第三空只填“奇山异水”或“天下独绝” 也对。(三)、阅读《三峡》一文,完成10——14题:(岳阳市题)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献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10.下列加点词意义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略无阙处(阙:通“缺”) B.良多趣味(良:实在)C.晴初霜旦(旦:早晨) D.林寒涧肃(肃:严肃)11.翻译: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12文章花了大量笔墨,运用正面描写的手法直接描绘三峡的景物,而第四段中却写到“渔者歌曰”,这是采用的描写手法,其作用是。13.文中对三峡景物的描写很有特色。

请从文中再选出两处景物,仿照例句进行描写。例:碧绿的潭水,怪异的松。



  • 课外文言文阅读朱海峰答案
  • 答:1. 《鲍君》的阅读答案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12分): 鲍君 (温州中考语文课外文言文)(附答案和翻译) 昔有人设罝以捕獐,得而未觉。有行人窃取之,犹念不仁,乃以鲍鱼置罝中而去。本主来,于罝中得鲍鱼,怪之以为神,不敢持归。于是置屋立庙,号为鲍君。后多奉之者,病或有偶愈者,谓有神。积七八年,鲍鱼主...

  • 求初中语文课外文言文阅读题,附答案,越多越好!!!
  • 答:二、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①主人以草藉檐外卧之。译:主人用草垫铺在房檐外让它睡在那里。②花犬乃朝夕往,至葬处则默哀,若拜泣状,良久乃反。译:花狗于是朝夕前往(去看望它),到埋葬白狗的地方默默伤心,像悼念的样子,很久才返回。三、读了这则故事,你有什么感想?请任意写出一点。答:读了...

  • 求初中课外文言文阅读十篇(附答案)
  • 答:翻译文中句子。1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2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下列句子中“之”字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臣闻之 B、如日出之光 C、默而识之 D、学而时习之 这则短文告诉人们一个什么道理?3.衰溺 永之氓咸善游,一日,水暴甚,有五六氓乘小船绝湘水。中...

  • 2015年河南中考文言文阅读答案解析
  • 答:2015年河南中考文言文阅读答案解析  我来答 1个回答 #热议# 哪些癌症可能会遗传给下一代?远景教育17 2022-10-22 · TA获得超过1346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166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41.9万 我也去答题访问个人页 关注 展开全部 1. 河南中考文言文阅读 04河南中考语文 五.阅读...

  • 金牌阅读初中课外文言文七年级阅读训练答案
  • 答:1. 金牌阅读初中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 中考版 全部答案 参考答案 [1]z7{*R|U (一)共7分 1.B 2.(郑燮)立即发放谷子给灾民,救活了一万多人。 Y9(% 3.清正廉明、爱民如子、关心百姓疾苦的好官。 (二)共7分 4.(1)先前,原先(刚才) (2)暗中 (3)交换(3分,每词1分) ...

  • 求初中文言文阅读训练(附答案)
  • 答:初中课外文言文阅读及其答案(学习专题)2008年05月12日 星期一 07:07初中课外文言文阅读及其答案(学习专题)(一)文征明习字《书林纪事》【原文】文征明临写《千字文》,日以十本为率,书遂大进。平生于书,未尝苟且,或答人简札,少不当意,必再三易之不厌,故愈老而愈益精妙。【译文】文征明监贴写《文字文》...

  • 九年级文言文阅读答案
  • 答:3. 九年级+中考文言文阅读高效训练88篇第三次修订的内容及答案 九年级中考文言文阅读88篇第三次修订(一)敏慧1、黄琬巧对黄琬幼而慧。 祖父琼,为魏郡太守。建和元年正月日食。 京师不见而琼以状闻。太后诏问所食多少。 琼思其对而未知所况。琬年七岁,在旁,曰:“何不言日食之余如月之初?”琼大惊,即以...

  • 马上要中考了,大家给点课外文言文的翻译复习
  • 答:2006年中考文言文课外阅读训练(附答案)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21—25题。 【甲】张姓者偶行溪谷,闻崖上有声甚厉。寻途登觇,见巨蛇围如碗,摆扑丛树中,以尾击柳,柳枝崩折。反侧倾跌之状,似有物捉制之,然审视殊无所见,大疑。渐近临之,则一螳螂据顶上,以刺刀攫其首,颠不可去。久之,蛇竟死。视...

  • 九年级+中考文言文阅读高效训练88篇第三次修订的内容及答案?
  • 答:2012-02-10 语文中考文言文如何复习 11 2013-08-13 中考文言文必须掌握的知识有那些? 6 2006-05-03 如何指导学生进行文言文的中考复习 18 2006-01-03 谁知道中考的文言文都有哪些呀~~~ 42 2011-06-01 北京中考的文言文阅读篇目有哪些? 2 2016-11-01 优势阅读中考课外文言文 1 更多类似问题 >...

  • 初中语文课外文言文拓展阅读答案
  • 答:3. 初中文言文扩展阅读多多益善的答案 多多益善(《史记•淮阴侯列传》) 【选文】 上常从容与信言诸将能不,各有差。 上问曰:“如我,能将几何?”信曰:“陛下不过能将十万。”上曰:“于君何如?”曰:“臣多多而益善耳。” 上笑曰:“多多益善,何为为我禽?”信曰:“陛下不能将兵,而善将将,此乃信之所以...

    户户网菜鸟学习
    联系邮箱
    返回顶部
    移动学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