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学习网 导航

讲述一下光绪帝与珍妃的爱情故事 要具体一点 我想知道有关光绪帝和珍妃的有关事迹

2024-06-02m.verywind.com
珍妃和光绪帝之间的爱情故事~

珍妃是光绪最宠爱的妃子,光绪皇帝和她度过的时光是最轻松,最快乐的。当初珍妃进宫的时候,还不是妃子,是珍嫔,很多资料都说是因为珍妃工翰墨会下棋,聪明机灵,长得乖巧,支持他的政治举动所以才喜欢她的。我个人认为,这些都是次要的,最主要的,,我分析的是,因为珍妃性子刚强,有主见,光绪皇帝能够肯定她不会被慈禧给收买。光绪的女人只有三个,隆裕皇后是自己的表姐,姓叶赫那拉氏,肯定是太后那一边的;瑾妃性格太温和,又些许胆小怕事,也容易跟皇后太后一边站,就只有珍妃,年龄小,通事理,光绪对她就会放松警惕。
深宫的爱情往往是日久生情,这两个人也不例外,光绪越发打心眼里喜欢这个姑娘,而珍妃,咱暂且不说她是不是很爱光绪,很多资料都记载的光绪体弱多病,少年时期就开始遗精,大病小病一连串,还有的说他一生都口吃,但是珍妃从十三岁进宫起,就只看见这么一个男人,她不爱他爱谁?而且,这写都是记载,知道真相的恐怕没几个,但是多数记载都这么说,应该就是真爱的。

貌似偏题了,,接着说。
珍妃是个机灵的丫头,接收外来事物的能力特别强,照相机是她的最爱,没事就鼓捣照相机,留下两张倩影,她不但自己爱照,也爱给光绪照,两人的配合也很默契,珍妃常常把自己办成小子,光绪也很喜欢,珍妃是惟一一个可以进入他处理朝政的地方的(有段时间不是光绪亲政慈禧训政呢?),打扮成小太监,给光绪扇风,倒茶什么的,两个人就这样的你侬我侬,皇后是嫉妒的不得了,像慈禧告状,慈禧把光绪和珍妃的相片通通销毁,所以现在遗留的光绪和珍妃的照片很少
最后,珍妃因为得罪慈禧太多,被慈禧打入冷宫了,没两年,八国联军打进来,慈禧要带着光绪逃命,然后就有这么几个版本
1.慈禧要珍妃自尽,说是怕被那啥了侮辱皇族,珍妃不肯,慈禧就命令崔玉贵把她扔井里去。
2.珍妃称天花,要会娘家,慈禧不让,说是怕被那啥了侮辱皇族,命令崔玉贵把她扔井里去。
3.慈禧要珍妃自己逃命,珍妃说皇上不应该离京,应该留下来和外国人谈判,慈禧怒了,命令崔玉贵把她扔井里去。
4.慈禧没想让崔玉贵把她扔井里去(可怜的崔公公,扔了三次,终于解脱了,,),慈禧让她自己逃命,珍妃嚷嚷着说她是皇帝的妻子,理应带着她一起走,慈禧说不行,这样人就太多了,珍妃就威胁慈禧说不带我就死给你看,慈禧说你爱死死去吧,珍妃就真的去跳进了,慈禧让崔玉贵去拉她,没拉着。
个人认为第一个和第三个的联合版比较靠谱,不然怎么会传闻慈禧害死珍妃之后每天晚上做恶梦,第二年下令把她的尸体捞上来呢?

总之,这些都没有事实依据的,哪天科学家研发个什么穿越时空机器,你自己个儿回去瞧瞧,我能说的就只有这么多了,找不到详细记载,要么是慈禧销毁了,要么就是遗失了,要么就是根本没有记载,史官逃命去了?!

ps 或者,,是为了给我们留下想象的空间吧,,我很喜欢这两个人,,也很喜欢清史,希望这些是你想知道的,。

光绪只有一后二妃3人。
光绪十五年正月二十日,19岁的光绪皇帝举行大婚典礼。光绪的一位皇后两个妃子都是慈禧做主选的,皇后不是别人,正是慈禧亲弟弟桂祥的女儿叶赫那拉氏。慈禧选自己的侄女为皇后,为的是在把朝政交给光绪后,还能利用皇后来控制和操纵皇帝,起码可以监视和掌握皇帝的一举一动。
光绪的两位妃子是瑾妃和珍妃,二人是亲姐妹,但相貌性格却大不相同。瑾妃相貌一般,而且性格脆弱;珍妃貌美端庄,性情机敏。
珍妃对光绪的同情和体贴,激起了光绪对未来的憧憬和热情,同时,也引发了他要在政治上摆脱束缚有所作为的欲望。大婚后的数年间,他与珍妃共同度过了一生中显得较为轻松的时光。
▲光绪的皇后叶赫那拉氏,是慈禧亲弟都统桂祥的女儿,就是隆裕皇后。隆裕皇后长得不漂亮,既瘦弱,又驼背。这门亲事是慈禧皇太后懿旨给定的,光绪虽不满意,却也无奈。皇后叶赫那拉氏与光绪皇帝的婚姻,完全是政治婚姻。慈禧将自己侄女嫁给自己外甥,目的就是在宫闱椒房,探悉皇帝的内情,控制和操纵皇帝,并为尔后母族秉政、太后垂帘听政做铺垫。光绪皇帝同皇后叶赫那拉氏大婚后,情不投,意不合,始终是一门不美满的婚姻。光绪死后,宣统继位,上光绪皇后徽号为“隆裕”,是为隆裕皇太后。隆裕皇太后在民国二年(1913年)正月十七日,死于太极殿。
▲珍妃(1876年—1900年),他他拉氏,满洲镶红旗人。清朝光绪皇帝的侧妃,也是最为受宠的妃子,后因获罪于慈禧而被投井杀害。
生平
珍妃其祖父乃陕甘总督裕泰,其父长叙曾任户部右侍郎,其伯父长善乃广州将军,珍妃与其姊瑾妃自幼随长善在广州长大。珍妃10岁那年,长善卸任广州将军,她与姊姊随同北返北京。
1889年,珍妃两姊妹被入选宫中,13岁的她被封为珍嫔,15岁的姐姐封为瑾嫔,嫔为九等宫女序列中的第六等,直至光绪二十年甲午春(1894年),因慈禧太后七旬万寿加恩得晋嫔为妃,前面还有皇后、皇贵妃、贵妃三个等级。
得宠与获罪
光绪大婚之后,隆裕皇后逐渐失宠,而瑾妃与光绪相处漠漠。惟珍妃生性乖巧、善解人意,工翰墨会下棋,日侍皇帝左右,与光绪共食饮共玩共乐,对于男女之事毫不在意,“德宗尤宠爱之,与皇后不甚亲睦。”(《国闻备乘》)
清朝制度,妃子例银(工资)每年300两,嫔为200两。珍妃用度不足,又不会节省,还对宫中太监时有赏赐,亏空日甚。她遂串通太监,侍宠多次受贿卖官。因为有利可图,当时太监中最有势力的数人均染指其中。慈禧曾当面拷问珍妃,并从其住处搜获记有其卖官收入的一本账本。由于树大招风,卖官鬻爵的不法勾当影响日渐彰显,引起了慈禧的强烈不满。
光绪二十年甲午(1894年)十月,光绪帝奉慈禧皇太后懿旨,将瑾妃、珍妃著降为贵人(第七等),“以示薄惩”。珍妃被幽闭于宫西二长街百子门内牢院(也就是常说的“冷宫”),从此与光绪隔绝,不能见面。
沉井与后事
庚子年(1900年)7月20日,八国联军兵临北京城下。慈禧决定携带光绪等一行人出走西安。此时,大家都换了百姓布衣聚在寿宁宫,“慈禧忽感触前事,出珍妃于牢院。强词珍妃带走不便,留下又恐其年轻惹出是非,因命太监将乐寿堂前的井盖打开,要珍妃自尽,珍妃不肯死。众人遂令太监将珍妃推入井中。”执行此命的是慈禧的领班太监崔玉贵。
民间认为珍妃是因为支持光绪进行戊戌变法而触怒了慈禧太后,但史料对此并无确切记载。目前史学界较赞成的观点是,珍妃因多次违反宫闱禁忌,卖官受贿,再加上光绪皇帝对她情有独钟,冷落了慈禧的亲外甥女隆裕皇后,最终落得被杀害的下场。
1901年春清廷与八国联军媾和,慈禧、光绪等准备还朝。慈禧见珍妃所投之井依然如故,便命人将尸骨被打捞出来,装殓入棺,葬于阜成门外恩济庄的宫女墓地,并企图以“贞烈殉节”的名义掩世人耳口。民国二年(1913年),其姊瑾妃(时为端康皇太妃)将珍妃迁葬光绪景陵妃嫔园寝,并为她修建了一个小灵堂以供奉珍妃的牌位,灵堂上悬挂一额纸匾,上书“精卫通诚”,颂扬珍妃对光绪的一片真情。
▲珍妃的姐姐瑾妃的结局比她的妹妹强多了。光绪二十六年七月,瑾妃随慈禧也逃出了京城,一年多以后才返回皇宫。光绪帝死后,宣统帝溥仪尊封她为皇考瑾贵妃。1913年3月,溥仪又尊封她为端康皇贵太妃。
据溥仪回忆,隆裕皇太后死后,瑾妃就成为紫禁城内幸存的四妃之首(另外三妃是敬懿皇贵妃、庄和皇贵妃、荣惠皇贵妃,她们三人都是同治帝的妃子)。瑾妃很专权,自己俨然成了皇太后,效法慈禧,让溥仪叫她皇额娘,经常管教溥仪,不把皇帝放在眼中。为此,溥仪在一些人的怂恿下,公开与瑾妃吵了一架,使瑾妃很下不来台,溥仪也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瑾妃为了出这口气,把溥仪的奶奶、母亲召进宫,对她二人施加压力。她二人可吓坏了,一齐跪下来苦苦哀求,答应劝溥仪给瑾妃赔礼道歉。最后溥仪经不住祖母和母亲的苦劝,被迫给瑾妃道了歉。溥仪的母亲个性极强,从未受过别人的训斥。这次窝了一肚子火,回到家吞了鸦片烟自杀了。瑾妃听了这个消息以后,吃惊不小,深怕溥仪追究此事,于是也改变了对溥仪的态度,两人关系有了明显地缓和。
1924年10月20日瑾妃病死,终年51岁,溥仪谥之为温靖皇贵妃。1925年10月29日葬入崇陵妃园寝东宝券内。
十四年后,1938年农历十一月,一伙不法匪徒在夜间盗掘了瑾妃墓,掠走了全部殉葬珍宝。

沉井与后事
[编辑本段]
庚子年(1900年)7月20日,八国联军兵临北京城下。慈禧决定携带光绪等一行人出走西安。此时,大家都换了百姓布衣聚在寿宁宫,“慈禧忽感触前事,出珍妃于牢院。强词珍妃带走不便,留下又恐其年轻惹出是非,因命太监将乐寿堂前的井盖打开,要珍妃自尽,珍妃不肯死。众人遂令太监将珍妃推入井中。”执行此命的是慈禧的领班太监崔玉贵。
民间认为珍妃是因为支持光绪进行戊戌变法而触怒了慈禧太后,但史料对此并无确切记载。目前史学界较赞成的观点是,珍妃因多次违反宫闱禁忌,卖官受贿,再加上光绪皇帝对她情有独钟,冷落了慈禧的亲外甥女隆裕皇后,最终落得被杀害的下场。
1901年春清廷与八国联军媾和,慈禧、光绪等准备还朝。慈禧见珍妃所投之井依然如故,便命人将尸骨被打捞出来,装殓入棺,葬于阜成门外恩济庄的宫女墓地,并企图以“贞烈殉节”的名义掩世人耳口。民国二年(1913年),其姊瑾妃(时为端康皇太妃)将珍妃迁葬光绪景陵妃嫔园寝,并为她修建了一个小灵堂以供奉珍妃的牌位,灵堂上悬挂一额纸匾,上书“精卫通诚”,颂扬珍妃对光绪的一片真情。
珍妃的姐姐瑾妃的结局比她的妹妹强多了。光绪二十六年七月,瑾妃随慈禧也逃出了京城,一年多以后才返回皇宫。光绪帝死后,宣统帝溥仪尊封她为皇考瑾贵妃。1913年3月,溥仪又尊封她为端康皇贵太妃。
据溥仪回忆,隆裕皇太后死后,瑾妃就成为紫禁城内幸存的四妃之首(另外三妃是敬懿皇贵妃、庄和皇贵妃、荣惠皇贵妃,她们三人都是同治帝的妃子)。瑾妃很专权,自己俨然成了皇太后,效法慈禧,让溥仪叫她皇额娘,经常管教溥仪,不把皇帝放在眼中。为此,溥仪在一些人的怂恿下,公开与瑾妃吵了一架,使瑾妃很下不来台,溥仪也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瑾妃为了出这口气,把溥仪的奶奶、母亲召进宫,对她二人施加压力。她二人可吓坏了,一齐跪下来苦苦哀求,答应劝溥仪给瑾妃赔礼道歉。最后溥仪经不住祖母和母亲的苦劝,被迫给瑾妃道了歉。溥仪的母亲个性极强,从未受过别人的训斥。这次窝了一肚子火,回到家吞了鸦片烟自杀了。瑾妃听了这个消息以后,吃惊不小,深怕溥仪追究此事,于是也改变了对溥仪的态度,两人关系有了明显地缓和。
1924年10月20日瑾妃病死,终年51岁,溥仪谥之为端康皇贵妃。1925年10月29日葬入崇陵妃园寝东宝券内。 十四年后,1938年农历十一月,一伙不法匪徒在夜间盗掘了瑾妃墓,掠走了全部殉葬珍宝。

侧面评价
[编辑本段]
珍妃之兄志锐,在中日甲午战争中为主战派,弟志锜同维新派关系密切,“尝侦宫中密事,输告新党”。珍妃倾向变法,支持光绪掌握政权,引起慈禧太后的忌恨。1900年八国联军进攻北京,慈禧太后逃离北京时,派太监崔玉贵将她推入井中溺死(珍妃井)。一位伺候过慈禧的何姓老宫女曾对这一事件做了如下回忆:
  “逃跑是光绪二十六年,即庚子年的七月二十一日。头一天的下午,老太后在乐寿堂屋里睡午觉。我和往常一样,陪伴在寝宫里,背靠西墙,坐在砖地上,面对着门口。这是侍寝的规矩。突然,老太后坐起来了,撩开帐子。平常撩帐子的事是侍女干的。今天很意外,吓了我一跳。老太后匆匆洗完脸,一声没吩咐,竟自己走出了乐寿堂。我们跟随老太后走到西廊子中间,老太后说:“你们不用伺候。”这是老太后午睡醒来的第一句话。我们眼看着老太后自各儿往北走,进了颐和轩。大约有半个多时辰,老太后从颐和轩出来,铁青着脸皮,一句话也不说。我们是在廊子上迎老太后回来的。晚上便有人偷偷地传说,老太后赐死珍妃,让人把珍妃推到井里了。我们更不能多说一句话。”
  这位何姓宫女所讲,与唐冠卿所讲完全吻合。这位何姓宫女还说,民国初年,崔玉贵曾到她家串门,亲口讲了处死珍妃的经过,与唐冠卿所讲也基本一样。这表明唐冠卿所讲的珍妃遇害的情节是真实的。

光绪与珍妃
光绪与珍妃
[编辑本段]
1888年,光绪18岁。13岁的她和长她2岁的姐姐,双双选中入宫,分别赐封珍嫔、瑾嫔。与此同时,选定慈禧胞弟桂祥21岁的女儿叶赫那拉氏为皇后。次年正月,光绪举行大婚典礼,奉迎叶赫那拉氏皇后入宫(隆裕皇后)。珍、瑾二嫔先期入宫,珍嫔居东六宫的景仁宫,瑾嫔居东六宫的永和宫。
据说,珍妃姿容婉丽,赋性聪颖,又擅琴棋书画,初入宫时,亦为慈禧所钟爱,知她性喜书画,还让内廷供奉缪嘉蕙女士教她。平时她居景仁宫,与光绪则同居养心殿。她不仅美丽动人,13岁的年龄,还不失孩童的天真活泼。光绪总是让她随侍身边,同桌共食,同床共寝。他们还老是互换装束,嬉戏玩乐,这给精神上长期受压抑的光绪带来了许多的安慰和快乐。相形之下,隆裕皇后就差远了,她比光绪大三岁,又其貌不扬,加之生性嫉妒,老是在慈禧面前拨弄是非,致使珍妃受责受辱,光绪迁怒于皇后,夫妻感情一天天坏起来。
珍妃喜欢打扮,常爱穿些时新衣裳。在吟诗作画之余,她还爱摆弄相机,留下几张倩影,打发宫中沉寂的岁月。这些,自然也是慈禧所看不惯的。在对甲午之战的“战与和”的问题上,光绪与慈禧发生了严重分歧,朝中形成了主战的“帝党”与主和的“后党”。珍、瑾二妃的胞兄志锐,珍妃的老师文廷式,也卷入这场政治斗争的漩涡之中。为了钳制珍妃姊妹,达到打击帝党的目的,慈禧以“近来习尚浮华”为由,把珍妃姊妹同时降为贵人。同时还颁下两块禁牌,一块是给珍、瑾二妃的,是要求她们谨言慎行,穿着朴素,远离新巧稀奇物件;另一块是给隆裕皇后的,要她严加看管珍、瑾二妃。
1898年,光绪推行变法维新,恢复了妃位的珍妃,自然成了光绪帝的支持者。好梦只做了103天,戊戌变法就失败了,光绪皇帝被幽禁于中南海里的瀛台,珍妃被拘禁于紫禁城中的北三所。
1900年,八国联军侵入北京,慈禧挟持光绪西逃,又让太监崔玉贵把珍妃推入乐寿堂后的井中溺死。后来,人们称这口井为“珍妃井”。
关于珍妃坠井,还有一种说法。是说慈禧挟光绪西逃之时,珍妃正患天花,病卧在床,又在囚禁之中。珍妃恳求放归娘家养病。但这与宫中礼制不合,慈禧遂逼迫珍妃投井自尽。
珍妃死后。先葬于西直门外。光绪死后,又移葬崇陵,恩爱夫妻魂归一处。

珍妃是光绪最宠爱的妃子,光绪皇帝和她度过的时光是最轻松,最快乐的。当初珍妃进宫的时候,还不是妃子,是珍嫔,很多资料都说是因为珍妃工翰墨会下棋,聪明机灵,长得乖巧,支持他的政治举动所以才喜欢她的。我个人认为,这些都是次要的,最主要的,,我分析的是,因为珍妃性子刚强,有主见,光绪皇帝能够肯定她不会被慈禧给收买。光绪的女人只有三个,隆裕皇后是自己的表姐,姓叶赫那拉氏,肯定是太后那一边的;瑾妃性格太温和,又些许胆小怕事,也容易跟皇后太后一边站,就只有珍妃,年龄小,通事理,光绪对她就会放松警惕。
深宫的爱情往往是日久生情,这两个人也不例外,光绪越发打心眼里喜欢这个姑娘,而珍妃,咱暂且不说她是不是很爱光绪,很多资料都记载的光绪体弱多病,少年时期就开始遗精,大病小病一连串,还有的说他一生都口吃,但是珍妃从十三岁进宫起,就只看见这么一个男人,她不爱他爱谁?而且,这写都是记载,知道真相的恐怕没几个,但是多数记载都这么说,应该就是真爱的。

貌似偏题了,,接着说。
珍妃是个机灵的丫头,接收外来事物的能力特别强,照相机是她的最爱,没事就鼓捣照相机,留下两张倩影,她不但自己爱照,也爱给光绪照,两人的配合也很默契,珍妃常常把自己办成小子,光绪也很喜欢,珍妃是惟一一个可以进入他处理朝政的地方的(有段时间不是光绪亲政慈禧训政呢?),打扮成小太监,给光绪扇风,倒茶什么的,两个人就这样的你侬我侬,皇后是嫉妒的不得了,像慈禧告状,慈禧把光绪和珍妃的相片通通销毁,所以现在遗留的光绪和珍妃的照片很少
最后,珍妃因为得罪慈禧太多,被慈禧打入冷宫了,没两年,八国联军打进来,慈禧要带着光绪逃命,然后就有这么几个版本
1.慈禧要珍妃自尽,说是怕被那啥了侮辱皇族,珍妃不肯,慈禧就命令崔玉贵把她扔井里去。
2.珍妃称天花,要会娘家,慈禧不让,说是怕被那啥了侮辱皇族,命令崔玉贵把她扔井里去。
3.慈禧要珍妃自己逃命,珍妃说皇上不应该离京,应该留下来和外国人谈判,慈禧怒了,命令崔玉贵把她扔井里去。
4.慈禧没想让崔玉贵把她扔井里去(可怜的崔公公,扔了三次,终于解脱了,,),慈禧让她自己逃命,珍妃嚷嚷着说她是皇帝的妻子,理应带着她一起走,慈禧说不行,这样人就太多了,珍妃就威胁慈禧说不带我就死给你看,慈禧说你爱死死去吧,珍妃就真的去跳进了,慈禧让崔玉贵去拉她,没拉着。
个人认为第一个和第三个的联合版比较靠谱,不然怎么会传闻慈禧害死珍妃之后每天晚上做恶梦,第二年下令把她的尸体捞上来呢?

总之,这些都没有事实依据的,哪天科学家研发个什么穿越时空机器,你自己个儿回去瞧瞧,我能说的就只有这么多了,找不到详细记载,要么是慈禧销毁了,要么就是遗失了,要么就是根本没有记载,史官逃命去了?!

ps 或者,,是为了给我们留下想象的空间吧,,我很喜欢这两个人,,也很喜欢清史,希望这些是你想知道的,。

看到你这题目着实让我感动了一下,我是【光绪】吧的小吧主,我相当了解他们。。废话不多说了。。

就一句话,他对珍主儿是爱,不是宠爱。。说多了即使废话。。光绪皇帝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得到了【爱情】而不是对后妃们的【宠爱】。她是他的红颜知己,他想挽救自己的子民,她想废除封建立教,相同的知趣让他们产生了真爱。。

1888年,光绪18岁。13岁的她和长她2岁的姐姐,双双选中入宫,分别赐封珍嫔、瑾嫔。与此同时,选定慈禧胞弟桂祥21岁的女儿叶赫那拉氏为皇后。次年正月,光绪举行大婚典礼,奉迎叶赫那拉氏皇后入宫(隆裕皇后)。珍、瑾二嫔先期入宫,珍嫔居东六宫的景仁宫,瑾嫔居东六宫的永和宫。
据说,珍妃姿容婉丽,赋性聪颖,又擅琴棋书画,初入宫时,亦为慈禧所钟爱,知她性喜书画,还让内廷供奉缪嘉蕙女士教她。平时她居景仁宫,与光绪则同居养心殿。她不仅美丽动人,13岁的年龄,还不失孩童的天真活泼。光绪总是让她随侍身边,同桌共食,同床共寝。他们还老是互换装束,嬉戏玩乐,这给精神上长期受压抑的光绪带来了许多的安慰和快乐。相形之下,隆裕皇后就差远了,她比光绪大三岁,又其貌不扬,加之生性嫉妒,老是在慈禧面前拨弄是非,致使珍妃受责受辱,光绪迁怒于皇后,夫妻感情一天天坏起来。
珍妃喜欢打扮,常爱穿些时新衣裳。在吟诗作画之余,她还爱摆弄相机,留下几张倩影,打发宫中沉寂的岁月。这些,自然也是慈禧所看不惯的。在对甲午之战的“战与和”的问题上,光绪与慈禧发生了严重分歧,朝中形成了主战的“帝党”与主和的“后党”。珍、瑾二妃的胞兄志锐,珍妃的老师文廷式,也卷入这场政治斗争的漩涡之中。为了钳制珍妃姊妹,达到打击帝党的目的,慈禧以“近来习尚浮华”为由,把珍妃姊妹同时降为贵人。同时还颁下两块禁牌,一块是给珍、瑾二妃的,是要求她们谨言慎行,穿着朴素,远离新巧稀奇物件;另一块是给隆裕皇后的,要她严加看管珍、瑾二妃。
1898年,光绪推行变法维新,恢复了妃位的珍妃,自然成了光绪帝的支持者。好梦只做了103天,戊戌变法就失败了,光绪皇帝被幽禁于中南海里的瀛台,珍妃被拘禁于紫禁城中的北三所。
1900年,八国联军侵入北京,慈禧挟持光绪西逃,又让太监崔玉贵把珍妃推入乐寿堂后的井中溺死。后来,人们称这口井为“珍妃井”。
关于珍妃坠井,还有一种说法。是说慈禧挟光绪西逃之时,珍妃正患天花,病卧在床,又在囚禁之中。珍妃恳求放归娘家养病。但这与宫中礼制不合,慈禧遂逼迫珍妃投井自尽。
珍妃死后。先葬于西直门外。光绪死后,又移葬崇陵,恩爱夫妻魂归一处。

户户网菜鸟学习
联系邮箱
返回顶部
移动学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