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学习网 导航

谁知道“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天地之间,莫贵于人”的出处?谢谢! 什么是民本思想

2024-06-02m.verywind.com
古代 "民本思想" 产生于哪个重要历史事件中? 突出代表人物是谁?~

早在千百年前,中华文明就有了民本思想。中国古代思想家提出“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天地之间,莫贵于人”,强调要利民、裕民、养民、惠民。但是,并不能单纯说这种思想产生于具体的哪个历史事件。
重要代表人物:
孔子。子曾曰:“夫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所以载舟,亦所以覆舟。”
唐太宗。他曾经对大臣说:“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又说:“可爱非君,可畏非民。天子者,有道则人推而为主,无道则人弃而不用,诚可畏也。”

民本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极其重要的思想资源,它发端于商周交替之时。古代民本思想经历了从重天敬鬼到敬德保民再从重民轻天到民贵君轻这样发展历程。
自国家产生之后,中国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社会性质也从原始社会转入阶级社会,表现为后来的奴隶社会,封建社会,以及中央集权的专制社会等。民本思想在国家政治制度的发展及变更之中一直存在并发挥着重要的影响。


扩展资料:
发展历程
殷商时期,迷信的氛围特别强烈,事无巨细,每事必卜,甲骨文即是为记录占卜而产生。人们祭天地、鬼神,祭星辰、日月,在人们心目中地位最高的是太阳神,以致夏桀暴虐无道,却以太阳自比,曰“天之有日,犹吾之有民”。
周人从商的覆灭中认识到“天命縻常”,看到了人民的武装倒戈,才使西周打败了商王朝,这是“天惟时求民主”,“民之所欲,天必从之”,“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
春秋时期,周王室衰败,原来神圣不可动摇的天——周天子已失去天下共主的身份,天下大乱,礼乐崩坏。现实已动摇了人们对于神圣天道的崇拜。
明末清初,随着激烈的阶级斗争和新的生产关系的因素产生,古代民本思想得到极大发挥,就是以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为代表的进步思想家对君主专制独裁进行了深刻地揭露和批判。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民本思想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出自《尚书·五子之歌》,阐述了我国传统的执政治国思想:人民是国家的基石,只有巩固国家的基石,国家才能安宁。

本固就是人民融为一体,同甘苦,共患难。如果人民之间出现差距,从而形成某些裂痕,那么,一个国家不可能达到“本固”,不可能“邦宁

“天覆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君王众庶,尽欲全形” (<黄帝内经>)。

天地之间的话 恐怕是后人所加吧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出自《尚书》中的《夏书 五子之歌第三》

莫贵于人的说法最早出自<黄帝内经>
“天地之间,莫贵于人”出自曹孟德,就是曹操的《孟德新书》

  • 民为邦本,本固邦宁意思
  • 答:"民为邦本,本固邦宁"是谚语,意思是人民是国家的根本,根本稳固了国家才会安宁。这句话出自《尚书.五子之歌》,所以当时称邦,其实可以称为“民惟国本,本固国宁”。“固”可以理解为安定、团结,意思就是:百姓是国家的根本,基础,百姓安居乐业,国家就能太平。邦:其实也是国的意思,在古代比国的...

  • 民惟邦本本固邦安是什么意思
  • 答:民惟邦本,本固邦宁是一个汉语成语,指只有以百姓为国家的根本,根本稳固了,国家就安宁了,出自《尚书·五子之歌》。"民为邦本,本固邦宁"是谚语,意思是人民是国家的根本,根本稳固了国家才会安宁。这句话出自《尚书.五子之歌》,所以当时称邦,其实可以称为“民惟国本,本固国宁”。释义:祖先早就传...

  • 民为邦本本固邦宁的意思是什么
  • 答:民为邦本、本固邦宁的意思是指祖先早就传下训诫,人民是用来亲近的,不能轻视与低看,人民才是国家的根基,根基牢固,国家才能安定。民惟邦本、本固邦宁是一个汉语成语,释义为祖先早就传下训诫,人民是用来亲近的,不能轻视与低看,人民才是国家的根基,根基牢固,国家才能安定。出自《尚书之五子之...

  • 求先泰《五子歌》全文翻译
  • 答:皇祖有训。民可近。不可下。“皇祖”,指“大禹”。“皇祖有训”,即大禹有训。“民可近,不可下”,是“大禹”对后人的训戒。“大禹”训诫其后人,对“民”要亲近,不能疏远。“民惟邦本,本固邦宁”,民乃邦国之根本,作为邦国之根本的“民”安定了, 时世才能雍和太平。民惟邦本。本固邦...

  • 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出自哪
  • 答: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出自《尚书·五子之歌》资料拓展:《五子之歌》出自《尚书》中的《夏书》,《尚书》原有一百篇,有些篇都已散失了,但《五子之歌》还在,是其一篇穗燃,《五子之歌》是对中国最早的帝王亡国猜迹虚的叹息,体现了中国最早、最原始的政治思想,即“民惟邦本,本固邦宁”。以人为...

  •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是出自【尚书·五子之歌】……吗?
  • 答:“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出自《尚书·五子之歌》,阐述了我国传统的执政治国思想:人民是国家的基石,只有巩固国家的基石,国家才能安宁。..

  • 行大道.民为本.立天下.大道指的是什么? 大道指的是啥
  • 答:行大道 《礼记·礼运》中言: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大道即政治的理想境界,在大道施行的时候,天下是人们共有的天下,贤能之士被选拔出来,讲求诚信,培养和睦.民为本 《尚书·五子之歌》中言:民惟邦本,本固邦宁.人民是国家的基石,只有巩固国家的基石,国家才能安宁.利天下 《孟子...

  • 民惟邦本是什么意思民惟邦本成语故事
  • 答:定语;用于劝诫统治者 民惟邦本近义词 民为邦本、民惟邦本反义词 瞻前顾后、民惟邦本出处 《尚书·五子之歌》:“皇祖有训,民可近不可下。民惟邦本,本固邦宁。”民惟邦本造句:《元史·岳柱传》:“民惟邦本,伤本以敛怨,亦非宰相福也。”

  • 民为邦本是何意?出自于哪?
  • 答:【释义】“民为邦本”意思是,人民是立国的根本,要治理好国家,必须依靠人民,而不能违背民众的意愿。【出处】此典出自《尚书·五子之歌》:“皇祖有训,民可近而不可下。民惟邦本,本固邦宁。……予临兆民,懔乎若朽索之驭六马。为人上者,奈何不敬!”夏朝的国君太康,本来是大禹的孙子,他...

  • 尚书的名言警句
  • 答:1、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出自《尚书》。邦:国家。人民是国家的根本,人民安居乐业,国家才能安宁。这句话的意思是人民是国家的基石,只有巩固国家的基石,国家才能安宁。2、功崇惟志,业广惟勤。出自《尚书·周书·周官》。这句话中的两个“惟”字当“由于”讲,意思是说,取得伟大的功绩,在于...

    户户网菜鸟学习
    联系邮箱
    返回顶部
    移动学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