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学习网 导航

云南离草原上千里,为何七百年前蒙古人会到此定居,并繁衍数万族人? 西安历史的简介

2024-06-01m.verywind.com
什么叫历史?~

西安,古称长安;曾用名:大兴城,京兆,奉元,西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陕西省的省会,中国15个副省级城市之一,9大区域中心之一,世界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
西安是我国有文字记载以来建都时间最长、建都朝代最多的古都,特别是我国历史上较辉煌的四个王朝周、秦、汉、唐,均建都在此,代表了我国历史文化的主流。
大西安有汉长安城、阳陵、茂陵等文化遗址。汉开辟了“丝绸之路”,让中国走向世界,让世界认识了中国。汉承秦制,在长安建立了持续200余年的西汉政权和空前强大的西汉王朝。汉确立了儒家文化的主导地位,形成了以汉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和汉文化为代表的中华文化,因此,外国把研究中国的学问叫汉学。
大西安有唐皇城、大明宫、大雁塔、小雁塔、昭陵、乾陵等文化遗址。唐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顶峰,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唐长安是中国历史上最大、最开放的城市,是真正的国际化大都市。
唐王朝延续近300年,融合了包括佛教文化、道教文化在内的多种文化,以唐文化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影响了整个东方乃至世界。所以,以华夏文明历史文化基地为依托的大西安,可以称得上是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

扩展资料西安是中华文明和中华民族重要发祥地。长安自古帝王都,其先后有西周、秦、西汉、新莽、东汉、西晋、前赵、前秦、后秦、西魏、北周、隋、唐13个王朝在此建都。
丰镐都城、秦阿房宫、兵马俑,汉未央宫、长乐宫,隋大兴城,唐大明宫、兴庆宫等勾勒出“长安情结”。
西安市的地质构造兼跨秦岭地槽褶皱带和华北地台两大单元。距今约1.3亿年前燕山运动时期产生横跨境内的秦岭北麓大断裂,自距今约300万年前第三纪晚期以来,大断裂以南秦岭地槽褶皱带新构造运动极为活跃,山体北仰南俯剧烈降升,造就秦岭山脉。
与此同时,大断裂以北属于华北地台的渭河断陷继续沉降,在风积黄土覆盖和渭河冲积的共同作用下形成渭河平原。
参考资料:西安-百度百科

云南的蒙古族是元朝随军至滇后落籍通海的。公元1253年,元世祖忽必烈率10万大军自宁夏六盘山出发,经甘肃,进入四川。渡金沙江入滇,结束了大理国在云南的统治, 统一了云南。

1254年,忽必烈班师回朝,留大将兀良合台镇守云南,继续征服其余未降部落。1255年,兀良合台先后攻取了滇东北不花合国、阿合因、滇东、滇北及通海、建水一带。元朝统一后,留下了众多蒙兵屯守,一部分官兵就居住在今天的白阁村后凤凰山上。

1283年在通海境内曲陀关建立了“临安、广西、元江等处宣慰司都元帅府”,在河西镇的曲陀关、大寨及今九街乡的鞑靼营成了蒙古军的主要驻 扎地。元朝中后期,蒙古族中的一部分人迁到河西城等地居住,一部分人则迁居凤山脚下。

扩展资料:

13世纪中叶以前,云南没有蒙古人,当代云南蒙古人是蒙古人在亚洲地区四处征战的产物之一。

1381年,明太祖朱元璋的征西大军进入云南,元朝政权彻底溃败,住在云南的蒙古军被击溃,四散各地,纷纷隐姓埋名,变服从俗,融入其他民族中。唯有镇守通海曲陀关的部分蒙古族官兵想尽办法逐步会聚在杞麓湖西岸,成为一个蒙古族聚居区,繁衍生息到现在。

散居的蒙古人多改为汉族,逐渐融合于汉族和其他民族之中,住在河西城、鞑靼营等地的蒙古族居民则搬迁到凤山脚下,渔户村(今兴蒙乡)成为云南蒙古族最大的聚居地。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云南蒙古人



我们都知道蒙古族是一个游牧的民族,而且都是过着很自由放纵的生活,但是唯独会去选择云南去定居,其实也是有一定的原因的。其实虽然是游牧民族,占领的地方后肯定会在那定居的,否则只是打打杀杀肯定不行的,因此就留下了一部分的蒙古人在云南

当时南宋也是拼命在抗争,但是谁知实力不行,都被蒙古国给击败了。在之后的几十年中,虽然也想去做一些不一样的事情,但是因为时间的原因,也是一直在统治和繁衍,让更多人一直留在那里,最后也是在时间的推移,也是留下来了不少的后人。

或许你会疑问为什么蒙古族为什么生活在草原上然而也是能够接受那种生活的,其实最初也是没有那么的适应的,但是后来也是靠着时间的推移,不少人也都熟悉了那种生活,最后也是不得不接受了。

但是当时在云南的蒙古军战斗力真的不如以前的蒙古族,因为地区的原因或者说是其他的因素,最后也是接受了时间的推移,自己的战斗力也是下降了很多,而且数量没有那么的多,但是再后来很快就被明军击败了。落荒而逃的蒙古军本想回到北方草原,奈何山高路远,回去的可能性实在太小,所以大部分人还是选择隐姓埋名,在周边寻找新家园。去寻找一种新的生活,更多的也都是选择了隐姓埋名过着平凡人的生活,放弃了那种功成名就。



这是因为当时征战的蒙古大军在把云南收缴之后,留下了一部分的士兵来镇守当地,所以才会有了后来在云南的这些蒙古族人。那时南宋还未灭,忽必烈为配合大汗蒙哥作战,挥重兵南下,一路打到了西南边陲。经过两年力战,他所率领的蒙古大军成功灭掉大理国,将云南收归囊中。

在接下来的几十年里,蒙古军队以一定数量的军队驻扎在云南,以稳定其统治。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军人也在当地定居下来,融入新的家庭,繁衍后代。14世纪末,运转不到一百年的元朝开始衰落。反对元朝的叛乱者到处都有,目的是推翻元朝。几年后,朱元璋从起义领袖中脱颖而出,建立了明朝。

在北方的许多游牧民族中,蒙古人显然是一个具有非凡影响力的民族。尤其是成吉思汗建立蒙古帝国后,蒙古人更加强大。他们不仅在北方的草原上自由漫步,还向南去了中原,向西去了欧洲,杀死了所有的邻近小国。云南虽然有蒙元大军,但数量并不多,所以很快就被明军击败了。

落荒而逃的蒙古军本想回到北方草原,奈何山高路远,回去的可能性实在太小,所以大部分人还是选择隐姓埋名,在周边寻找新家园。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蒙古人逐渐融入其他民族,他们自己的蒙古特色不再明显。然而,生活在相对集中的社区的蒙古人,如哈卓人,仍然知道他们的起源。他们为自己是蒙古人而自豪。



在多数人印象中,蒙古族是一个马背上的民族,她们世代逐水草而居,过着牧马放羊的生活。但事实上,在云南也生活了一群蒙古人。很多人好奇为何会不远千里几乎横穿了整个中国来到云南的目的是什么。

原来在蒙古人的祖先,曾四处征战,那时候忽必烈带领十万蒙古大军从宁夏出发,经甘肃分三路向云南大理出发。元朝统一后,留下了很多蒙古人屯守,一部分呢就居住在今天的白阁村后的凤凰山上。在太祖朱元璋进军云南的时候,元朝政权溃败,住在云南的蒙古军为了生活不得不隐埋名,入乡随俗,融入其他民族中。唯有曲陀关的部分蒙古人想尽办法聚在杞麓湖西岸。成为了一个蒙古的聚居区,繁衍生息到现在。


蒙古人以征服者的身份进入,后来转变为统治者,这个转换的过程中,肯定是难以述说的,但是他们能够以蒙古族的身份继续生存下来,发展到今天的这个壮大的民族,肯定也有云南人的厚道、好客、宽容。也与当地的民族相继融合,吸收对方的好,取长补短,学习知识

随着时间的推移,蒙古人渐渐地融入了这样的生活环境,蒙古特征也不再明显了,但是在云南还是有村子里留存着”三圣宫”,供奉的就是蒙古人的首领,成吉思汗、蒙哥、忽必烈的塑像。可想而知,即使身处他地,也不会忘记自己是蒙古人,还会因此而感到骄傲。



因为蒙古当时去往各地打仗,所以也去了云南,并在那里驻扎,随之就在那里生活,生子。

  • 蒙兀室韦是什么意思?蒙古族苍狼白鹿的传说有何寓意?
  • 答:《史集》成书于蒙古伊儿汗国合赞汗时期(约公元1295至公元1304年),这开头的两千年前,可追溯到公元前七百年左右,相当于东周时代。这传说透露的信息是蒙古人的先祖与其他突厥(匈奴)部落发生战争,战败仅存两男两女,逃入额古纳河流域的深山老林中得以存活繁衍。二、蒙兀室韦的来历 这一古老的传说,...

  • 蒙古大军为何三次都未征服小小的越南
  • 答:蒙古帝国在十三世纪的兴起可以说是世界历史上的一个异数,几乎没有人会想到一个上一个世纪还默默无名的游牧民族,竟能快速征服大半个欧亚大陆。蒙古彪悍的骑兵像狼群般狂飙过漠北草原与中原大地,终于来到了遥远的南方,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在小小的安南,蒙古大军却接连三次沉沙折戟…… 三度败北的蒙古军队 1252年,蒙...

  • 蒙古族都是马上的天下,蒙古族又被成为什么?
  • 答:蒙古族别称:蒙古人,草原骄子,马背上的民族 蒙古族是东亚及中亚的主要民族之一,主要生活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内蒙古自治区及蒙古国。全球蒙古族人口约为一千万人,其中六百万人居住在中国大陆境内,其余的分布于蒙古国以及俄罗斯。于中国大陆的蒙古族人主要居住于内蒙古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另外东北三省也有大...

  • 云南人的祖先是哪里搬迁过来的?
  • 答:汉族人口占到总人口的三分之二。以上是我个人观点有不足之处欢迎批正!云南的祖先不存在什么搬迁!元谋的古猿距今170万年,晋时,这里就是爨氏统治的地方,云南有过古滇国,还有什么南诏国,大理国,等等。《曲靖市志》说,这儿的苗族来自外蒙古草原,通海等地的”铁改余姓”来自蒙古草原。我只知道,...

  • 蒙古族资料
  • 答:人口480.6849万(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其中云南有1.3万人,聚居在通海县新蒙乡,分中村、下村、白阁、交椅湾和陶家嘴5个自然村,是元朝初年随忽必烈战遗留在云南的蒙古族后裔。通海蒙古族从祖国西北大草原来到云南高原的通海杞麓湖畔、凤山脚下,已有740多年的历史。700多年来,与各族人民和睦相处,友好往来,凭自立自强...

  • 蒙古人为什么舍近求远,先灭云南大理再灭宋朝?
  • 答:他们的这个战略是否成功?对灭南宋有没有帮助呢?下面我们来研究一下。一、蒙古为什么会考虑先灭大理,再灭南宋?其一,这是蒙古人最常规的战略思路。蒙古人是草原民族,他们的生产生活中,有一个重要的工作就是狩猎。并且在单兵作战的狩猎或者少数人参加的狩猎中,形成了一种大型的集体围猎。围猎的方法...

  • 关于蒙古大草原的资料
  • 答:内蒙古自治区1991年“那达慕大会”决定 ,每年7月15日--8月15日为“草原旅游节”。 每年7、8月的内蒙古大草原总是沉醉在鲜花绿草的恋情里,“那达慕大会”成为这里最重要的节日,这时,成千上万的蒙古族牧民,穿起节日的盛装,不远旅途遥远,云集到绿海如茵的草原上,往日宁静的草原,呈现出一派繁荣的景象。 “那达慕...

  • 蒙古帝国的前身
  • 答:复制来的:蒙古族的前身蒙古部落是古老民族室韦的一支,在唐代称为“蒙兀室韦”。原居于黑龙江上游额尔古纳河东南部,八世纪时,西迁到今蒙古的鄂嫩河和克鲁伦河流域,属唐朝设立的燕然都护府管辖,后又先后臣服于辽和金。蒙古部进入草原以后,以游牧为生。至十二世纪中期,蒙古部已能制造铁器,部落内部已出现贫富分化现象,...

  • 明朝灭掉元朝后,蒙古人为什么又很快变回游牧民族?
  • 答:当然中原的人们也同样适应不了北方游牧民族的生活方式,因为蒙古基本上都是草原,根本种植不了庄稼,即便中原有着非常先进的农耕技术,也无法在这里得到发展的机会。这种天然的差异也造成了中原与北方游牧民族的冲突,而且经历这么多年依旧无法改变。因为在留存内地的蒙古族确实是汉化了,大多数已经融入了汉族...

  • 中国各地的蒙古族, 是什么时候产生的?
  • 答:13世纪初,成吉思汗统一大漠南北各部落,建立统一的蒙古政权。他的后代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少数民族统治中国的政权(1279—1368)元朝。室韦诸部在突厥语中称作鞑靼。西部蒙古诸部则在同一时期在由突厥或突厥化的部落的基础上形成。1368年,元朝灭亡,残余力量退居蒙古草原。蒙古分为东西两部:东部蒙古...

    户户网菜鸟学习
    联系邮箱
    返回顶部
    移动学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