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学习网 导航

高中生物

2024-06-02m.verywind.com
高中生物............~

1.红细胞的寿命一般是100天到120天,如果它是由于没有细胞核以及细胞器,无法自行制造自己的结构,也无法使自己的结构维持长久。身体内每天红细胞破坏量约1%,从而导致其死亡的话,那它就是正常死亡,也就是凋亡。所以说,即使红细胞没有DNA,它的行为机制也是受到基因的控制,承担着运送氧气的作用,每天消耗着血红素。
2.人体细胞大概能分裂50次,是指每一个细胞的一生都可以分裂50次。细胞1分裂成了细胞2和细胞3。细胞2和细胞3就相当于新生的子细胞,它们同样可以再分裂50次左右。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复习提纲
39说明人类起源于森林古猿 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
40男性和女性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书P9) 睾丸是男性产生精子和分泌雄性激素的生殖器官。 卵巢是女性产生卵细胞和分泌雌性激素的生殖器官。
41青春期的身体变化(1) 身高突增,神经系统以及心脏和肺等器官功能也明显增强。(2) 性器官迅速发育:男孩出现遗精,女孩会来月经。
42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六类营养物质:糖类、脂肪、蛋白质、水、无机盐和维生素。人体内三大主要营养物质:糖类、脂肪、蛋白质。
43人体缺乏维生素引起的主要病症缺乏维生素A:皮肤干燥、夜盲症(夜晚看不清东西)、干眼症等。缺乏维生素B1:神经炎、脚气病(维生素B1缺乏症)、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等。缺乏维生素C:坏血病、抵抗力下降等。缺乏维生素D:佝偻病、骨质疏松症等。 维生素D可以促进磷、钙的吸收和骨质发育。
44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书P32图、P34解读曲线图) 消化系统是由消化道和消化腺组成的。消化道是一条长长的管道。消化腺可分为两类:有的是位于消化道外的大消化腺,如肝脏,有的是分布在消化道壁内的小腺体,如肠腺。
45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食物中的淀粉、脂肪和蛋白质都是分子大、结构复杂的有机物,进入消化系统后,逐步分解成简单的物质才能被人体吸收,这个过程叫做消化。消化主要是通过多种消化酶的作用而进行的,除口腔中的唾液淀粉酶以外,胃、小肠等器官中还有许多种消化酶。淀粉 麦芽糖 葡萄糖 脂肪 甘油和脂肪酸蛋白质 氨基酸食物在消化道内经过消化,最终分解成葡萄糖,氨基酸等能够被人体吸收的营养物质。小肠是人体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各种营养物质在小肠等处被吸收后,随着内壁血管中的血液运往全身。胃能吸收水、无机盐和酒精。大肠吸收少量水、无机盐和部分维生素。 口腔 糖类开始消化的地方 唾液淀粉酶 胃 蛋白质开始消化的地方 胃蛋白酶 小肠 糖类、蛋白质、脂肪都能消化 消化糖类、脂肪、蛋白质的酶
46关注食品安全 1、应当关注食品包装上有关营养成分,是否有添加剂,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厂家和厂家地址等内容。 2、根据生产日期和保质期推算有没有过期。 3、购买蔬菜时,要看蔬菜的颜色是否新鲜,用手摸一摸是否硬挺,购买鱼肉时,看颜色是否有光泽,闻闻气味,买肉时还要看是否盖有检疫部门的印章。 47人体呼吸系统的组成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组成的。(书P43)呼吸系统中的鼻、咽、喉、气管、支气管,是气体进出肺的通道,叫做呼吸道。鼻是呼吸道的起始位置,喉是呼吸的通道,也是发声的器官。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
47.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呼出的气体中,氧气的含量减少,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加。这种变化是怎样发生的呢?吸入的气体,顺着支气管在肺叶里的各级分支,到达支气管最细的分支末端形成的肺泡。肺泡外面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是一层扁平的上皮细胞,当你吸气时,许许多多肺泡都像小气球似地鼓了起来,空气中的氧气透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进入血液;同时,血液中的二氧化碳也透过这毛细血管壁和肺泡壁进入肺泡,然后随着呼气的过程排出体外。
48血液的成分和功能血液是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的。(1)血浆(形态):血液分层后,上层淡黄色的透明液体。 (功能):运载血细胞,运输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所需的物质和体内产生的废物等。(2)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 A.红细胞:(形态)血液分层后,红细胞在下层,呈红色。成熟的红细胞无细胞核。(特性)它在氧含量高的地方容易与氧结合在氧含量低的地方容易与氧分离。(功能):有运输氧的功能。 B.白细胞:(形态):有细胞核,成圆球状。功能:防御和保护作用 特性:白细胞能穿过毛细血管壁,集中到病菌入侵部位,将病菌包围,吞噬 C.血小板:形态:形状不规则,无细胞核。 功能:止血和加速凝血的作用。
49三种血管的结构和功能 血管种类 概念和功能 管壁 动脉 把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各部分去的血管 管壁厚,弹性大,管内血液流速快 静脉 把血液从身体各部分输送到心脏去的血管 管壁薄,弹性小,管内血液流慢 毛细血管 连通于最少的动脉与静脉之间的血管,它是血液和细胞间物质交换的场所 管壁薄,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管内血液流速最慢
50心脏的结构和功能(P68图) 心脏壁主要由心肌构成,心脏有左心房、右心房和左心室、右心室四个腔,只有同侧的心房和心室相通(P69图)主动脉连左心室,肺动脉连右心室,同侧的心房和心室之间,以及心室和动脉之间都有瓣膜,这些瓣膜单向开放的,只能沿一定的方向流动,而不能倒流。
51人体的体循环和肺循环(P70图) 体循环:血液由左心室流入主动脉、再流经全身的动脉、毛细血管,静脉最后汇集到上、下腔静脉,流回右心房的循环经过体循环,鲜红的动脉血变成暗红的静脉血。 肺循环:血液由右心室流入肺动脉,再流经肺部的毛细血管网,最后由肺静脉流回左心房的循环,经过肺循环,暗红的静脉血又变成了鲜红的动脉血。
52区别动脉血和静脉血 动脉血:含氧丰富,颜色鲜红。 静脉血:含氧较少,颜色暗红。

53输血、血型和无偿献血输血是时候,应以输入同型血为原则。(P76表) 血型 可接受的血型 可输给的血型 A A、O A、AB B B、O B、AB AB A、B、AB、O AB O O A、B、AB、O 一次失血﹥1200~1500毫升 发生生命危险 ﹥800~1000毫升 出现头晕、心跳、眼前发黑和出冷汗 ﹥400毫升 丧失的血浆成分和血细胞短期内会恢复正常从1998年起,我国实行无偿献血制度,提倡18~55周岁的健康公民自愿献血。健康成年人每次献血200~300毫升不会影响身体。
54人体泌尿系统的组成泌尿系统由肾脏、输尿管、膀胱和尿道组成。肾脏是形成尿液的器官。输尿管、膀胱和尿管是排尿的通道,而膀胱还有暂时贮存尿液的作用。(书P80)
55尿液的形成和排出过程。(P81图)(P82图) 尿液的形成:肾是形成尿液的器官。尿液的形成主要经过滤过和重吸收两个连续过程。尿液的形成主要与肾单位有关系。肾单位中的肾小球和紧贴着它的肾小囊壁起滤过作用。当血液流经肾小球和肾小囊壁时,除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都可以经肾小球过滤到肾小囊中。肾小囊中的液体称为原尿。人体每天形成的原尿大约150升。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全部葡萄糖、大部分的水和部分无机盐等被肾小管重新吸收,并且进入包绕在肾小管外面的毛细血管中,送回到血液里,而剩下的水和无机盐、尿素等就形成了尿液。人体每天排出的尿液约为1.5升。尿的排出:肾脏中形成的尿液经输尿管流入膀胱暂时储存,当膀胱内的尿液储存到一定量人就会产生尿意,进行排尿,尿液经尿道排出体外。排尿不仅可以排出废物,还对调节体内水和无机盐的平衡,维持组织细胞的正常生理功能有作用。
56.眼球的结构和视觉的形成: 眼球的结构: (图)与视觉形成有关的主要结构是:角膜、虹膜、晶状体、玻璃体、视网膜。视觉的形成: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经角膜、瞳孔、晶状体和玻璃体,并经过晶状体等的折射,最终落在视网膜上形成一个物像。视网膜上有对光线敏感的细胞,这些细胞将图像信息通过视觉神经传给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就形成了视觉。
57.神经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大脑 中枢神经系统 脑 小脑脑干 神经系统的组成 脊髓 周围神经系统 脑神经 脊神经神经系统的功能 :受刺激后产生兴奋,并传导兴奋。
58.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和反射弧的结构: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 反射: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或内部的各种刺激所发生的有规律的反应。如:膝跳反射、缩手反射等简单反射,以及望梅止渴、谈梅分泌唾液等复杂反射。望梅止渴等与语言文字有关的反射是复杂反射也是人类所特有的。反射弧的结构:感受器 传入神经 神经中枢 传出神经 效应器
59.人体内几种激素的作用:(1)生长激素的作用:侏儒症患者幼年时期生长激素分泌不足所引起的身材矮小。巨人症患者幼年时期生长激素分泌过多所引起的身材过高。(2)甲状腺激素:缺碘会引起地方性甲状腺肿。幼年缺碘会引起呆小症。(3)胰岛素(胰岛分泌)胰岛素分泌不足会引起糖尿病。 59.技能训练:见上年级下册课本P109页
60.人类活动对生物的影响:(1) 乱砍滥伐,开垦草原,使生态环境遭受严重破坏,水土流失加重,还会引起沙尘暴。(2) 空气污染会形成酸雨。(3) 水污染会破坏水域生态系统。(4) 外来物种入侵会严重危害本地生物。人类活动也改善生态环境。

我明白你的意思:
1.常见遗传病方式: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多指、并指、软骨发育不全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镰刀性细胞贫血症、白化病、先天性聋哑、苯丙酮尿症、囊状纤维病
X染色体显性遗传:抗维生素D佝偻病
X染色体隐性遗传:色盲、血友病
Y染色体遗传:外耳道多毛症
染色质遗传:主要是代谢方面的疾病
多基因遗传病:原发性高血压、冠心病、哮喘病、青少年型糖尿病
2.斐林试剂:还原糖(50度~60度水浴)
吡罗红:RNA,甲基绿:DNA(观察)
苏丹Ⅲ、苏丹Ⅳ:脂肪,
健那绿:线粒体
龙胆紫、醋酸洋红(碱性染料):染色体
二苯胺:DNA鉴定
(你等一下,我打详细点)

用试剂鉴定遗传疾病?你没有弄错吧

鉴定物质 + 鉴定试剂 —— 现象,条件
①可溶性还原糖+ 斐林试剂→砖红色沉淀.(水浴加热)
②脂肪小颗粒 + 苏丹Ⅲ染液→橘黄色小颗粒.(要显微镜观察)
③蛋白质 + 双缩脲试剂→紫色反应.(要先加A液NaOH 溶液再加B液CuSO4
葡萄糖属于还原糖~

常见遗传病总结 ---下面这个地址就很全~!

核遗传:常染色体显、隐性遗传,X染色体显、隐性遗传,Y染色体遗传,XY同源区显、隐遗传;质遗传

将试剂加入某一种或一类物质中,有特殊的现象产生(如淀粉遇碘变蓝等)。条件的话要视情况而定,有些反应要加热(还原糖的鉴定等),有些要用到显微镜(如脂肪的鉴定等)等等。

  • 生物高考知识点总结大全
  • 答:高中生物学习中掌握重点知识点是 生物 学习 方法 中最有效的一种,生物知识点掌握之后在学习起来会变的轻松很多。接下来是我为大家整理的生物高考知识点 总结 大全,希望大家喜欢! 生物高考知识点总结大全一 1、细胞膜的功能控制物质进出细胞进行细胞间信息交流 2、植物细胞的细胞壁成分为纤维素和果胶,具有支持和保护...

  • 高考生物重要的知识点汇总
  • 答:1、多种微生物参与了豆腐的发酵,如青霉、酵母、曲霉、毛霉等,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毛霉。毛霉是一种丝状真菌。代谢类型是异养需氧型。生殖方式是孢子生殖。营腐生生活。 2、原理:毛霉等微生物产生的蛋白酶能将豆腐中的蛋白质分解成小分子的肽和氨基酸;脂肪酶可将脂肪水解为甘油和脂肪酸。 3、实验流程:让豆腐上长出...

  • 高中生物书有几本?
  • 答:高中生物一共有6本书,3本必修3本选修。分别是:必修一《分子与细胞》、必修二《遗传和进化》、必修三《调节和生态》、选修一《生物技术实践》、选修三《现代生物科技专题》。高中生物国家规定的高中学科,大多省份使用的是人教版教材,有些省份也出版了不同的教材版本。但大致内容是一样的。人教版教材...

  • 高中生物一共有几册?
  • 答:高中生物一共有六本。如下:1、必修一《分子与细胞》,高一上学期用;2、必修二《遗传和进化》高一下学期使用;3、必修三《调节和生态》高二上学期使用;4、选修1、2、3供学生自行选择学习。国家规定的高中学科,大多省份使用的是人教版教材,有些省份也出版了不同的教材版本。但大致内容是一样的。...

  • 高中生物知识点总结
  • 答:61.生物的一切性状受基因和外界条件控制,人的肤色这种性状就是受一些基因控制酶的合成来调节的。 62.“京花一号”小麦新品种是用花药离体培养培育的 “黑农五号”大豆新品种是由杂交技术培育的。 67.分裂间期与蛋白质合成有关的细胞器有核糖体,线粒体,没有高尔基体和内质网。 68.注意:细胞内所有的酶(非分泌蛋白...

  • 高中生物有几本书,分别叫什么名字?
  • 答:高考生物考五本,必修三本,选修两本。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有三册,分别是必修一《分子与细胞》、必修二《遗传和进化》、必修三《调节和生态》;选修也有三册,一般情况下学校会选择上选修一和选修三。高考内容就包括以上提到的这些内容。高中生物国家规定的高中学科,大多省份使用的是人教版教材,有些...

  • 高中生物学
  • 答:1、酶的发现:①、1783年,意大利科学家斯巴兰让尼用实验证明:胃具有化学性消化的作用;②、1836年,德国科学家施旺从胃液中提取了胃蛋白酶;③、1926年,美国科学家萨姆纳通过化学实验证明脲酶是一种蛋白质;④20世纪80年代,美国科学家切赫和奥特曼发现少数RNA也具有生物催化作用。 2、酶的特点:在一定条件下,能使生物...

  • 高中生物课程标准
  • 答: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如下:凝练了学科核心素养。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党的教育方针的具体化、细化。为建立核心素养与课程教学的内在联系,充分挖掘各学科课程教学对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的独特育人价值。各学科基于学科本质凝练了本学科的核心素养,明确了学生学习该学科课程...

  • 史上最全144条高中生物知识点总结
  • 答:史上最全144条高中生物知识点总结列表 1、生物的基本特性 生物体具有共同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 新陈代谢作用 应激性 2、生长、发育、生殖、遗传和变异 。 3、生物体都能适应一定的环境和影响环境生物体的基本组成物质中都有蛋白质和核酸。 4、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 核酸是遗传信息的携带者。 5、细胞...

  • 高中生物课标10个大概念
  • 答:高中生物课标的10个大概念如下:1、科学探究 2、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3、生物与环境 4、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 5、生物圈中的人 6、动物的运动和行为 7、生物的生殖、 发育与遗传 8、生物的多样性 9、生物技术 10、健康地生活 一、理解科学探究 1、科学探究是人们获取科学知识、 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2...

    户户网菜鸟学习
    联系邮箱
    返回顶部
    移动学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