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学习网 导航

山东的自然条件有哪些? 山东半岛城市群地区自然条件概述

2024-05-31m.verywind.com
地理答啦:山东省的自然条件和地理位置有哪些优势~

从气候来说 山东省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有利于农业生长 从地形来看 位于华北平原 地形平坦。
从地理位置来看 ,东临渤海和黄海, 距离首都北京比较近。

1.自然地理概况
山东半岛城市群地区,主要包括胶东半岛及鲁中南山地的部分地带和山前平原及部分黄河三角洲,包括烟台、威海、青岛、日照、东营、济南、淄博和潍坊8个山东省的重要城市。其地理位置的特点是:①属于环渤海地区的南翼;②位于黄淮海平原的东南部;③伸入渤海和黄海之间;④介于长江三角洲、江淮平原与黄河三角洲黄淮海平原的连接过渡地带。这个地区位于山东省东北中部,显然是山东省向外开放与出海的通道所在。

图1 环渤海(及山东半岛城市群)地区地理位置

环渤海地区由以下部分组成:以大连—鞍山—沈阳及锦州—锦西(葫芦岛)组成的“V”形城市群,作为渤海湾北翼的城市群;渤海湾西侧,为以唐山—天津—廊坊—北京三角地带城市为核心的城市群,涉及保定—石家庄—邯郸—邢台—衡水—沧州等四边形的山前城市群,其发展的空间包括了黄淮海平原的大部分;山东半岛,主要是烟台—威海—青岛—日照4个城市为一边,东营、淄博、济南以及济州为另一边,中间连接济南—潍坊—青岛一线,构成H形城市群。青岛—日照可南联连云港、南通直至上海,贯通黄海与东海的滨海地带。所以说,山东半岛城市群,在经济发展与国防保护方面都涉及我国东半部南、北两大地域的发展,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图1)。
整个环渤海地区,属暖温带半湿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型气候条件,降水量为550~1100mm/a,山地为600~1100mm/a,平原区只有500~700mm/a,而蒸发量达1300~1900mm/a。山东半岛城市群地区多年平均气温为11~14℃,多年平均降水量只有670mm左右。
山东半岛城市群地区,涉及山东省主要的3个地貌类型,即:胶东半岛丘陵区,高程一般在200m以下;黄淮海平原的东南部分,包括鲁中南山地前平原,高程在几十米以下;鲁中南山地,其中泰山最高峰高程为1524m,此外鲁山为1108m。山东半岛地区地势见图2。

图2 环渤海地区卫星遥感照片

2.水系概述
山东半岛城市群地区河流有黄河、清河和胶东水系,黄河流域除了黄河主干道通过利津向东北汇入渤海湾之外,尚有玉符河及南、北沙河;山东四大水系的沂、沭、汶、泗河中的沭河为淮河水系;小清河及胶东半岛小河流则单独汇入海洋。胶东丘陵地带较大的河流有五龙河、大沽河、中村河、城阳河及胶河等。这些河流短,流域面积小。黄河流域,1995年由于中上游过量开发和大水库蓄水,造成下游断流达700km。山东半岛地区水系大汶河,又名汶河,是黄河下游最大的支流(图3),古时为古济水的支流,元代后汇入大清河。清咸丰五年(公元1835年)黄河在铜瓦厢决口,夺大清河入渤海,大汶河才成为黄河支流,元朝时曾修付坝,分大汶河水以南流济运(河)。清光绪27年(1901年)时,漕运完全停止,南流汶水失去意义。1946年堵塞了南流口门(小清河口),1959年堵塞了位于戴村坝上游的南流口(小汶河口)。至此,大汶河水全部注入东平湖,后经陈山口闸汇入黄河,汇入黄河的河口叫清河口。

图3 黄河中下游及大汶河支流地下水资源分布(据张宗祜等,2004)

大汶河位于鲁中山地和鲁西平原间,有两支源流:北支牟源河,发源于沂源县崮山沙崖子村,长119km,流域面积5669km2;南支柴汶河,发源于沂源县境,长115km,流域面积1951km2,沿牟汶河上行40km,右岸汇入赢汶河,长87km,流域面积1324km2。大汶河涉及泰安、济南、济宁、淄博等4个市13个县,全流域面积约8635km2,其中山区占36.07%,丘陵占33.73%,平原25.76%,洼地占4.44%;于泰安市内流域面积有8091km2占全流域的93.7%。
大汶河于戴村坝水文站测得的年平均径流量为13.7×108m3(控制流域面积95.7%),其中汛期为11.53×108m3,占83.7%(1952~1980);年径流量变化大,最大为60.73×108m3(1964年),最小只有0.47×108m3(1968年),两者相差123倍;年输沙量达180t,汛期达172×104t,占95.6%。
通过利津水文站入河口区的黄河平均径流量为460×108m3,年平均输沙量约12×108t。由于海浅潮弱,被输送入海的泥沙只有1/3,其余2/3泥沙淤积在三角洲和滨海区,自然起填海造陆作用。胜利油田就利用黄河河口泥沙淤积导引入油田开采的滨海地带,使海上油田变为陆地油田。由于河口淤积,使黄河口每年向海伸进约2km。当淤积到一定程度,不能很好满足排沙条件时,黄河的尾闾河道就会出现摆动,另寻捷径入海。这样,黄河尾闾不断摆动,不断出现新黄河入海河道,就形成黄河三角洲的湿地。1855~1953年,黄河入海口就改变7次,后来在人工控制下,把三角洲顶点下移约30km至渔洼附近,缩小了黄河尾闾改道摆动范围,称为小三角洲,面积约2200km2。1954~1982年,共造陆1100km2,平均每年造陆38km2。这片新土地对发展盐业、畜牧业、农业、渔业等,起了很好的作用。

1、地理位置
山东省地处中国东部沿海、黄河下游,濒临渤海与黄海,与朝鲜半岛、日本列岛隔海相望。全省东西最长距离700公里,居全国第二位。全省陆地总面积15.7万平方公里,近海海域17万多平方公里。

2、气候条件
山东位于暖温带半湿润季风区,气候温和,雨量集中,四季分明。全年平均气温11c-14 c,降水量550-590毫米,无霜期200天以上。

3、行政区划
山东省现辖17个市,县及县级市、区139个。济南市为山东省省会,青岛市为全国计划单列市。

4、矿产资源
山东已发现的矿产128种,占全国矿产种类的70%以上,其中30多种储量居全国前10位。居第一位的有黄金、自然硫、石膏;居第二位的有石油、金刚石、菱镁矿、钴、铪、花岗石;居第三位的有钾盐、石墨、滑石、膨润土、石灰岩等。其余居前10位的有煤、天然气、铁、重晶石、硅藻土、铝土矿、轻稀土、耐火粘土、珍珠岩、沸石、石英砂、云母、磷、石棉等。

5、经济总量
初步核算,2004年全省实现生产总值(GDP)15490.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5.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778.3亿元,增长6.9%;第二产业增加值8724.5亿元,增长19.2%,其中工业增加值7799.3亿元,增长21.1%,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64.5%,是拉动经济快速增长的主要动力;第三产业增加值4987.9亿元,增长12.3%。人均生产总值16925元(按现价汇率折算为2045美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14.7%。全省境内财政总收入2675.6亿元,同口径比上年增长26.1%,增幅比上年高9.2个百分点。

6、农业
山东自然条件得天独厚,是中国重要的农产区,素有“粮棉油之库,水果水产之乡”之称。烟台苹果、莱阳梨、肥城桃、乐陵金丝小枣等都是山东的名产。

7、工业
山东省工业基础雄厚。目前,基本形成了以能源、化工、冶金、建材、机械、电子、纺织、食品等支柱产业为主体的门类齐全、布局合理、比例协调的现代化工业体系。2004年全省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全部国有和年产品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非国有工业企业)4127个,年末达到20304个,实现增加值6498.3亿元,比上年增长26.5%,占GDP比重达41.9%。其中,国有控股工业增加值2290.8亿元,增长15.9%;集体工业增加值751.0亿元,增长17.8%;股份制和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工业分别增长27.5%和29.0%。轻工业增加值2343.4亿元,增长27.0%;重工业增加值4154.9亿元,增长26.3%,轻重工业之比由上年的37:63变化为36:64。

8、商业金融
近些年,全省积极贯彻扩大消费需求的一系列方针政策,消费品市场快速发展。2004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483.4亿元,比上年增长13.9%。城乡消费基本同步增长,农村市场转旺。县以上城镇实现零售额3349.2亿元,增长14.6%,市场份额为74.7%;县以下农村实现零售额1134.3亿元,增长11.8 %,市场份额为25.3%。个体私营经济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2729.4亿元,增长13.7%,市场份额达到60.9%。
年成交额一亿元以上的商品交易市场达316个,比上年增加8个;已出租摊位数20.3万个,摊位出租率为89.8%,提高1.9个百分点;营业面积为1416.9万平方米,实现成交额2243.7亿元,分别增长7.9%和9.5%。平均每个亿元市场实现成交额7.1亿元,增长6.0%。

9、对外开放
山东省是中国对外开放较早的地区之一。改革开放特别是90年代以来,山东大力实施外向带动战略,1997年省委、省政府审时度势,作出把实施经济国际化战略作为全省经济社会跨世纪发展战略之一的重大决策,有力地推动了开放型经济发展。从沿海到内地,从经济领域到科技、教育、文化等方方面面,一个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基本形成。从事对外经贸活动的企业已占到全省企业总数的一半以上。对外交往不断扩大,山东已与世界上200多个国家和地区、70多个省州、城市,建立了经贸合作关系和友好关系。世界上前500家跨国公司已有81家来山东投资设厂。山东走向世界,世界进入山东已成现实。开放型经济有了长足发展。对外贸易持续大幅度增长。

10、科学技术
山东省坚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方针,积极实施“科教兴鲁”的发展战略,加快科技创新步伐,科学技术在全省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不断提高

11、文化教育
全省有公共图书馆133个,档案馆186个,报纸146种,期刊274种。全省县以上广播电台、电视台130座,广播发射台和转播台30座。

12、历史文化
山东的文明史可以上溯到5000多年前,是东方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在山东发现了中国最早的文字-“大汶口陶文”和丁公村“龙山陶书”,发掘出了中国最早的城邦-“城子崖龙山古城”,拥有中国最古老的长城-齐长城。这里还是陶瓷和丝绸的发源地之一。

山东历史上出现过一大批至今仍对中华文化产生重要影响的历史名人。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成为中国文化的支柱,在世界上产生重大影响。古代著名军事家孙武的《孙子兵法》,仍然是中外军界和商界推崇的经典。中国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著名的鲁国和齐国都在今天的山东境内,山东因而简称“鲁”或“齐鲁”。

山东素有“孔孟之乡、礼仪之邦”。山东人具有勤劳、朴实、重情义、守信用的传统美德,向以不怕困难、不甘落后、吃苦耐劳、勤俭努力而为世人称道。

13、旅游
山东省历史悠久,山川秀丽,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被誉为“五岳之尊”的泰山和孔子故乡曲阜的孔庙、孔府、孔林,先后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自然文化遗产。

山东旅游把美丽的自然景观、丰富的历史文化和鲜明的地方特色融为一体,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目前,全省共有旅游景点500多处。基本形成了自己济南、泰安、曲阜延伸到邹城的“山水圣人”旅游区;以青岛、烟台、威海为一体的海滨风光旅游区;以潍坊市区为中心,以风筝、杨家埠木版年画、民俗风情为主体的民俗旅游区;以淄博齐国故城、殉马坑、蒲松龄故居为主体的齐文化旅游区;以黄河入海奇观和原始自然风貌为主体的东营黄河口旅游区;以水浒故事为主线;以梁山、阳古为重点的“水浒”旅游线。

  • 为什么古代的山东很穷,请各位帮忙解答,谢谢
  • 答:古代山东的经济发展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地理条件差:山东地形以山地和丘陵为主,河道平坦,没有发达的水网。受自然条件限制,山东的农业生产力发展相对较差,无法满足人民的生产生活需求。2. 交通不便:山东地处东海沿岸,在历史上曾经是海上贸易的重要区域,但是内陆部分的交通十分...

  • 山东的风土人情和地理关系是什么?
  • 答:1、地形地貌影响文化:山东地形地貌以平原和丘陵为主,这种地理环境非常适合农业生产和渔业发展。因此,山东地区的文化中农耕和渔业文化非常丰富,如孔庙、孟庙等古代文化遗址,还有济南的“72名泉”和“千佛山”,都是典型的代表。2、气候条件影响文化:山东地区属于暖温带半湿润气候,四季分明,温度适宜,...

  • 山东的自然景观有何特点?
  • 答:山东的自然景观还体现在其丰富的植被和动物资源上。山东地处温带,气候适宜,森林覆盖率较高。省内有许多自然保护区和森林公园,如泰山风景区、崂山风景区、蒙山风景区等。在这些地方,游客可以欣赏到茂密的森林、奇特的岩石、清澈的溪流等自然景观。同时,山东的动物资源也非常丰富,有许多珍稀动物栖息于此,...

  • 山东日照绿茶种植的自然条件
  • 答:1、丘陵地形,利于排水 2、夏季风的迎风坡,气候温暖湿润 3、丘陵的向阳坡,冬季气温较高,利于茶树越冬

  • 山东半岛发展经济的有利自然条件是什么?
  • 答:交通便利,陆海空方便,还有黄河作为内流运输通道,最根本的就是交通好,地势比较平坦

  • 从自然条件方面分析山东半岛发展海洋经济具备哪些优势
  • 答:1、海路交通方便,高速公路密集,东临渤海,海路方便 2、地理位置优越,靠近日韩,劳动力便宜,有利于吸引外资 3、国家支持,近年来国家在此处建立环渤海经济区,国家给予了政策优势 4、临海,经济基础较好,便于海水养殖等

  • 鲁西北平原生态环境概述
  • 答:它是在自然条件下,人们长期生活在高氟环境中,主要是通过饮水、空气或食物等介质摄入过量的氟而导致的全身慢性蓄积性中毒,俗称“大黄牙”、“干沟牙”、“糖骨病”和“黑骨风”等。山东省是全国受地方性氟中毒危害最严重的病区省份之一,病区广,病情重,危害大。地方性氟中毒病区的群众因饮用高氟水,轻者可引起...

  • 山东半岛城市群地区地质-生态环境及有关经济指标评判
  • 答:其他城市也有可持续发展的前景,由于有的自然条件差、灾害多,或者目前已发展的基础条件还差些,因而评判分值低。整个山东半岛城市群间,需要联合协作,这样才能相互取长补短,以共同取得可持续发展。 (二)山东半岛地区主要城市的地质-生态环境问题 下面对山东半岛城市群几个重要城市地质-生态环境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作些...

  • 山东适合种植的药材有哪些
  • 答:花朵质量较高,因此很受市场欢迎。除此之外,山东还适合种植黄芪、丹参、薏苡仁、苦参等多种药材,这些药材的生长条件都与山东的自然环境相符,因此具有无可替代的地理优势。总的来说,山东是我国重要的药材种植基地之一,优越的自然条件让山东所产药材品质优良,倍受市场青睐。

  • 去东北和山东当兵哪里好
  • 答:2. 部队战斗力:东北和山东的部队都具有较强的战斗力。东北地区的部队,由于历史原因和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具有较为丰富的战斗经验和优良的传统。山东的部队则具有较强的机动性和战斗力,特别是在海军方面具有较为突出的实力。3. 风景和自然条件:东北和山东的自然风景都很优美。东北地区以其壮观的自然...

    户户网菜鸟学习
    联系邮箱
    返回顶部
    移动学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