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学习网 导航

砖混工程脚手架拉结点设置要求是什么? 外脚手架拉结点有什么要求

2024-06-01m.verywind.com
砖混工程脚手架拉结点设置要求是什么?~

  横向水平杆承受脚手板传下来的荷载。在双排脚手架中,杆的两端各用一个直角扣件分别固定在里、外大横杆上。双排脚手架里排立杆距墙1250mm时,横向水平杆伸出里杆35~1000mm,伸出外杆250mm;单排脚手架的横向水平杆,插入墙内长度不小于450mm。同时,横向水平杆必须在立杆与纵向水平杆的交点处(主节点)设置,紧靠主节点(两直角扣件中心距不大于375mm)且严禁拆除。当遇作业层铺设脚手板时,应在两主节点中间处再增设一根小横杆(小横杆间距不大于立杆纵距的1/2),当非作业层拆除脚手板时,增设的横向水平杆可随时拆除,但主节点处横向水平杆不准拆掉。

横向水平杆是脚手架的受力杆件,横向水平杆不仅承受脚手板传来的荷载,同时还将里外立杆连接,以此提高脚手架的整体性和承载能力。当工地因大型工具不配套横向水平杆被过量拆除后,双排脚手架实际上已形成里、外两片脚手架单独工作,承受荷载后,会过早变形失稳。如果横向水平杆设置时的扣件只紧固一端,同样因不能将里外排脚手架连接在一起而不能共同工作。试验表明:当非作业层横向水平杆隔一步或隔两步间隔拆除时,脚手架的承载能力也将随之降低10%以上。

纵向水平杆向立杆传递荷载时,由于纵向水平杆是附在立杆的一侧,所以立杆是偏心受压(偏心距为53mm),为减小立杆受力后变形,把纵向水平杆设置在立杆的里侧(双排脚手架的里、外排立杆,都把纵向水平杆设置在里侧)。这样脚手架承受荷载时,里、外排立杆的变形是对称地向外弯曲,但由于在节点处设置了横向水平杆,所以就使里、外立杆的变形相互抵消,从而提高脚手架立杆的刚度和整体稳定,提高承载能力。

而纵向水平杆的间距称为步距,步距的大小,直接影响着立杆的长细比和脚手架的承载能力。在其他条件相同时,当步距由1.2m增加到1.8m时,脚手架的承载能力将下降26%以上。所以施工中纵向水平杆的布距不得随意加大,不得擅自拆掉纵向水平杆。

设置剪刀撑可增强脚手架的纵向刚度,阻止脚手架倾斜,并有助于提高立杆的承载能力。试验表明:设置剪刀撑可提高承载力10%以上。按规范要求应在脚手架外侧设置剪刀撑,跨越范围为5~7根立杆(不小于6m),剪刀撑与地面夹角为45°~60°。剪刀撑斜杆与立杆及外伸的横向水平杆交点处用回转扣件紧固。剪刀撑底部落地并垫木板,随脚手架的搭设同时设置剪刀撑。当脚手架高度低于24m时,除在脚手架的两端各设置一组剪刀撑外,其中间可间断每隔9~15m设置一组;脚手架高度大于24m时,应连续设置。同时,剪刀撑在脚手架中是承受拉杆或压杆的作用,而杆件承拉或受压力的大小主要是靠扣件的抗滑能力,所以在剪刀撑斜杆上扣件设置得越多其受力效果越好。斜杆的接长采用搭接,搭接处不少于2个回转扣件,搭接长度1m。

连墙件、横向斜撑如何设置

连墙件可按二步三跨或三步三跨设置,每个连墙件控制面积不大于40m2,当脚手架搭设高度超过50m时,每个连墙件控制面积不应大于27m2。设置连墙件的垂直距离控制要比水平距离更重要。试验表明:在连墙件控制面积相同的两个脚手架,按二步三跨设置的连墙件,比按三步二跨设置连墙件的脚手架承载能力提高7%。连墙件的位置应靠近(不大于750mm)主节点处设置,因为只有设在节点附近传力效果最好,才能有效地阻止脚手架发生横向弯曲失稳;最不利的位置是设置在立杆步距的中间。这种设置几乎起不到横向约束的作用。必须从底层第一步纵向水平杆处开始设置,因为第一步立杆,所承受的轴向力最大,此处设置了连墙件,也等于增设了一个支座,这是从构造上保证脚手架立杆局部稳定性的重要措施之一。对一字型、开口型脚手架的两端池必须设置连墙件,以提高脚手架的整体稳定。要注意连墙件应呈水平设置,当不能水平设置时,可以使脚手架一端较低,建筑物一端较高,但不准建筑物一端低于脚手架端连接。

横向斜撑也叫横向剪刀撑,是沿脚手架横向水平杆方向,在1~2个步距内设置的斜杆,由脚手架底部至顶部呈之字型或呈十字型连续设置,采用回转扣件,固定在与之相交的立杆或横向水平杆的伸出端上。对于一字型脚手架及非封闭型脚手架的尽端处,应设置横向斜撑。当脚手架搭设高度超过24m时,应每隔6跨设置一道横向斜撑。遇作业层时,临时拆除,非作业层时,及时恢复。

通过脚手架荷载试验表明:双排扣件钢管脚手架的主要破坏形式为整体横向失稳破坏。所以增强脚手架横向刚度是提高脚手架承载能力的有效措施。可通过减小步距、缩小连墙件的垂直距离以及增强横向斜撑等措施实现。

外脚手架搭设规范,你知道吗

横向水平杆承受脚手板传下来的荷载。在双排脚手架中,杆的两端各用一个直角扣件分别固定在里、外大横杆上。双排脚手架里排立杆距墙1250mm时,横向水平杆伸出里杆35~1000mm,伸出外杆250mm;单排脚手架的横向水平杆,插入墙内长度不小于450mm。同时,横向水平杆必须在立杆与纵向水平杆的交点处(主节点)设置,紧靠主节点(两直角扣件中心距不大于375mm)且严禁拆除。当遇作业层铺设脚手板时,应在两主节点中间处再增设一根小横杆(小横杆间距不大于立杆纵距的1/2),当非作业层拆除脚手板时,增设的横向水平杆可随时拆除,但主节点处横向水平杆不准拆掉。

横向水平杆是脚手架的受力杆件,横向水平杆不仅承受脚手板传来的荷载,同时还将里外立杆连接,以此提高脚手架的整体性和承载能力。当工地因大型工具不配套横向水平杆被过量拆除后,双排脚手架实际上已形成里、外两片脚手架单独工作,承受荷载后,会过早变形失稳。如果横向水平杆设置时的扣件只紧固一端,同样因不能将里外排脚手架连接在一起而不能共同工作。试验表明:当非作业层横向水平杆隔一步或隔两步间隔拆除时,脚手架的承载能力也将随之降低10%以上。

纵向水平杆向立杆传递荷载时,由于纵向水平杆是附在立杆的一侧,所以立杆是偏心受压(偏心距为53mm),为减小立杆受力后变形,把纵向水平杆设置在立杆的里侧(双排脚手架的里、外排立杆,都把纵向水平杆设置在里侧)。这样脚手架承受荷载时,里、外排立杆的变形是对称地向外弯曲,但由于在节点处设置了横向水平杆,所以就使里、外立杆的变形相互抵消,从而提高脚手架立杆的刚度和整体稳定,提高承载能力。

而纵向水平杆的间距称为步距,步距的大小,直接影响着立杆的长细比和脚手架的承载能力。在其他条件相同时,当步距由1.2m增加到1.8m时,脚手架的承载能力将下降26%以上。所以施工中纵向水平杆的布距不得随意加大,不得擅自拆掉纵向水平杆。

设置剪刀撑可增强脚手架的纵向刚度,阻止脚手架倾斜,并有助于提高立杆的承载能力。试验表明:设置剪刀撑可提高承载力10%以上。按规范要求应在脚手架外侧设置剪刀撑,跨越范围为5~7根立杆(不小于6m),剪刀撑与地面夹角为45°~60°。剪刀撑斜杆与立杆及外伸的横向水平杆交点处用回转扣件紧固。剪刀撑底部落地并垫木板,随脚手架的搭设同时设置剪刀撑。当脚手架高度低于24m时,除在脚手架的两端各设置一组剪刀撑外,其中间可间断每隔9~15m设置一组;脚手架高度大于24m时,应连续设置。同时,剪刀撑在脚手架中是承受拉杆或压杆的作用,而杆件承拉或受压力的大小主要是靠扣件的抗滑能力,所以在剪刀撑斜杆上扣件设置得越多其受力效果越好。斜杆的接长采用搭接,搭接处不少于2个回转扣件,搭接长度1m。

连墙件、横向斜撑如何设置

连墙件可按二步三跨或三步三跨设置,每个连墙件控制面积不大于40m2,当脚手架搭设高度超过50m时,每个连墙件控制面积不应大于27m2。设置连墙件的垂直距离控制要比水平距离更重要。试验表明:在连墙件控制面积相同的两个脚手架,按二步三跨设置的连墙件,比按三步二跨设置连墙件的脚手架承载能力提高7%。连墙件的位置应靠近(不大于750mm)主节点处设置,因为只有设在节点附近传力效果最好,才能有效地阻止脚手架发生横向弯曲失稳;最不利的位置是设置在立杆步距的中间。这种设置几乎起不到横向约束的作用。必须从底层第一步纵向水平杆处开始设置,因为第一步立杆,所承受的轴向力最大,此处设置了连墙件,也等于增设了一个支座,这是从构造上保证脚手架立杆局部稳定性的重要措施之一。对一字型、开口型脚手架的两端池必须设置连墙件,以提高脚手架的整体稳定。要注意连墙件应呈水平设置,当不能水平设置时,可以使脚手架一端较低,建筑物一端较高,但不准建筑物一端低于脚手架端连接。

横向斜撑也叫横向剪刀撑,是沿脚手架横向水平杆方向,在1~2个步距内设置的斜杆,由脚手架底部至顶部呈之字型或呈十字型连续设置,采用回转扣件,固定在与之相交的立杆或横向水平杆的伸出端上。对于一字型脚手架及非封闭型脚手架的尽端处,应设置横向斜撑。当脚手架搭设高度超过24m时,应每隔6跨设置一道横向斜撑。遇作业层时,临时拆除,非作业层时,及时恢复。

通过脚手架荷载试验表明:双排扣件钢管脚手架的主要破坏形式为整体横向失稳破坏。所以增强脚手架横向刚度是提高脚手架承载能力的有效措施。可通过减小步距、缩小连墙件的垂直距离以及增强横向斜撑等措施实现。

  • 刚性连墙件(拉结点)设置规范
  • 答:需要设置刚性连墙件(拉结点。拉结点应:拉结点距离规范垂直≤4m,水平≤6m,刚性拉结,双扣件,20m以上应有卸荷措施。隣连墙件设置规范连墙件应从底层开始设置,并靠近主节点,不应超过300mm。脚手架连墙件设置规范一字型、开口型脚手架两端必须设置连墙件,垂直距离不应大于层高,且不大于4m。防止双方向...

  • 脚手架拉结点如何确认?
  • 答:(2)拉结点在转角范围内和顶部处加密,即在转角1米以内范围按垂直方向每3.6米设一拉结点。(3)拉结点应保证牢固,防止其移动变形,且尽量设置在外架大小横杆接点处。(4)外墙装饰阶段拉结点,也须满足上述要求,确因施工需要除去原拉结点时,必须重新补设可靠,有效的临时拉结,以确保外架安全...

  • 脚手架的拉结点规定
  • 答:脚手架与建筑物按水平向不大于7米,垂直方向不大于4米设一拉结点,拉结点在转角和顶部处加密。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六条民事案件的审判权由人民法院行使。人民法院依照法律规定对民事案件独立进行审判,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第七条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必须以事实...

  • 外脚手架拉结点有什么要求
  • 答:1、支撑杆式悬挑脚手架搭设要求 支撑杆式悬挑脚手架搭设需控制使用荷载,搭设要牢固。搭设时应该先搭设好里架子,使横杆伸出墙外,再将斜杆撑起与挑出横杆连接牢固,随后再搭设悬挑部分,铺脚手板,外围要设栏杆和挡脚板,下面支设安全网,以保安全。2、连墙件的设置 根据建筑物的轴线尺寸,在水平...

  • 脚手架各拉结点间的垂直距离有哪些安全要求
  • 答:1,脚手架各拉结点间的垂直距离不应大于4米。2,脚手架各拉结点间的水平距离不应大于6米。 3,高度超过20米的脚手架进行拉结时不能使用柔性材料。 4,砌筑脚手架必须均布荷载,对每平米的荷载有哪些安全要求? 不得超过 270公斤。脚手架 #拉结点 #垂直距离 #水平距离 #柔性材料 #高度 #砌筑...

  • 脚手架各拉结点间的垂直距离有哪些安全要求
  • 答:架板铺设:架高在4m以内,架板间隙≯20cm,架高大于4m,架板必须满铺。规范规定距离装饰面不大于100mm。(JGJ130-2011)。主体施工时考虑到模板安装,一般控制在300以内。结构脚手架和装饰脚手架对这个距离要求是一样的。特点:脚手架结构、构件存在初始缺陷,如杆件的初弯曲、锈蚀,搭设尺寸误差、受荷...

  • 脚手架搭设方式及要求
  • 答:稳固的拉结:</ 拉结点需通过钢管扣件牢固固定,连墙件的布置遵循两步三跨的原则,确保每个节点的稳定性,无松动是安全的保障。剪刀撑的舞动:</ 每一道剪刀撑都需连续设置,每5根立杆链接一道,斜杆的角度和长度需严格遵守设计,如同舞蹈中的精准编排。踏实地铺设:</ 脚手板的铺设要求满铺且稳实,...

  • 建筑工地脚手架的搭设要求有哪些?
  • 答:2、脚手架包括落地式脚手架、悬挑式脚手架、附着式脚手架、门式脚手架 等。脚手架严禁钢木、钢竹混搭,严禁不同受力性质的架体连接在一起。3、安全网挂设严密,达到大面平整、绷紧、顺直,水平搭接部位要保证至 少重叠一个孔,并洞洞满扎,不得漏绑,远观不得有明显的空隙。4、立杆:间距统一,...

  • 老旧小区改造砖混工程外墙脚手架拉结点可以设在砖墙上吗
  • 答:砖砌体下列地方不得留设脚架手眼:1、过梁上与过梁成60度角的三角形范围及过梁净跨度2分之1的高度范围内。2、宽度小于1m的窗间墙。3、砌体门窗洞口两侧200mm(石砌体为300mm)和转角处450mm(石砌体为600mm)范围内。4、梁或梁垫下及其左右500mm范围内。5、设计不允许设置脚手眼的部位。

  • 建筑工程脚手架施工规范有哪些?
  • 答:3.外脚手架立杆间距钢管不得大于1.8m,大横杆间距不得大于1.8m,小横杆间距不大于1.5m;4.脚手架必须按楼层与结构拉接牢固,拉接点垂直距离不得超过4m,水平距离不得超过6m.拉结所用的材料强度不得低于双股8#铅丝的强度。高大架子不得使用柔性材料进行拉结。在拉结点处设可靠支顶;5.脚手架的...

    户户网菜鸟学习
    联系邮箱
    返回顶部
    移动学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