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学习网 导航

咳嗽分那些类型?如何辨证论治? 如何区分咳嗽是寒咳还是热咳

2024-06-02m.verywind.com
咳嗽分几种?是怎么分的?额?~

对于咳嗽可以根据自己的症状对症而治,要想快点好,建议每天喝两杯徳甫的钦炎清茶,对咳嗽很有帮助。独立包装,方便携带,不管出差,还是上班都可饮用。
1.风寒袭肺。
咳嗽,痰稀薄白,咽痒,常伴鼻塞、流清涕、喷嚏、恶寒头痛、肢节酸痛,舌苔薄白,脉浮紧等。治宜疏风散寒、宣肺止咳。可选用通宣理肺丸(由麻黄、苏叶、前胡、杏仁、桔梗、陈皮、半夏、茯苓、枳壳等组成),每次服1丸,每日3次,用淡姜汤或温开水送服。其他功效相近的还有麻黄止嗽丸、解肌宁嗽丸、小青龙合剂(冲剂)等,也可参考选用。忌吃生冷油腻食物。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患者禁止服用。
2.风热犯肺。
咳嗽,咳声粗亢,痰稠色黄,咯痰不爽,伴有发热恶风、头痛汗出、咽干口渴、鼻流黄涕,舌红苔薄黄,脉浮数等。治宜疏风清热、宣肺止咳。可选用羚羊清肺丸(由羚羊角粉、浙贝母、大青叶、桑白皮、金银花、杏仁、枇杷叶、黄芩、前胡等中药组成),每次服1丸,每日3次,温开水送服。其他功效相近的还有桑菊感冒片、川贝止咳露、蛇胆川贝液(散)等,也可参考选用。寒咳、胃寒呕吐及糖尿病患者禁服。
3.痰热郁肺。
咳而气喘,痰多色黄黏稠,不易咯出,口鼻气热、口苦咽干、咽痛喉肿、胸痛胸闷,舌苔黄,脉弦数等。治宜清肺泻火、化痰止咳。可选用二母宁嗽丸(由浙贝母、知母、石膏、黄芩、栀子、栝楼皮、桑白皮、五味子、陈皮、茯苓、甘草等组成),每次服1丸,每日3次,温开水送服。其他功效相近的有清气化痰丸、羚羊清肺丸等,可参考选用。
4.痰湿蕴肺。
咳嗽多痰、痰白而黏,痰出即咳止,伴有胸脘胀闷、神疲乏力、身重困倦、饮食减少、恶心呕吐、大便时溏,舌苔白腻,脉濡滑等。治宜健脾燥湿、化痰止咳。可选用千金化痰丸(由法半夏、茯苓、陈皮、白附子、白术、枳实、胆南星、海浮石、当归、知母、天花粉等组成),每次服6克,每日3次,温开水送服。其他功效相近的还有二陈丸、橘红丸等,也可参考选用。
5.肝火犯肺。
咳时面赤、咽干口苦、痰滞咽喉,只咳不出、量少质黏或如絮条,胸胁胀痛、咳时引痛、症状随情绪波动,舌红、苔薄黄少津,脉弦数。治宜清肺泻肝、顺气降火。可选用黛蛤散、泻白散加减(桑白皮、地骨皮、黄芩、山栀子、丹皮、青黛、海蛤壳、粳米、甘草等)。注意保持心情舒畅。
6.肺阴亏耗。
久咳不止,干咳少痰或痰中带血,伴有形体消瘦、口燥咽干、声音嘶哑、潮热盗汗、胸部隐痛,舌质红少苔,脉细数等。治宜养阴润肺、化痰止咳。可选用养阴清肺丸(由生地、玄参、麦冬、川贝母、白芍、丹皮、薄荷、甘草等组成),每次服1丸,每日3次,温开水送服。其他功效相近的还有百合固金丸、蛤蚧养肺丸等,也可参考选用。

热咳还是寒咳有一个简单的区分方法,就是看舌头。如果舌苔为白色,则为风寒咳嗽,说明感冒重,咳嗽痰薄,白色粘稠,有鼻塞流鼻涕。

【辨证论治】

1.辨证要点

(1)辨别外感与内伤

①外感咳嗽:多是新病,起病急,病程短,病情较轻,常伴有肺卫表证,属于邪实。

②内伤咳嗽:多为久病,起病缓,常反复发作,病程长,病情较重,多伴见其他脏腑病证,属于邪实正虚。

(2)辨咳嗽的特征

①发作时间:咳嗽发于白昼,鼻塞声重者,多为外感咳嗽;晨起咳嗽,阵发加剧,咳声重浊,多为痰浊咳嗽;夜卧较剧,持续难已,短气乏力者,多为气虚或阳虚咳嗽;午后或黄昏咳嗽加重,多属肺燥阴虚。

②性质:干性咳嗽见于风燥、气火、阴虚等咳嗽;湿性咳嗽见于痰湿等咳嗽。

③声音:咳嗽声低气怯属虚,洪亮有力属实。

(3)辨痰的性状

①辨色:痰色白属风、寒、湿;色黄属热;色灰为痰浊;血性痰(脓痰、铁锈色痰)

为肺脏风热或痰热;粉红色泡沫痰属心肺气虚,气不主血。

②辨质:痰液稀薄属风寒、虚寒;痰稠属热、燥、阴虚;痰稠厚属湿热。

③辨量:痰量偏少属干性咳嗽,痰量偏多属湿性咳嗽。

④辨味:热腥为痰热,腥臭为肺痈之候;味甜者属痰湿;味咸为肾虚。

2.分证论治外感咳嗽治宜祛邪利肺;内伤咳嗽治当祛邪止咳,扶正补虚,标本兼顾,分清虚实处理。

(1)外感咳嗽

①风寒咳嗽

主证:咳嗽声重,气急,咽痒,咳痰稀薄色白,常伴有鼻塞,流清涕,恶寒,发热,无汗等表证;舌苔薄白,脉浮或浮紧。

治法:疏风散寒,宣肺止咳。

方药:三拗汤合止嗽散加减。药用麻黄6g,杏仁10g,甘草6g,荆芥10g,桔梗6g,白前10g,陈皮6g,百部10g,紫菀10g。

②风热咳嗽

主证:咳嗽频剧,气粗或咳声嘎哑,喉燥咽痛,咳痰不爽,痰黏稠或稠厚,咳时汗出,常伴鼻流黄涕,口渴,头痛,肢楚,恶风,身热等表证;舌苔薄黄,脉浮数或浮滑。

治法:疏风清热,宣肺化痰。

方药:桑菊饮加减。药用桑叶10g,菊花12g,连翘15g,薄荷6g,杏仁10g,甘草6g,桔梗6g,芦根15g。

③风燥咳嗽

主证:喉痒,干咳,连声作呛,咽喉干痛,唇鼻干燥,无痰或痰少而黏成丝,不易咳出,或痰中带血丝,口干,初起或伴鼻塞、头痛、微寒、身热等表证;舌干红少津,舌苔薄白或薄黄,脉浮数或小数。

治法:疏风清肺,润燥止咳。

方药:桑杏汤加减。药用桑叶10g,杏仁10g,沙参15g,浙贝母10g,豆豉10g,山栀子10g,梨皮20g。

(2)内伤咳嗽

①痰湿蕴肺

主证:咳嗽反复发作,咳声重浊,痰多,因痰而嗽,痰出嗽平,痰黏腻或稠厚成块,色白或带灰色,每于早晨或食后则咳甚痰多,进甘甜油腻食物加重,胸闷,胸痞,呕恶,食少,体倦,大便时溏;舌苔白腻,脉象濡滑。

治法:健脾燥湿,化痰止咳。

方药:二陈汤合三子汤养亲汤加减。药用半夏10g,陈皮6g,茯苓12g,甘草6g,苏子10g,白芥子10g,莱菔子10g。病情平稳后可服六君子丸以调理。

②痰热郁肺

主证:咳嗽气息粗促,或喉中有痰声,痰多、质黏厚或稠黄,咳吐不爽,或有热腥味,或吐血痰,胸胁胀满,咳时引痛,面赤,或有身热,口干欲饮;舌苔薄黄腻,质红,脉滑数。

治法:清热肃肺,化痰止咳。

方药:清金化痰汤加减。药用黄芩10g,山栀子10g,桔梗10g,麦冬15g,桑白皮10g,贝母10g,知母10g,瓜蒌仁10g,橘红6g,茯苓15g,甘草6g。

③肝火犯肺

主证:上气咳逆阵作,咳时面赤,咽干,常感痰滞咽喉,咳之难出,量少质黏,或痰如絮状,胸胁胀痛,咳时引痛,口干苦。症状可随情绪波动增减。舌苔薄黄少津,脉象弦数。

治法:清肺平肝,顺气降火。

方药:泻白散合黛蛤散加减。药用青黛6g,海蛤壳6g,桑白皮10g,地骨皮10g,粳米10g,甘草6g,青皮6g,陈皮6g,五味子6g,沙参15g,白茯苓10g。

④肺阴虚证

主证:干咳,咳声短促,痰少黏白,或痰中挟血,或声音逐渐嘶哑,口干咽燥,或午后潮热颧红,手足心热,夜寐盗汗,起病缓慢,日渐消瘦,神疲;舌质红、少苔、脉细数。

治法:滋阴润肺,止咳化痰。

方药:沙参麦冬汤加减。药用沙参15g,麦冬10g,玉竹10g,桑叶10g,甘草6g,天花粉20g,生扁豆10g。

3.针灸疗法主穴天突、肺俞、合谷、膻中、定喘、膏肓俞。风寒者加列缺、外关、风池、风门穴,风热者加尺泽、曲池、大椎穴,痰湿阻肺者加丰隆、足三里、脾俞穴,肝火犯肺者加肝俞、太冲、行间、照海穴,脾肾阳虚者加脾俞、肾俞、关元、足三里穴;外感咳嗽及内伤咳嗽实证用泻法,虚者用补法,风寒、阳虚及痰浊阻肺者加灸,风热者可刺络放血或点刺放血,1/d,每次留针15~20min。

【预防】注意气候变化,防寒保暖,避免受凉。饮食不宜甘肥、辛辣及过咸,戒烟酒。适当参加体育锻炼,以增强体质,提高抗病能力。



  • 咳嗽的辨证分型证治
  • 答:(3)气虚咳嗽 证候 咳而无力,痰白清稀,面色苍白,气短懒言,语声低微,自汗畏寒,舌淡嫩,边有齿痕,脉细无力。证候分析 肺为气之主,肺虚则气无所主,腠理不密,肺失清肃,故见咳而无力,咳嗽反复不已,自汗畏寒。肺虚及脾,则脾虚水湿不能运化,酿液成痰,则痰白清稀,气短懒言为辨证要...

  • 小孩咳嗽:如何区分类型并进行治疗?
  • 答:春季是小孩呼吸道感染的高发期,咳嗽是最常见的症状之一。作为父母,要学会区分咳嗽的类型,根据不同情况进行治疗。本文将为您介绍小孩咳嗽的类型和治疗方法,帮助您更好地照顾孩子的健康。裸轻微咳嗽如果孩子咳嗽只是轻微的,多休息、注意饮食,三至五天就能痊愈。裸持续咳嗽如果孩子咳嗽时间超过一个星期,且伴有高热等症...

  • 中医如何看咳嗽
  • 答:中医看病,历来是审症求因,辨证施治,就是要根据病人的临床征候,舌象.脉象等体征辩出阴、阳、表、里、寒、热、虚、实来,这样才能对症下药,取得良好的疗效。辨证就要根据病人的实际病情,才知道你的咳嗽是虚症还是实证,是寒症还是热证,因此你如果得了咳嗽还是应急时到医院来诊治。不要自行乱服药,以...

  • 中医咳嗽症状分7种,辨证施治,灵活用药
  • 答:咳嗽是肺系常见病症,外感六淫、内伤七情、饮食劳倦等,均可以损伤肺气,引发咳嗽。临床需辨表、里、寒、热、虚、实,根据主证,随机选方,并兼顾次症,灵活加减用药!1、 温散风寒 症状举例: 运动后弃衣贪凉,次日咳嗽音哑,咽喉奇痒,痰白清稀,并有恶寒发热,无汗身痒,头项酸痛,舌苔薄白。...

  • 中医的咳嗽分分类
  • 答:回答:你好,中医的咳嗽分类如下 1、风寒咳嗽:可用杏仁10克、生姜3片、白萝卜100克水煎服。2、风热咳嗽:可用藕汁、梨汁各半盅合服。3、痰热咳嗽:不妨用新鲜熟木瓜一个,去皮蒸熟,加少量蜜糖吃。4、痰湿咳嗽:用薏米煮粥,有助于治疗咳嗽和喉中漉漉痰声;或用桔皮30克煎取浓汁,去渣,然后加入粳米50到...

  • 咳嗽的中医辨证分型及常用中成药
  • 答:咳嗽,一年四季都有发生。中医依据病因不同,将咳嗽分为7类。针对不同类型咳嗽,需选用不同治疗方法和相应药物,才能取得疗效。风邪犯肺证 表现症状: 咳嗽气急,或呛咳阵 作,咽痒,遇冷空气、异味等因素突发或加重,或夜卧晨起咳剧,多呈反复性发作,干咳无痰或少痰。舌苔薄白,脉浮、或紧、或...

  • 咳嗽不再迷茫:分外感与内伤,你知道怎么区分吗?
  • 答:咳嗽是常见的症状,但是咳嗽的原因却有很多种。本文将为你介绍咳嗽的分类和食疗养生方法,帮助你更好地了解咳嗽的病因和治疗方法,让孩子健康无忧。裸风寒咳嗽风寒咳嗽的症状是舌苔白,痰稀白黏,伴鼻塞流涕。可以试试生姜红糖大蒜水,小火煮10分钟,让孩子远离咳嗽!风热咳嗽风热咳嗽的症状是舌苔黄红,痰黄稠难咳,咽...

  • 中医里,咳嗽分为哪几种啊?
  • 答:(1)中医将咳嗽分为两大类:一类叫外感咳嗽,另一类叫内伤咳嗽;(2)在外感咳嗽里面,又会详细的分为:风热咳嗽,风寒咳嗽,燥咳;(3)内伤咳嗽分为:痰热咳嗽,肺热咳嗽,干火咳嗽,痰湿咳嗽等;(4)发现有咳嗽的症状,要辩证治疗,药症相对疗效就会很好。

  • 感冒后咳嗽分型辨治
  • 答:笔者按照伤寒六经辨证的理论,将感冒后咳嗽分为3个证型:表邪客肺、邪热恋肺、邪入少阳,临证三者亦相互错杂。 表邪客肺 患者临床表现以 *** 性咳嗽为主,多为干咳,少数人伴有少量白痰,伴有或不伴有胸闷,在吸入冷气或者 *** 性气味时加重,或伴有轻微恶寒。主要病机为风邪客肺,肺失宣...

  • 中医如何治疗咳嗽?
  • 答:中医辨证咳嗽是指肺气不清,失于宣肃,上逆作声而引起咳嗽为其证候特征。咳嗽、咯痰是本证的主要症状。由于病因和机体反应性的不同,则出现相应的症状和特征。 外感引起的咳嗽、咯痰大多伴有发热、头痛、恶寒等,起病较急,病程较短;内伤所致咳嗽,一般无外感症状,起病慢,病程长,常伴有脏腑功能...

    户户网菜鸟学习
    联系邮箱
    返回顶部
    移动学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