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学习网 导航

跪求啊 五代十国 五胡十六国 还有魏晋南北朝的关系 魏晋南北朝(包含五胡十六国)和五代十六国

2024-06-01m.verywind.com
五胡十六国与魏晋南北朝的关系?~

一、“五胡十六国”指的是匈奴、鲜卑、羯、氐、羌这五个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它们与东晋同时存在,分别是成汉、前赵、后赵、前凉、北凉、西凉、后凉、南凉、前燕、后燕、南燕、北燕、夏、前秦、西秦、后秦十六个国家。其范围大致上涵盖汉地中部、东部、西部,最远可达漠北及西域。
二、时间顺序
220年曹操病逝,其子曹丕迫汉献帝禅让,立国号为魏,史称曹魏。公元265年,司马炎篡位建立晋朝,史称“西晋”,西晋是大统一王朝。
西晋后为东晋和五胡十六国,东晋在南方,十六国在北方。东晋、五胡十六国后为南北朝时期。南北朝是南朝和北朝的统称,南朝朝代更替为宋、齐、梁、陈,北朝北魏,后分裂为东魏和西魏,后被北齐和北周取代。


扩展资料
五胡十六国时期的有关历史
五胡十六国时期代表北方(有时包括蜀地)在西晋灭亡到北魏统一华北期间的时期,当时南方则为东晋时期。
“五胡”为匈奴、鲜卑、羯(匈奴分支)、羌和氐。代表建立北方诸国的主要民族,但实际上建立者还有汉族(前凉、西凉等等)、高句丽族(北燕)、丁零族(翟魏)等族。“十六国”则是源自北魏末年的史官崔鸿私下撰写的《十六国春秋》而得名。
此外,北方亦非仅十六国,他自北方所有大大小的政权中选出国祚较长、影响力大、较具代表性的十六国。
上述政权中,后赵、前燕、前秦都曾占据过北方的大部分疆域,尤其是前秦曾一度统一了北方,不过时间都很短暂。在这百年间,北方战乱基本上没有停息。
该时期自304年李雄和刘渊分别在汉地巴蜀建立成国(成汉)、在中原建立汉赵(后称前赵)时起。在诸国混战期间,前秦苻坚一度统一华北,但在南征东晋时,于淝水之战惨败。其后各族于关东及空虚的关中叛变,加上东晋北伐,前秦全面崩溃,北部再度混乱。
北魏立国后,经过拓跋圭、拓跋嗣及拓跋焘的经营,最后于439年统一华北,进入南北朝时期。

一、魏晋南北朝:
1、《魏晋南北朝史讲演录》
陈寅恪 著/ 万蝇楠 整理
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7
作品简介:
本书是陈寅恪先生关于魏晋南北朝史的讲演录,由万绳南教授根据笔记整理而成。虽非陈先生原著,但较为真实地体现了其在魏晋南北朝史方面的研究成果。内容涉及魏晋南北朝政治、制度、文化、宗教、民族关系等各个领域,可从宏观微观两个层面了解这段历史。
2、《波峰与波谷》
阎步克 著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7
作品简介:
该书本是一部优秀的学术普及著作(仅有244页),却极具理论高度。作者阎步克从“制度史观”出发,着重从“政治制度”与“政治势力”两方面叙述秦汉魏晋南北朝的政治文明历程。对于制度史感兴趣的同学可以一观,作者的另一部书《品位与职位:秦汉魏晋南北朝官阶制度研究》亦值得一看。
3、《中华的崩溃与扩大》
[日]川本芳昭 著/余晓潮 译
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
作品简介 :
此书为《讲谈社·中国的历史》丛书中的一册。作者川本芳昭为日本九州大学教授。本书侧重探讨了夹在汉、唐两个统一帝国之间的魏晋南北朝时期,汉民族的形成过程、中华文明的本质;对于当时周边地区与汉民族之间的关系也有所涉及。其论述兼具学术性和趣味性,亦可窥见日本学者对魏晋南北朝史的研究动态。此外,这本书装帧不错,开本大小合适,拿在手里很舒服。
4、《东晋门阀政治》
田余庆 著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作品简介:
不必多言,一本一版再版的好书。田先生认为严格意义上的门阀政治,仅存东晋一朝;门阀政治即门阀士族与皇权共治,是皇权政治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出现的变态,具有暂时性和过渡性。并以江左几家士族与侨性士族与司马皇权结合的历史兴衰为线索,解读“东晋门阀政治”。
5、《两汉魏晋南北朝宰相制度研究》
祝总斌 著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7
作品简介:
该书对两汉魏晋南北朝宰相制度在不同历史阶段纷繁复杂的变化,逐一作出了细致的考证和论述。视角新颖,有许多不同于常识的观点,例如其不同意长久以来宰相制度的变化主要出于君相权之争说;将政治制度与宫廷内外的建筑布局结合起来做分析等视角都是前人很少留意,对于了解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宰相制度演变非常有价值。
6、《九品官人法研究》
[日]宫崎市定 著/韩升,刘建英 译
北京:中华书局,2008
作品简介:
本书是对中国魏晋南北朝史中重要的铨选制度——九品官人法的里程碑式的研究著作。九品官人法,即我们所熟知的九品中正制,不过关于这两个概念的关系仍有论争。宫崎先生非常注重考证,做学问比较细致,通过此书可窥见一斑。另有《宫崎市定中国史》一书,近年所出,对了解魏晋南北朝历史亦有帮助。
7、《拓跋史探》
田余庆 著
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1
作品简介:
上面已经推荐了田先生一本书,这里再推荐一本《拓跋史探》。乃是一本关于北魏鲜卑历史研究的论文集,该书具有前瞻性,强调了民族史在历史研究中的重要性,也为现在中国古代史研究有启发作用。田先生著作不丰,但是出精品。其还有一本《秦汉魏晋史探微》也非常精彩。
8、《中国中世社会与共同体》
[日]谷川道雄 著/马彪 译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
作品简介:
本书由12篇论文组成,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对日本中国史研究的理论问题的检讨和反思,二是对六朝具体历史的分析,在书中提出了著名的“豪族共同体”理论。谷川道雄本人在魏晋南北朝领域研究用力颇深,给日本中国史研究带来深刻影响。
9、《魏晋南北朝史论集》
周一良 著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作品简介:
周一良先生在中国史、日本史、亚洲史、敦煌学等诸多领域均有不俗的造诣。而本书基本收全了周先生在魏晋南北朝史领域研究的代表性论文,以时间为序进行排列,有关于官制、礼制、词语等诸多方面的考证。倘若对魏晋南北朝有进一步了解的想法,可以阅读这本书。
10、《魏晋南北朝隋唐史三论》
唐长孺 著
北京:中华书局,2011
作品简介:
唐先生还有《魏晋南北朝史论丛》、论丛续编和论丛拾遗等,专业性更强。相比之下,《三论》更适合入门阅读,其论述魏晋南北朝的部分大致有一半左右,乃是唐先生晚年魏晋史研究的理论总结。其具有扎实的史料功底,善用史料且考证精细。
另外,还有几点意见:
① 倘若书籍有修订版本,,比如《东晋门阀政治》,北京大学出版社在2012年便出过精装修订本之中包含着作者的新想法,文本的校正也当优于前面的版本。
② 所列书籍多能购买到纸质本,买不到的电子版本也比较普及。
③ 所举作者均是魏晋南北朝领域研究的大家,亦可以将他们的其他著作加以阅读,对于了解一名史家的学术脉络和整体思想很有帮助。
④ 以上所举多是魏晋南北朝史宏观通史、政治制度史相关著作,因为这是魏晋南北朝史研究的重要领域,也是我们了解这段历史的一个窗口。
⑤ 若想更加深入地了解这段历史,还需要上溯秦汉,下延隋唐,了解魏晋南北朝的由来及其影响。
二、五胡十六国:
而且你应该问的是五胡十六国
《五胡录》,作者火焰塔,也很不错
《北史》包括《魏书》、《北齐书》、《周书》,这是24史里边的
《中国通史》

五代十国和 五胡十六国 、魏晋南北朝没有什么关系。五胡十六国 、魏晋南北朝发生在同一个时期。

而五代十国发生在907年唐朝灭亡后依次更替的位于中原地区的五个政权(即:后梁、后唐、后晋、后汉与后周)。

这个时期从220年曹丕称帝到589年隋朝灭南朝陈而统一中国,共369年。可分为三国时期(曹魏、蜀汉与东吴并立)、西晋时期东晋时期十六国时期南北朝时期(南朝与北朝对立时期,共150年)。另外位于中国南部,全部建都在建康(孙吴时为建业,即今天的南京)的东吴、东晋、刘宋、南齐、南梁、南陈等六个国家又统称为六朝


匈奴人刘渊建立汉政权(后刘曜改国号曰赵,史称前赵),公元316年,刘渊族子刘曜攻占长安,俘晋愍帝,西晋亡国,共历四帝、52年,北方从此进入所谓的“五胡十六国”时代。

五胡十六国,自公元304年刘渊称王起,北方各民族纷纷建立起各霸一方的王国,至439年北魏拓跋焘(太武帝)灭北凉为止,共历135年。在此期间,共有六个民族各自建立王国,包括匈奴、鲜卑、氐、羌、羯;这些王国的统治区域分布在北方和四川一带,

共计有:成汉(巴氐人李氏)、夏(匈奴赫连氏)、前赵(匈奴刘氏)、后赵(羯族石氏)、前秦(氐族苻氏)、后秦(羌族姚氏)、西秦(鲜卑族乞伏氏)、前燕(鲜卑族慕容氏)、后燕(鲜卑族慕容氏)、南燕(鲜卑族慕容氏)、北燕(汉族冯氏)、前凉(汉族张氏)、后凉(氐族吕氏)、西凉(汉族李氏)、南凉(鲜卑族秃发氏)、北凉(匈奴族沮渠氏)十六国

但另外还有汉人冉闵的魏、鲜卑族慕容氏的西燕、及北魏前身的代国等不被计算在内(因代国日后统一北方,是北魏的前身),此即史称的“五胡十六国”时代。

这时诸国彼此混战,仅有前秦苻坚时,曾经一度统一北方,但为时不久。

五胡十六国(公元301年—公元460年 )是公元4世纪至公元6世纪,南北朝时期;也就是三国之后的东晋灭亡了之后的一段诸侯割据的时期,也是指自西晋末年北魏统一北方期间,曾在中国北部境内建立政权的五个北方民族及其所建立的政权。

五胡十六国(公元301年—公元460年 ):

五胡(匈奴、鲜卑、羯、氐、羌等) 就是五种异族人那个时候一共建立了16个国家。

十六国指前凉、后凉、南凉、西凉、北凉、前赵、后赵、前秦、后秦、西秦、前燕、后燕、南燕、北燕、夏、成汉。 此外,还有代国、冉魏、西燕、吐谷浑等都在十六国之外。共有二十国。

北魏立国后,经过拓跋圭、拓跋嗣拓跋焘的经营,最后于439年统一北方,进入南北朝时期【(公元420年~公元589年)】(三国两晋南北朝)。

南北朝时期(公元420年~公元589年)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时期,上承东晋十六国下接隋朝,由420年刘裕代东晋建立刘宋始,至公元589年隋灭陈而终。

南朝(公元420年—公元589年)包含刘宋、南齐、南梁、南陈四朝;

北朝(公元439年—公元581年)则包含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和北周五朝。南北两势虽各有朝代更迭,但长期维持对峙形式,故称为南北朝

大定元年(581年)二月,北周静帝禅让帝位于杨坚,即隋文帝,建立隋朝。于开皇九年下诏灭陈,自西晋末南北分裂300余年的中国再度统一,南北朝正式退出历史舞台。


五代十国(907年—960年):

北方五代(907-960年):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

南方十国(891年-979年):前蜀、后蜀、吴、南唐、吴越、闽、楚、南汉、南平(荆南)、北汉。

赵匡胤建立宋朝(史称北宋)后,与其弟宋太宗相继扫荡群雄,最后于公元979年攻灭北汉,基本统一全国,十国结束。



五代十国、五胡十六国和魏晋南北朝存在于不同的历史时期,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下:
1. 五代十国:这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分裂时期,主要发生在唐朝灭亡后,北宋建立之前的地区性政权。这一时期,中原地区先后出现了五个朝代(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和十个割据政权(吴、南唐、吴越、楚、闽、南汉、荆南、前蜀、后蜀、北汉)。这些政权相互之间经常发生战争,没有统一的中央政权。
2. 五胡十六国:这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时期,发生在魏晋南北朝之前。这一时期,北方先后有五个主要少数民族(匈奴、羯、鲜卑、羌、氐)建立了十六个割据政权(前赵、后赵、前秦、后秦、西秦、前燕、后燕、南燕、北燕、前凉、后凉、南凉、北凉、西凉、夏)。这些政权相互之间也经常发生战争,社会动荡不安。
3. 魏晋南北朝:这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时期,主要发生在五胡十六国之后,隋朝统一之前。这一时期,中国北方先后被五个朝代(魏、蜀、吴、晋、南北朝)统治,南方则被四个朝代(东晋、刘宋、萧齐、萧梁)统治。这些政权相互之间也经常发生战争,但也有一些统一时期。
综上所述,五代十国、五胡十六国和魏晋南北朝分别是中国历史上的不同时期,虽然有一些相似之处,但它们之间的关系并不直接。

曹丕建立魏朝,被司马炎夺取政权,后司马睿建立东晋,当时中原被分为南方的东晋,北方的五胡十六国
→后十六国被东魏和西魏所取代,东魏和西魏又被北齐和北周所取代,此为北朝;东晋被宋、齐、梁、陈先后取代,此为南朝
→北周有个外戚叫杨坚,他夺去了北周的政权,灭了北齐和陈,建立了隋朝
→唐
→五代十国~~~~你懂了吗?~~~O(∩_∩)O

户户网菜鸟学习
联系邮箱
返回顶部
移动学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