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学习网 导航

四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一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2024-05-30m.verywind.com
四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应该是四氯化碳
无色、易挥发、不易燃的液体。具氯仿的微甜气味,并具有一种令人愉快的气味。分子量153.84,密度1.595g/cm3(20/4℃),沸点76.8℃,蒸气压15.26kPa(25℃),蒸气密度5.3g/L。微溶于水,可与乙醇、乙醚、氯仿及石油醚等混溶。遇火或炽热物可分解为二氧化碳、氯化氢、光气和氯气等。

物理性质
  外观与性状:无色有特臭的透明液体,极易挥发。   熔点(℃):-22.6   相对密度(水=1):1.60   沸点(℃):76.8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5.3   分子式:CCl4   分子量:153.84   饱和蒸气压(kPa):13.33(23℃)   燃烧热(kJ/mol):364.9   折射率 1.459-1.46   临界温度(℃):283.2   临界压力(MPa):45.58   水 溶 性: 0.8 g/L (20℃)[1]   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2.6   20℃时与水的界面张力(mN/m):45.0   溶解性:微溶于水,易溶于多数有机溶剂。[2]
化学性质
  化学性质稳定。有愉快的气味。有毒。不燃烧、不导电。高温下可水解生成光气;还原可得氯仿。[
作用与用途
  用作溶剂、灭火剂、有机物的氯化剂、香料的浸出剂、纤维的脱脂剂、粮食的蒸煮剂、药物的萃取剂、织物的干洗剂。也可用来合成氟里昂、尼龙7、尼龙9的单体;还可制三氯甲烷和药物;金属切削中用作润滑剂。[4]

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高浓度该品蒸气对粘膜有轻度刺激作用,对中枢神经系统有麻醉作用,对肝、肾有严重损害。急性中毒:吸入较高浓度该品蒸气,最初出现眼及上呼吸道刺激症状。随后可出现中枢神经系统抑制和胃肠道症状。较严重病例数小时或数天后出现中毒性肝肾损伤。重者甚至发生肝坏死、肝昏迷或急性肾功能衰竭。吸入极高浓度可迅速出现昏迷、抽搐,可因室颤和呼吸中枢麻痹而猝死。口服中毒肝肾损害明显。少数病例发生周围神经炎、眼球后视神经炎。皮肤直接接触可致损害。慢性中毒:神经衰弱综合征、肝肾损害、皮炎。   燃爆危险:该品不燃,有毒。[2]
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就医。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洗胃。就医。[2]
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该品不会燃烧,但遇明火或高温易产生剧毒的光气和氯化氢烟雾。在潮湿的空气中逐渐分解成光气和氯化氢。   有害燃烧产物:光气、氯化物。   灭火方法:消防人员必须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或隔离式呼吸器、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风向灭火。   灭火剂:雾状水、二氧化碳、砂土。[2]
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毒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尽可能切断泄漏源。   小量泄漏:用活性炭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   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喷雾状水冷却和稀释蒸汽,保护现场人员,但不要对泄漏点直接喷水。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2]
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加强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直接式防毒面具(半面罩),戴安全护目境,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戴防化学品手套。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免与氧化剂、活性金属粉末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超过30℃,相对湿度不超过80%。保持容器密封。应与氧化剂、活性金属粉末、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2]
毒理学资料
  急性毒性 :LD502350mg/kg(大鼠经口);5070mg/kg(大鼠经皮);LC5050400mg/m3,4小时(大鼠吸入);人经口29.5ml,死亡;人吸入320g/m3,5~10分钟后死亡;人吸入150~200g/m3,1/2~1小时有生命危险;人吸入15g/m3后5分钟后眩晕、头痛、失眠,脉率快;人吸入1~2g/m3,30分钟后轻度恶心、头痛,脉率和呼吸加快;人吸入0.6~0.7g/m3,可耐受3小时。   亚急性和慢性毒性:动物吸入400ppm,7小时/天,5天/周,173天,部分动物127天后全部死亡,肝肾肿大,肝脂肪变性,肝硬化,肾小管上皮退行性病变。   致突变性:微生物致突变:鼠伤寒沙门氏菌20ul/L。DMA损伤:小鼠经口335umol/kg。   生殖毒性:大鼠经口最低中毒剂量(TDL0):2g/kg(孕7~8天),引起植入后死亡率增加。大鼠经口最低中毒剂量(TDL0)3619mg/kg(雄性,10天),引起睾丸、附睾和输精管异常。   致癌性:IARC致癌性评论:动物阳性,人类可疑。小鼠经口1250mg/kg/日×78周,肝细胞癌发病率增高。   致畸性:大鼠吸入300~1000ppm/日(妊娠期6~15天)对胚胎有致畸作用;三代繁殖试验大鼠吸入50~400ppm,无胎毒和致畸作用。   污染来源:生产四氯化碳的有机化工厂、石油化工厂等企业都可能产生四氯化碳污染。四氯化碳用作油类、脂肪、真漆、假漆、硫磺、橡胶、蜡和树脂的溶剂、冷冻剂、薰蒸剂、织物的干洗剂、金属洗净剂、杀虫剂。也用于电子工业用清洗剂、油质、香料的浸出剂、萃取剂等行业。四氯化碳常用于合成碳氟化合物,生产氯化有机化合物,半导体生产,制造氟里昂等行业。[5]
编辑本段制备
  四氯化碳的生产方法较多,有甲烷热氯化法、二硫化碳氯化法、联产四氯乙烯法、光气催化法、甲烷氧氯化法、高压氯解法、甲醇氢氯化法等。下列列举了常用的两种制法。   1.甲烷热氯化法   甲烷与氯气混合,在400-430℃下发生热氯化反应,制得粗品和副产盐酸,粗品经中和、干燥、蒸馏提纯,得成品。原料消耗定额:天然气(含甲烷98%)210m3、液氯2850kg/t。   2.二硫化碳法   氯气和二硫化碳以铁作催化剂在90-100℃下反应,反应产物经分馏、中和、精馏,得成品。该法投资少,产品易提纯,但成本高,设备腐蚀严重。   Cl2+CS2==Fe==CCl4+S

物理性质:
一氧化碳(CO)纯品为无色、无臭、无刺激性的气体。通常状况下,是一种没有颜色,气味的气体,比空气略轻难溶于水。
化学性质:
1、可燃性:2CO + O22CO2
2、还原性: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CO+ CuOCu + CO2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3CO+ Fe2O32Fe + 3CO2
一氧化碳还原四氧化三铁:4CO+ Fe3O43Fe + 4CO2
3、毒性:
CO极易和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从而使血红蛋白不能很好地与氧气结合,造成生物体内缺氧,严重时危及生命。CO有剧毒,人在CO的体积分数达到 0.02%的空气中持续停留2—3h即出现中毒症状,因此我们使用煤、燃气热水器时要装烟囱,注意室内通风。

扩展资料

吸入一氧化碳会出现头痛、头昏、心悸、恶心等症状,量较大时可出现剧烈头痛、头晕、无力、恶心、呕吐、心悸及耳鸣等。中度中毒可表现无力、意识模糊、嗜睡、大小便失禁,甚至昏迷等。而且皮肤粘膜呈樱红色,呼吸脉搏增快,血压下降,心律失常,抽搐等;重度中毒可出现深度昏迷或去大脑皮层状态。重度中毒患者迅速进入昏迷状态。
初期四肢肌张力增加,或有阵发性强直性痉挛;晚期肌张力显着降低,患者面色苍白或青紫,血压下降,瞳孔散大,最后因呼吸麻痹而死亡。经抢救存活者可有严重合并症及后遗症。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经抢救在急性中毒症状恢复后,经过数天或数周表现正常或接近正常的“假愈期”后再次出现以急性痴呆为主的一组神经精神症状的迟发性脑病。
当空气中浓度达到0.016%时,数小时后稍微不舒服;0.048%时,一小时内轻微中毒;0.128%时,半小时至一小时后严重中毒;0.4%时,很短时间致命中毒,1%时,呼吸3至5口迅速死亡。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一氧化碳

四氧化碳不存在~
只有四氯化碳
Carbon tetra-Chloride

化学式CCl4,又称四氯甲烷,有令人愉快的气味,能起麻醉作用,有毒。四氯化碳分子具有正四面体结构,C原子以sp3杂化轨道成键,因此它是一种非极性分子,微溶于水,可溶于乙醇、乙醚、氯仿等有机溶剂,它本身又是一种良好的溶剂,能溶解脂肪、油类、树脂、油漆以及无机物碘等。四氯化碳化学性质不活泼,不助燃,与酸、碱不起作用,但对某些金属(如铝、铁)有明显的腐蚀作用。溶解性能微溶液于水、但能与多种有机溶液剂混溶。能溶解油脂、蜡、树脂、沥青、橡胶、精油、杜仲胶以及磷、硫、碘等,不溶解纤维素酯。可以用氯气和甲烷在光照条件下发生取代反应制得.

性质

1.四氯化碳为无色澄清易流动的液体,有时因含杂质呈微黄色,具有芳香气味,易挥发。密度(20℃)1.595克/立方厘米、熔点-22.8℃,沸点76~77℃。

2.四氯化碳的蒸气较空气重约5倍,且不会燃烧,利用这种特性常用以灭火,尤其能够扑灭汽油、火油及其它各种不能与水相混合的油类,以及电器所发生的火灾。因四氯化碳一经化成蒸气,便沉於空气的下部,将空气逐出,火焰自然熄灭。

3.四氯化碳的蒸气有毒,它的麻醉性较氯仿为低,但毒性较高,切勿吸入人体。吸入2~4毫升就可使人死亡。

4.四氯化碳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小,且遇湿气及光即逐渐分解生成盐酸。易溶於各种有机溶剂,能与醇、醚、氯仿、苯等任意混合。对於脂肪、油类及多种有机化合物为一极优良的溶剂。

制备方法是甲烷与氯气在光照下反应。

是四氯化碳吧楼主……
四氯化碳,当年刚发现它的灭火能力的时候被说的天花乱坠,总之比传统的二氧化碳类的灭火器强很多……但是最近四氯化碳因为被发现对人体有害,而且它的造价毕竟比二氧化碳贵了很多,所以并没有像预想的那样流行。四氯化碳现在一般不用来灭火了,不过说到污染土壤,貌似没听说过

有这种物质,但这种物质是不稳定的,从化合键方面去看就知道了,
四氧化碳有毒但能灭火
具体资料我没找到但上述是由从网上零零散散拼凑组成的

  • 初中所有化学方程式学名与俗?
  • 答:21.氢气还原氧化铜:H2 + CuO 加热 Cu + H2O 22. 镁还原氧化铜:Mg + CuO 加热 Cu + MgO 四、碳和碳的氧化物: (1)碳的化学性质 23. 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C + O2 点燃 CO2 24.木炭还原氧化铜:C+ 2CuO 高温 2Cu + CO2↑ 25. 焦炭还原氧化铁:3C+ 2Fe2O3 高温 4Fe + 3CO2↑ (2)煤炉中...

  • 谁有初中学过的所有化学式
  • 答:2 初三化学方程式大合集 21. 焦炭还原氧化铁:3C+ 2Fe2O3 高温 4Fe+ 3CO2↑ 22. 焦炭还原四氧化三铁:2C +Fe3O4 高温 3Fe+ 2CO2↑ 23.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CO +CuO 加热 Cu+ CO2 24.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3CO+ Fe2O3 高温 2Fe +3CO2 25. 一氧化碳还原四氧化三铁:4CO +Fe3O4 高温 3...

  • 急需化学知识归纳
  • 答:21.氢气还原氧化铜:H2 + CuO 加热 Cu + H2O 22. 镁还原氧化铜:Mg + CuO 加热 Cu + MgO 四、碳和碳的氧化物: (1)碳的化学性质 23. 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C + O2 点燃 CO2 24.木炭还原氧化铜:C+ 2CuO 高温 2Cu + CO2↑ 25. 焦炭还原氧化铁:3C+ 2Fe2O3 高温 4Fe + 3CO2↑ (2)煤炉中...

  • 碳元素的化学性质有哪些?
  • 答:(2)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高温CO2+C===2C0 三、化学反应中放热或吸热现象 转化热能──→电能(如火力发电)、动能(如蒸气机)等四、小结:碳与氢的化学性质比较。 碳氢气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化学性质稳定可燃性点燃C + O2===C02 (O2充足) 点燃2C + O2===2C0 ...

  • 初中化学式大全
  • 答:一、常见单质 氢气H2氮气N2氯气Cl2氧气O2臭氧O3氦气He 氖气Ne氩气Ar 碳C硅Si硫S磷P碘I2 钾K钙Ca钠Na镁Mg铝Al锌Zn 铁Fe铜Cu汞Hg银Ag 二、化合物 1、氧化物 水H2O三氧化硫SO3一氧化碳CO 二氧化碳CO2五氧化二磷P2O5过氧化氢H2O2 二氧化氮NO2二氧化硫SO2氧化钙CaO 氧化亚铁FeO氧化铁Fe2O3四氧...

  • 初三化学有哪些化学方程式和重要知识点?
  • 答:23、应记住的三种黑色氧化物是:氧化铜、二氧化锰、四氧化三铁。 24、氢气和碳单质有三个相似的化学性质:常温下的稳定性、可燃性、还原性。 25、教材中出现的三次淡蓝色:(1)液态氧气是淡蓝色(2)硫在空气中燃烧有微弱的淡蓝色火焰、(3)氢气在空气中燃烧有淡蓝色火焰。 26、与铜元素有关的三种蓝色:(1)硫酸...

  • 初中 化学方程式集锦
  • 答:22.焦炭还原四氧化三铁:2C+ Fe3O4 高温 3Fe + 2CO2↑23.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CO+ CuO 加热Cu + CO224.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3CO+ Fe2O3 高温 2Fe + 3CO225.一氧化碳还原四氧化三铁:4CO+ Fe3O4 高温 3Fe + 4CO2四.单质、氧化物、酸、碱、盐的相互关系(1)金属单质 +酸 --- 盐+氢气(置换...

  • 求化学方程式!!!
  • 答:②碱 + 非金属氧化物(除CO)→盐 + 水(4)盐的化学性质①金属单质 + 盐→ 新盐 + 新金属单质②酸 + 某些盐 → 新酸 + 新盐③碱 + 盐→ 新碱 + 新盐④盐 + 盐→ 新盐 + 新盐(5)非金属氧化物的性质①非金属氧化物(除CO)+水 →酸...

  • 初三上册课本里出现的化学方程式归纳(人教版)
  • 答:23.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CO+ CuO 加热 Cu + CO2 24.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3CO+ Fe2O3 高温 2Fe + 3CO2 25. 一氧化碳还原四氧化三铁:4CO+ Fe3O4 高温 3Fe + 4CO2 四.单质、氧化物、酸、碱、盐的相互关系 (1)金属单质 + 酸 --- 盐 + 氢气 (置换反应) 26. 锌和稀硫酸Zn + H2SO4 = ...

  • 甲烷的性质什么?
  • 答:甲烷和空气成适当比例的混合物,遇火花会发生爆炸。化学性质相当稳定,跟强酸(如H2SO4、HCl)、强碱(如NaOH)或强氧化剂(如KMnO4)等一般不起反应。在适当条件下会发生氧化、热解及卤代等反应。甲烷在自然界分布很广,是天然气、沼气、坑气及煤气的主要成分之一。它可用作燃料及制造氢、一氧化碳、...

    户户网菜鸟学习
    联系邮箱
    返回顶部
    移动学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