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学习网 导航

历史上长孙皇后病逝后长孙家族是什么下场?

2024-06-02m.verywind.com
~ 曾经有这么一位作者说过,如果富察皇后是乾隆皇帝心中的白月光,那么长孙皇后便是李世民心中的朱砂痣。长孙皇后在中国历史上有“千古第一贤后”的美誉,她辅佐李世民开创了“贞观之治”。“玄武门之变”,她亲自勉励将士,多次义无反顾地站在丈夫身后,和胞兄长孙无忌及房玄龄等秦王府僚,共同给予丈夫毫无保留的支持。
当上皇后的她,经常与丈夫李世民一起地共执书卷,谈古论今,发表独特见解,对丈夫与朝政大有裨益。唐太宗对长孙皇后也一向爱重,君明后贤臣直,文治武功,春风和睦,亲切包容,唐王朝迎来了一片繁荣景象。但是为什么在长孙皇后病逝后,长孙一家却惨遭灭族呢?
长孙皇后出身名门贵族,是一位将门之女。由于长孙家与唐国公家的关系十分交好,并且长孙皇后的哥哥长孙无忌与李世民是少年时期的好友,因此长孙皇后与李世民在年幼的时候便有婚约,等到二人年岁合适,两家便为其举行了婚礼。
这对小夫妻在婚后的感情十分好,但是隋炀帝暴政,朝廷并不安稳,各地皆有起义之人。而李家也决定举起义旗,没过多久,李渊便登基称帝,而李世民则被封为了秦王,长孙氏则被封为了秦王妃。
玄武门事变后,李世民登上皇帝之位,而长孙氏也成为了皇后,至此,这对帝王夫妻开启了他们的传奇一生。《新唐书》曾有记载:长孙皇后性仁孝俭素,好读书,常与上从容商略古事,因而献替,裨益弘多。
李世民曾经对大臣房玄龄说过:“皇后庶事相启沃,极有利益尔。”这句话翻译成就是说皇后用平时的故事来启发我,是非常有益的。
从这里我们能够看出,李世民认为长孙皇后对他的影响是非常大的,那么长孙皇后为李世民做了哪些事情呢?
首先由于李世民在建立唐朝时功劳很大,一时间功高盖主,所以李渊与李世民的关系十分紧张,而当时长孙皇后经常进宫,斡旋二人的关系,这避免了李渊对李世民的杀心。
其次,在玄武门事变中,长孙一家功不可没,而长孙皇后更是亲自在第一战线安慰将士们,这也直接影响了玄武门事变的胜利,帮助了李世民登上皇位。
李世民的皇位来路不正,他是通过政变以及逼父杀兄所得。而长孙皇后为了挽救他在世人面前的形象,经常劝导李世民察纳雅言,这也直接让李世民在世人面前,树立了一个明君的形象。
作为皇后,长孙皇后无疑是为后代皇后树立了榜样。但是为什么在长孙皇后去世后,长孙一家甚至惨遭覆灭呢?在这里我们要提到一个人,他就是长孙皇后的哥哥——长孙无忌。
长孙无忌是一个非常有才能的人,李世民也很赏识他。但是长孙皇后为了避免外戚专政,她并不希望长孙家的人在朝廷中有太大的官职。为此,长孙皇后还曾与李世民产生过分歧,直到长孙皇后病逝,李世民才开始真正的重用长孙无忌。
后来长孙无忌当上了宰相,成为百官之首。在李世民弥留之际,他甚至选择了长孙无忌作为托孤大臣,这明摆着是将所有的权力都交给了长孙无忌。在李世民死后,长孙无忌权倾朝野,先后杀了李世民的儿子李恪,以及江夏王李道宗。
而李治在登基为帝后,处处被长孙无忌压迫,内心早已十分厌倦这位老臣。不但如此,长孙无忌还十分反对他立武媚娘为皇后,就这样李治起了杀心。长孙无忌死了之后,长孙家没有了靠山,只能任人宰割,于是那个曾经辉煌一时的长孙家族就此覆灭了。
长孙皇后为何被称为千古第一贤后?
一,不论丈夫身处何境,一直陪伴左右,不离不弃,出谋划策;
二,以身作则,抵制外戚专权,哥哥长孙无忌与唐太宗为布衣之交,又是皇后胞兄,还是辅佐元勋,李世民视为心腹,让他自由出入皇宫内室。还要任命他为尚书右仆射,最后却遭到长孙皇后的反对,她因为她觉得自己身为皇后,家族的贵宠已极,不愿意家族子弟再遍布朝廷,招人言语。
三,教育诸子,长孙皇后生性简约,不喜浪费,儿子李承乾成为东宫太子后,管家在长孙皇后面前屡次要求增加费用,长孙皇后虽然爱护儿子,但并不想助长东宫的奢侈之风。她对别人说:“身为储君,所患者德不立而名不扬,何患器物之短缺与用度之不足啊!”于是驳回了请求。
四,推举贤人, 护佑贤良。长孙皇后虽然不主动出面干涉朝政,但她却看重贤良。比如魏征、房玄龄等人,都是通过长孙皇后得到重用。关雎美后徳,长孙皇后维护中正之臣,实不负关雎之美。
李世民爱重长孙皇后,尊重她的看法,即使朝政大事也毫不避讳。经常向长孙皇后询问朝中赏罚之事,长孙皇后不想回答时以“牝鸡之晨,惟家之索”为由拒绝干涉朝政。
无须誓言表白,多少次危难中的生死相随,增进了李世民与长孙皇后在相知相守岁月中的浓情深意。无论夫妻俩身份如何改变,至死不渝。

  • 被称为千古贤后,也是李世民心中挚爱,为何死后却被灭全族?
  • 答:在李世民上位后,长孙皇后的哥哥长孙无忌也受到了重用,但是长孙皇后不希望自己的家族拥有太大的权力,还因为这件事与李世民有过争吵,后来长孙皇后病逝,李世民开始重用长孙无忌。但是长孙无忌对权力的欲望非常强烈,在李世民死后,他直接杀害了李世民的孩子,甚至还处处针对当时的君王李治,还反对李治将武媚娘...

  • 唐朝皇后长孙氏生平简介
  • 答:长孙皇后长孙氏是长孙晟最小的女儿,因为她从小聪慧相貌甜美,所以长孙家族对于她的婚姻还是很重视的。他的大伯因为欣赏李渊的妻子窦氏,觉得她教养出来的孩子一定非常优秀,所以便催促长孙晟和唐国公府订立婚约。长孙晟原本是想把小女儿许配给李世民,但是很快长孙晟就去世了。之后长孙氏的哥哥长孙无忌因为...

  • 历史上有哪些名人也姓长孙?
  • 答:长孙皇后(601—636),河南洛阳人.祖先为北魏拓跋氏,后为宗室长,因号长孙。高祖稚,大丞相、冯翊王。曾祖裕,平原公。祖兕,左将军。父晟,字季,涉书史,趫鸷晓兵,仕隋为右骁卫将军。母亲高氏为北齐清河王高岳之孙,乐安王高励之女. 长孙皇后于仁寿元年出生长安.大业九年(13岁)嫁给了唐国公李渊的二子李世民为妻....

  • 唐朝长孙皇后娘家在什么地方?
  • 答:”根本就没有这样一件事情,也没有这位将军。首先这件事情史书上无记载。而且从实际上说,这个故事最可笑的地方就在于既然有所谓的保驾将军,那么必然是皇后或者至少是秦王妃。可是长孙皇后的娘家就在长安。如果查查地图,就知道长孙皇后的娘家离长安皇城很近。从北魏历史来说,长孙家族是帝室十姓之一,...

  • 唐朝长孙家族的荣耀,究竟是因长孙皇后还是长孙无忌?
  • 答:后来长孙无忌被唐高宗下诏削去官职和封邑,流放黔州。自此长孙家族也开始走向没落,首先他的儿子就被罢官流放了。他儿子被流放没多久唐高宗复审长孙无忌谋反案,最终逼迫长孙无忌自缢。长孙无忌一死,可谓树倒猢狲散,长孙一族的辉煌自此不复存在了,也可以说没了长孙无忌,长孙家就完了。

  • 千古第一贤后长孙皇后的故事
  • 答:长孙皇后以女性特有的力量在男权至上的封建社会发挥着独特的作用,辅佐皇帝丈夫,才使初唐迎来“贞观之治”的理想境界。千古第一贤后长孙皇后的故事2 长孙家族是皇族宗室,长孙皇后出身将相名家,作为家里的小女儿,家人对她的婚事十分上心。但是长孙皇后八岁的时候,她的父亲去世了,她和哥哥还有母亲被...

  • 李世民和长孙皇后感情那么好 两人的子女又是什么结局
  • 答:长孙诠的父亲长孙操是长孙皇后的堂叔,从辈分上说,长孙诠算是长孙皇后的堂弟,那么衡山公主还应该喊这位夫君一声“舅舅”。不过,唐朝人民并不在意辈分问题,李世民开始给宝贝女儿筹备婚事。由于公主的婚礼过程太过复杂,一直到到李世民去世,婚礼的筹备工作也没能全部完成,未能在生前看到女儿出嫁,是唐太宗的一大遗憾。太宗...

  • 长孙皇后子女问题
  • 答:尔后,皇储之位由于长孙无忌强力的支持,李承乾的同母弟李治被立为太子。新城公主(634年—662年)是中国唐朝唐太宗最小的女儿,长孙皇后所生。初封衡山公主[1],许配魏徵之子魏叔玉,魏徵死后,因留有奏章复本一事触怒唐太宗,最终“停婚仆碑”,婚约取消。后下嫁长孙诠,因长孙家族在与武则天的...

  • 长孙皇后与长孙无忌、李世民,分别是什么关系?
  • 答:而在玄武门事变的时候,李世民在城门口和士兵都没有想到长孙氏会出现并且激励鼓舞士兵,终于在李世民登基成为唐太宗的时候长孙氏成为皇后。长孙皇后是历史上有名的贤明皇后之一,她帮助李世民辅佐后宫,在长孙家族权势最盛的时期,毅然决然的让自己的哥哥退位让贤,而当李世民想要加封长孙无忌的时候,也被长孙...

  • 长孙姓历史来源、家族名人
  • 答:家族名人 长孙晟:字季晟(552-609),长孙无忌之父,隋朝洛阳人。自幼习武,年18岁为司卫上士。拜为车骑将军兼受降使者,敌称他的马声与弓声为“霹雳闪电”,闻风丧胆。终为右骁将军。爱扬教育阅读www.aiyangedu.com/转载请保留 长孙皇后:唐太宗李世民的皇后(601年-636年),长孙晟之女。她曾...

    户户网菜鸟学习
    联系邮箱
    返回顶部
    移动学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