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学习网 导航

苏轼在惠州有哪些事迹

2024-05-22m.verywind.com
~

苏轼在惠州生活了近三年,他是一个豁达、超然的人。他推行新式农具秧马,带头捐出犀带筹款修筑东新桥、西新桥,使民众安居乐业等。他的“勤政”和“德政”对惠州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诗句表达了他身处逆境不颓、随遇而安的生活态度和人生态度。惠州西湖的山水也因此注入了“隐逸”和超凡脱俗的人文风格。

广东惠州,是苏东坡为官以来被贬得最远的地方。当时他也许没想到,三年后还有一个更远的海南儋州在等着他。



  北宋绍圣元年(1094),章惇任相,再度推行王安石的新法。反对新法的苏轼以“讥讪先朝”的罪名被贬到英州(今广东英德市)。1094年4月,苏东坡从定州出发,还在赴贬途中竟被“五改谪命”,恐怕是创了最惨纪录。这年的十月初二,他以宁远军节度副使的身份来到惠州安置,并“不得签书公事”,实际就是一个被流放到“蛮荒之地”的闲职。



 

 惠州地属岭南。唐宋时期,岭南一带被视为“瘴疠之乡”,贬谪流放至此,即是极重的惩罚。尽管苏轼经历过人生的世态炎凉,更经历过官场的波诡云谲,但也许是因为数月舟车劳顿,一入广东境内,便发出了“已觉苍凉苏病骨,更烦沆瀣洗衰颜”的长叹。



  好在这个天生的“乐天派”很快就调整心态,融入岭南。甚至随遇而安,流露“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惠州一绝》)这样的闲适心境。



 

 苏东坡终其一生,不论遇到多么大的挫折与困难,都不曾放弃对国家、百姓的责任感。在惠州虽不能签书公事,但他不遗余力地奔走,为当地百姓做了很多实事。



 

 苏东坡在杭州西湖,曾修一座苏堤。在惠州,苏轼也修了一条“苏堤”。史载,当时惠州西湖两岸的百姓都要涉水出行,极为不便。苏轼倡议筑堤修桥,并带头“助施犀带”,还动员家族人捐出“黄金钱数千”。绍圣三年(1096)六月,堤桥修成,百姓奔走相庆,苏轼写诗以贺:“父老喜云集,箪壶无空携。三日饮不散,杀尽西村鸡。”后人把这条堤命名为苏堤。“苏堤玩月”成为西湖八景之一。 苏轼一生似乎总与西湖有缘。杭州、惠州之外,苏轼在任安徽颍州太守时还在当地疏浚了一个西湖。“三处西湖一色秋,钱塘颍水与罗浮”,它们都是苏轼在地方为政时的惠民之举。



 

 苏东坡到惠州不久,看见农民插秧辛苦,根据他的经验和记载,发明了秧马;他见惠州驻军无固定营房,杂居市内,建议建营房三间;他目睹惠州缺医少药,便常蓄善药,施救贫病;他发现江边郊野,到处都有无人掩埋的骸骨,便和知州詹范商量,筹钱雇人埋葬,建造丛冢;他还建议推广水碓水磨,纠正米贱伤农,新居凿井方便四邻,举荐贤良,救民赈灾……更为难能可贵的是,当他听说广州城居民都饮咸水时,还指导广州太守王仲敏建造了广州自来水。



 

 东坡惠民,桩桩件件彰显大智慧。东坡之大不幸,乃是岭南之大幸。今天,惠州人民把“不辞长作岭南人”七个一米见方的大字,深深镌刻在东坡居士像石阶下面的广场之上。



在绍圣元年(1094年),年时57岁的他被贬谪到惠州.他在惠州只住了2年7个月.时间虽短,却处处关心惠州民间疾苦和地方建设,给惠州人民做了许多的实事.
1-传播插秧技术.抵惠不久,苏轼就与博罗县令出访,目睹当地百姓在烈日下插秧的苦况.于是向县令介绍中原插秧技术,并绘制插秧船的图形,命工匠制造,加以推广应用.
2-建造水碓水磨.苏轼在游罗浮香积寺时,看到溪流落差较大,便嘱县令让附近村民建造水碓水磨.农民不仅用来舂米,磨面,还将檀香,樟木等研成香粉,远销广州等地,使罗阳溪变成'香溪'.
3-设法施医散药.苏轼见当地缺医少药,许多老百姓因此而病死,就设法施医散药,救死扶伤.深受百姓的赞颂.
4-向官员提建议.绍圣二年,惠州农业丰收,米价大跌,官府收税只收钱不收粮.农民不得不贱价卖粮换钱去缴税.见此情形,苏轼两次致函程正辅(时任广东提刑),请同有关官员商定'纳钱与米,并从其便'.
5-建营房肃军纪.苏轼在惠期间,发现驻军缺少营房,军队大多散居市井,骚扰居民.于是又致书程正辅,建议修建营房,以肃军政,令民安居.
6-协助修桥筑堤.当时州与县两城隔江相望,仅靠小船渡江,常发生事故.苏轼即与地方官商议,分别建造两座桥.这就是后来'东新桥'和'西新桥'.又在河两岸筑堤,还动员其弟妇捐黄金十枚,这就是后来的'苏公堤'.
如今,苏轼离开惠州已经900多年了.但他曾经的奉献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直至现今我们都能在惠州各处地方,能看到苏轼留给我们的足迹.许多还成为惠州的重要历史文物.正可谓'一自东坡谪南海,天下不敢小惠州'.

  • 苏轼被贬的经历是什么?
  • 答:在苏轼上书无数次外放后,于元祐四年(公元 1089 年)三月,苏轼终于被授予以龙图阁学士、知杭州。平平静静过了10年,一纸贬书下来,又被贬到惠州。此时的他已经57岁了。⭕第三次贬谪—儋州 本以为惠州就是苏轼的终老之地了,却不曾想命运加诸于他的苦难,却并没有结束。苏轼远避外州...

  • 探索:苏轼与惠州西湖的渊源
  • 答:这个事情只有一个解释,那就是苏轼影响力太大了,惠州人也太喜欢他了。惠州人对苏轼的喜爱绝对不亚于杭州人,苏轼在惠州西湖做的事情和他在杭州一样,挖淤泥,建堤坝,造福后世,再以作家身份带头写写诗作作词,在岭南引领文化潮流。有句诗说,一自坡公谪南海,天下不敢小惠州。苏轼对惠州的影响不是...

  • 苏轼在黄洲惠州,詹洲担任了那些职务,做了那些有意义的事情?
  • 答:更可贵的是,苏轼对社会的批判并未局限于新政,也未局限于眼前,他对封建社会中由来已久的弊政、陋习进行抨击,体现出更深沉的批判意识。苏轼一生宦海浮沉,奔走四方,生活阅历极为丰富。他善于从人生遭遇中总结经验,也善于从客观事物中见出规律。在他眼中,极平常的生活内容和自然景物都蕴含着深刻的...

  • 惠州西湖与苏轼的不解之缘???
  • 答:苏轼(1036--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宋代四川眉山人。北宋杰出的文艺家。诗、词、文和书画都有很高的艺术成就,在中国文艺发展史上留下了厚重的一页。早年立下“书剑报国”的宏愿,嘉佑二年(1057)步入仕途,此后历任凤翔判官,知密州、徐州、湖州、登州、杭州、颖州、扬州、定州,兵部尚书、...

  • 苏轼在惠州的诗
  • 答:”绍圣二年三月,他游览白水山佛迹岩,在归途中遇到一位80多岁村叟,便与之畅谈,老者热情地请他饮酒,并约他待荔枝成熟时再来一游。随后他便写诗记其事:“有酒持饮我,不问钱有无。”“步从父老语,有约吾敢违?”(《和陶归园田居六首》)寓惠期间,苏轼为惠州人民做了不少好事,如助建...

  • 苏轼的最后一首诗中,出现了三个地方黄州惠州儋州,这三个地方发生了什么...
  • 答:苏轼因著名的“五台诗案”被贬谪黄州,这是北宋罕见的文学监狱。这一次,寿司几乎没有救他的命。在许多人的帮助下,他终于走出监狱,被降职为黄州团训练副使。这一时期也是苏轼一生中最郁闷的时期,甚至改变了他的文学风格。新党再次崛起时,苏轼被降职到惠州。在悲惨的处境中,寿司变得极其强大,因为他...

  • 惠州对苏轼有什么意义
  • 答:他的诗文歌咏惠州风物,使惠州名扬四海。他在惠州传播文明,推广教育,以至后来数以百计的文人、墨客纷纷聚惠,大办书院,推广科举,使惠州人才辈出。诚如清代著名诗人江逢辰所言:“一自坡公谪南海,天下不敢小惠州。”又所谓“难工破渡,文明一播”。贬惠期间的苏轼,作为一个无权无势的纯粹文人,...

  • 简要概括苏轼在惠州,杭州的业绩
  • 答: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亦善书,为“宋四家”之一;工于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传世。2、苏轼在惠州 绍圣元年(1094)十月,被朝廷以...

  • 苏东坡首次去到惠州是哪一年?
  • 答:1094年章恬任相,再度推行王安石的新法。反对新法的苏东坡便以“讥讪先朝”的罪名被贬到惠州。惠州市是广东省省辖市,珠三角九个地级市之一。位于广东省中南部东江之滨,珠江三角洲东北端,南临南海大亚湾,毗邻深圳、香港,北连河源市,东接汕尾市,西邻东莞市和广州市。陆地面积1.13万平方公里,...

  • 苏东坡与惠州西湖的因果典故
  • 答:3.苏东坡在惠州写的诗句 诗句原文: 春风岭上淮南村,昔年梅花曾断魂。岂知流落复相见,蛮风蜑雨愁黄昏。 长条半落荔支浦,卧树独秀桄榔园。岂惟幽光留夜色,直恐冷艳排冬温。 松风亭下荆棘里,两株玉蕊明朝暾。海南仙云娇堕砌,月下缟衣来扣门。 酒醒梦觉起绕树,妙意有在终无言。先生独饮勿叹息,幸有落月窥...

    户户网菜鸟学习
    联系邮箱
    返回顶部
    移动学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