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学习网 导航

危险源有那些 什么是危险源,危险源辨识包括哪些?

2024-06-01m.verywind.com
车间危险源有哪些~

车间危险源有:
1、火灾危险
生产企业所使用的稀料,油漆是易燃物品,是生产企业主要的危险源。
2、设备运行危险
机械设备可造成碰撞、夹击、剪切、卷入等多种伤害。其主要危险部位如下:
旋转部件和运行部件间的咬合处、如动力传输皮带和皮带轮、链条和链轮、齿条和齿轮等。
旋转的轴,对向旋转部件的咬合处。
3、噪声危害
生产车间中机械设备运行噪声大,一般在70~100dB(A),主要是切割机噪声,长期在噪声中工作对操作人员的身心健康不利。

扩展资料:
安全措施
1、第一,改进生产工艺过程,实行机械化、自动化生产。
2、第二,设置安全装置,如防护装置、保险装置、信号装置及危险牌示和识别标志。
3、第三,机械强度试验。隔一定时期进行,使机械(如蒸汽锅炉及其主要附件、受压容器、起重机械及其用具,以及直径较大、转速较高的砂轮等)承受比工作负荷高的试验负荷,如果试验的对象在试验时间内没有破损、剩余变形或其他缺陷,就认为合格,准许运行。
4、第四,电气安全对策,包括安全认证、备用电源、防触电、电气防火防爆、防静电措施。


1、安全科学理论对危险源的分类
这种分类主要是概念性的。根据危险源在事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按安全科学理论把危险源分为两大类。
(1)两类危险源
a、第一类危险源。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可能发生意外释放的能量(能源或能量载体)或危险物质称作第一类危险源。
为了防止第一类危险源导致事故,必须采取措施约束、限制能量或危险物质,控制危险源。
b、第二类危险源。导致能量或危险物质约束或限制措施破坏或失效的各种因素称作第二轮危险源。
第二类危险源主要包括物的故障、人的失误和环境因素(环境因素引起物的故障和人的失误)。
(2)两类危险源的关系
第一类危险源是伤亡事故发生的能量主体,决定事故发生的严重程度;第二类危险源是第一类危险源造成事故的必要条件,决定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第一类危险源的存在是第二类危险源出现的前提,第二类危险源的出现是第一类危险源导致事故的必要条件。
一起伤亡事故的发生往往是两类危险源共同作用的结果。危险源辨识的首要任务是辨识第一类危险源,在此基础上再辨识第二类危险源。
能量意外释放理论认为:能量或危险物质的意外释放是伤亡事故发生的物理本质。
2、GB/T13861《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代码》对危险源的分类
GB/T13861《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代码》是按导致事故和职业危害的直接原因(危害因素)对危险源进行分类:
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共分为四大类,分别是“人的因素”、“物的因素”、“环境因素”和“管理因素”。
1 人的因素
11 心理、生理性危险有害因素
1101 负荷超限
110101 体力负荷超限(指引起疲劳、劳损、伤害等的负荷超限)
110102 听力负荷超限
110103 视力负荷超限
110199 其他负荷超限
1102 健康状况异常(指伤、病期等)
1103 从事禁忌作业;
1104 心理异常
110401 情绪异常
110402 冒险心理
110403 过度紧张
110499 其他心理异常
1105 辨识功能缺陷
110501 感知延迟
110502 辨识错误
110599 其他辨识功能缺陷
1199 其他心理、生理性危险和有害因素
12 行为性危险和有害因素
1201 指挥错误 (包括生产过程中的各级管理人员的指挥)
120101 指挥失误
120102 违章指挥
120199 其他指挥错误
1202 操作错误
120201 误操作
120202 违章作业
120299 其他操作错误
1203 监护失误
1299 其他行为性危险和有害因素(包括脱岗等违反劳动纪律行为)
2 物的因素
21 物理性危险和有害因素
2101 设备、设施、工具、附件缺陷
210101 强度不够
210102 刚度不够
210103 稳定性差(抗倾覆、
抗位移能力不够。包括重心过
高、底座不稳定、支承不正确等)
210104 密封不良
210105 耐腐蚀性差 (指密封件、密封介质、设备辅件、加工精度、装配工艺等缺陷以及磨损、变形、气蚀等造成的密封不良)
210106 应力集中
210107 外形缺陷 (指设备、
设施表面的尖角利棱和不应
有的凹凸部分等)
210108 外露运动件 (指人员易触及的运动件)
210109 操纵器缺陷
210110 制动器缺陷
210111 控制器缺陷
210199 设备、设施、工具、附件其他缺陷
2102 防护缺陷
210201 无防护
210202 防护装置、设施缺陷(指防护装置、设施本身安全性、可靠性差,包括防护装置、设施、防护用品损坏、失效、失灵等)
210203 防护不当(指防护装置、设施和防护用品不符合要求、使用不当。不包括防护距离不够)
210204 支撑不当(包括矿井、建筑施工支护不符合要求)
210205 防护距离不够(指设备布置,机械、电气、防火、防爆等安全距离不够和卫生防护距离不够等)
210299 其他防护缺陷
2103 电伤害 (指人员易触及的裸露带电部位)
210301 电危害带电部位裸露
210302 漏电
210303 静电和杂散电流
210304 电火花
210399 其他电伤害
2104 噪声
210401 机械性噪声
210402 电磁性噪声
210403 流体动力性噪声
210499 其他噪声
2105 振动危害
210501 机械性振动
210502 电磁性振动
210503 流体动力性振动
210599 其他振动危害
2106 电离辐射 包括X射线、γ射线、α粒子、β粒子、中子、质子、高能电子束等
2107 非电离辐射
210701 紫外辐射
210702 激光辐射
210703 微波辐射
210704 超高频辐射
210705 高频电磁场
210706 工频电场
2108 运动物伤害
210801 抛射物
210802 飞溅物
210803 坠落物
210804 反弹物
210805 土、岩滑动
210806 料堆(垛)滑动
210507 气流卷动
210599 其他运动物伤害
2109 明火
2110 高温物质
211001 高温气体
211002 高温液体
211003 高温固体
211099 其他高温物质
2111 低温物质
211303 低温气体
211102 低温液体
211103 低温固体
211199 其他低温物质
2112 信号缺陷
211201 无信号设施 指应设信号设施处无信号,如无紧急撤离信号等
211202 信号选用不当
233203 信号位置不当
211204 信号不清 指信号量不足,如响度、亮度、对比度、信号维持时
间不够等
211205 信号显示不准(包括信号显示错误、显示滞后或超前等)
211299 其他信号缺陷
2113 标志缺陷
211301 无标志
211302 标志不清晰
211303 标志不规范
211304 标志选用不当
211305 标志位置缺陷
211399 其他标志缺陷
2114 有害光照(包括直射光、反射光、眩光、频闪效应等)
2199 其他物理性危险和有害因素
22 化学性危险和有害因素 依据GB13690中的规定
2201 爆炸品
2202 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
2203 易燃液体
2204 易然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
2205 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
2206 有毒品
2207 放射性物品
2208 腐蚀品
2209 粉尘与气溶胶
2299 其他化学性危险和有害因素
23 生物性危险和有害因素
3 环境因素 (包括室内、室外、地上、地下(如隧道、矿井)、水上、水下等作业(施工)环境
31 室内作业场所环境不良
32 室外作业场地环境不良
33 地下(含水下)作业环境不良
39 其他作业环境不良
4 管理因素
41 职业安全卫生组织机构不健全 包括组织机构的设置和人员的配置
42 职业安全卫生责任制未落实
43 职业安全卫生管理规章制度不完善
4301 建设项目“三同时”制度未落实
4302 操作规程不规范
4303 事故应急预案及响应缺陷
4304 培训制度不完善
4399 其他职业安全卫生管理规章制度不健全 包括隐患管理、事故调查处理等制度不健全
44 职业安全卫生投入不足
45 职业健康管理不完善 (包括职业健康体检及其档案管理等不完善)
49 其他管理因素缺陷

3、GB6441《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将事故分为20类
01 物体打击
02 车辆伤害
03 机械伤害
04 起重伤害
05 触电
06 淹溺
07 灼烫
08 火灾
09 高处坠落
010 坍塌
011 冒顶片帮
012 透水
013 放炮
014 火药爆炸
015 瓦斯爆炸
016 锅炉爆炸
017 容器爆炸
018 其它爆炸
019 中毒和窒息
020 其它伤害

科普中国·科学百科 危险源



安全危险源还是环境事故危险源?

从一些广义的角度对危险源进行分类,例如:
——机械类、电气类、辐射类、物质类、火灾与爆炸类;
——物理性、化学性、生物性、心理和生理性、行为性、其他。
在进行危险源辨识时也可列出一份问题的提示单,例如:
——在平地上滑倒(跌倒);
——人员从高处坠落;
——工具、材料等从高处坠落;
——头上空间不足;
——与工具、材料等的手提/搬运有关的危险源;
——与装配、试车、操作、维护、改型、修理和拆卸有关的装置、机械的危险源;
——车辆危险源,包括场地运输和公路运输;
——火灾和爆炸;
——对员工的暴力行为;
——可吸入的物质;
——可伤害眼睛的物质或试剂;
——可通过皮肤接触和吸收而造成伤害的物质;
——可通过摄入(如通过口腔进入体内)造成伤害的物质;
——有害能量(如电、辐射、噪声、振动);
——由于经常性的重复动作而造成的与工作有关的上肢损伤;
——不适当的热环境,如过热;
——照明度;
——易滑、不平坦的场地或地面;
——不适当的楼梯护栏或手栏;
——合同方人员的活动。

  • 建筑施工重大危险源包括哪些?
  • 答:1、深基坑工程,(主要隐患是土方坍塌)2、模板工程及支撑体系。(主要隐患是模板坍塌)3、起重吊装及安装拆卸工程。(主要隐患是高处坠落和机械伤害)4、脚手架工程。(主要隐患是高处坠落)5、拆除爆破工程。(主要隐患是爆炸)6、电路系统工程。(主要隐患是触电,甚至导致火灾)7、其他 ...

  • 工地重大危险源有哪些
  • 答:【法律分析】:一般情况下建筑的重大危险源主要有: 基础工程深基坑、竖井、大型管沟的施工,大型机械设备(塔吊、人货电梯等)的安装、拆卸、使用过程中及各种起重吊装工程中违反操作规程,造成机械设备倾覆、结构坍塌、人亡等意外;脚手架和模板支撑在搭、拆过程不规范、违章指挥作业;高处作业不规范、违章...

  • 危险源类别是怎么分类的有哪些,请高手指教
  • 答:一起伤亡事故的发生往往是两类危险源共同作用的结果.危险源辨识的首要任务是辨识第一类危险源,在此基础上再辨识第二类危险源.能量意外释放理论认为:能量或危险物质的意外释放是伤亡事故发生的物理本质.2、GB/T13861《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代码》对危险源的分类 GB/T13861《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

  • 常见的危险源的分类都包括哪些
  • 答:常见的危险源的分类主要包括物理性危险、化学性危险、生物性危险、心理性危害、行为性危害。1、物理性危险 物理性危害主要指的是食品加工过程中机械操作带来的杂质,可能造成一定的危害,包括金属、机械碎屑、玻璃、首饰、碎石子、骨头碎片等。2、化学性危险 化学性危险指的是在进行化学作业时产生的化学废物...

  • 什么是危险源,危险源辨识包括哪些?
  • 答:危险源 危险源 概念:能导致伤害或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或 些情况组合 根源或状态 危险源 指 系统 具 潜 能量 物质释放危险 、造 员伤害、财产损失或环境破坏 、定 触发 素作用 转化 事故 部位、区域、场所、空间、岗位、设备及其位置 实质 具 潜 危险 源点或部位 爆发事故 源 能量、危险...

  • 受限空间危险源有哪些
  • 答:1. 缺氧窒息:空气中氧浓度过低会导致缺氧窒息。2. 中毒:受限空间容易积聚高浓度有害物质,这些有害物质可以是原本存在于受限空间中的,也可以是在作业过程中逐渐积聚的。3. 火灾和爆炸:受限空间中存在易燃、易爆物质,当其浓度过高时,一旦遇到火源就会引发爆炸或燃烧。4. 其他威胁生命或健康的环境...

  • 第一类危险源包括哪些
  • 答:第一类危险源包括:1、产生、供给能量的装置、设备;2、使人体或物体具有较高势能的装置、设备、场所;3、能量载体;4、一旦失控可能产生能量蓄积或突然释放的装置、设备、场所,如各种压力容器等;5、一旦失控可能产生巨大能量的装置、设备、场所,如强烈放热反应的化工装置等;6、危险物质,如各种有毒、...

  • 施工期间存在的危险源有哪些
  • 答:1)施工期间有临时用电,存在触电危险;2)施工期间有管道、电气、仪表、绝热工程等安装任务,有卷扬机、吊车、电焊机、电锤、手电钻等施工设备和工具,有机械损伤危险;3)工程中有设备吊装作业,存在起重吊装危险;4)施工期间存在交叉作业,有些作业在空中,存在物体打击危险;5)制冷站室内高8m处有管道布置,所以有...

  • 第一类危险源有哪些
  • 答:1、产生、供给能量的装置、设备;2、使人体或物体具有较高势能的装置、设备、场所;3、能量载体;4、一旦失控可能产生能量蓄积或突然释放的装置、设备、场所,如各种压力容器等;5、一旦失控可能产生巨大能量的装置、设备、场所,如强烈放热反应的化工装置等;6、危险物质,如各种有毒、有害、可燃烧爆炸...

  • 危险源分类有几种
  • 答:2类。第一类危险源是指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可能发生意外释放的能量,包括生产过程中各种能量、能量载体或危险物质。第一类危险源决定了事故后果的严重程度,具有的能量越多,发生事故的后果越严重。第二类危险源是指导致能量或危险物质约束或限制措施破坏或失效的因素,广义上包括物的故障、人的失误、环境不良...

    户户网菜鸟学习
    联系邮箱
    返回顶部
    移动学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