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学习网 导航

对苏轼的评价有哪些? 有关评价苏轼的话有哪些?

2024-06-02m.verywind.com
对苏轼的评价~

率真的
——苏轼在《与杨元素》里说:“昔之君子,惟荆是师;今之君子,惟温是随。所随不同,其为随一也。老弟与温相知至深,始终无间,然多不随耳。” (《苏轼文集》卷55)我们从“非随时上下”、“然多不随耳”可以看出,苏轼始终坚持维护自己的人格。而对外界强加于他的打击、压迫,苏轼都忍不住要在作品中发泄不满,“如食内有蝇,吐之乃已。” (《曲洧旧闻》)其性格真是率真得可爱。

孤傲的
——苏轼也终身保持真率孤傲的性格:“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卜算子·咏梅》)苏轼《与李公择》:“吾侪虽老且穷,而道理贯心肝,忠义填骨髓,真须谈笑于死生之际。若见仆困穷便相于邑,则与不学道者大不相远矣。”(《苏轼文集》卷51)黄庭坚给苏轼的挽联说:“文章妙天下,忠义贯日月。”

豁达的,超脱的
——他对待人生又有超旷达观的襟怀,认为"君子可以寓意于物,而不可以留意于物"(《王君宝绘堂记》)。能够超然"游于物之外",自可"无所往而不乐"(《超然台记》)。

有理想,有报复的
——他早年就"奋厉有当世志"(《东坡先生墓志铭》),很向往"朝廷清明而天下治平"(《策别》第八)的盛世,具有儒家辅君治国、经世济民的政治理想。他有志改革北宋的萎靡的积习,要求朝廷"涤荡振刷而卓然有所立";他主张"知命者必尽人事,然后理足而无憾",济时治国,"凡可以存存而救亡者无不为,至于不可奈何而后已"(《墨妙亭记》)。

有政治见解的
——苏轼则强调择吏任人,而反对"以立法更制为事"(《策略》第三);主张"节用以廉取",而不赞同"广求利之门"(《策别》十八);他还提出"欲速则不达","轻发则多败",在兴革步骤上力主稳健,因此,他连续上书反对变法。

陆游:
世言东坡不能歌,故所作乐府,多不协律。晁以道谓:“绍圣初,与东坡别于汴上,东坡酒酣,自歌阳关曲。”
则公非不能歌,但豪放,不喜剪裁以就声律耳。试取东坡诸词歌之,曲终,觉天风海雨逼人。
胡寅:
词曲者,古乐府之末造也。文章豪放之士,鲜不寄意于此者,随亦自扫其迹,曰谑浪游戏而已也。唐人为之最工者。柳耆卿后出,掩众制而尽其妙。好之者以为不可复加。
及眉山苏氏,一洗绮罗香泽之态,摆脱绸缪宛转之度,使人登高望远,举首高歌,而逸怀浩气,超然乎尘垢之外,于是花间为皂隶,而柳氏为舆台矣。
王若虚:
晁无咎云:“眉山公之词短于情,盖不更此境耳。”陈后山曰:“宋玉不识巫山神女而能赋之,岂待更而后知?”
是直以公为不及于情也。呜呼!风韵如东坡,而谓不及于情,可乎?彼高人逸士,正当如是。其溢为小词,而闲及于脂粉之间,所谓滑稽玩戏,聊复尔尔者也。若乃纤艳淫媟,入人骨髓,如田中行、柳耆卿辈,岂公之雅趣也哉?
公雄文大手,乐府乃其游戏,顾岂于流俗争胜哉?盖其天资不凡,辞气迈往,故落笔皆绝尘耳。
王士禛:
山谷云:“东坡书挟海上风涛之气。”读坡词,当作如是观,琐琐与柳七较锱铢,无乃为髯公所笑?
周济:
人赏东坡粗豪,吾赏东坡韶秀。韶秀是东坡佳处,粗豪则病也。东坡每事俱不十分用力,古文、书、画皆尔,词亦尔。
黄庭坚:
人谓东坡作此文,因难以见巧,故极工。余则以为不然。彼其老于文章,故落笔皆超逸绝尘耳。

近代国学大师王国维推崇苏轼:“三代以下诗人,无过屈子、渊明、子美、子瞻者。此四子者,若无文学之天才,其人格亦自足千古。故无高尚伟大之人格,而有高尚伟大之文章者,殆未有之也。”

王国宪在《重修儋县志叙》中评价苏轼,“以诗书礼乐之教转化其风俗,变化其人心,听书声之琅琅,弦歌四起,不独‘千山动鳞甲,万谷酣笙钟’,辟南荒之诗境也。”

董其昌作过一段著名的跋语:“东坡先生此赋,楚骚之一变也;此书,‘兰亭’之一变也。宋人文字俱以此为极则。”这是对苏轼的《赤壁赋》及其书法最为深切而崇高的评价。

燮星期《原诗》说:“苏轼之诗,其境界皆开辟古今之所未有,天地万物,嬉笑怒骂,无不鼓舞于笔端。”

赵翼《瓯北诗话》说:“以文为诗,自昌黎始,至东坡益大放厥词,别开生面,成一代之大观。……尤其不可及者,天生健笔一枝,爽如哀梨,快为并剪,有必达之隐,无难显之情,此所以继李、杜后为一大家也,而其不如李、杜处亦在此。”

刘辰翁《辛稼轩词序》说:“词至东坡,倾荡磊落,如诗,如文,如天地奇观。”

  • 古人对苏东坡作出过哪些评价?
  • 答:黄庭坚 “人谓东坡作此文,因难以见巧,故极工。余则以为不然。彼其老于文章,故落笔皆超轶绝尘耳。”——《跋东坡<醉翁操>》刘辰翁 “词至东坡,清荡磊落,如诗,如文,如天地奇观。”——《辛稼轩词序》3.陆游 “世言东坡不能歌,故所作乐府多不协律。晁以道谓:“绍圣初,与东坡别于汴上...

  • 名人对苏轼的评价
  • 答:近代国学大师王国维推崇苏轼:“三代以下诗人,无过屈子、渊明、子美、子瞻者。此四子者,若无文学之天才,其人格亦自足千古。故无高尚伟大之人格,而有高尚伟大之文章者,殆未有之也。”王国宪在《重修儋县志叙》中评价苏轼,“以诗书礼乐之教转化其风俗,变化其人心,听书声之琅琅,弦歌四起,不独‘...

  • 如何给苏轼一个较为全面、客观的评价?
  • 答:黄庭坚给过老师一个精简的评价说:“文章妙天下,忠义贯日月。”与苏东坡同朝为官的史学家范祖禹评价说:“苏轼文章为时所宗,名重海内,忠义许国,遇事敢言。”这就把苏东坡的文章、政治、性格全说全了,文章是一代宗师,政治上忠义许国,性格上遇事敢言,给予了极高的评价。南宋皇帝宋孝宗赵昚对...

  • 名人对苏轼的评价简短有哪些?
  • 答:林语堂对苏东坡的概括是苏东坡在中国是主要的诗人和散文家,而且他也是第一流的画家、书家,善谈吐,游踪甚广。天生聪慧,对佛理一触即通。苏轼的人生 苏轼一生宦海浮沉,奔走四方,生活阅历极为丰富。他善于从人生遭遇中总结经验,也善于从客观事物中见出规律。在他眼中,极平常的生活内容和自然景物都...

  • 后人对苏轼的评价100字(后人对苏轼的评价)
  • 答:2、后人对苏轼的评价。3、后人对苏轼的评价100字。4、后人对苏轼的评价简短。1.苏轼,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2.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3.后人评价如下:是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并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4.在后代文人的心目中,...

  • 如何评价苏东坡
  • 答:苏东坡在文、诗、词三方面都达到了极高的造诣,堪称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而且苏东坡的创造性活动不局限于文学,他在书法、绘画等领域内的成就都很突出,对医药、烹饪、水利等技艺也有所贡献。苏东坡历来是后世文人仰慕的偶像。王国维评价:“三代以下诗人,无过屈子、渊明、子美、子瞻者。此四子...

  • 如何客观评价苏轼?
  • 答:清代王文浩有《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10赞·5,176浏览对苏轼其人其文的评价或认识 100字左右东坡是一个无可救药的乐天派(他说:吾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陪卑田院乞儿,眼前见天下无一不好人),悲天悯人的道德家(杭州成立中国第一个公立医院,武昌成立救儿会,广州引自来水等等),黎民百姓的好朋友(交友广阔,...

  • 现代名人对苏轼的简短评价有哪些?
  • 答:现代名人对苏轼的简短评价有:1、国学大师林语堂《苏东坡传》:像苏东坡这样的人物,是人间不可无一难能有二的。2、中国现代著名作家、文学研究家钱钟书:“李白以后,古代大约没有人赶得上苏轼这种豪放。3、陈毅元帅:“吾读长短句,最爱是苏辛。东坡胸次广,稼轩力万钧。”苏轼的人生:苏轼一生宦海...

  • 苏轼的评价300字
  • 答:对苏轼的300字评价范文 1、苏轼,这位历史上不可多得的文学巨匠,用他的才华和热情为我们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他的诗词,如行云流水,充满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苏轼的诗词,既有豪放奔放的激情,又有细腻如水的柔情。他的作品,如《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等。2...

  • 对苏轼诗词的看法
  • 答:对苏轼诗词的看法:1.王国宪在《重修儋县志叙》中评价苏轼,“以诗书礼乐之教转化其风俗,变化其人心,听书声之琅琅,弦歌四起,不独‘千山动鳞甲,万谷酣笙钟’,辟南荒之诗境也。”2.董其昌:“东坡先生此赋,楚骚之一变也;此书,‘兰亭’之一变也。宋人文字俱以此为极则。”这是对苏轼的《赤壁赋》...

    户户网菜鸟学习
    联系邮箱
    返回顶部
    移动学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