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学习网 导航

《孙权劝学》重要文言实词、虚词等整理归类。 孙权劝学文言实词有哪些

2024-06-01m.verywind.com
孙权劝学笔记~

《孙权劝学》节选自《资治通鉴》卷六十六(中华书尚1956年版)。题目是编者加的。孙权(182-252),字仲谋,吴郡富春(今浙江富阳)人,三国时吴国的创建者。

孙权劝学文言实词如下:
1、权:指孙权(182—252),字仲谋,吴郡富春(现在浙江富阳)人,三国时吴国的创建者。
2、卿:古代君对臣或朋友之间的爱称,你。
3、当涂掌事:当道,当权。涂,通“途”。掌事,掌管事务。
4、辞:推托。
5、务:事务。
6、孤:古时王侯的自称。
7、治经:研究儒家经典。经:指《诗》《书》《礼》《易》《乐》《春秋》。
8、博士:古代专掌儒家经典传授的学官。
9、邪(Yé):通“耶”,语气词,吗。
10、涉猎:粗略地阅读。
11、见往事:了解历史。见,了解。
12、乃:于是,就。
13、及:到了…的时候。
14、过:到。

拓展资料:《孙权劝学》是北宋史学家、政治家司马光创作的一篇记叙文。选自《资治通鉴》,文题为后人所加。此文既记叙了吕蒙在孙权劝说下开始学习,之后大有长进的故事,也赞扬了孙权、吕蒙认真学习的精神,并告诫人们学习的重要性。
此文简练生动,首重以对话表现人物,对话言简意丰,生动传神,极富表现力,毫无冗繁之处,更是运用了侧面烘托及对比的手法来塑造人物形象,突出了人物的风采。
三国时期,吴军大将吕蒙年少时不爱学习,后来听从孙权的劝告,“笃志不倦”地博览群书,学问大进。此文即是司马光根据这一史料整理改写而成。
此文记叙了三国时期吕蒙在孙权劝说下开始学习,而使才略有了惊人的长进,并令鲁肃为之叹服、与之“结友”的故事,说明了人应当好学、只要肯学习就会有进步的道理,突出了学习重要性。
此文虽极简略但剪裁精当,不仅保留了先前史书中原文的精华和故事的完整性,而且以更精练的文笔突出了人物的风采,是一篇成功的改写之作。而其主要艺术特色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孙权劝学 百度百科

1.出处:选自《资治通鉴》

2.作者: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字君实,世称涑水先生。

3.文学影响:司马迁主持编写的《资治通鉴》是我国第一部重要的编年体通史,共294卷,记述了公元前403年(战国时期)至公元959年(五代时期)共1362年的史实。全书内容以政治军事为主,略讲经济、文化,长于描写战争。《赤壁之战》《淝水之战》等都是本书描写战争的代表作。这里“资”是“帮助”;“治”是治理;“通”是“通史”;“鉴”是“借鉴”;整个书名的意思是:以历史上的得失为鉴戒来帮助加强政治。

4.字词句:

A.词义:

⑴.古今异义:

①.但,古义为只,eg:但当涉猎;今为转折连词。

②.治,古义为研究,eg: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今为治理。

③.博士,古义为官职,eg: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今为学位。

⑵.一词多义:

①.以:a.用,eg:以军中多务;b.与“为”译为“认为”,eg:自以为大有所益。

②.当:a.掌管,eg:当除掌事;b.应当,eg:但当涉猎。

③.见:a.知道,eg:见往事耳(了解历史罢了。);b.认清,识别,eg:大兄何见事之晚乎!;动词,看见,见渔人,乃大惊。

④.若:a.动词,比得上,eg:孰若孤;b.介词,好象,eg:仿佛若有光。

⑤.之:a.助词,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eg:大兄何见事之晚乎?b.助词,的,eg:于厅事之东北角。

⑶.重点词语翻译:

①.当涂:当道,当权。 ②.辞:推托。 ③.及鲁肃过寻阳:及,到了…的时候。

④.才略:政治或军事方面的才干和谋略。 ⑤.涉猎:粗略地阅读。

⑥.刮目相看:另眼相看,用新的眼光看待。刮目,擦擦眼。 ⑥.更:更新。

⑶.成语

①.吴下阿蒙:比喻学识尚浅。

②.刮目相看:用新的眼光看待。

C.特殊句式及重点句子翻译:

①.倒装句:大兄何见事之晚乎!(“何见事”应“见事何”,疑问句宾语前置。)

老兄你为什么看事情的变化这么晚呢?

②.省略句:肃遂拜蒙母。(“拜”后省略介词“于”。)

鲁肃于是拜见了吕蒙的母亲。

③.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我难道是想让你钻研经史典籍而成为博士吗?

④.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只不过应当广泛地学习知识,懂得过去的教训罢了。

D.备注:本文以对话为主,语言形象,使人感受到人物说话是的口吻、神态和心理。详略得当。
一、重点字词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卿qīng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yé 即更gēng刮目相待

点拨:“邪”“更”是多音宇,可根据字义推测读音。

2.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

(1)蒙辞以军中多务 辞:推托。 (2)但当涉猎 涉猎:粗略地阅读。

(3)见往事耳 见:了解。 往事:历史。 (4)及鲁肃过寻阳 过:到。

(5)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博士:当时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 (6)卿今者才略

才略:军事方面或政治方面的才干和谋略。

3.请写出出自本文的两个成语并解释。

(1)成语:吴下阿蒙。意思是:指没有学问的人。

(2)成语:士别三日 意思是:刮目相待。不能以老观点来评判人或事物,必须要有发展的战略眼光。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你现在执政掌权,不能不学习。

2.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我经常读书,自己认为(这样)大有好处。

3.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你今天的才干和谋略,不再是吴县吕蒙了!

4.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土分别多日,就要重新换个眼光看待(他)。

通假字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通耶,表反问语气,相当于“吗”。   卿今当涂掌事:涂,通途。
一词多义
  当:   但当涉猎(助动词,应当)   当涂掌事(动词:正)   见:   见往事耳(了解)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认清)
古今异义词
  辞:   古义:推辞。(蒙辞以军中多务)   今义:美好的词语。   治:   古义:研究(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今义:治理   及:   古义:到了……的时候。(及鲁肃过寻阳)   今义:以及。   过:   古义:到。(及鲁肃过寻阳)   今义:经过。   更:   古义:重新。(即更刮目相待)   今义:更加。   但:   古义:只。(但当涉猎)   今义:转折连接词,但是。   博士:   古义:当时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今义:学位名称。   往事:   古义:历史(见往事耳)   今义:过去的事   大:   古义:很(自以为大有所益)   今义:指面积、体积、容量、数量、强度、力量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较的对象   孤:   古义:古时候王侯的自称,我(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今义:独自,孤独   就:   古义:靠近(蒙乃始就学)   今义:就
特殊句式
  倒装句   蒙辞以军中多务。   即:蒙以军中多务辞。(介词结构后置)   反问句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卿言多务,孰若孤?   省略句   卿言多务,孰若孤?

1.出处:选自《资治通鉴》

2.作者: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字君实,世称涑水先生。

3.文学影响:司马迁主持编写的《资治通鉴》是我国第一部重要的编年体通史,共294卷,记述了公元前403年(战国时期)至公元959年(五代时期)共1362年的史实。全书内容以政治军事为主,略讲经济、文化,长于描写战争。《赤壁之战》《淝水之战》等都是本书描写战争的代表作。这里“资”是“帮助”;“治”是治理;“通”是“通史”;“鉴”是“借鉴”;整个书名的意思是:以历史上的得失为鉴戒来帮助加强政治。

4.字词句:

A.词义:

⑴.古今异义:

①.但,古义为只,eg:但当涉猎;今为转折连词。

②.治,古义为研究,eg: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今为治理。

③.博士,古义为官职,eg: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今为学位。

⑵.一词多义:

①.以:a.用,eg:以军中多务;b.与“为”译为“认为”,eg:自以为大有所益。

②.当:a.掌管,eg:当除掌事;b.应当,eg:但当涉猎。

③.见:a.知道,eg:见往事耳(了解历史罢了。);b.认清,识别,eg:大兄何见事之晚乎!;动词,看见,见渔人,乃大惊。

④.若:a.动词,比得上,eg:孰若孤;b.介词,好象,eg:仿佛若有光。

⑤.之:a.助词,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eg:大兄何见事之晚乎?b.助词,的,eg:于厅事之东北角。

⑶.重点词语翻译:

①.当涂:当道,当权。 ②.辞:推托。 ③.及鲁肃过寻阳:及,到了…的时候。

④.才略:政治或军事方面的才干和谋略。 ⑤.涉猎:粗略地阅读。

⑥.刮目相看:另眼相看,用新的眼光看待。刮目,擦擦眼。 ⑥.更:更新。

⑶.成语

①.吴下阿蒙:比喻学识尚浅。

②.刮目相看:用新的眼光看待。

C.特殊句式及重点句子翻译:

①.倒装句:大兄何见事之晚乎!(“何见事”应“见事何”,疑问句宾语前置。)

老兄你为什么看事情的变化这么晚呢?

②.省略句:肃遂拜蒙母。(“拜”后省略介词“于”。)

鲁肃于是拜见了吕蒙的母亲。

③.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我难道是想让你钻研经史典籍而成为博士吗?

④.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只不过应当广泛地学习知识,懂得过去的教训罢了。

D.备注:本文以对话为主,语言形象,使人感受到人物说话是的口吻、神态和心理。详略得当。
一、重点字词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卿qīng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yé 即更gēng刮目相待

点拨:“邪”“更”是多音宇,可根据字义推测读音。

2.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

(1)蒙辞以军中多务 辞:推托。 (2)但当涉猎 涉猎:粗略地阅读。

(3)见往事耳 见:了解。 往事:历史。 (4)及鲁肃过寻阳 过:到。

(5)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博士:当时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 (6)卿今者才略

才略:军事方面或政治方面的才干和谋略。

3.请写出出自本文的两个成语并解释。

(1)成语:吴下阿蒙。意思是:指没有学问的人。

(2)成语:士别三日 意思是:刮目相待。不能以老观点来评判人或事物,必须要有发展的战略眼光。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你现在执政掌权,不能不学习。

2.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我经常读书,自己认为(这样)大有好处。

3.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你今天的才干和谋略,不再是吴县吕蒙了!

4.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土分别多日,就要重新换个眼光看待(他)。

文言文翻译书上有,课课通也有,耐性找!!!!!

  • 孙权劝学、重点虚词翻译,并找出上册学过的同一个字的同一个意思的句子...
  • 答:以、为、之、而等。虚词一是依附于实词或语句,表示语法意义;二是不能单独成句,不能单独作语法成分;三是不能重叠。这些与虚词无词汇意义有关。

  • 孙权劝学的全部虚词?
  • 答:虚词:以、岂欲、为、但、乃始、及、遂

  • 孙权劝学 文言知识
  • 答:1、初:当初,这里是追述往事的习惯用词。 2、权:指孙权,字仲谋,黄龙元年(公元222年)称王于建业(今江苏南京),国号吴,不久迁都武昌(今湖北鄂城)。229年称帝。 3、谓:告诉,对……说,常与“曰”连用。 4、卿:古代君对臣或长辈对晚辈的爱称。 5、今:现在。 6、涂...

  • 孙权劝学的一词多义
  • 答:宋·司马光《孙权劝学》一词多义如下:一、以:1、蒙辞以军中多务。(介词,用)白话释义:吕蒙用军中事务繁多来推托。2、自以为大有所益。(认为)白话释义:自己认为获益很多。二、当:1、但当涉猎。(应当)白话释义:你应当粗略地阅读。2、卿今当涂掌事。(掌管)白话释义:你现在当权掌管事务...

  • 孙权劝学文言文里的词类活用
  • 答:2. 孙权劝学里的所有词类活用 权:指孙权,字仲谋。3,卿:古代君对臣或朋友之间的爱称,你。4,当涂掌事:当涂,当道。涂,通“途”。掌事,掌管政事。5,辞:推辞。6,务:事务。7,孤:古时诸侯王的自称。8,治经:研究儒家经典。经:指《易》《书》《春秋》《礼》等书。9,博士:...

  • 求七下语文《孙权劝学》、《木兰诗》、《伤仲永》的任意50个较重要实词...
  • 答:(的人)(《口技》) / 可爱者甚蕃。(的花)(《爱莲说》) (2)在数词后表示几种人、几件事或几样东西。可译为“个”、“样”、“项”。例:或异二者之为。(《岳阳楼记》) (3)用在“今”“昔”等时间词后,可译为“……的时候”。例: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孙权劝学》)2.助词用在判断句或...

  • 文言文《孙权劝学》重点句型,通假字,古今异义,一词多义
  • 答:通假字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通耶,表反问语气,相当于“吗”.卿今当涂掌事:涂,通途 一词多义 当:但当涉猎(助动词,应当) 当涂掌事(动词:正) 见:见往事耳(了解)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认清)古今异义词 辞:古义:推脱.(蒙辞以军中多务) 今义:美好的词语.治:古义:研究(孤岂...

  • 劝学文言文知识点梳理
  • 答:所以木材经过墨线量过就能取直,刀剑等金属制品在磨刀石上磨过就能变得锋利,君子广泛地学习,而且每天...6. 求荀子《劝学知识点求荀子劝学》的知识点,例句如实词,通假字 爱问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 使之然...8. 孙权劝学文言知识重点虚词一词多用古今异义通假字成语词类活用文言 1、初:当初,这里是追述往事的...

  • 孙权劝学虚词的意思?
  • 答:最初,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手握权柄,不可以不读书。"吕蒙辩护说,不是我不读书,而是军中事情太多,没有时间。孙权说:"我岂是要你研究儒家经典,去当教书匠?只不过希望你大略有个印象,知道历史就够了。如果说没有时间,谁能比我更忙,我还经常读书,我认为有天大的好处。"吕蒙才开始求学。后来...

  • 《孙权劝学》中的通假字有哪些?
  • 答:《孙权劝学》文言知识:一、通假字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邪:通“耶”,语气词。表反问语气。卿今当涂掌事。当涂:“涂”通“途”,道路,仕途。亦作当权。二、词类活用1.蒙辞以军中多务 辞:状语后置,名词作动词。2.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之:主谓取独。三、一词多义以:蒙辞以军中多务。

    户户网菜鸟学习
    联系邮箱
    返回顶部
    移动学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