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学习网 导航

南京是怎么被日军攻陷的? 南京是怎么被日军攻陷的?当时中日双方军事实力对比玄差有多大?

2024-06-01m.verywind.com
南京城是怎么被日本人攻破的~

1937年12月1日日本下达了攻占南京的正式命令。进攻南京的作战开始后不久,日本军司令部下达了实际是要部队抢劫的“就地征收”命令。日军在抢劫中通常伴随着奸淫妇女的暴行,为了掩盖自己抢劫和强奸的罪恶,日军除了杀死受害人,经常放火烧毁整个村庄。
1937年12月8日,日军全面占领了南京外围一线防御阵地,开始向外廓阵地进攻。11日晚,蒋介石通过顾祝同电告唐生智“如情势不能久持时,可相机撤退,图整理而期反攻”。12日,日军第6师团一部突入中华门但未能深入,其余城垣阵地还在中国军队手中。
负责防守中华门的第88师师长孙元良擅自带部分部队向下关逃跑,虽被第36师师长宋希濂劝阻返回,但已经造成城内混乱。下午,唐生智仓促召集师以上将领布置撤退。
属于粤系的第66军和第83军在军长叶肇和邓龙光带领下向正面突围,在付出巨大代价后成功突破日军包围,第159师代师长罗策群战死。其他部队长官大多数没有向下完整地传达撤退部署,就各自抛下部队前往江边乘事先控制的船只逃离。
12日晚,唐生智与司令部成员乘坐事先保留的小火轮从下关煤炭港逃到江北,此后第74军一部约5000人以及第36师也从煤炭港乘船过江,第88师一部和第156师在下关乘自己控制的木船过江。
逃到下关的中国守军已经失去建制,成为混乱的散兵,其中有些人自己扎筏过江,很多人淹死、或是被赶到的日军射杀在江中。大部分未能过江或者突围的中国士兵流散在南京街头,不少人放弃武器,换上便装躲入南京安全区。13日晨,日军攻入南京城,开始了长达四十多天的南京大屠杀。

扩展资料:
南京城攻破后的屠杀:
1937年12月2日,正当日军开始进攻南京时,日本大本营任命日本天皇裕仁的“皇叔”、朝香宫鸠彦王以陆军中将衔接替松井职务。5日,朝香宫抵达南京前线司令部,责令部下尽快攻陷南京。12日南京沦陷前,朝香宫发出了一连串由他本人亲自盖章签署的命令:“杀掉全部俘虏。”
在这样的命令下,进入南京城的日军,除了对解除了武装的军警人员进行了若干次大规模的集体屠杀外,还随时随地任意杀戮南京居民,甚至还出现了“杀人竞赛”。
13日晨,日军谷寿夫师团首先从中华门进入南京,血洗了聚集在中山北路、中央路的难民区,由此,一场惨绝人寰的大屠杀拉开了帷幕。次日,其他三个师团相继进入南京南北各市区,展开了大规模的屠杀。
这些遇难的中国人中,有未能及时撤退的中国军人,也有淞沪战争后流离失所逃到南京的战争难民,更有许多开战后未能及时疏散的南京本地居民。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南京大屠杀:人类历史黑暗一页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南京大屠杀

当时,国民党军队的战斗实力还是比较强的,起码可以坚守一个月,等待援军。但是,就像有的政治学家所说的那样:军事上的失败首先是政治上的失败。国军当时的装备和人数都在日军之上,并且,南京当时是国府的首都,国府是应该全力保护南京的。但为什么很快就被日军攻陷了呢?
笔者通过调阅史料和采访一些年近70的老人得知,日军在进攻南京之前,已经占领了上海,并且在上海得到了大量的军事供给和武装力量的集结,日军在进攻南京之前,在上海掠夺了大量的军用汽车、燃油、弹药,还有大量的粮食、军饷、医药用品等重要的军需物资,试想,有哪个军队得到这样的供给和士气的鼓舞而不打胜仗呢?日军也一样。
在看南京。军事史上大量的事实表明,很多政权在自己的首都旁边的卫星城市被攻陷的时候,人心早已涣散,例如:南宋小朝廷几次易都,都因为逃避战火,结果很快丢了江山,当年的晚清政府,在八国联军逼近北京城的之前,慈禧太后就带着随从跑到了承德的避暑山庄了,结果北京遭到了洗劫。国府也一样,“为了保存实力”,放弃了自己的首都,放弃了首都的人民,只留下早已人心惶惶的守城将领和士兵以及滞后的军事给养,无数历史都证明,这种状态下的军队是一定要吃败仗的。国军也一样。
所以,日军在1942年的12月,很快就攻陷了当时的中国境内的被国际上唯一承认的中国政府的首都-南京。对于日军来讲,一切只是去做就可以了。当然,期间也发生了很多可歌可泣的中国军人抗击日军的故事,但是,相对于被蹂躏的南京人民来讲,实在是九牛一毛,不值一提。日军在攻陷南京后,出于政治目的和军事目的,为了消灭中国人的自尊和国格,对首都南京实施了屠城,令人发指、惨绝人寰,不再赘述。

日华中方面军突破吴淞线后,于11月22日向大本营建议:“为了解决(中国)事变,攻占中国首都南京具有最大的价值”,“应乘敌人的劣势攻占南京。”24日,日陆军参谋部作战部长下村定在御前会议上介绍陆军作战计划时,提出华中方面军的任务是:利用上海及其周围作战的成果;不失时机地果断地向南京追击。据此,华中方面军从11月下旬开始,分南、北两路向南京方向进犯。至11月底,南北两路日军逼近南京。

南京是当时中国的首都,是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但是就其特殊的地理位置而言,素为不战之地。因此,保卫南京不能以城区为重点,只能以其外围作为屏障。自日军占领上海、中国几十万大军在日军追击下向西撤退后,国民政府已无信心保卫南京,但是蒋介石担心在全国强烈要求固守南京和布鲁塞尔会议正在举行之际,如果轻易放弃南京,势必遭到国内的反对,在国际上也会产生不良影响。在犹豫之中,蒋介石于11月下旬连续三次召开高级将领会议,讨论南京防守问题。最后他否定了作战厅长刘斐等人关于作“象征性防守”和“适当抵抗”的建议,决定固守南京,并任命唐生智为南京卫戍军司令长官。随即调集8个军计13个师,加上其他部队,共约15万人,并进行了防御部署:在南京外围,设置第一道防线,以5个军分别防守;在南京复廊设第M道防线,以2个军外加教导总队、宪兵队防守。

12月1日,日军大本营下达第8号敕令:“华中方面军司令官须与海军协同,攻占敌国首都南京。”当天,华中方面军决定用6个师进行南京作战。12月3日,日军分三路向南京方面进攻:北路1个师从镇江过长江,西进六合,攻占滁县,切断津浦铁路。南路1个师和1个支队从泅安和广德出发,经宁国和郎溪、石臼湖,占领芜湖和浦口,堵住守军的退路;中路4个师从正面向南京攻击前进,于12月7日进抵南京近郊。至此,日华中方面军已完成了对南京城的包围。

12月7日,蒋介石离开南京前召集少将以上守城将领训话,重申南京地位之重要,不能轻易放弃,并要求大家听从唐生智指挥,共同负起守卫的责任。8日,唐生智下令第一线守军退至复廊阵地继续抵抗,并采取禁止北渡长江等措施,决心背水一战。9日,日军集中5个师开始向守军复廊阵地全面进攻。光华门城垣首先告急,日军一部两次突入城内,均被守军消灭。日军受挫后,便于11日集中2个师猛攻雨花台和中华门,并对该地区进行昼夜轰炸。守军第88师拚命抵抗,2个旅长均壮烈牺牲,终因部队伤亡过重,雨花台和中华门相继被陷。战至12日晚,紫金山亦被日军占领。与此同时,各城门均告失守,中国守军与从中华门突入的日军展开巷战,南京危在旦夕。12日下午,唐生智根据蒋介石的指示,向守城部队下达了突围的命令。当时南京城已呈现混乱状态,除少数部队从正面突围出去外,大部分部队涌向下关,造成严重失控和极度堵塞局面。不少人挤死在城门洞里或淹死在江里,更多的人则在日军飞机和机枪扫射下丧生。12月13日,南京陷落。

12月中旬,日华中方面军又令第18师配合第101师向浙江杭州方向进攻,12月24日占领杭州。至此,京沪杭地区便成了沦陷区。

南京保卫战历时10天,以南京的陷落而告终。中国统帅部在上海失守、中国军队主力元气大伤的不利情况下,仍调集兵力组织南京保卫战,广大守城官兵在处于劣势的情况下,全凭一腔爱国热情,以血肉之躯,力御强敌,这些都是值得称颂的。

南京保卫战失利决非偶然。敌我力量对比的差距、战前不利的敌我态势和南京易攻难守的地形,是造成南京失利的客观因素。在主观指导上也存在严重缺陷:蒋介石不相信、不依靠人民群众的力量,寄希望于国际形势的变化,寄希望于陶德曼的调停,结果落空。在南京城不利于死守的情况下,蒋介石没有采纳部下“作象征性防守”和“适当抵抗”的建议,而决定死守,导致守军撤退失时,这不能不是战略决策的失误。在战役部署上,不是从实际出发,把防御的重点摆在南京外围,而是犯了城内不宜死守的大忌,导致守军无路可退,蒙受不应有的巨大伤亡。



  • 日军是怎么将南京城包围的?
  • 答:12月3日,日军分三路向南京方面进攻:北路1个师从镇江过长江,西进六合,攻占滁县,切断津浦铁路。南路1个师和1个支队从泅安和广德出发,经宁国和郎溪、石臼湖,占领芜湖和浦口,堵住守军的退路;中路4个师从正面向南京攻击前进,于12月7日进抵南京近郊。至此,日华中方面军已完成了对南京城的包围。

  • 南京城是怎么被日本人攻破的
  • 答:1937年12月1日日本下达了攻占南京的正式命令。进攻南京的作战开始后不久,日本军司令部下达了实际是要部队抢劫的“就地征收”命令。日军在抢劫中通常伴随着奸淫妇女的暴行,为了掩盖自己抢劫和强奸的罪恶,日军除了杀死受害人,经常放火烧毁整个村庄。1937年12月8日,日军全面占领了南京外围一线防御阵地,开始...

  • 南京沦陷的原因是什么
  • 答:1、淞沪会战末期,日军从杭州湾登陆,对上海进行翼侧包围。中国第三战区为避免上海作战部队两面受敌和为巩固首都,下令该地中国军队向南京外围既设阵地转移。日军于1937年11月12日占领上海,即乘胜西进,企图一举攻占南京,以迫使中国政府屈服。2、指挥不利:作战指令模棱两可,没有下达与城共存亡的死命令...

  • 抗战时期日本是怎样攻陷南京的?
  • 答:1937年12月13日,南京沦陷,日军开始了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南京保卫战,又称南京战役,是中国军队在淞沪会战失利后,为保卫首都南京与日本侵略军展开的作战。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12月1日,日军大本营下达“大陆第8号令”,命令华中方面军与海军 协同,兵分三路,攻占南京。蒋介石任命唐生智为首都...

  • 为什么日军在1937年短短时间内就攻陷了南京?
  • 答:南京很快失守,主要是前期集中力量用于凇沪战场,造成杭州湾侧后地区防务空虚,被日军轻易登陆后,抄了后路。国民政府慌忙命令各军后撤,此时战前准备不足的问题暴露无疑,再加上各军在淞沪战役中伤亡严重,补充不及,退守南京的部队已经是人员残缺不全,装备损失巨大,且未经整补,而日军成胜追击,士气...

  • 1937年12月13南京是怎么失陷给日本的?拜托各位了 3Q
  • 答:南京在淞沪会战期间即份即遭到日军飞机持续轰炸,至11月底已是一片废墟。 因此从开始南京一役就是实力悬殊。南京在上海失陷后,在当时情况下是守不住的。蒋介石原本想放弃南京,但唐生智力主死守,因此蒋介石令唐生智守住南京2个星期,唐生智信誓旦旦欲与南京共存亡,但南京战斗过程中,唐作为最高指挥官...

  • 南京是怎样沦陷的?
  • 答:意想不到的是,租界当局竟收缴了他们的武器,剥夺了他们的自由。真金不怕火炼,谢晋元在逆境中励精图治,每天带领士兵操课,早晨举行精神升旗典礼。谢晋元遭人暗算后,上海数十万民众前往吊唁,国民政府追赠他为陆军少将。11月5日,上海终于失守。兵败如山倒,国军溃不成军。南京暴露在日军面前。12月6日...

  • 南京是怎么被日军攻陷的?当时中日双方军事实力对比玄差有多大?
  • 答:所以,日军在1942年的12月,很快就攻陷了当时的中国境内的被国际上唯一承认的中国政府的首都-南京。对于日军来讲,一切只是去做就可以了。当然,期间也发生了很多可歌可泣的中国军人抗击日军的故事,但是,相对于被蹂躏的南京人民来讲,实在是九牛一毛,不值一提。日军在攻陷南京后,出于政治目的和军事...

  • 二战期间,日本为什么要占领南京?
  • 答:战役初期,日军于上海久攻不下,但日军进行战役侧翼机动,11月5日在杭州湾的全公亭、金山卫间登陆,中国军队陷入严峻形势,战局急转直下。1937年11月8日蒋中正下令全线撤退,四天后上海失守,淞沪会战结束。上海被日本占领后,日军趁势分三路急向南京进犯。中国方面就此开始准备在上海以西仅300余公里的...

  • 日军当时进攻南京的时候是怎么攻破南京明城墙的
  • 答:1、中山门,是被炮轰打开了一个缺口,日军调用240毫米榴弹炮,将城门南、北两侧大约300米处的城墙炸塌。在敌人优势火力下,中国守军顽强阻击,使日寇几次夜袭都无法突破。直到13日凌晨0点30分,中山门失守 2、中华门,最后是守军撤退后,日军用梯子爬上去的 ...

    户户网菜鸟学习
    联系邮箱
    返回顶部
    移动学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