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学习网 导航

中国历史上领先世界的成就有哪些 领先世界的中国古代科技成就的人有那些?

2024-06-02m.verywind.com
中国古代领先世界的科技成就主要分布在哪些领域~

中国古代领先世界的科技成就
(1)先秦:商朝有了世界上最早的日食和月食记录.春秋鲁国天文学家留下世界上关于哈雷彗星的最早记录.战国甘德、石申的《甘石星经》是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学著作.
(2)秦汉:编写于前1世纪的《周髀算经》比西方早500年提出勾股定理的特例.西汉《九章算术》有些内容是世界上最先进的.张衡的地动仪是世界上最早测定地震方位的仪器,比欧洲早1700多年.
(3)三国两晋南北朝:祖冲之在世界上第一个把圆周率准确到小数点后七位数,比欧洲早1100多年.
(4)隋唐:赵州桥是现存世界上最古老的一座石拱桥.僧一行在世界上第一次测量子午线.唐太宗时办了分科较细的医学校,比西方早200年.《唐本草》是世界上第一部由国家编定和颁布的药典,比欧洲早800年.《金刚经》卷子是现存世界上最早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
(5)宋元: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比欧洲早400年.发明了指南针并用于航海.唐宋时发明了火药和火药武器.沈括的“十二气历”比英国早800年.郭守敬的《授时历》比现行公历确立早300年.

氢弹:于敏结构。
在此,感谢共和国的铸剑者们,其所铸之剑,“可保万世太平”。自从1945年,美国研制出原子弹武器以后,核武器就是各大国争夺的战场。新中国建立以后,在苏联的支持下,我国获得了一些原子弹资料(苏联研制原子弹的资料也是美国科学家给的)。中苏断交以后,苏联撤走所有专家和物资,同时,美苏还对我国进行核讹诈。我国在困境之中,依靠自己的科研力量,于1964年研制出自己的原子弹。
然而,美国在1950年,已经开始研制威力更大的氢弹。并于1951年试爆成功。而苏联,也在1953年试爆氢弹。光研制出原子弹,还不够,我们还是落后于美苏两个流氓大国。

于是,我国科学家于敏在“没有老师”的情况下,靠自己的才智和努力,研究出我国自己的氢弹。并于1967年6月17日,成功通过飞机空投,试爆330万吨当量的氢弹。
于敏说,“中华民族不欺负旁人,也不能受旁人欺负,核武器是一种保障手段,这种民族情感是我的精神动力。”我国的第一枚氢弹只有一吨多重,而美苏初代氢弹爆炸装置都很大,很多年才小型化。美国的1951年试爆的试验弹(代号“乔治”)重达62吨,放在60余米的钢架上。美国在1952年试爆的氢弹试验装置“常春藤麦克”,也重达65吨。这两枚氢弹都需要装有笨重的制冷系统,所以很重,这个重量是不能空投实战的。

(左:邓稼先,右:于敏)
而且,我国氢弹使用的结构跟美国(泰勒结构)不一样,是独一无二的“于敏结构”。
“于敏结构”让我国氢弹更具优势。美国一项喜欢指责别国窃取其军事机密。但是,美国人在了解到中国氢弹爆炸的相关数据后,从来没有说中国氢弹是“窃取”美国的秘密。

“于敏结构”于美国使用的“泰勒结构”相比,维护成本低。中国的氢弹使用“于敏结构”能更换核心,(核心是有半衰期的,到期就报废)。而美苏的氢弹核心无法更换,只能坐等到期报废。也是因此,美苏氢弹无法长期储存。据说,现在中国成为世界唯一一个氢弹战备值班的国家。
2015年1月9日,于敏获得2014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有网友说:于敏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是最高科学技术奖的荣幸。对这种说法,我表示:臣附议!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早已为世人熟知,但中国古代科技中可以确认居世界之最的发明制造,其实还有不少:
一、瓷器。7800年前,西北渭水、泾水流域的先民就已能烧制红、灰色的多种形状的陶瓷器具。
二、太阳能利用。3000多年前,我国就有了太阳能的开发利用技术。
三、铸造。我国在古代就已利用泥灌、铁灌、蜡灌等三大铸造方法和技术?
四、氧气的发现。在我国古代炼丹术中,就已发现了氧。
五、物理实验室。在我国古代已有声振实验室,为世界上最早的物理实验室。
六、光源。早在公元250年,我国已经能制造可以改变和调节亮度的铜灯。
七、温度计。西汉所发明的天平式温度计,比欧洲的早1600多年。
八、陀螺仪。早在东汉时期,陀螺仪就用于航海,比欧洲的早1300多年。
九、钟表。为东汉的张衡所发明,在世界上为最早。
十、钻探技术。11世纪的北宋,就创造了钻探达200多米的深孔钻探技术。
十一、石油的发现与命名。东汉时,我国的延河流域就发现了石油,班固为之定名,后经北宋沈括再次认定。
十二、地磁。北宋的沈括发现地磁偏南,比欧洲早400多年。
十三、热力机械。最早的热力机械是北宋以前就已出现的“走马灯”。
十四、货币。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行纸币的国家,始于北宋时的四川。
十五、火箭技术。起源于宋代的“钻天炮”,是当代火箭技术的先驱。
===================================================
商朝有了世界上最早的日食、月食纪录。
春秋鲁国天文学家留下了世界上关于哈雷慧星的最早纪录。
战国甘德、石申的《甘石星经》是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学著。
编写于公元前1世纪以前的《周髀算经》比西方早500年提出勾股定理。
西汉《九章算术》有些内容是世界上最先进的。
在世界上最早发明了造纸术。
张衡的地动仪是世界上最早测定地震方位的仪器。
华佗在世界上最早采用全身麻醉方法。
祖冲之在世界上第一次把圆周率准确到小数点以后的七位数。
赵州桥是现存世界上最古老的石拱桥。
《金刚经》卷子是现存世界上最早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
僧一行在世界上第一次测量子午线。
唐太宗时创办了分科较细的医学校,比西方早200年。
《唐本草》是世界上第一部由国家编定和颁布的药典。
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
指南针,北宋时应用于航海。
唐宋时期发明了火药和火药武器。
沈括的“十二气历”比英国早800多年。
郭守敬的《授时历》比现行公历的确立早300年。
等等。

手工业
(1)纺织业的发展概况:
丝麻织业:半坡氏族时,产生了麻纺织业;大汶口文化中晚期,丝织技术有了进步,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丝织业的国家。以后经历历代尤其是汉代、唐朝、宋代和明清几个重要的发展阶段,丝麻织业不断发展,水平不断提高。例如两汉,能织出锦、绣、罗、纱等许多品种;西汉的长安、临淄等拥有全国最重要的官营手工业;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素纱单衣以及丝绸之路大量丝绸遗物的出土等都充分说明汉代丝织业的成就。丝织业的发展,为著名的丝绸之路的开辟提供了物质条件;唐代丝麻织品遍布全国各地;明清时期丝织业空前发展,并产生了新的生产关系??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棉织业:汉代时棉织业产生,如新疆地区种植棉花;会嵇地区出产的葛,是当地著名的越布汉光武帝将它列为贡品;南宋时,棉织业扩展到江南地区,逐渐取代麻布,成为主要的衣料;元朝时,松江成为棉纺织中心,江南的一批小镇也因棉纺织业而兴盛起来。
认识:中国是一个传统的男耕女织的封建国家,纺织业历史源远流长,它的发展特点大体是:北宋以前,中国纺织业以丝麻织业为主,南宋以后,棉布逐渐成为人们的主要衣料;纺织业主要体现封建自然经济的特点,是中国自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明中期以后,以生产商品为目的的纺织业逐渐兴盛起来,并且纺织业的发展由量变到质变,产生了新的生产关系即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但由于封建生产关系的阻碍,它始终得不到健康成长。
(2)陶瓷业:
原始社会如半坡的彩陶、大汶口的黑陶和白陶等都是精美的工艺品;商周时期是我国陶瓷发展史上的一次飞跃;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创制出白瓷,为我国制瓷业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前景;隋唐时,瓷窑分布于中原和江南许多地区著名的唐三彩和青瓷中的秘色瓷在唐朝出现;北宋的制瓷业水平大大超过前代水平,出现定窑、汝窑等五大名窑,江西景德镇的青白瓷行销海内外,南宋元朝时它成为全国著名的瓷都。
认识:中国陶瓷业的产生、发展源于生活,为生活服务,实现了实用性和观赏性的统一,同时又是对外交往中的重要物品,为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对外经济文化交流作出了贡献。
(3)造纸业
发明:西汉发明了造纸术,甘肃天水放马滩出土的绘有地图的纸是目前世界上所知的最早的纸;
改进:105年东汉蔡伦改进了造纸术。
发展:魏晋南北朝时,纸张白度增加质地细薄,产量大增,逐渐取代简牍,成为最主要的书写材料;
传播:几个世纪后,向东传到朝鲜、日本;唐朝时向西传到大食(阿拉伯),经阿拉伯传到欧洲、北非。
四大发明是我国成为文明古国的重要标志,造纸术的发明,是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发展和进步作出的重大贡献。
(4)冶铁业:
西周时开始使用铁器;
春秋战国时期,发明了铸铁柔化处理技术,是世界冶铁史的一大成就,比欧洲早两千多年;
两汉:西汉时冶铁业分为官营和私营。煤成为冶铁的燃料,人们发明了淬火技术;东汉时,杜诗发明水排,使中国冶铁水平长期领先世界。宛和巩是著名的冶铁中心;
隋唐时期:普遍采用了切削、抛光、焊接等工艺;
辽宋时期:辽和金的冶铁业水平较高;
明朝中后期,广东佛山冶铁业,一天出铁六七千斤。
认识:在农业文明时代,冶铁业的发展是生产力进步的明显标志,它有力地推动着社会的变革和进步。
(5)造船业
秦汉时期,造船业发展迅速,汉代时发明了撸、舵和布帆,还使用锚,表面造船航海技术已经成熟;
隋唐时期:能造使用推进器的战舰,这是最早使用机械动力的轮船。能造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海船。唐初仅在洪州就造海船500多艘;
两宋:造船技术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长江航船最大的可载万石以上;南宋的明州、泉州、广州是造船中心,造的远洋海船,可载粮食几万石;
明朝:郑和的船队反映了明朝高超的造船技术。
认识:中国古代造船业的发展与国家的航海事业和对外关系联系密切,相辅相成,当统治者重视发展对外关系,重视发展航海事业,造船业就发达,如汉、唐、宋元时期,对外交往频繁,造船业也就发达;明中期以后到清朝时,由于统治者实行海禁政策,造船业受到影响。
在古代的手工业中,除以上五大行业外,还要注意制漆业、制盐业和青铜业等。在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尽管中国古代的手工业很发达,在世界上曾经居于领先地位,但由于统治者都推行重农抑工商政策,它始终为农业文明经济的发展服务而处于从属地位,虽然在明清时期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产生并有了缓慢发展,但又由于封建生产关系的阻碍,始终没有进入手工工场时代,对中国的近代化进程无疑是产生了消极影响。

简单的说就是四大发明。

  • 请举例我国古代领先世界或在世界上有重要地位的科技成就两例,并写出相...
  • 答:(七)中国古代领先世界的科技成就 (1)先秦:商朝有了世界上最早的日食和月食记录。春秋鲁国天文学家留下世界上关于哈雷彗星的最早记录。战国甘德、石申的《甘石星经》是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学著作。 (2)秦汉:编写于前1世纪的《周髀算经》比西方早500年提出勾股定理的特例。西汉《九章算术》有些内容是世界上最先进的。

  • 从古到今,中国有哪些领先世界的技术和思想
  • 答:中国古代领先世界的科技成就 (1)先秦:商朝有了世界上最早的日食和月食记录.春秋鲁国天文学家留下世界上关于哈雷彗星的最早记录.战国甘德、石申的《甘石星经》是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学著作.(2)秦汉:编写于前1世纪的《周髀算经》比西方早500年提出勾股定理的特例.西汉《九章算术》有些内容是世界上最先...

  • 中国有哪些世界领先的科学技术成就?
  • 答:1、天文历法方面成就:中国古历采用阴阳合历,即以太阳的运动周期作为年,以月亮圆缺周期作为月,以闰月来协调年和月的关系。古人根据太阳一年内的位置变化以及由此引起的地面气候的演变次序,把一年又分成24段,分列在十二个月中,以反映四季、气温、物候等情况。夏代的历法是中国最早的历法,当时已经依据...

  • 领先世界的中国古代科技成就
  • 答:领先世界的中国古代科技成就包括:造纸术、指南针、火药、活字印刷术、甲骨文、水稻种植等。1. 造纸术 商朝时,文字刻于龟甲兽骨,称甲骨文;春秋时期,文字刻于竹片木片,称竹简木牍;战国时期,思想家惠施学富五车,其学著作装满五辆车,故有“学富五车”之说。2. 指南针 战国时期,根据磁石南北...

  • 中国还有哪些举世瞩目的成就,简要说出这些成就取得有哪些意义
  • 答:2、屠呦呦获诺贝尔科学奖:从现代科学技术中汲取创新手段,与她领导的研究团队坚持不懈,克服困难,联合攻关,成功地从中草药青蒿中提取出青蒿素,并研制出系列青蒿素类药品,这一成就挽救了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数百万人的生命,在世界抗疟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3、中国高速铁路:中国已经成功拥有世界先进...

  • 中国古代领先世界的科技成就主要分布在哪些领域?
  • 答:中国古代领先世界的科技成就 (1)先秦:商朝有了世界上最早的日食和月食记录。春秋鲁国天文学家留下世界上关于哈雷彗星的最早记录。战国甘德、石申的《甘石星经》是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学著作。(2)秦汉:编写于前1世纪的《周髀算经》比西方早500年提出勾股定理的特例。西汉《九章算术》有些内容是世界上...

  • 领先世界的中国古代科技成就简表
  • 答:领先世界的中国古代科技成就的有:造纸术、指南针、火药、胶泥活字印刷术、甲骨文、水稻种植等。1、造纸术 商朝:文字都会刻在龟甲和兽骨上,被称作甲骨文;春秋时期:文字是刻在竹片和木片上,被称作竹简和木牍;战国时期:思想家惠施学富五车,每次外出游学会装满五辆车的竹简,这就是“学富五车”...

  • 我国在哪些方面取得过世界领先的成就
  • 答:一、数学成就 1.《九章算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应用数学,它的出现标志中国古代数学形成了完整的体系。2.圆周率:魏晋时期的数学家刘徽,运用极限理论,提出了计算圆周率的正确方法;南朝祖冲之快速地计算出圆周率的数值范围,这一成果比外国早近一千年。二、天文成就 1.哈雷彗星记录:公元前613年,《...

  • 我国领先世界的古代科技成就
  • 答:《金刚经》卷子是现存世界上最早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 宋元时期: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比欧洲早400年 指南针用于航海、火药用于军事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沈括的“十二气历”,比英国早800年 郭守敬的《授时历》比现行公历确立早300年 明清时期:传统科技走在世界前列。中国古代的地理成就 (1)《周易》一...

  • 古代中国哪些方面领先于世界
  • 答:5个回答 #热议# OPPO超级会员日会上线哪些专属权益?匿名用户 2009-09-05 展开全部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 四大发明在人类文明史上的重要地位。印刷术、指南针、火药和造纸术,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是我国之所以成为文明古国的标志之一。古代,我国的科学技术在许多方面居于世界的前列。5世纪后的千余年里,欧洲处在封建...

    户户网菜鸟学习
    联系邮箱
    返回顶部
    移动学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