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学习网 导航

江阵子 密州出猎 苏轼 全解 求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的解释和赏析!

2024-05-13m.verywind.com
苏轼 《江城子*密州出猎》解释~

古典文学作品赏析

江城子

密州出猎①

【宋】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
左牵黄,
右擎苍。②
锦帽貂裘,
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③
亲射虎,
看孙郎。④
酒酣胸胆尚开张。⑤
鬓微霜,
又何妨。
持节云中,
何日遣冯唐。⑥
会挽雕弓如满月,⑦
西北望,
射天狼。⑧


①密州:今山东诸城。 ②黄:黄犬。苍:苍鹰。围猎时用以追捕猎物。
③汉羽林军戴锦蒙帽,穿貂鼠裘。这里与下句“千骑”均指苏轼的随从。
④报:告、语。倾城:指全城观猎的士兵。 ⑤孙权曾亲自射虎于凌亭,这里
借以自指。 ⑥节:符节。汉时冯唐曾奉文帝之命持节复用魏尚为云中太守。
这里以冯唐自比,有不服老与赴边的两屋意思。 ⑦会:当。如满月:把弓拉
足,表示有力。 ⑧古时以天狼星主侵掠,这里以天狼喻西夏。

【品评】
出猎对于苏轼这样的文人来说,或许是偶然的一时豪兴,但他平素报国立
功的信念却因这次小试身手而得到鼓舞,以至信心十足地要求前赴西北疆场弯
弓杀敌了。苏轼任密州知州刚四十岁。他是四年前因与王安石政见不合自愿请
求外任,自杭州来至这北方边郡的。除了他在各地任上致力于地方政绩外,一
直要求大用于世。当时西北边事紧张。熙宁三年(1070),西夏大举进攻环、
庆二州。四年,陷抚宁诸城。“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就是指 宋与西夏的战事。这首词上片出猎,下片请战,不但场面热烈,音节嘹亮,而 且情豪志壮,顾盼自雄,精神百倍。同苏轼其他豪放词相比,它是一首豪而能 壮的壮词。把词中历来软媚无骨的儿女情换成有胆有识、孔武刚建的英雄气了。 苏轼对此也颇为自负,他在密州写给好友鲜于侁的信中说:“近却颇作小词, 虽无柳七郎风味,亦自是一家。呵呵。数日前,猎于郊外,所获颇多。作是一 阕,令东州壮士抵掌顿足而歌之,吹笛击鼓以为节,颇壮观也。”就是指的这 首词。

宋神宗熙宁八年,东坡任密州知州,曾因旱去常山祈雨,归途中与同官梅户曹会猎于铁沟,写了这首出猎词。作者在词中抒发了为国效力疆场、抗击侵略的雄心壮志和豪迈气概。
开篇“老夫聊发少年狂 ”,出手不凡。这首词通篇纵情放笔,气概豪迈,一个“狂”字贯穿全篇。接下去的四句写出猎的雄壮场面,表现了猎者威武豪迈的气概:词人左手牵黄犬,右臂驾苍鹰,好一副出猎的雄姿!随从武士个个也是“锦帽貂裘”,打猎装束。千骑奔驰,腾空越野,好一幅壮观的出猎场面!为报全城士民盛意,词人也要象当年孙权射虎一样,一显身手。作者以少年英主孙权自比,更是显出东坡“狂”劲和豪兴来。
以上主要写在“出猎”这一特殊场合下表现出来的词人举止神态之“狂 ”,下片更由实而虚,进一步写词人“少年狂”的胸怀,抒发由打猎激发起来的壮志豪情。“酒酣胸胆尚开张”,东坡为人本来就豪放不羁,再加上“酒酣”,就更加豪情洋溢了。
过片一句,言词人酒酣之后,胸胆更豪,兴致益浓。此句以对内心世界的直抒,总结了上片对外观景象的描述。接下来,作者倾诉了自己的雄心壮志:年事虽高,鬓发虽白,却仍希望朝廷能象汉文帝派冯唐持节赫免魏尚一样 ,对自己委以重任,赴边疆抗敌。
那时,他将挽弓如满月,狠狠抗击西夏和辽的侵扰。
此作是千古传诵的东坡豪放词代表作之一。词中写出猎之行,抒兴国安邦之志,拓展了词境,提高了词品,扩大了词的题材范围,为词的创作开创了崭新的道路。作品融叙事、言志、用典为一体,调动各种艺术手段形成豪放风格,多角度、多层次地从行动和心理上表现了作者宝刀未老、志在千里的英风与豪气。
参考资料:http://www.sdbjedu.com/zxyw/Article_Print.asp?ArticleID=382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绵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这首词作于熙宁八年(1075年)冬。苏轼词风于密州时期正式形成,这首词即公认的第一首豪放词。苏轼对这首痛快淋漓之作颇为自得,在给友人的信中曾写道:“近却颇作小词,虽无柳七郎风味,亦自是一家。呵呵,数日前,猎于郊外,所获颇多,作得一阕,令东州壮士抵掌顿足而歌之,吹笛击鼓以为节,颇壮观也。”苏轼此词一反“诗庄词媚”的传统观念,“一洗绮罗香泽之态,摆脱绸缪宛转之度”,拓宽了词的境界,树起了词风词格的别一旗帜。



苏轼深受儒家民本思想的影响,历来勤政爱民,每至一处,都颇有政绩,为百姓所拥戴。密州时期,他的生活依旧是寂寞和失意的,郁积既久,喷发愈烈,遇事而作,如挟海上风涛之气。这首词起句陡兀,用一“狂”字笼罩全篇,藉以抒写胸中雄健豪放的一腔磊落之气。苏轼时年四十,正值盛年,不应言老,却自称“老夫”,又言“聊发”,与“少年”二字形成强烈反差,形象地透视出、流露出内心郁积的情绪。他左手牵黄狗,右手擎猎鹰,头戴锦绣的帽子,身披貂皮的外衣,一身猎装,气宇轩昂,何等威武。“千骑卷平冈”,一“卷”字,突现出太守率领的队伍,势如磅礴倾涛,何等雄壮。全城的百姓也来了,来看他们爱戴的太守行猎,万人空巷。这是怎样一幅声势浩大的行猎图啊,太守倍受鼓舞,气冲斗牛,为了报答百姓随行出猎的厚意,决心亲自射杀老虎,让大家看看孙权当年搏虎的雄姿。上阕写出猎的壮阔场面,表现出作者壮志踌躇的英雄气概。



下阕承前进一步写“老夫”的“狂”态。出猎之际,痛痛快快喝了一顿酒,意兴正浓,胆气更壮,尽管“老夫”老矣,鬓发斑白,又有什么关系!以“老”衬“狂”,更表现出作者壮心未已的英雄本色。北宋仁宗、神宗时代,国力不振,国势羸弱,时常受到辽国和西夏的侵扰。苏轼由出猎联想到国事,联想到自己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处境,不禁以西汉魏尚自况,希望朝廷能派遣冯唐一样的使臣,前来召自己回朝,得到朝廷的信任和重用。“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天狼”,即喻指辽和西夏。作者以形象的描画,表达了自己渴望一展抱负,杀敌报国,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下阕借出猎表达了自己强国抗敌的政治主张,抒写了渴望报效朝廷的壮志豪情。



这首词感情纵横奔放,令人“觉天风海雨逼人”。词中表现了作者的胸襟见识,情感兴趣,希望理想,一波三折,姿态横生,“狂”态毕露;虽不乏慷慨激愤之情,但气象恢弘,一反词作柔弱的格调,“指出向上一路,新天下耳目”,充满阳刚之美,成为历史弥珍的名篇。

江城子
--
密州出猎1
--
【宋】苏轼
--
老夫聊发少年狂。
左牵黄,
右擎苍。2
锦帽貂裘,
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3
亲射虎,
看孙郎。4
酒酣胸胆尚开张。5
鬓微霜,
又何妨。
持节云中,
何日遣冯唐。6
会挽雕弓如满月,7
西北望,
射天狼。8
--
【注释】
1密州:今山东诸城。 2黄:黄犬。苍:苍鹰。围猎时用以追捕猎物。
3汉羽林军戴锦蒙帽,穿貂鼠裘。这里与下句「千骑」均指苏轼的随从。
4报:告、语。倾城:指全城观猎的士兵。 5孙权曾亲自射虎於凌亭,这里
藉以自指。 6节:符节。汉时冯唐曾奉文帝之命持节复用魏尚为云中太守。
这里以冯唐自比,有不服老与赴边的两屋意思。 7会:当。如满月:把弓拉
足,表示有力。 8古时以天狼星主侵掠,这里以天狼喻西夏。
--
【品评】
出猎对於苏轼这样的文人来说,或许是偶然的一时豪兴,但他平素报国立
功的信念却因这次小试身手而得到鼓舞,以至信心十足地要求前赴西北疆场弯
弓杀敌了。苏轼任密州知州刚四十岁。他是四年前因与王安石政见不合自愿请
求外任,自杭州来至这北方边郡的。除了他在各地任上致力於地方政绩外,一
直要求大用於世。当时西北边事紧张。熙宁三年(1070),西夏大举进攻环、
庆二州。四年,陷抚宁诸城。「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就是指
宋与西夏的战事。这首词上片出猎,下片请战,不但场面热烈,音节嘹亮,而
且情豪志壮,顾盼自雄,精神百倍。同苏轼其他豪放词相比,它是一首豪而能
壮的壮词。把词中历来软媚无骨的儿女情换成有胆有识、孔武刚建的英雄气了。
苏轼对此也颇为自负,他在密州写给好友鲜於侁的信中说:「近却颇作小词,
虽无柳七郎风味,亦自是一家。呵呵。数日前,猎於郊外,所获颇多。作是一
阕,令东州壮士抵掌顿足而歌之,吹笛击鼓以为节,颇壮观也。」就是指的这
首词。

创新全解
【古文译注】
老夫(1)聊(2)发少年狂, 左牵黄(3), 右擎苍(4)。
老夫我暂且发一发少年的疯狂,左手牵着黄狗,右臂架着苍鹰。

锦帽 貂裘, 千骑(5)卷平冈。
我戴着丝绸做的帽子,穿着轻暖的皮衣,千军万马随着我横卷原野。

为 报 倾城 (6) 随太守, 亲 射 虎,
为了报答全城的人都追随我打猎的盛意,我要亲自射杀老虎,让你

看孙郎(7)。
们看看孙郎当年的英姿。
酒酣 胸胆 尚开张, 鬓 微 霜(8),又何妨!
饮酒尽兴心胸更觉开阔。鬓角出现了白发,又算得了什么呢!
持 节(9)云中, 何日 遣 冯唐?
只盼望有手持符节的来云中,但不知朝廷何时才能派遣使臣冯唐?
会(10)挽雕弓(11)如满月, 西北望, 射 天狼。
到那时,我定将拉开雕弓如满月,瞄准西北方,箭箭射向天狼。
【板书设计】
江城子·密州出猎
出猎场面 气势盛大
报国之志 豪迈奔放
【主题思想】
这首词,通过描写一次出猎时的壮观场面,借历史典故抒发作者杀敌卫国的雄心壮志,表达了为国效命的坚定决心和爱国思想,并委婉地表达出期盼重新得到朝廷重用的愿望。
【品味赏析】
1、“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精彩句段)
这一句用高度凝炼的语言,表达了诗人的报国志向。“天狼”是星名,古人认为,天狼星主侵扰,这里指西夏。
2、对《江城子》上片的诠释(精彩句段)
作者以“老夫”自称,表现了作者对人生易老的感慨。“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写了作者出猎时的装束,给人一种英姿勃发之感。“千骑卷平冈”“倾城随太守”写出了出猎场面的宏大、壮观。“亲射虎,看孙郎”表现出了作者要像孙权那样射杀猛虎的豪情。整个上片主要是场面描写,写出了出猎场面的宏大。
【文章特色】
全词通篇纵情放笔,用典自然,挥洒自如,风格豪放。在人物描写上,既有正面描,也有侧面烘托渲染,把词中主人公的威英姿和满怀豪情生动地刻画出来。
(1)老夫:作者自称。时年四十。
(2)聊:姑且
(3)黄:黄狗
(4)苍:苍鹰
(5)千骑:上千个骑马的人,形容随从之多。骑:一人一马称一骑。
(6)倾城:全城的人都出来了。形容随观者之众。
(7)孙郎:指孙权,这里是作者自喻。
(8)微霜:稍白
(9)节:符节。古代朝廷使者所持的凭证。
(10)会:应当
(11)雕弓:饰以彩绘的弓。

《江城子·密州出猎》是宋代文学家苏轼于密州知州任上所作的一首词。此词表达了强国抗敌的政治主张,抒写了渴望报效朝廷的壮志豪情。首三句直出会猎题意,次写围猎时的装束和盛况,然后转写自己的感想:决心亲自射杀猛虎,答谢全城军民的深情厚意。下片叙述猎后的开怀畅饮,并以魏尚自比,希望能够承担卫国守边的重任。
结尾直抒胸臆,抒发杀敌报国的豪情。全词“狂”态毕露,虽不乏慷慨激愤之情,但气象恢弘,一反词作柔弱的格调,充满阳刚之美。
【原文】
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注释】
江城子:词牌名。
密州:今山东诸城。
老夫:作者自称,时年三十八。
聊:姑且,暂且。
狂:豪情。
左牵黄,右擎苍:左手牵着黄犬,右臂擎着苍鹰,形容围猎时用以追捕猎物的架势。
黄:黄犬。
苍:苍鹰。
锦帽貂裘:名词作动词使用,头戴着华美鲜艳的帽子。貂裘,身穿貂鼠皮衣。是汉羽林军穿的服装。
千骑卷平冈:形容马多尘土飞扬,把山冈像卷席子一般掠过。
千骑:上千个骑马的人,形容随从乘骑之多。
倾城:全城的人都出来了。形容随观者之众。
太守:指作者自己。
看孙郎:孙郎,孙权。这里借以自喻。
酒酣胸胆尚开张:极兴畅饮,胸怀开阔,胆气横生。
尚:更。
微霜:稍白。
节:兵符,传达命令的符节。
持节:是奉有朝廷重大使命。
云中:汉时郡名,今内蒙古自治区托克托县一带,包括山西省西北一部分地区。
会:定将。
挽:拉。
雕弓:弓背上有雕花的弓。(另解释为:天弓)
满月:圆月。
天狼:星名,又称犬星,旧说指侵掠,这里隐指西夏。《楚辞·九歌·东君》:“长矢兮射天狼。”
《晋书·天文志》云:“狼一星在东井南,为野将,主侵掠。”词中以之隐喻侵犯北宋边境的辽国与西夏。
【译文】
我姑且抒发一下少年的豪情壮志,左手牵着黄犬,右臂擎着苍鹰,戴着华美鲜艳的帽子,穿着貂皮做的衣服,带着上千骑的随从疾风般席卷平坦的山冈。为了报答满城的人跟随我出猎的盛情厚意,我要像孙权一样,亲自射杀猛虎。
我痛饮美酒,心胸开阔,胆气更为豪壮,(虽然)两鬓微微发白,(但)这又有何妨?什么时候皇帝会派人下来,就像汉文帝派遣冯唐去云中赦免魏尚的罪(一样信任我)呢?我将使尽力气拉满雕弓就像满月一样,朝着西北瞄望,射向西夏军队。

古诗词分类积累汇集
诗中雄心壮志
1、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2、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登飞来峰》)
3、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土暮年,壮心不已。(曹操《龟虽寿》)
4、 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
5、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诗中哲理
1、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2、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3、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登飞来峰》)
4、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赵翼《论诗》)
诗中夕阳(落日)
1、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晏殊《浣溪沙》)
2、 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君子于役》
3、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范仲淹《渔家傲》)
4、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5、 夕阳夕下,断肠人在天涯。(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诗中忧愁
1、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龚自珍《己亥杂诗》)
2、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李白《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
3、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李清照《醉花阴》)
4、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李商隐《无题》)
5、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黄鹤楼》)
诗中树
1、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东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2、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3、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李煜《相见欢》)
4、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曹操《观沧海》)
诗中泪
1、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
2、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范仲淹《渔家傲》)
3、 无限河山泪,谁言天地宽。(夏完淳《别云间》)
4、 夜久雨声绝,如闻泣幽咽。(杜甫《石壕吏》)
诗中塞外风景
1、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王维《使至塞上》)
2、 塞下风来秋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范仲淹《渔家傲》)
3、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4、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李贺《雁门太守行》)
5、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诗中鸟
1、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2、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崔颢《黄鹤楼》)
3、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王湾《次北固山下》)
4、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辛弃疾《西江用》)
5、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李清照《如梦令》)
6、 山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苏轼《浣溪沙》)
诗中山河(江山)
1、 无限河山泪,谁言天地宽。(夏完淳《别云间》)
2、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3、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朱熹《论诗》)
4、 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杜甫《戏为六绝句》)
5、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文天祥《过零丁洋》)
诗中春景
1、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2、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3、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苏轼《浣溪沙》)
4、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杜甫《春夜喜雨》)
5、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杜牧《江南》)
诗中夏景
1、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辛弃疾《西江月》)
2、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陶渊明《归园田居》)
3、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白居易《观刈麦》)
4、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辛弃疾《西江月》)
诗中秋景
1、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刘禹锡《秋词》)
2、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曹操《观沧海》)
3、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李商隐《夜雨寄北》)
4、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李贺《雁门太守行这》
5、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6、 沙场秋点兵。(辛弃疾《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7、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李清照《醉花阴》
8、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
9、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10、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蒹葭》
诗中冬景
1、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
2、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3、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4、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诗中山
1、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2、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杜甫《春望》)
3、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常健《题破山寺后禅院》)
4、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
5、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岑参《白雪歌武判官归京》)
诗中水
1、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蒹葭》)
2、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曹操《观沧海》)
3、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4、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5、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苏轼《浣溪沙》)
6、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李白《渡荆门送别》)
诗中日
1、 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汉乐府·陌上桑》)
2、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3、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4、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王之涣《登鹳雀楼》)
5、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龚自珍《己亥杂诗》)
6、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李贺《雁门太守行》)
诗中风
1、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晓》)
2、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杜牧《赤壁》)
3、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白居易《观刈麦》)
4、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李清照《醉花阴》)
5、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6、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诗中花
1、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孟浩然《过故人庄》)
2、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3、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
4、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5、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李白《闻王昌龄左迁至龙标遥有此寄》)
6、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李清照《如梦令》)
7、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辛弃疾《西江月》)
诗中雪
1、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2、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李白《行路难》)
3、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岑参)
4、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诗中月
1、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2、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苏轼《水调歌头》)
3、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注:写月但不带月字)
4、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5、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李煜《相见欢》)
诗中雨
1、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晓》)
2、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杜甫《春夜喜雨》)
3、 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苏轼《浣溪沙》)
4、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
5、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辛弃疾《西江月》)
诗中草
1、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年羊。(敕勒歌)
2、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
3、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游子吟》)
4、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5、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陶渊明《归园田居》)
6、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辛弃疾《村居》)
诗中柳
1、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 《游山西村》
2、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志南《绝句》)
3、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4、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杜甫《绝句》)
诗中云
1、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李白《渡荆门送别》)
2、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朱熹《观书有感》)
3、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4、 俄倾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5、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李清照《醉花阴》)
诗中湖
1、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2、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3、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4、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诗中海
1、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曹操《观沧海》)
2、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
3、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逋之任蜀州》)
4、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王之涣《登颧雀楼》)
5、 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
诗中舟
1、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王湾《次北固山下》)
2、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李白《渡荆门送别》)
3、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李清照《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4、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杜甫《春夜喜雨》
5、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6、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诗中酒
1、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孟浩然《过故人庄》)
2、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这》
3、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陆游《游山西村》)
4、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值万钱。(李白《行路维》)
5、 浊酒一杯家 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范仲淹《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
诗中乡情
1、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范仲淹《渔家傲》)
2、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3、 已知泉路近,欲别故乡难。(夏完淳《别云间》)
4、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黄鹤楼》)
5、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王湾《次北固山下》)
诗中豁达对待离别的诗句
1、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园缺,此事古难全。(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2、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甫之任蜀州》)
诗中不明送别但意味深长的诗句
1、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2、 孤帆远影碧空净,唯见长江天际流。(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

全部注释
1.“左牵黄”两句:左手牵着黄狗,右臂举着苍鹰。
2.“亲射虎”两句:孙郎即孙权。《三国志·吴志》孙权本传载:“二十三年十月,权将如吴,亲乘马射虎于亭。马为虎所伤,权投以双戟,虎却废,常从张世击以戈获之。”
3.“持节云中”两句:用汉文帝与冯唐故事。据《汉书·冯唐传》记载:云中太守魏尚治军有方,“使匈奴远避,不近云中之塞”,一旦入侵,必所杀甚众。后因报功时“虏差六级”多报了六颗首级,被文帝“下之吏,削其爵”。冯唐竭力为魏尚辩白,认为文帝“赏太轻,罚太重”,颇失人心。文帝幡然醒悟,当日便令冯唐持节赦免魏尚,官复原职,并拜冯唐为车骑都尉。节:兵符,古代使节用以取信的凭证。持节:是奉有朝廷重大使命。云中:在今内蒙古托克托县境内,包括山西省西北一部分地区。苏轼当时在政治上处境不甚得意,在这里以守卫边疆的魏尚自许,希望得到朝廷的信任。
4.天狼:天狼星。《楚辞·九歌·东君》:“长矢兮射天狼。”《晋书·天文志》云:“狼一星在东井南,为野将,主侵掠。”词中以之比喻为对北宋边境屡有侵犯的西夏等国。

①这句说我老头子也要学学年轻人的狂态。
②锦帽貂裘:锦蒙帽,貂鼠裘,古代贵族服饰。这里指打猎武士们的装束。
③言从骑之盛,亦暗示太守身份。太守是“封疆大吏”,略等于古之诸侯。古制:“诸侯千乘”。
④形容飞马疾驰的样子。
⑤倾城:倾动一城之意,整个城里的人,写“随太守”的观众之多。
⑥作者自己,时苏轼任密州太守。
⑦这句说:效仿当年孙权的榜样,亲自射虎。这里苏轼是以孙权自比。
⑧酒喝的很畅快。
⑨胸怀开扩,胆气豪壮。
⑩会:将要;挽:拉开;这句说:要把弓拉足,像满月一样圆。

赏析
这首词是苏轼豪放词中较早之作,作于熙宁八年(1075)冬,当时苏轼知密州。据《东坡纪年录》:“乙卯冬,祭常山回,与同官习射放鹰作。”苏轼有《祭常山回小猎》诗云:
青盖前头点皂旗,黄茅冈下出长围。
弄风骄马跑空立,趁兔苍鹰掠地飞。
回望白云生翠巘,归来红叶满征衣。
圣明若用西凉簿,白羽犹能效一挥。
其描写出猎的壮观场面及卒章所显之志,与这首《江城子》类似。
苏轼在此词写就后数日给他的朋友鲜于子骏的信中说:"近却颇作小词,虽无柳七郎风味,亦自是一家,呵呵。数日前猎于郊外,所获颇多。作得一阕,令东州壮士抵掌顿足而歌之,吹笛击鼓以为节,颇壮观也?
上阕着力描写出猎的阵势,豪兴勃发,气势恢宏。“狂”字是核心,虽是聊发,却缘自真实。苏轼外任或谪居时期常常以“疏狂”、“狂”、“老狂”自况。如《十拍子》:“强染霜髭扶翠袖,莫道狂夫不解狂。狂夫老更狂。”
他写这首词时节三十九岁,却自称"老夫",此中意味,需要特别体会。
“为报”句写出太守与人民的亲切关系和颇为自负的豪情。
下阕抒写为国效力的愿望。从熙宁三年到七年,辽和西夏数次南侵,北宋政府割地赔银,丧权辱国,令许多尚气节之士义愤难平。故苏轼借出猎的豪兴,将深隐心中的夙愿和盘托出,其"狂"字下面潜涵的赤诚令人肃然起敬。
词中一连串表现动态的词如发、牵、擎、卷、射、挽、望等,也十分生动形象。

[赏析]作者生活的年代,宋朝主要的边患是辽和西夏。虽然订立过屈辱的和约,但军事上的威胁还是很严重。这首词前段写打猎的场面,有声有色。后段从打猎引申到“射天狼”,表现出作者抗击敌人的壮志和决心。全篇充满了豪迈的气概。

说明
在作者生活的年代,宋朝的主要边患是辽和西夏,虽订立过屈辱的和约,可是军事上的威胁还是很严重的。这首词前段写打猎的场面有声有色。后段从打猎引申到“天狼”,表现出作者抗击敌人的壮志和决心。全篇的气概都很豪,大有“横槊赋诗”的气概,把词中历来香艳的吴侬软语,变成可报国立功的黄钟之音,拓展了词的表现范围,提高了词的意境。

户户网菜鸟学习
联系邮箱
返回顶部
移动学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