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学习网 导航

一平二调指的是什么 什么是“一平二调”?

2024-06-01m.verywind.com
人民公社化运动特点“一大二公,一平二调”指什么?~

一大二公
指人民公社第一规模大,第二公有化程度高。

1958年,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在极短的一个月时间,重新改组为「人民公社」。全国有99%的农民加入公社,体现人民公社所标榜「一大」,即追求大规模化。「二公」则指实现更进一步的公有制。

人民公社的特点叫“一大二公”,实际上就是搞“一平二调”。所谓大,就是将原来一二百户的合作社合并成四五千户以至一二万户的人民公社。一般是一乡一社。所谓公,就是将几十上百个经济条件、贫富水平不同的合作社合并后,一切财产上交公社,多者不退,少者不补,在全社范围内统一核算,统一分配,实行部分的供给制(包括大办公共食堂、吃饭不要钱,叫做共产主义因素),造成原来的各个合作社(合并后叫大队或小队)之间、社员与社员之间严重的平均主义。同时,社员的自留地、家畜、果树等,也都被收归社有。在各种“大办”中,政府和公社还经常无偿地调用生产队的土地、物资和劳动力,甚至调用社员的房屋、家具。这些实际上都是对农民的剥夺,使农民惊恐和不满,纷纷杀猪宰羊,砍树伐木,造成生产力的很大破坏,给农业生产带来灾难性的后果。

一大二公三平调,毛泽东说:还是人民公社好,一曰大,二曰公.
成立人民公社,原来合作社的集体财产无偿调拨给人民公社.
有时候说:一平二调
规模大,公有化程度高,集体财产无偿调拨给人民公社


人民公社的特点叫“一大二公”,实际上就是搞“一平二调”。所谓大,就是将原来一二百户的合作社合并成四五千户以至一二万户的人民公社。一般是一乡一社。所谓公,就是将几十上百个经济条件、贫富水平不同的合作社合并后,一切财产上交公社,多者不退,少者不补,在全社范围内统一核算,统一分配,实行部分的供给制(包括大办公共食堂、吃饭不要钱,叫做共产主义因素),造成原来的各个合作社(合并后叫大队或小队)之间、社员与社员之间严重的平均主义。

一平二调是“平均主义”、“无偿调拨”的简称。出现在我国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初期。

其要害是:否认了人民公社之间、特别是公社内部原来各个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之间的经济差别,否认了按劳分配和等价交换的原则,无偿调拨各集体经济组织的生产资料、产品、劳动力和资金;在个人消费品的分配上实行绝对平均主义;严重挫伤农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破坏了集体所有制的巩固和发展。

扩展资料

出台背景

1959年中国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下,潜伏着重大的危机,“大跃进”运动,在生产发展上是追求高速度,以实现工农业生产高指标为目标,“大跃进” 运动在建设上追求大规模,提出了名目繁多的全党全民“大办”、“特办”的口号。

例如全党全民大炼钢、大办铁路,大办万头猪场,大办万鸡山等等,由于硬要求完成那些不切实际的高指标,必然导致有限的资源被胡乱使用,国民经济发展是无法持续的,人祸导致了国民经济危机,工业生产大幅度地下降,粮食产量急跌。

从1958年11月到1959年的7月间,毛泽东和中共中央曾经努力地纠正已经察觉到的错误,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压低1959年的工农业生产指标。

1959年2月27日到3月5日召开的第二次郑州会议,以及1959年4月2日到5日,召开的中共八届七中全会是最为引人注目的,在这两次会议上,毛泽东等人都提出了要对人民公社,以及当时在人民公社中盛行的“一平二调”实行整顿。

所谓“一平二调”就是“平均主义和无偿调拨物资劳力” 的简称,当时是各地普遍采用的一种被认为是共产主义的做法,不仅把合作社,集体所有的土地、农具等生产资料随意无偿地调拨和分配,同时把农民的房屋、家具、家禽、牲畜等等全部都收归集体所有,否认了农民的私有财产权,公共食堂和大锅饭就是“一平二调”的具体落实。



是指在新中国盛行一时的农村基层组织“人民公社”内部所实行的平均主义的供给制、食堂制(一平),对生产队的劳力、财物无偿调拔(二调)。由于基层农民对一平二调的反对,毛泽东在1960年11月28日批示《永远不许一平二调》。  一平二调是人民公社化运动中“共产风”的主要表现,即:在公社范围内实行贫富拉平平均分配;县、社两级无偿调走生产队(包括社员个人)的某些财物。三收款,指银行将过去发放给农村的贷款统统收回。

自己小孩参加高考本人可以参加省外艺考

一平二调去的土地现以单位不存在以没有人管理,我们村是否可以收回吗

  • 科普| 一平二调三收款
  • 答:“一平”指的是第一,推行平均主义;“二调”指的是第二,无偿调拨物资;“三收款”指的是第三,银行收回贷款。        这个决策在一定程度上严重打击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也破坏了集体所有制的巩固和发展。

  • 一平二调三收款是什么意思?
  • 答:所谓一平二调,就是“平均主义和无偿调拨物资”的简称。人民公社化运动,否认公社之间、公社内部的合作社之间、社员之间,存在着既有的经济差别,贫富拉平,大搞平均主义,不仅把原合作社集体所有的土地、农具等生产资料随意无偿调拨和分配,同时把农民的房屋、农具、家禽牲畜等都收归集体所有,否认农民的私...

  • 一大二公一平二调指什么
  • 答:“一大二公一平二调”是人民公社制度的特点。“一大”是指规模大,“二公”是指公有化程度高,“一平”是指平均主义,“二调”是指无偿调拨。这种制度在成立初期,生产资料实行过单一的公社所有制,在分配上实行过工资制和供给制相结合,并取消了自留地,压缩了社员家庭副业,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 什么是“一平二调”?
  • 答:人民公社的特点叫“一大二公”,实际上就是搞“一平二调”。所谓大,就是将原来一二百户的合作社合并成四五千户以至一二万户的人民公社。一般是一乡一社。所谓公,就是将几十上百个经济条件、贫富水平不同的合作社合并后,一切财产上交公社,多者不退,少者不补,在全社范围内统一核算,统一分配,...

  • 一平二调专项资金指的是什么
  • 答:亲亲你好一平二调专项资金是指平均主义和无偿调拨的简称”是平均主义和无偿调拨的简称。“一平”是指在人民公社范围内把贫富拉平,搞平均分配;“二调”是指对生产队的生产资料、劳动力、产品以及其他财产

  • 一平二调的土地能否收回?土地所有权归政府还是应当归还原村庄
  • 答:只能是国务院,即中央人民政府。“一平二调”是平均主义和无偿调拨的简称。“一平”是指在人民公社范围内把贫富拉平,搞平均分配;“二调” 是指对生产队的生产资料、劳动力、产品以及其他财产无代价地上调。故而可以说,“一平二调”是特殊社会背景下出现的一种特殊分配方式。

  • 一大二公具体指什么
  • 答:1. "一大二公"是指人民公社的特点,实际上就是实行"一平二调"政策。2. 这里的"大"指的是将原本一二百户的合作社合并成四五千户甚至一二万户的人民公社。3. 通常情况下,一个乡会成立一个人民公社。4. 所谓的"公",是指将几十至上百个经济状况、贫富水平不同的合作社合并后,所有财产上交公社...

  • 关于人民公社的“政社合一”什么意思?
  • 答:一大二公:指人民公社第一规模大,第二公有化程度高。一平二调:是指在新中国盛行一时的农村基层组织“人民公社”内部所实行的平均主义的供给制、食堂制(一平),对生产队的劳力、财物无偿调拔(二调)。由于基层农民对一平二调的反对,毛泽东在1960年11月28日批示《永远不许一平二调》。

  • 一大二公是什么
  • 答:指人民公社第一规模大,第二公有化程度高。1958年,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在极短的一个月时间,重新改组为人民公。全国有99%的农民加入公社,体现人民公社所标榜一大,即追求大规模化。二公则指实现更进一步的公有制。人民公社的特点叫“一大二公”,实际上就是搞“一平二调”。所谓大,就是将原来...

  • 红旗渠一平二调专项款是什么钱
  • 答:专项资金。《红旗渠》是由康宁执导,于震、安悦溪领衔主演的红色献礼剧,钱是专项资金,一平二调就是“平均主义和无偿调拨物资”的简称。

    户户网菜鸟学习
    联系邮箱
    返回顶部
    移动学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