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学习网 导航

《东坡》苏轼

2024-06-01来源:本站编辑

  • 东坡诗句
  • 答:2、闲倚胡床,庾公楼外峰千朵。与谁同坐。明月清风我。——《点绛唇·闲倚胡床》3、莫嫌荦确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东坡》4、行乐及时虽有酒,出门无侣漫看书。——《次韵柳子玉见寄》5、身长健,但优游卒岁,且斗尊前。——《沁园春·孤馆灯青》从苏东坡身上我们能学到什么?1、...

  • 苏轼为什么号“东坡”﹖
  • 答:苏轼在这里灌注了辛勤劳动、结下深厚感情。他不只经营起禾稼果木,还在这里筑起居室——雪堂,亲自写了“东坡雪堂”四个大字,并自称东坡居士了。有关这块地的诗作:《东坡》雨洗东坡月色清,市人行尽野人行,莫嫌荦确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释义:雨点纷落,把东坡洗得格外干净,月亮的光辉也变得...

  • 苏轼自号“东坡”,他的这一名号有着怎样的故事和来历?
  • 答:那么,苏轼为什么要效仿唐代诗人白居易在忠州东坡种花种树的故事,这两者之间有什么内在的关联吗?抑或说苏轼对白居易的生活方式持有什么态度呢? 要弄清楚这一点,就先要走进白居易的故事,以“知人论世”的方法去探讨这一问题。原来唐代诗人白居易任忠州刺史时,曾在忠州东坡垦地种花,并写下了《步东坡》诗:“朝上东坡...

  • 苏轼的东坡诗词赏析
  • 答:苏轼对此也颇为自负,他在密州写给好友鲜于侁的信中说:“近却颇作小词,虽无柳七郎风味,亦自是一家。呵呵。数日前,猎于郊外,所获颇多。作是一阕,令东州壮士抵掌顿足而歌之,吹笛击鼓以为节,颇壮观也。”就是指的这首词。【品评2】宋神宗熙宁八年,东坡任密州知州,曾因旱去常山祈雨,归途...

  • 东坡的意思东坡的意思是什么
  • 答:一、引证解释【点此查看计划详细内容】⒈东边坡地。引唐苏_《先是新昌小园期京兆尹一访兹愿不果率然成章》诗:“寂寞东坡叟,传呼北里人。”唐白居易《东坡种花》诗之二:“东坡春向暮,树木今何如?”⒉地名。在湖北省黄冈县_东。引宋苏轼《东坡》诗:“雨洗东坡月色清,市人行尽野人行。”...

  • 苏轼诗词代表作有哪两首,传世佳句呢?
  • 答:——苏轼10、 莫嫌荦确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 ——苏轼 《东坡》11、 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苏轼 《前赤壁赋》12、 人不可以苟宝贵,亦不可以图贫贱。 ——苏轼13、 多情却被无情恼。 ——苏轼 《蝶恋花》14、 东风未肯入东门,走马还寻去岁村。 人似秋鸿来...

  • 苏轼简介,苏轼的成就有哪些
  • 答:大型纪录片《苏东坡》苏东坡 - 宋代文学家 编辑词条 修改义项名所属类别 :文化人物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北宋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

  • 东坡原文及翻译赏析
  • 答:《水调歌头·平山堂用东坡韵》是南宋诗人方岳所作,此词从登平山堂所见景物写起,转入抒情、议论,除了怀念欧阳修、苏东坡两位“文章太守”以外,也抒发了对国土未被收复的愁恨。 翻译/译文 平山堂上伫立远望,秋雨过后,江岸的山色在晴空映衬下分外青碧。一个人辗转大江南北,有多少忧愁思绪,都付之一醉,暂且忘却吧。乘...

  • 东坡宋苏轼的古诗
  • 答:苏轼的古诗大全参考 1、题西林壁——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2、惠崇春江晚景——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萎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3、饮湖上初晴后雨——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

  • 苏轼为什么号“东坡”﹖
  • 答:东坡”,也是因地处白居易居所东边而得名.白居易时常在他的“东坡”上种些花草蔬果啥的,很是喜爱,有好几首诗写它,比如《步东坡》.苏轼因此把自己这片“位于城东的小坡地”也称之为“东坡”,而自己又居住于此,便起号“东坡居士”.后来大家便称他为苏东坡了....


    网友点评:

    桑勇侄19848503332:   诗<<东坡>>(苏轼)的鉴赏 -
    东昌府区390回复: 1081年(46岁)四月,苏轼从黄州东城门外请领了一处荒弃的营地躬耕,且自比陶潜.这块地就名之曰“东坡”. 提起苏轼,我们最先想到的词应该是东坡.东坡其实就是黄州的一个小山坡,苏轼自号东坡居士,也就是因为这段山路就像是他的经历和遭遇一样曲折坎坷.他在黄州有《东坡》一诗:“雨洗东坡月色清,市人行尽野人行.莫嫌荦确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走在这个荒凉偏僻的小山坡上,苏轼没有发出行路难的感叹,而是悠然自得地欣赏着自己的竹杖敲击山路的声音.后人喜欢把苏轼称为“东坡”或者“坡仙”,是因为这两个词最能概括他随缘自适的风神.

    桑勇侄19848503332:   速求赏析〈东坡〉 苏轼 -
    东昌府区390回复: (1)第一句是全诗的铺垫,描绘出一幅雨后东坡月夜图,营造了一种清明幽静的气氛,以映衬作者心灵明澈的精神境界. (2)“铿然”一词传神地描绘出手杖碰撞在石头上发出的响亮有力的声音,与月下东坡的宁静清幽形成鲜明对比;联系前文对道路坎坷的交代,可使读者体味到作者坚守信念、乐观旷达的情怀.

    桑勇侄19848503332:   苏东坡诗词 《东坡》 -
    东昌府区390回复: 清写出了月色的宁静柔和.同时也客观的衬托出东坡离开官场繁杂后内心的平静.由此一语双关.可谓全诗诗眼.

    桑勇侄19848503332:   苏轼的《东坡》一诗如何赏析? -
    东昌府区390回复: 大中小东坡苏轼 雨洗东坡月色清,市人行尽野人行. 莫嫌荦确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 东坡是一个地名,在当时黄州州治黄冈(今属湖北)城东.它并不是什么风景胜地,但对作者来说,却是灌注了辛勤劳动、结下深厚感情的一个生活...

    返回顶部
    联系邮箱
    户户网菜鸟学习移动学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