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学习网 导航

《人之初》课文讲解

2024-05-21来源:本站编辑

  • 人之初是几年级的课文
  • 答:人之初是一年级的课文。1、课文原文: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2、译文:人出生之初,禀性本身都是善良的。天性也都相差不多,只是后天所处的环境不同和所受教育不同,彼此的习性才形成了...

  • 人之初的含义
  • 答:释义:人出生之初。原文选段: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

  • 人之初课文原文优秀教案汇总
  • 答: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启蒙真理,潜藏于每个孩子的内心深处。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 ——教育的力量,塑造人格,专注是其核心价值。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 ——知识的积累,从娃娃抓起,意义深远。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磨砺成长,如同...

  • 你如何理解《人之初》这篇课文
  • 答:《人之初》是一篇经典课文,论述了人在出生时是什么样子,以及人的成长和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困境和挑战。这篇课文重点强调了人类在出生时是“赤裸裸”的,没有任何内在的文化、知识、习惯和信仰等。但是,仅仅凭着人类的赤裸和本性,无法使人们在这个世界上生存和发展,因此,人需要通过学习和经验的积累...

  • 人之初课文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人之初课文告诉我们怎样的道理
  • 答:《人之初》课文告诉我们人的最初禀性都是善良的,但因后天的原因而形成了差距的道理。“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这一节主要告诉了我们后天的环境和教育对孩子的重要影响。“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这一节采用...

  • 部编版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课件:《人之初》
  • 答:四、课文详解。 (一)诵读感悟。 1、朗读原文,读通读顺。 2、指读,随时正音, 3、诵读原文,读出节奏韵律。 4、指读一生评一师评。(评价中引导学生进一步读出节奏韵律。) 5、拍手打节奏,齐声背诵。 (二)深读课文,内容解析。 1、人之初。 (1)全班朗读。 (2)小组交流第一段的意思,小组汇报。(教师引导)人...

  • 小学一年级的课文?
  • 答:1、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解释】人出生之初,禀性本身都是善良的,天性也都相差不多,只是后天所处的环境不同和所受教育不同,彼此的习性才形成了巨大的差别。2、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解释】如果从小不好好教育,善良的本性就会变坏。为了使人不变坏,最重要的方法就是...

  • 《三字经》
  • 答:【译文】《论语》这本书共有二十篇。是孔子的弟子们,以及弟子的弟子们,记载的有关孔子言论是一部书。 孟子者 七篇止 讲道德 说仁义 〖启示〗孟子,名轲,尊称孟子,也是我国古代的大思想家、儒家思想的代表。是孔子的三传弟子,也同样讲仁义道德。 【译文】《孟子》这本书是孟轲所作,共分七篇。内容也是有关...

  • 一年级人之初课文学到哪些道理
  • 答:人之初性本善 性相近 习相远 苟不教 性乃迁 教之道 贵以专贵以专 人之初呀性本善 性相近 习相远 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 教之道贵以专 为人子 方少时 亲师友 习礼仪 香九龄 能温席 孝于亲来所当执 融四岁呀能让梨 弟于长来宜先知 首孝悌来次见闻 知某数来识某文 玉不琢呀不成器 人不学来不知义...

  • 一年级下册八人之初课文中写了谁的两个小片段这篇文章第三句话的意 ...
  • 答:“苟不教,性乃迁”此句中“苟”的意思是如果,“迁”的意思是改变。这句话的意思是如果从小不好好教育,善良的本性就会变坏。本文选自《三字经》,是传统的启蒙教材。《三字经》取材包括中国传统文化的文学、历史、哲学、天文地理、人伦义理、忠孝节义等等,核心思想包括了“仁,义,诚,敬,孝”。


    网友点评:

    闵瑶须17067588697:   人之初,有善恶之分吗?连道德标准都没有建立,如何区分善恶呢?
    船营区262回复: 同意 三字经说:人之初,性本善 既有善,自然有恶了?因为善恶相对么.没有善,何来恶? 但既然有恶,三字经的结论就错了 因此,人之初本无善恶

    闵瑶须17067588697:   人之初性本善的“初”?
    船营区262回复: 初是指没变坏之前.比你说的范围还要大.

    返回顶部
    联系邮箱
    户户网菜鸟学习移动学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