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学习网 导航

《女戒》

2024-06-02来源:本站编辑

  • 古代女戒是什么?
  • 答:应该是《女诫》1、《女诫》是东汉班昭写作的一篇教导班家女性做人道理的私书,包括卑弱、夫妇、敬慎、妇行、专心、曲从和叔妹七章。由于班昭行止庄正,文采飞扬。此文后来被争相传抄而风行当时。2、原文 女有四行,一曰妇德,二曰妇言,三曰妇容,四曰妇功。夫云妇德,不必才明绝异也;妇言,...

  • 女戒内容
  • 答:《女诫》正文由七部分组成,即《卑弱》、《夫妇》、《敬顺》、《妇行》、《专心》、《曲从》与《和叔妹》七篇。该书论述了女子在“夫家”需要处理好的三大“关系”,即对丈夫的敬顺,对舅姑的曲从和对叔妹的和顺。鄙人愚暗,受性不敏,蒙先君之余宠,赖母师之典训(母,傅母也。师,女师...

  • 《女诫》是《女四书》之首,这里面都有什么内容?
  • 答:《女诫》一书的正文分为了七大部分,分别为卑弱、夫妇、敬慎、妇行、专心、曲从和叔妹。此书本是东汉时期班昭撰写的私书,是为了教导班家女性而撰写,只因班昭文采甚好,而且书中内容在当代时期符合地位上更高的男性的要求,后被争相流传,称为女性不可不读的良书。一、卑弱。女子地位低下,应当不...

  • 《女戒》是一本怎么样的书?班昭为什么写《女戒》?
  • 答:据说晚年,班昭见家中女子都到了出嫁的年龄,就写了《女戒》来教导她们身为妇女的礼节和道理。当时这本书不仅广为传抄,甚至连后宫女子也竞相阅读。班昭写《女戒》是因为中国古代文化对其的禁锢。古代“七出”“三从四德”等文化对其潜移默化的影响。《女戒》对古代妇女的毒害体现哪里?在文章处处表现女...

  • 《女戒》包含哪几篇?
  • 答:《女诫》是东汉班昭撰写的一篇教导班家女性做人道理的私书,包括卑弱、夫妇、敬慎、妇行、专心、曲从和叔妹七章。由于班昭行止庄正,文采飞扬。此文后来被争相传抄而风行当时。评价 《女诫》在古代是女子教育的楷模,在近代,《女诫》是男尊女卑祸首,被视为班昭的罪责。譬如女子教育开始在中国创兴之...

  • 班昭的女戒全文谁能提供?
  • 答:女戒七篇 (班昭)鄙人愚暗,受性不敏,蒙先君之余宠,赖母师之典训。年十有四,执箕帚于曹氏,于今四十余载矣。战战兢兢,常惧绌辱,以增父母之羞,以益中外之累。夙夜劬心,勤不告劳,而今而后,乃知免耳。吾性疏顽,教道无素,恒恐子谷负辱清朝。圣恩横加,猥赐金紫,实非鄙人庶几所望...

  • 被称古代第一才女,却写了什么书,荼毒中国女子2000年?
  • 答:这本书是《女戒》,作者是东汉时期的史学家、文学家班昭。班昭是个博学多才的女子,她可以说是一个完美的女人,她是家里出色的女儿,哥哥的好妹妹,婆婆的好儿媳,丈夫的好妻子。皇上都欣赏她的才华,还会召她进宫,让她教皇后妃子读书,识道理。她把未完成的《汉书》继续编纂完成,使后人能够读到...

  • 《女诫》谁写的?
  • 答:《女诫》是东汉班昭写作的一篇教导班家女性做人道理的私书,包括卑弱、夫妇、敬慎、妇行、专心、曲从和叔妹七章。由于班昭行止庄正,文采飞扬。此文后来被争相传抄而风行当时。

  • 《女戒》的作者是谁啊?
  • 答:《女诫》是东汉班昭撰写的一篇教导班家女性做人道理的私书,包括卑弱、夫妇、敬慎、妇行、专心、曲从和叔妹七章。由于班昭行止庄正,文采飞扬。此文后来被争相传抄而风行当时。《女诫》正文由七部分组成,即《卑弱》、《夫妇》、《敬顺》、《妇行》、《专心》、《曲从》与《和叔妹》七篇。该书...

  • 《女诫》一书究竟是三从四德的卑劣还是班昭的政治良谋?
  • 答:而从男女观来看,班昭提倡妇女要有“三从之道”和“四德之仪”,其女性观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强调男尊女卑思想和强调顺从。《女诫》则是这种思想的主要载体,从具体内容来看包括卑弱、夫妇、敬慎、妇行、专心、曲从和叔妹七章。似乎一看上去就是那种值得唾弃的三从四德,殊不知...


    网友点评:

    董翠叔13947345484:   古代的妇女地位
    建瓯市971回复: 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以男人为天. 特别在宋朝时,根本就限制女人出去,不可去集市,不能抛头露脸. 在明朝,还建立贞洁牌坊,男人死了,女人要殉葬.本来只在皇宫里流行,不知怎么民间也流行了. 《女戒》中便可知道. 《女戒》为东汉班昭(女的)所写,苛求女人们的行为. 后世对女人的评价,大都以此书为准.

    董翠叔13947345484:   《女戒》有云:德言容功.却不知何为德,何为言,何为容,何为功? 怎么回答?急 -
    建瓯市971回复: 容:对妇女容仪的要求是重质朴去修饰.功:妇女从事的劳动与工作

    董翠叔13947345484:   有谁知道的请回答 -
    建瓯市971回复: 妇德——妇人之德,“温柔仁之本也,贞烈义之资也.”(《北史·列传第七十九 列女》)也就是说,妇女的德行实质上也在于仁和义.狭隘的个人情爱谈不上仁,自残自伤也根本不是义,这些都是偏激和极端的做法,和儒家的中庸之道相去甚远. 那么是不是符合仁义就是真正的妇德呢?还不能说是这样.贞烈迭出于不知道德之世,仁义彰显是因为道德已经沦丧了.根据过去相生相克的道理,仁义之兴是因为不仁不义的流行.换言之,仁义和不仁义是同一层次上的好和坏.如果大家都重视道德,心灵和心念都提升到更高的水平,那么就会有更美好的标准了.

    董翠叔13947345484:   三从四德的内容是什么 -
    建瓯市971回复: 希望对你有帮助:三从是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四德是妇德、妇言、妇容、妇功.“未嫁从父” “三从”道德从丧服制演化为人际间的主宰服从关系,与汉代倡导的“三纲”相对应——家庭中的“父为子纲”、“夫为妻纲”,推广到...

    董翠叔13947345484:   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德”指的是哪几德 -
    建瓯市971回复: 女子无才便是德指的是“妇德”. 古代女子三从四德是指:三从是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四德是妇德、妇言、妇容、妇功. “妇德”是女教妇学中最重要的一项,郑玄所说的“贞顺”是妇德的核心.“贞”是坚守节操,守身如玉,对丈夫忠诚不贰;“顺”就是《礼记》中说的“婉娩听从”,对公婆、丈夫甚至对家族所有人谦恭有礼.汉代女教家班昭在《女戒》具体指出:“妇德不必才明绝异”(意思是不必具备特异才能,这是明代“女子无才便是德”流行语的最初依据),做到“清闲贞静,守节整齐,行己有耻,动静有法”,就是具备了妇德.

    董翠叔13947345484:   中国十大传统女性 论文 -
    建瓯市971回复: 不是一成不变,但是自妇德产生伊始,贞顺节义逐渐为人们(主要是男人)所认同,且日渐占据上风. 《列女传》作为一部古时候女子出嫁前必读书目之一,该书收录了上古乃至秦汉时期杰出妇女的事迹,分为母仪、贤明、仁智、贞顺、节义...

    返回顶部
    联系邮箱
    户户网菜鸟学习移动学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