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学习网 导航

《孟子》节选二

2024-05-30来源:本站编辑

  • 孟子二章的原文
  • 答: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

  • 《孟子两章》
  • 答:孔子曾经说过:“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论语·阳货》意 思是说,人性本来是相近的,只因为教养的不同,便相差很远了。 但孔子既没有说相近的人性是什么,是善还是恶,也没有展开论 述。而且,从我们的理解来看,孔子还主要强调的是后天教养的 一方面。孟子就不同了,他不仅展开了论述,指出了...

  • 《孟子·告子上》节选二
  • 答: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选自《孟子·告子上》)【乙】子墨子曰:“万事莫贵于义。今谓人曰:‘予①子②冠履③而断子之手足,子为之乎?’必不为。何故?则冠履不若手足之贵也。又曰:‘予子天下,而杀子之身,子为之乎?’必不为。何故?则天下不若身之贵也。

  • 摘抄《孟子》中的二则
  • 答:2.孟子曰:“人之患在好为人师。”孟子曰:“以善服人者,未有能服人者也;以善养人,然能服大下。天下不心服而王者,未之有也。”(孟子说:“单凭善就想陵人心服,是不能够使人心服的;要用善去培养教育人,才能够使天下的人心服。天下的人不心服而想统一天下,这是不可能的。”)...

  • 孟子二章 原文和课下注释
  • 答:21《孟子》二章 富贵不能淫 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俱,安居而天下熄。”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往之女家,毕敬毕戒,无违 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

  • 求《孟子二则》的原文和翻译啊啊啊...
  • 答:然后才能改正;内心困苦,思虑万千,然后才能有所作为;这一切表现到脸色上,流露到言语中,然后才被人了解。一个国家如果在内没有坚持法度的世臣和辅佐君主的贤士,在外如果没有敌对国家和外患,便易于走向灭亡。这就可以说明,忧愁患害可以使人生存,而安逸享乐使人萎靡死亡。《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 初二文言文孟子二章
  • 答:1. 孟子二章原文 孟子二章 选自《孟子》 鱼我所欲也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 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

  • 求《孟子》二章的翻译
  • 答:(9)浡(bó博)然:朱熹《集注》云:"兴起貌."(10)人牧:管理民众的人,即统治者.(11)领:即脖子.(12)由:通"犹"译文:孟子进见梁襄王,出来后,对人说:“(梁襄王)远远看上去不像个国君的样子,走近他也看不到有什么使人敬畏的地方。“(见了我后)突然问道:‘天下要怎样才能安定呢?’“...

  • 八上孟子二章原文及翻译
  • 答: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孟子二章》收录的内容为“富贵不能淫”和“天降大任于是人也”两篇文章,具体原文及翻译如下:一、富贵不能淫原文: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俱,安居而天下熄。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母命之,...

  • 《孟子》二章 翻译 是什么?
  • 答:译文:鱼我所欲也 鱼是我所喜爱的,熊掌也是我所喜爱的,如果这两种东西不能同时都得到的话,那么我就只好放弃鱼而选取熊掌了。生命是我所喜爱的,大义也是我所喜爱的,如果这两样东西不能同时都具有的话,那么我就只好牺牲生命而选取大义了。生命是我所喜爱的,但我所喜爱的还有胜过生命的东西,所以...


    网友点评:

    支琬冯19174419129:   孟子义正辞严:“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的下一句是 -
    巴林左旗46回复: 下一句是: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出处:《鱼我所欲也》——战国-孟子 原文节选: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亦我所欲,所...

    支琬冯19174419129:   《孟子两章》翻译 -
    巴林左旗46回复: 舜从田野中发迹,傅说从筑墙的泥水匠中高升,胶鬲自鱼盐贩中被举用,管夷吾从狱官手里获释被录用为相,孙叔敖从隐居海边进了朝廷,百里奚从市井之间而登上了相位. 所以,上天将要下达重大使命给这样的人,—定要先使他的内心痛苦,...

    支琬冯19174419129:   孟子《养气章》译文 -
    巴林左旗46回复: 《孟子‧知言养气章》(节录)〔公孙丑〕曰:「敢问夫子〔孟子〕之不动心与告子之不动心,可得闻与?」「 告子曰:『不得于言,勿求于心;不得于心,勿求于气』不得于心,勿求于心, 勿求于气,可;不得于言,勿求于心,不可....

    返回顶部
    联系邮箱
    户户网菜鸟学习移动学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