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学习网 导航

《师说》第一段

2024-05-20来源:本站编辑

  • 《师说》一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哪句话说明了从师学习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 答:说明了从师学习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的话:“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这句话意思是:人不是生下来就懂得道理的,谁能没有疑惑?有了疑惑,如果不跟从老师学习,那些成为疑难问题的,就最终不能理解了。在这篇文章里,韩愈首先(第1段)肯定从古以来师对于任何...

  • 《师说》的论点是什么?
  • 答:师说》的行文开篇立论,第一段提出中心论点——“古之学者必有师”,接着阐述师的职能——“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又指出学者存疑“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和从师学习的正确途径——“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作者在首段阐述了从师学习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 师说每段段意简单概括也行
  • 答:从师的必要性和择师的标准;第二段:运用正反对比论证的论证方法,批判“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表现出作者勤于求师的高尚品质;第三段:引用具体的历史事例,论证“以能者为师”的道理,使读者能体会到作者所蕴含的思想感情;第四段:赞扬李蟠“能行古道“的品质,并交代写作《师说》的缘由。

  • 《师说》第一段划分段意
  • 答:第一层: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第二层: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第三层: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

  • 师说原文及翻译
  • 答:第二段批判不重师道的错误态度和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这一段用对比的方法分三层论述。第一层,把“古之圣人”从师而问和“今之众人”耻学于师相对比,指出是否尊师重道,是圣愚分野的关键所在;第二层,以为子择师而自己不从师作对比,指出“小学而大遗”的谬误;第三层,以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与士大夫之族作对比...

  • 师说第一自然段提出了怎样的中心论点? 从哪几个角度对中心论点进行阐释...
  • 答:1、从韩愈提出问题的针对性来看,韩愈生活的时代,士大夫阶层,普遍存在一种鄙视教师、嘲笑从师的不良风气。士大夫的子弟,不管品德、智能如何底下,凭着高贵的门第,生来就是统治者,他们不需要学习,看不起老师。不但自己不从师学习,还反对像韩愈这样公然从师的人。2从逻辑推理过程来看,第一自然段的...

  • 师说第一自然段谈了几个方面的内容
  • 答:把他当作老师。我(是向他)学习道理啊,哪管他的生年比我早还是比我晚呢?因此,无论地位高低贵贱,无论年纪大小,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存在的地方。1、说明老师对求学者的重要性 2、有疑惑就要寻求老师的帮助 3、懂得比自己多的就是老师,应虚心请教 4、总结出老师即是道理存在的地方 ...

  • 《师说》中第一段{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2}提出从师的原则是{3}运用的...
  • 答:中心论点:古之学者必有师 原则: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方法应该是举例

  • 师说高中课文原文及教案
  • 答:三、研读第4段: 1、作者为什么称赞李蟠? 作者赞扬李蟠,既是对他不从流俗的肯定,也是对士大夫们“不从师”的有力批判;既针砭时弊,又进一步倡导了从师学习的态度。 2、这一段与前面两段有什么关系? 这段点明作者作《师说》的缘由,总结全文。这段话中“不拘于时”和“能行古道”二语是点睛之笔,表示作者反...

  • 语文必修三的文言文师说对译
  • 答:“说”是论说文的一种,“师说”即“说师”、“论师”,更详细一点就是“论从师求学”。本文着重论述了师的作用、从师学习的必要性和择师的原则,大胆提出了恢复师道的主张,批判了当时士大夫阶层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 全文共四段。第一段开头提出观点,“古之学者必有师”。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概括...


    网友点评:

    璩颜咏18313002602:   师说的以古之学者必有师开头的这一段主要论述了什么 -
    龙游县1389回复: 文章一开始,作者就强调了从师的重要性,论述了为什么要从师和从什么人为师的道理.这里所说的“古之学者”,不仅指古代作学生的青少年,也包括古时有志于学问的成年人.文章论述老师的基本任务是:传道、授业、解惑.“传道”,就...

    璩颜咏18313002602:   师说第一段中作者提出了什么观点,是从哪几个层次进行分析论证的 -
    龙游县1389回复: 《师说》作于抄唐贞元十八年(公元802年)韩愈任四门博士时,这篇文章是韩愈写给他的学生李蟠的.《师说》是一篇说明教师的重要作用、从师学习的必要性以及bai择师的原则的论说文.此文抨击当时“士大夫之族”耻于从师的错误观念,倡导从师而学的风气du,同时,也是对那些诽谤者的一个公开答复和严正的驳斥.作者表明任何人都可以作自己的老师,不应因地位贵贱或年zhi龄差别,就不肯虚心学习.文末以孔子言行dao作证,申明求师重道是自古已然的做法,时人实不应背弃古道.

    璩颜咏18313002602:   师说 结合第一段谈谈对老师以及从师的理解 -
    龙游县1389回复: [答案]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返回顶部
    联系邮箱
    户户网菜鸟学习移动学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