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学习网 导航

《愚公移山》停顿划分

2024-06-01来源:本站编辑

  • 《愚公移山》怎么断句
  • 答:一、一词多意 且:年且九十(将近)且焉置土石(况且)其:其土石如何(加强反问语气那么多)惧其不已(代词,他)之:跳往助之(代词,他)虽我之死(的)以君之力(助词,的)焉:且焉之土石(哪里)始反一焉(语气助词)固:汝心之固(顽固)吾义固不杀人(本来)亡:今亡亦死(逃走...

  • 《愚公移山》的朗读节奏是什么?
  • 答:《愚公移山》朗读节奏划分如下:1、 方/七百里,高/万仞。2、 惩/山北之塞。3、 吾与汝/毕力平险。4、 曾不能损/魁父之丘。5、 投诸/渤海之尾。6、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7、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8、 一/厝朔东。教学目标 1、了解《列子》及其作者,掌握文中难解的字、词...

  • 愚公移山的朗读停顿划分
  • 答:”众人说:“把它扔到渤海的边上,隐土的北边。”于是愚公率领儿孙中能挑担子的三个人上了山,凿石挖土,用箕畚运到渤海边上。邻居京城氏的寡妇有个孤儿,刚七八岁,蹦蹦跳跳地去帮助他。冬夏换季,才能往返一次。河湾上的智叟讥笑愚公,阻止他干这件事,说:“你太不聪明了,你简直太愚蠢了!就...

  • 愚公移山文言文的停顿
  • 答:1. 对文言文《愚公移山》如何划分停顿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 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 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

  • 文言文朗读停顿考点解读
  • 答:(10)而/ 山不加增 (《愚公移山》) (11)然则/ 何时而乐耶 (《岳阳楼记》) (12)故/ 自号曰醉翁也 (《醉翁亭记》) (13)是故/ 明君贵五谷而贱金玉 (《论贵粟疏》) 五、根据文句内在的逻辑意义确定朗读节奏 初中阶段所选文言文中有一个很典型的例句:其一犬坐于前(《狼》)此句中对“犬”...

  • 请问怎样划分文言文句子 非常多解你
  • 答:五、根据句首的连词或总结性的词语来划分 若句首出现表假设、转折等的连词,如“若”、“而”、“然则”等;或表总结性的词语,如“故”、“是故”等,往往在这些词语的后面要加以停顿。如:1、若 / 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 (《活板》)2、而 / 山不加增 (《愚公移山》)3、然则 / ...

  • 如何划分文言文的句子
  • 答:2、而 / 山不加增 (《愚公移山》) 3、然则 / 何时而乐耶 (《岳阳楼记》) 4、故 / 自号曰醉翁也 (《醉翁亭记》) 5、是故 / 明君贵五谷而贱金玉 (《论贵粟疏》) 六、根据句中起舒缓语气作用的“之”、“者”后来划分 如:1、鹏之 / 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 (《庄子 逍遥游》) 2、医之 ...

  • 文言文节奏ppt
  • 答:(《愚公移山》) 盖/追先帝之殊遇。(《出师表》) 故/君子有不战。(《曹刿论战》) (6)提前状语之后可停顿。 如:今/天下三分。(《出师表》) 今/南方已定。(《出师表》) 今/齐地/方千里。(《邹忌讽齐王纳谏》) (7)古人有姓、名、字、封号、谥号、谦称、自称、别称、尊称、官名以及文体名称等后面可停顿...

  • 古诗文言文节奏划分
  • 答:(《愚公移山》) ③然则/何时而乐耶?(《岳阳楼记》) ④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亭记》)五、根据文句内在的逻辑意义确定朗读停顿。 初中阶段所选文言文中有一个很典型的例子:其一犬坐于前。(《狼》)为此句正确划分朗读停顿,对“犬”的理解最为关键:“像狗一样”,“犬”是名词作状语。 这句话的意思是...

  • 语文的古文中怎样划分朗读节奏?
  • 答:四、根据句首的连词或总结性的词语确定朗读节奏 若句首出现表假设、转折等的连词,如“若”、“而”、“然则”等或表总结性的词语,如“故”、“是故”等,往往在这些词语的后面要加以停顿。如:(9)若/ 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 (《活板》)(10)而/ 山不加增 (《愚公移山》)(...


    网友点评:

    富柄刻17224804862:   语文的古诗句、古文怎么分节奏? -
    休宁县2574回复: 读清句读、正确停顿是诵读文言文的基本要求之一.停顿有两种:一是句间停顿,就是根据标点符号来确定句与句之间停顿时间的长短,语调的抑扬;二是句中短暂停顿,它是以词或词组为单位,根据句子成分之间的内在关系来划分的朗读停顿...

    富柄刻17224804862:   愚公移山的故事情节分几部分 -
    休宁县2574回复: 愚公移山的故事情节分为4部分 开端:太行,王屋山挡住了愚公家,使他其出行不便 发展:愚公决心移山,得到家人支持,立即行动 高潮:智叟挖苦,责难愚公,愚公反驳 结局:山神向天帝报告此事,天帝被感动,使夸娥氏移走两座大山

    富柄刻17224804862:   把 愚公移山 这个故事分成5断 怎么写? -
    休宁县2574回复: 在冀州的南部,黄河的北岸,有两座高山叫做太行和王屋,这两座山占地方圆七百哩,高有数万尺,北山住着一位叫做愚公的老翁,他年纪已经将近九十岁了,他就住在这两座高山的正对面.由于这两座高山阻挡了往北的通道,无论进出都要绕...

    返回顶部
    联系邮箱
    户户网菜鸟学习移动学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