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学习网 导航

《杂诗三首》其三

2024-06-01来源:本站编辑

  • 《杂诗三首》的赏析
  • 答:这种写法,在王维之前也有,如南朝乐府《西洲曲》中的“梅”即是很难予以确解的某事的象征。 第三首以时序的递进、物候的变化,加深主人公的情感。“已见寒梅发”一句是对上一首询问寒梅著花的呼应。此句是女主人公失望的深深怨情。因为光景蹉跎,不能如期践约,此时在女主人公眼中,寒梅花发已由希望...

  • 杂诗的诗意
  • 答:象这首诗中的独问寒梅,就不妨看成一种通过特殊体现一般的典型化技巧,而这种技巧却是用一种平淡质朴得如叙家常的形式来体现的。这正是所谓寓巧于朴。王绩的那首《在京思故园见乡人问》,朴质的程度也许超过这首诗,但它那一连串的发问,其艺术力量却远远抵不上王维的这一问。其中消息,不是正可...

  • 王维的《杂诗》,这首诗的语言风格是什么?
  • 答:《杂诗》唐·王维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诗歌解读 这原是一首组诗,共三首,这是第二首。全诗以白描手法来写,于平淡无奇中简洁而形象地抒发了游子的思乡之情。开篇连用两个“故乡”看似重复,实则形神毕现地表达了离家游子的欣喜之情。“应知”一词近乎口语,又略带...

  • 含闻的诗句
  • 答:1、闻道黄龙戍,频年不解兵。——五言·出自唐·沈佺期《杂诗三首·其三》2、日夕凉风至,闻蝉但益悲。——五言·出自唐·孟浩然《秦中感秋寄远上人》3、谁知林栖者,闻风坐相悦。——五言·出自唐·张九龄《感遇十二首·其一》4、闻君有他心,拉杂摧烧之。——五言·出自两汉·佚名《有所思》...

  • 王维的思乡诗
  • 答:出自:唐代·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释义:一个人独自在他乡作客,每逢节日加倍思念远方的亲人。遥想兄弟们今日登高望远时,头上插满茱萸只少我一人。2、原文: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出自:唐代·王维《杂诗三首·其二》释义:您是刚从我们家乡来的,一定了解家乡的人...

  • 古代名人诗句
  • 答: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21、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陶渊明《杂诗人生无根蒂》 22、自小阙内训,事姑贻我忧。韦应物《送杨氏女》 23、早知潮有信,嫁与弄潮儿。李益《江南曲》 24、少妇今春意,良人昨夜情。沈佺期《杂诗三首其三》 25、月色入高楼,相思两处愁。秋瑾《菩萨蛮寄女伴》 26、牧童骑黄牛,...

  • 闺怨诗有哪些古诗
  • 答: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4、《秦妇吟》韦庄唐代 中和癸卯春三月,洛阳城外花如雪。东西南北路人绝,绿杨悄悄香尘灭。路旁忽见如花人,独向绿杨阴下歇。凤侧鸾欹鬓脚斜,红攒黛敛眉心折。5、《杂诗三首·其三》沈佺期...

  • 秋思评弹唱词
  • 答:梦李白二首·其二 [唐·杜甫](见上,略)淮上喜会梁川故人/淮上喜会梁州故人 [唐·韦应物]江汉曾为客,相逢每醉还。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欢笑情如旧,萧疏鬓已斑。何因北归去,淮上对秋山。杂诗三首·其三 [唐·沈佺期]闻道黄龙戍,频年不解兵。可怜闺里月,长在汉家营。少妇今春意,...

  • 带家字的诗词
  • 答:带家字的诗词 1、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唐·崔颢《长干行·君家何处住》2、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唐·王维《终南别业》3、平生自有分,况是蔡家亲。唐·司空曙《喜外弟卢纶见宿》4、可怜闺里月,长在汉家营。唐·沈佺期《杂诗三首·其三》5、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唐·杜甫《月夜忆...

  • 求所有带有“夜”字的诗句,或词句
  • 答:1、松月生夜凉,风泉满清听。——孟浩然《宿业师山房期丁大不至》2、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杜甫《春夜喜雨》3、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杜甫《旅夜书怀》4、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张九龄《望月怀远》5、少妇今春意,良人昨夜情。——沈佺期《杂诗三首·其三》6、海日生...


    网友点评:

    巴世婷19297631892:   王维《杂诗》的诗意 -
    饶平县1848回复: 王维《杂诗》共有三首,原文及译文具体如下: 杂诗三首 / 杂咏三首 唐代:王维 家住孟津河,门对孟津口. 常有江南船,寄书家中否.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已见寒梅发,复闻啼鸟声. 心心视春草,畏向阶前...

    巴世婷19297631892:   杂诗三首(其三)表达作者对战争的什么态度. -
    饶平县1848回复: 这首诗表达作者对战争长年不断,给百姓带来离乱之苦的不满

    巴世婷19297631892:   杂诗三首(其三)的鉴赏
    饶平县1848回复: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蹄鸟.

    巴世婷19297631892:   王维的思乡诗 -
    饶平县1848回复: 1、《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代: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译文:独自远离家乡难免总有一点凄凉,每到重阳佳节倍加思念远方的亲人.远远想到兄弟们身佩茱萸登上高处,也会因为少我...

    巴世婷19297631892:   杂诗三首(其三) 是闺怨是还是边塞诗?? -
    饶平县1848回复: 这好像既不是边塞诗,也不算是闺怨,因为只是听到边塞的事,觉得守闺房的人可怜,作者貌似只是从局外人的角度写的

    巴世婷19297631892:   关于九年制义务教育初一年级下学期语文书中的古诗之一山中杂诗? -
    饶平县1848回复: 山中杂诗 其一吴均 山际见来烟①,竹中窥落日②. 鸟向檐③上飞,云从窗里出.山中杂诗 其二 绿竹可充食. 女萝可代裙. 山中自有宅. 桂树笼青云.山中杂诗三首其三 具区穷地险. 嵇山万里余. 奈何梁隐士. 一去无还书.

    返回顶部
    联系邮箱
    户户网菜鸟学习移动学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