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学习网 导航

《杞人忧天》词类活用

2024-06-02来源:本站编辑

  • 杞人忧天是什么意思
  • 答:含义 杞人忧天原意:杞国有个人担心天塌下来,吃不好饭,睡不着觉,有个智者从天体构成对他进行了开导,终释疑惑。 含义:为没根据的事情而忧虑和担心 道理:辛辣地讽刺了那些胸无大志,患得患失的人。 出处:杞人忧天。《列子・天瑞》:“ 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后用以比喻不必要的...

  • 杞人忧天文言文有什么文学技巧
  • 答:这个成语使用频率颇高,我们经常见到某某某被形容成杞人忧天,这是贬义.但是同样的行为也有褒义的词来形容,比如防微杜渐、未雨绸缪.关键是看主人公的忧虑够不够理智.。 6. 《杞人忧天》文言文中杞人为什么忧天 这个词经常被用来形容某人担心根本不用担心的事情。杞人忧天的意思就是比喻缺乏根据的不必要的忧虑。

  • 杞人忧天 是什么意思?
  • 答:杞人忧天是一个成语,读音是qǐ rén yōu tiān,意思是总是去忧虑那些不切实际的事物。用法:作谓语、定语、状语。近义词:庸人自扰、杞人之忧、伯虑愁眠。反义词:无忧无虑、若无其事。成语道理:为没根据的事情而忧虑和担心。

  • 杞人忧天的含义?
  • 答:【成 语】杞人忧天 [编辑本段]【拼 音】qǐ rén yōu tiān 杞人忧天 [编辑本段]【解 释】比喻庸人自扰.毫无根据地瞎担心。.[编辑本段]【用 法】主谓式;作谓语、状语;含贬义 [编辑本段]【示 例】清·劭长蘅《守城行纪时事也》诗:“纵令消息未必真,杞人忧天独苦辛。”[编辑本段]...

  • 谁解释下 杞人忧天 这个词?
  • 答:所以列子应该实有其人。 编辑本段淡薄虚静 列子一生安于贫寒,不求名利,不进官场,隐居郑地40年,潜心著述20篇,约十万多字。现在流传有的《列子》一书,其中《愚公移山》、《杞人忧天》、《两小儿辩日》、《纪昌学射》、《汤问》等脍炙人口的寓言故事,可谓家喻户晓,文为流传。列子一向低调,有所谓“子列子居郑...

  • 文言文杞人忧天的停顿
  • 答:《杞人忧天》划分朗读节奏原文 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 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曰:“天,积气/耳,无处/无气。 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 其人曰:“天果/积气,日、月、星宿,不当坠邪?” 晓之/者曰:“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

  • 杞人忧天的意思是什么?
  • 答:《杞人忧天》注释 1、杞国:杞,音 qǐ(起)。杞国,周初分封的诸侯国,姒姓,初在雍丘(今河南杞县),杞成公迁缘陵(今山东昌乐东南),杞文公迁淳于(今山东安丘东北)。公元前 445 年被楚国所灭。 2、只使:即使。吴闿生:“只使,藉使也,然非三代语。” 3、奈地坏何:犹“地坏奈何”。 4、躇步跐蹈:躇,音...

  • 列子汤问杞人忧天文言文
  • 答:2. 《列子》二则 杞人忧天的译文 原文: 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曰:"天,积气耳,亡处亡气。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其人曰:"天果积气,日月星宿,不当坠邪?"晓之者曰:"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 ...

  • 文言文杞人忧天公开课
  • 答:可是,无论人家怎么说,他都不相信,仍然时常为这个不必要的问题担忧.后来的人就根据上面这个故事,引伸成“杞人忧天”这句成语,它的主要意义是唤醒人 们不要为一些不切实际的事情而忧愁.它与“庸人自扰”的意义大致。 4. 【《杞人忧天》讽刺了什么样的人针对文言文】 这个词经常被用来形容某人担心根本不用担心的...

  • 杞人忧天的本义是什么
  • 答:后来的人就根据上面这个故事,引伸成“杞人忧天”这句成语,它的主要意义在唤醒人们不要为一些不切实际的事情而忧愁。它与“庸人自扰”的意义大致相同。[2] 编辑本段寓意 这则寓言是一则益智寓言,写了忧天者与忧人者两种人。作者不以这两种人为然。他的原意是要提倡“顺乎自然,无为而治”。这是道家的人生哲学...


    网友点评:

    陶晶闻15648979806:   古文言文词类活用
    崇川区246回复: 活用为状语,译为在

    陶晶闻15648979806:   帮忙讲解文言文的主谓宾定状补区分~ -
    崇川区246回复: 一、主谓倒装(谓语前置或主语后置) 二、定语后置(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后) 三、宾语前置(宾语置于动词谓语或介词之前) 四、介宾短语后置,也叫状语后置(状语处在动词...

    陶晶闻15648979806:   古代汉语词类活用现象有哪几种 -
    崇川区246回复: (1)名词活用为动词 名词活用为动词,一般情况下是两个名词连用,必有一个名词作动词;副词后面直接带名词,名词就活用为动词.活用后的意义仍和这个名词的意义密切相关,只是动作化而已...

    陶晶闻15648979806:   八下语文人教文言文翻译,古今异议,通假字,词类活用整理,.谢谢拉 -
    崇川区246回复: 1、通假字 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支”通“肢”,四肢)同舍生皆被绮绣(“被”通“披”,穿着)与之论辨(“辨”通“辩”)满坐寂然(“坐”通...

    陶晶闻15648979806:   庄子故事两则的通假字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词类活用 -
    崇川区246回复: 通假字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 ?邪, 通“ 耶” 语气词,相当于“吗”词类活用惠子相梁:相,名词活用作动词,做宰相一词多义①吓 仰而视之曰:“吓”:模仿鸱发...

    返回顶部
    联系邮箱
    户户网菜鸟学习移动学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