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学习网 导航

《河中石兽》写作手法

2024-05-09来源:本站编辑

  • 河中石兽原文及翻译朗读
  • 答:结果依照他的话去(寻找),果然在上游的几里外寻到了石兽。既然这样,那么天下的事,只知道表面现象,不知道根本道理的情况有很多,难道可以根据某个道理就主观判断吗?此文出自清代·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河中石兽》写作...

  • 用简短的语言概括河中石兽的主要事件
  • 答:相关介绍:《河中石兽》是清代文学家纪昀创作的一篇散文。此文讲述了一则非常有教育意义的寓言故事,表达了作者对学者之类一知半解而又自以为是之人的嘲讽,亦告诉了人物认识事物需要全面深入地调查探究这一道理。相关背景:...

  • 河中石兽写作背景
  • 答:河中石兽创作背景:纪昀晚年,也即清乾隆五十四年(1789)到清嘉庆三年(1798)期间,开始收集民间狐鬼神怪故事,包括不少关于考据的文字,整理并写成了《阅微草堂笔记》,此文即是其中的一篇。此文讲述了一则非常有教育...

  • 河中石兽揭示文章主旨是哪句?说明了一个说明道理
  • 答:此文的故事,情节虽然简单,但其中所蕴含的哲理,却是耐人寻味的。它说明天下的事物虽有其共同规律,但更有其特殊性。而事物的特殊性,又是和它所处的环境、条件是密不可分的,因此它更是发展变化的。现实中的许多生活...

  • 河中石兽的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式
  • 答:遂反溯流逆上矣。欣赏:老河兵凭他多年治河的实践,分析了石头、泥沙和流水的物理属性以及三者之间的关系,得出了应向上游寻找石兽的结论。这结论一般人想不到,它是合乎科学论证的。事实证明,老河兵的判断是正确的。

  • 联系原文但知其一不知其二中其二与其一具体指什么
  • 答:但知其一是指只考虑到石头和沙子的性质。不知其二是指还需要考虑到水的冲击会掏空石头下面的沙子。《河中石兽》【作者】纪昀 【朝代】清代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二...

  • 河中石兽与杜处士好画共同表现了一个什么道理?
  • 答:《河中石兽》和《杜处士好书画》共同表现了要谦虚,乐于接受正确意见;天下的事物虽有其共同规律,但更有其特殊性。而事物的特殊性,又是和它所处的环境、条件是密不可分的,因此它更是发展变化的,做其他事也应该先了解...

  • 河中石兽中写到了两次“笑”,你怎么理解其中的意味?
  • 答:讲学家的“笑 ”:嘲笑顺流而下寻找石兽的做法,说明讲学家自以为是,空有理论,是可笑的。老河兵的“笑”:嘲笑讲学家的错误言论,众人轻信讲学家的糊涂,说明老河兵有实践经验。学者按照自己从书本上学来的知识进行推理...

  •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知识与能力训练第五单元第25课《河中石兽...
  • 答:6.三种:一是到河下游找,理由是认为石兽会顺流而下。二是就在原地找,理由是石兽会渐沉渐深。三是到河的上游去找,理由是由于河水冲激,石兽反而会逆流而上。7.事物的变化原因往往是复杂的,我们不能只知其一,不...

  • 小学语文专项训练文言文
  • 答:(三) 河中石兽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二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账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


    网友点评:

    于秆贵15633637314:   河中石兽作者昀讲了几种寻找石兽的方法 -
    琅琊区1199回复: 三种方法: 第一种方法:“求之下流”,结果是寻十余里,无痕.所以是只考虑了流水,没有考虑石兽和泥沙得到关系. 第二种方法:“求之沙中”,结果是众服为确论.所以是考虑了石兽和泥沙的关系,忽略了流水. 第三种方法:“求之上流:,结果是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所以是既有理论又有实践,准确把握了三者的性质及相互关系.

    于秆贵15633637314:   《河中石兽最后一段用了什么表达方式?河中石兽》最后一段用了什
    琅琊区1199回复: 你好,最后一段: 原文: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译文:那么天下的事,只知一方面,不知另一方面的例子很多,可以根据(一个方面的)道理就主观臆断吗? 用了反问口气的表达方式,用以点题,强调主题思想:有的人只关注事情的表面现象,而不深入思考分析其中的道理.用主观臆想或者纯理论知识来看待问题,往往是错误的.

    于秆贵15633637314:   纪昀的《河中石兽》是什么意思? -
    琅琊区1199回复: 沧州南面一座寺庙靠近河岸,大门倒塌在河中,两个石兽一起沉入河中.经历十多年,寺僧募集金钱重修寺庙,在河中寻找两个石兽,最终没找到,以为它们顺流而下了.摇着几只小船,拖着铁耙,寻找了十多里,也没有石兽的踪迹.一个讲学...

    于秆贵15633637314:   《河中石兽》:第一段中写打捞石兽,连用“棹"“曳"“寻"等动词有什么作用? -
    琅琊区1199回复: 形象生动的写出了,和尚们寻找打捞石兽的方式,也从侧面表现出了寻找的困难,其也为下文学者、老河兵的精彩推断做铺垫,起到了衬托的作用

    返回顶部
    联系邮箱
    户户网菜鸟学习移动学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