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学习网 导航

《答谢中书书》

2024-05-31来源:本站编辑

  • 答谢中书书文言常识
  • 答:1.《答谢中书书》一文的文言语法知识有哪些 一、古今异义①四时俱备(时 古义:季节 今义:时间)②晓雾将歇(歇 古义:消散 今义:休息)(晓 古义:清晨 今义:知道)③夕日欲颓(颓 古义:坠落 今义:消沉,委靡)④古来共谈(谈 古义:称赞 今义:谈论)二、一词多义与未复有能与其奇者:参与,这里指欣赏;念无...

  • 《答谢中书书》的作者是谁?
  • 答:《答谢中书书》的作者是陶弘景。陶弘景,字通明,自号隐居先生或华阳隐居,卒后溢贞白先生,丹阳秣陵人。陶氏生活于南朝,历经宋、齐、梁三朝,是当时一个有相当有影响的人物,博物学家,对本草学贡献尤大。陶弘景是著名的医药家、炼丹家、文学家,人称“山中宰相”。作品有《本草经注》、《集金丹黄...

  • 答谢中书书和记承天寺夜游 字词翻译,一词多义,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
  • 答:1、《答谢中书书》南北朝:陶弘景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1)译文:山川景色的美丽,自古以来就是文人雅士共同谈赏的。巍峨的山峰耸入云端,...

  • 陶弘景为什么写答谢中书书
  • 答:陶弘景写《答谢中书书》是因为当时谢征奉梁王之命请陶弘景还朝为官,辅佐朝廷政事,谢征和陶弘景是好友,但陶弘景留恋山中美景,已经看透人世沧桑,早就决定隐居山中。所以他写下答谢中书书一文来回应谢征。原文: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

  • 答谢中书书的创作背景是什么?
  • 答:创作背景 《答谢中书书》是陶弘景俊赏山林、心灵净化之后所作。谢中书(谢微)与陶弘景都卒于南朝梁武帝大同二年(536年)。谢微任中书舍人的后限是梁普通七年(526年),任中书郎在梁中大通四年(532年),都在陶弘景七十岁之后。因此这篇文章当为陶弘景晚年的作品。答谢中书书 【作者】陶弘景 【朝代...

  • 《答谢中书书》主要内容
  • 答:《答谢中书书》一封书信,通过描写自然之景,反映了作者娱情山水、归隐林泉的志趣。答谢中书书 南北朝:陶弘景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夕日 一...

  • 答谢中书书选自哪里
  • 答:答谢中书书选自《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梁文 》。答谢中书书原文: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答谢中书书翻译:山川景色的美丽,自古以来就...

  • 《答谢中书书》为什么叫《答谢中书书》?
  • 答:因为当时谢征奉梁王之命请陶弘景还朝为官,辅佐朝廷政事,谢征当时和陶弘景是好友,但陶弘景留恋山中美景,已经看透人世沧桑,早就决定隐居山中。所以他写下答谢中书书一文来回应谢征。标题上把谢征称为谢中书也一表明陶弘景与谢征道不同不相为谋,从此以不是朋友。文章以感慨发端: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 答谢中书书表现手法
  • 答:《答谢中书书》一文结构巧妙,语言精妙,集江南美于一身,短短六十八字,就道出了真美。 开头一句“山川之美,古来共谈”,来得平和自然,不是一头撞上去,来得突然。接着“高峰入云,清流见底。”至“夕日欲颓,沉鳞竞跃。”涉及山山水水,飞禽走兽,各式各样,可是却同一体,读起来甚是顺口。其下,“实是欲界之仙都”...

  • 答谢中书书和山中与裴秀才迪书写景的相同之处是什么什么作用是什么_百 ...
  • 答:一、情感目的不同 1、《答谢中书书》:将内心的感受与友人交流,是人生一大乐事,反映了作者娱情山水的思想。2、《山中与裴秀才迪书》:赞美自然风光和表述友情的抒情诗。二、文学体裁不同 1、《答谢中书书》:文学体裁为骈文。2、《山中与裴秀才迪书》:文学体裁为散文。三、写法不同 1、《答谢...


    网友点评:

    师毕翠13528522300:   答谢中书书原文 -
    辰溪县212回复: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师毕翠13528522300:   答谢中书书的意思 -
    辰溪县212回复: 山河的美丽,是自古以来文人雅士共同谈论赞赏的.这里的高峰插入云霄,清流明澈见底,两岸的悬崖峭壁,色彩斑斓,交相辉映.苍青的密林和碧绿的竹子,四季长存.每当早晨,夜雾将要消散,可听到猿猴长啸,鸟雀乱鸣;每当傍晚,夕阳快要落山了,可见到水中的鱼儿竞相跳跃.这里实在是人间的仙境啊!自从谢灵运之后,还没有人能置身这奇美的山水之中.陶宏景的《答谢中书书》,写的则是普通的山川之美,他状写高峰清流、石壁清林,描摹日光的色彩变化和猿鸣鱼游,都是一些常见之景,但写得清丽自然,自有一股浑然天趣,表露自己居身其中的欢乐、愉悦、悠然自在之情.

    师毕翠13528522300:   答谢中书书翻译 -
    辰溪县212回复: 答谢中书书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被选入人教版初二上册语文教科书.)译文: 山川景色的美丽,自古以来就是文人雅士共同赞叹的.巍峨的山峰耸入云端,明净的溪流清澈见底.两岸的石壁色彩斑斓,交相辉映.青葱的林木,翠绿的竹丛,四季长存.清晨的薄雾将要消散的时候,传来猿、鸟此起彼伏的鸣叫声;夕阳快要落山的时候,潜游在水中的鱼儿争相跳出水面.这里实在是人间的仙境啊.自从南朝的谢灵运以来,就再也没有人能够欣赏这种奇丽景色了希望对你有帮助 望采纳最佳答案 谢谢

    师毕翠13528522300:   答谢中书书译文 -
    辰溪县212回复: 答谢中书书 陶弘景[原文]: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①,猿鸟乱鸣.夕日欲颓②,沉鳞竞跃.实是欲界③之仙都.自康乐④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注释]: ①歇:...

    师毕翠13528522300:   我要《答谢中书书》的原文,注释和中心! -
    辰溪县212回复: [答案] [原文]: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①,猿鸟乱鸣.夕日欲... 但从谢灵运后,已不再有能欣赏这奇山妙水的人了. 中心 《答谢中书书》描写了充满勃勃生机的景物,传达了作者与自然想...

    返回顶部
    联系邮箱
    户户网菜鸟学习移动学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