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学习网 导航

《缄之于心》几京

2024-06-05来源:本站编辑

  • 力挽狂澜是什么意思?
  • 答:【出处】唐 韩愈《进学解》:“障百川而东之,回狂澜于既倒。”指导异端学说就像防堵纵横奔流的各条川河引导它们东注大海,挽救儒家学说就像挽回已经倒下的宏大波澜。【例子】乾坤苍莽正风尘,~仗要人。 ◎清·丘逢甲《岭云每日楼诗钞·村居书感次崧甫韵二首》【语法】动宾式;作谓语、定语;含...

  • 夫民虑之于心而宣之于口成而行之胡可壅也原文的意思及出处
  • 答:民之有口,犹土之有山川也,财用于是乎出;犹其原隰之有衍沃也,衣食于是乎生。口之宣言也,善败于是乎兴。行善而备败,其所以阜财用衣食者也。夫民虑之于心而宣之于口,成而行之,胡可壅也?若壅其口,其与能几何?”王不听,于是国人莫敢出言。三年,乃流王于彘。古文观止 劝谏译文及...

  • 翻译:风俗之于人之心,始乎微,而终乎不可御者也。
  • 答:众人所趋,势之所归,虽有大力,莫之敢逆,故曰:“挠万物者,莫疾乎风。”风俗之于人心也,始乎微,而终乎不可御者也。译文:社会风尚的淳厚和浮薄是从哪里产生的呢?产生于一两个人的思想倾向罢了。百姓们中间,平庸懦弱的人比比皆是,如果有一两位贤能有智能的人,大家就会拥戴他们并听从他们的...

  • 藏之于心,止之于礼,宁静以致远。什么意思?
  • 答:目标深藏在内心,日常行为恭敬严谨,内心平稳,不为杂念所左右,心中铭记远大的目标。

  • 《寡人之于国也》原文及翻译
  • 答:原文: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

  • 揽之于心什么意思?
  • 答:是指某个令自己感动的具体事物和景象,深深的留在自己的内心深处之意!

  • 有什么关于书法的名言
  • 答:▲古人论书云:一须人品高,二须师法古,是书之法,学者习之,故当熟之于手,必先修诸德以熟之于身。德而熟之于身,书之于手,如是而为书焉。——《书法三味》 ▲学书者有两观:曰观物,曰观我。观物以类情,观我以通德。——清.刘熙载《艺概》 ▲凡人各殊气血,异筋骨。心有疏密,手有巧拙,书之好丑,...

  • 亦既见止,悦之于心是什么意思
  • 答:原文:徒彼南山,言采其蕨;未见君子,忧心惙惙。亦既见止,亦既觏止,我心则说。陟彼南山,言采其薇;未见君子,我心伤悲。亦既见止,亦既觏止,我心则夷。其中“亦既见止,亦既觏止,我心则说”是如果我已经见着他,如果我已经偎着他,我的心情就高兴了。你这句“亦既见止,悦之于心...

  • 《列子.汤问》得之于足,应之于心
  • 答:翻译过来是:落脚得当,脚与心相应合。讲的是学习驾马车的训练过程。开始学习步伐,等到脚能与心相应时,人就能在车上站稳。等到手与缰绳相应,心灵又能与手相应,这时,人就能神定自若,从容不迫的驾车经过危险的环山小路。“得之于辔,应之于手。得之于手,应之于心”。美术大师徐悲鸿在论学画时...

  • 亦既见止,悦之于心是什么意思
  • 答:原文:徒彼南山,言采其蕨;未见君子,忧心惙惙。亦既见止,亦既觏止,我心则说。陟彼南山,言采其薇;未见君子,我心伤悲。亦既见止,亦既觏止,我心则夷。其中“亦既见止,亦既觏止,我心则说”是如果我已经见着他,如果我已经偎着他,我的心情就高兴了。你这句“亦既见止,悦之于心...


    网友点评:

    阳狠冒17565487059:   程姓的猴宝宝取名程语晨怎样 -
    登封市359回复: 男孩好听名参考俊豪 才智杰出的人.君昊---君:君子;昊:苍天,苍穹欣欣 草木茂盛的样子.心怡 心情和悦.晋鹏---晋:进也,本义,上进;鹏:比喻前程远大晋鹏 晋:进也,本...

    阳狠冒17565487059:   羊宝宝取名朱欣苒怎么样 -
    登封市359回复: 男孩好听名参考俊朗 俊美,清朗.文博---文采飞扬,博学多才天磊 磊:心地光明坦白.宣展 舒畅;舒展.烨霖---烨:光明黎昕 黎:黎明;昕:明亮的样子.泽民 施恩惠于民.俊伟...

    阳狠冒17565487059:   《口技》原文和翻译 -
    登封市359回复: 口技 ——林嗣环 京中有善口技者.会宾客大宴,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众宾团坐.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

    返回顶部
    联系邮箱
    户户网菜鸟学习移动学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