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学习网 导航

《自相矛盾》背诵视频

2024-05-30来源:本站编辑

  • 自相矛盾的意思是什么意思 视频
  • 答:自相矛盾的基础释义:矛、盾:古代分别用于进攻和防御的武器,指相互对立的事物。比喻言行前后抵触。详细释义:《韩非子·难势》:“客有鬻矛与楯者,誉其楯之坚:‘物莫能陷也。’俄而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物无不陷也。’人应之曰:‘以子之矛,陷子之楯,何如?’其人弗能应也。”矛:古代一...

  • 自相矛盾文言文翻译?
  • 答:自相矛盾文言文的翻译:在战国时期,楚国有个卖矛和盾的人,他先夸耀自己的盾很坚硬,说:“无论用什么东西都无法破坏它!”然后,他又夸耀自己的矛很锐利,说:“无论什么东西都能被其破坏!”,市场上的人质问他:“如果用你的矛去刺你的盾,它们将怎么样?”,那个人无法回答。众人嘲笑他。无...

  • 自相矛盾的意思视频讲解
  • 答:自相矛盾的意思视频讲解视频讲解 自相矛盾的解释:自相矛盾是一个寓言故事演化而成的成语,最早出自《韩非子·难一》。该成语比喻行事或言语先后不相应、互相抵触。在句中常用作谓语、定语,不能用于两方以上,只能用于单方自我抵触。自相矛盾的故事告诫人们要讲求实际,恰如其份,切不可有市侩习气,言过...

  • 自相矛盾是五年级必背课文吗?
  • 答: 部编版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第15课《自相矛盾》课文原文、知识点及教案 【#五年级# 导语】《自相矛盾》出自于《韩非子》,讲的是一个楚国人卖矛又卖盾,说他的盾坚固得很,随便用什么矛都戳不穿,说他的矛锐利得很,随便什么盾都戳的穿。

  • 自相矛盾 文言文翻译
  • 答:楚人有鬻盾与矛者,先誉其盾之坚,曰:“万物皆莫能陷之也。”俄而又誉其矛之利,曰:“吾矛之利,万物莫不陷也。”市人诘之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众皆笑之。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主要是定语后置和被动句要能理解。万物皆莫能陷之也。楚...

  • 自相矛盾文言文注音
  • 答:自相矛盾: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莫不陷也。”huò yuē : “ yǐ zǐ zhī máo , xiàn zǐ zhī dùn , hé rú ? ” qí rén fú néng yìng yě . zhòng jiē xiào zhī ....

  • 自相矛盾的解说 __
  • 答:’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於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后因以喻人的语言行动前后抵触、不相应合。【汉语文字】自相矛盾 【汉语拼音】zì xiāng máo dùn 【出处】《韩非子 ·难一》【英文翻译】1. ...

  • 自相矛盾时代背景是什么?
  • 答:自相矛盾的时代背景是战国时期的楚国。自相矛盾出自《韩非子·难一》。原文: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莫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众皆笑之。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释...


    网友点评:

    牧种曲19433463764:   请帮我把《自相矛盾》、《画蛇添足》用自己的话写出来吧,一定要自己的话哦,不要那些什么文言文啊 -
    德州市358回复: 楚国有个祭祀的人,赏给门客一壶酒.门客们互相商量说:“大家一起喝这壶酒不够,一个人喝它才差不多.请大家在地上画蛇,先画好的人喝这壶酒.” 一个人最先把蛇画好了,拿起酒壶准备饮酒,却左手拿着酒壶,右手画蛇,说:“我能够为它画脚.”他还没有(把脚)画完,另一个人的蛇画好了,抢过他的酒壶,说:“蛇本来就没有脚,你怎能为它画脚呢?”话刚说完,就把那壶酒喝完了. 那个给蛇画脚的人最终失去了那壶酒. 楚国有个卖矛又卖盾的人,他首先夸耀自己的盾,说:“任何东西都无法穿破它!”然后,他又夸耀自己的矛,说:“我的矛很锐利,任何东西都不能不被它穿破!”有的人问他:“如果用你的矛去刺你的盾,会怎么样?”

    牧种曲19433463764:   自相矛盾成语故事
    德州市358回复: 这个成语出自《韩非子·难一》. 古时候,矛和盾都是作战用的武器.矛用来刺杀敌人,盾则用来保护身体,以免被对方的矛刺中. 传说很久以前,楚国有个卖兵器的人,在市场上卖矛和盾.为了让人家愿意买他的货,他先举起盾向人们夸口...

    牧种曲19433463764:   自相矛盾怎样快速背? -
    德州市358回复: 抄写《自相矛盾》一遍,大生朗诵课文3遍,最后看两句背两句,如果背不到就多读几遍,加生记忆.

    返回顶部
    联系邮箱
    户户网菜鸟学习移动学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