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学习网 导航

《论语》子曰

2024-06-02来源:本站编辑

  • 《论语》选段的一篇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
  • 答:翻译:孔子说:“君子,饮食不求饱足,居住不要求舒适,对工作勤劳敏捷,说话却小心谨慎,到有道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这样可以说是好学了。”原文: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出处:出自春秋时期孔子及其弟子所著《论语》的《学而篇》。《学...

  • 有子曰的全文翻译是什么
  • 答:全文翻译:有子说:“礼的应用,以和谐为贵。古代君主的治国方法,可宝贵的地方就在这里,大小事情都由此出发。有行不通的时候,为和谐而和谐,不以礼来节制和谐,也是不可行的。”出自:《学而》是《论语》第一篇的篇名。原文: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

  • 子曰学而时之不亦说乎全文
  • 答: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yùn),不亦君子乎?”白话译文:孔子说:“学习后经常温习所学的知识,不也很令人愉悦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很高兴吗?别人不了解我但我不生气,不也是道德上有修养的人吗?”第1句话讲的是学习方法。对于...

  •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
  • 答:意思:孔子说:“学习并且时常地复习,不也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从远方而来,不也是很快乐吗?别人不了解(知道)我,我却不怨恨(生气),不也是道德上有修养的人吗?”

  •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
  • 答:这句话的意思为:孔子说:“有志之士和仁慈之人,决不为了自己活命而做出损害仁义的事情,而是宁可牺牲自己也要恪守仁义的原则。”出处:春秋·孔子《论语》子曰:“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夫何为哉?恭己正南面而已矣。”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子曰:“可与言而不...

  • 论语全文原文及翻译
  • 答:《论语》全文原文及翻译如下:原文: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谨;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夫子哂之。求,尔何如?对曰:方...

  •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原文 翻译
  • 答:原 文: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翻译:孔子说:“君子,饮食不求饱足,居住不要求舒适,对工作勤劳敏捷,说话却小心谨慎,到有道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这样可以说是好学了。”出自《论语.学而》。

  • <论语>中共有多少个子曰? 只计孔子自己说的,不算对弟子他人说的或评论...
  • 答:你好,一共有七个“子曰”。分别是: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yuè)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yùn),不亦君子乎?”2、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3、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4、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 《论语》的原文及翻译
  • 答: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子:中国古代对于有地位、有学问的男子的尊称,有时也泛称男子。《论语》书中“子曰”的子,都是指孔子而言。有朋:一本作“友朋”。即同在一位老师门下学习的叫朋,也就是志同道合的人。孔子说:“...

  • 论语:子曰:"___,___咏而归
  • 答:【注释】选自《论语·先进篇》第二十六章。冠者:成年人。沂:水名,在今山东曲阜南。舞雩(yú):这里指鲁国祭天求雨的地方,在今山东曲阜南。【赏析】孔子聚徒授学,闲暇时常与几个高足弟子谈论社会、政治和个人生活情志。这篇《论语·先进篇》记录了孔子与学生之间“各言其志”的一次谈话。子路、...


    网友点评:

    任凝昂17540359529:   《论语》中,子曰:什么什么,则不复也. -
    崇义县254回复: 【原文】 子曰:“不愤不咎,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译文】 孔子说:“不到他努力想弄明白而不得的程度不要去开导他;不到他心里明白却不能完善表达出来的程度不要去启发他.如果他不能举一反三,就不要再反复地给他举例了.” 【评析】 这里是孔子介绍了他在教育方面的体会,他并不觉得一个老师一言堂地给学生灌输就能有好的教学效果,而是觉得关键在于怎样启发学生自己去思考和琢磨.不是让老师替学生去举一反三、反复列举,而是启发学生去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坚持一个原则:不要轻易地把答案告诉学生,也不要过多地替学生思考,更不要给学生灌输标准答案.我想这是值得我们今天的老师在教学中思考和借鉴的.

    任凝昂17540359529:   《论语》中“子曰”中的“子”指的是: -
    崇义县254回复: 孔子

    任凝昂17540359529:   《论语十则》子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
    崇义县254回复: 人没有长远的考虑,一定会出现眼前的忧患

    任凝昂17540359529:   论语翻译(33)或谓孔子曰:“子奚不为政?”子曰:书云:孝乎
    崇义县254回复: 或谓孔子曰:“子奚不为政?”子曰:“书云:'孝乎惟 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 译文: 有人对孔子说:“你什么不从事政治呢?”孔子回答说:“《尚书》上说,'孝就是孝敬父母,友爱兄弟.'把这孝悌的道理施于政事,也就是从事政治,又要怎样才能算是为政呢?” 这反映了孔子两方面的思想主张.其一,国家政治以孝为本,孝父友兄的人才有资格担当国家的官职.说明了孔子的“德治”思想主张.其二孔子从事教育,不仅是教授学生的问题,而且是通过对学生的教育,间接参与国家政治,这是他教育思想的实质,也是他为政的一种形式.

    任凝昂17540359529:   论语中的关于子夏的有哪些? -
    崇义县254回复: 卜商字子夏.少孔子四十四岁.(《史记·卷六十七仲尼弟子列传第七》) 1.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论语·学而第一》 2.子夏问孝.子曰:“色难....

    任凝昂17540359529:   论语中的关于子夏的有哪些? -
    崇义县254回复: 卜商字子夏.少孔子四十四岁.(《史记·卷六十七仲尼弟子列传第七》) 1.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论语·学而第一》 2.子夏问孝.子曰:“色难....

    返回顶部
    联系邮箱
    户户网菜鸟学习移动学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