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学习网 导航

《论语》孝悌篇

2024-06-03来源:本站编辑

  • 论语名句: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
  • 答:【 #能力训练# 导语】在《论语》书中,记载的孔子学生,一般都称字,只有曾参和有若称“子”。因此,许多人认为《论语》即由曾参和有若所著述。下面是 分享的论语名句: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欢迎阅读参考!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

  •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
  • 答:2、入:古代时父子分别住在不同的居处,学习则在外舍。《礼记·内则》:“由命士以上,父子皆异宫”。入是入父宫,指进到父亲住处,或说在家。3、出:与“入”相对而言,指外出拜师学习。出则弟,是说要用弟道对待师长,也可泛指年长于自己的人。出处《学而》是《论语》第一篇的篇名。《...

  • 君子务本 本立而道生 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翻译
  • 答:出处:春秋·孔子《论语》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白话释义:孝顺父母,顺从兄长,而喜好触犯上层统治者,这样的人是很少见的。不喜好触犯上层统治者,而喜好造反的人是没有的。君子专心致力于...

  • 孔子 言论 “孝悌”
  • 答:“孝”即孝敬父母,“弟”同“悌”,指尊敬兄长。“孝悌”作为孔子学说中的一个伦理道德观念,规定了一个人,对父母、兄长所应具有的态度和行为要求。“今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论语·为政篇》)意思是说,如果一个人对待父母仅仅能够做到赡养就说是孝,而...

  • 忠孝信悌礼义廉耻是谁提出的?
  • 答:忠孝信悌礼义廉耻是孔子提出的。出自《论语·学而》。忠孝信悌礼义廉耻“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这四句话是有子讲的。“孝、悌、忠、信、礼、义、廉、耻”是做人的根本,也是我们的大成至圣先师孔子他老人家的德育内容的全部精髓。孝:是孝顺。悌:是悌敬。忠:是...

  • 论语中有几处明确提到孝
  • 答:《论语》中提到孝的内容主要集中在开头的《学而》、《为政》等篇章中。《学而》中有:有子曰:“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几处明确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

  • 其为人也孝弟什么意思?
  • 答:译文:有子说:“一个人孝顺父母,敬爱兄长,却喜欢触犯在上位的人,这种人是很少见的;不喜欢犯上却喜欢作乱,这种人是不会有的。君子行事致力于根本,确立了根本,道也就产生了。孝悌就是仁道的根本吧!”作品介绍:《学而》是《论语》第一篇的篇名。《论语》中各篇一般都是以第一章的前二三...

  • 《论语》 学而篇 第二章 其为人也
  • 答:有子论道,孝悌为仁之基 在《论语》学而篇的第二章中,有子提出了一个深刻的见解:“孝悌之人,鲜少冒犯权威;反之,好作乱者,实为罕见。君子深知,仁道之本在于孝悌。”他强调,那些对父母尊敬、对兄长友爱的人,尽管可能在某些情况下与上级观念有所冲突,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会轻易挑战秩序,因为...

  • 仁者以孝悌为本出自哪本书
  • 答:仁者以孝悌为本出自哪本书《论语学而篇》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这段话的意思是:有子说:“如果一个人懂得孝顺自己的父母,又善待自己的兄弟姐妹,那么他对自己的上司、平级和下属同样...

  • “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也”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 答:孝顺父母、顺从兄长,这就是仁的根本啊!出自孔子《论语 学而篇》全文如下: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网友点评:

    陈怖轰18586596045:   论语:弟子入则孝,出则悌中的“悌”是什么意思 -
    兴隆台区2554回复: [答案] 悌,儒家的伦理范畴,指敬爱兄长,顺从兄长.目的在于维护封建的宗法关系.常与“孝”并列,称为“孝悌”.儒家非常重视“孝悌”,把它看作是实行“仁”的根本条件.

    陈怖轰18586596045:   论语中有关孝的论述 -
    兴隆台区2554回复: 《学而篇》子曰:“孝弟(悌)而好犯上者,鲜矣.” 今译:一个能在家庭中奉守孝悌原则的人,一旦进入社会,是不太可能冒犯在上位者的. 《学而篇》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悌).” 今译:年少之人,在家要孝顺父母,在外要...

    陈怖轰18586596045:   《论语》中的“孝” -
    兴隆台区2554回复: 1、是一个意思 . 2、《论语·为政》: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从这里可以看出,“敬”是孝道的精神本质.孔子为传统孝道的合理性找到了人性的根基,解决了孝道存在的哲学前...

    陈怖轰18586596045:   《论语》的开篇中是“孝悌”还是“孝弟”有子曰:“其 -
    兴隆台区2554回复: 应该是 是孝弟 证据:孔子的弟子规——总序就有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弟,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人,有余力,则学文.

    陈怖轰18586596045:   孝悌是什么意思 -
    兴隆台区2554回复: 孝:指还报父母的爱. 悌:指兄弟姊妹的友爱,也包括了和朋友之间的友爱. 孝悌:孝敬父母,敬爱兄长的意思. 孔子在《论语》中提出的.

    陈怖轰18586596045:   论语的孝敬篇,不要译文
    兴隆台区2554回复: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为政》) 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里仁》)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则以喜,一则以忧.” 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以为孝乎.”

    返回顶部
    联系邮箱
    户户网菜鸟学习移动学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