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学习网 导航

《贾生》全诗情感

2024-06-03来源:本站编辑

  • 《贾生》这首诗借什么史实,讽喻了当时社会什么样的现实,表达了诗人怎 ...
  • 答:这是一首托古讽时诗,意在借贾谊的遭遇,抒写诗人怀才不遇的感慨。诗选取汉文帝宣室召见贾谊,夜半倾谈的情节,写文帝不能识贤,任贤;“不问苍生问鬼神”却揭露了晚唐皇帝服药求仙,荒于政事,不能任贤,不顾民生的昏庸特性。诗寓慨于讽,讽刺效果颇好。

  • 语文课本不会告诉我们的历史:李商隐《贾生》
  • 答:李商隐为了表达自己怀才不遇的愤慨,通过《贾生》这首诗,把汉文帝塑造成一个昏庸的君主形象,这是有失公允的。毕竟每个上过学的孩子都背过《贾生》,但并非每个上过学的人都会去探究西汉一朝的历史。他对于贾生人生悲剧的分析,代入了太多的个人情感。他把个人仕途不顺比肩贾生,这也是有失偏颇的。

  • 贾生古诗原文翻译
  • 答:《贾生》古诗原文以及翻译如下: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翻译:汉文帝为了访求贤士,在宣室召见逐臣。那贾谊才华横溢,实在是超群绝伦。可惜两人谈到夜半,文帝枉自前移坐席;不问国计民生,只问那无稽的鬼神。创作背景:关于此诗的写作年代,有两种说法。其一:...

  • 《贾生》请从写作手法的角度入手,试分析这首歌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 答:贾谊有才华,但得不到重用。寄寓诗人怀才不遇的感慨。诗的前两句写朝廷重贤,宣室召见,重新任用才华横溢的贾生,是赞美,是扬;后两句写讨论的是服药求仙等虚无的事情,而不去探讨天下百姓的问题,是讽刺,是抑。诗人用欲抑先扬的手法讥讽朝廷的昏庸和对贤臣的不重用。

  • 《贾生》中,借贾谊的典故,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 答:这是一首著名的讽刺诗。诗的前两句,是欲抑故扬,汉文帝名为求贤,而无求贤之实。后两句以“不问苍生问鬼神”的事实,鞭挞文帝不重视人才,感叹贾谊满腹才学却不被重用,只是为了满足文帝的好奇心。全诗显然寄寓着作者不能施展抱负的哀叹,感慨深沉。

  • 贾生是咏史诗吗
  • 答:2、寓言与象征:李商隐善于运用寓言和象征手法,将历史人物和事件寓言化,通过象征手法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贾生》中,诗人以贾谊的故事为载体,将之与当时的政治现实相联系,以表达对世态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期望。3、对比与反差:李商隐在诗歌中善于运用对比和反差手法,突出事物的矛盾和冲突。《贾生》中...

  • 《贾生》描写贾谊采用了什么手法?请简要分析。
  • 答:李商隐的《贾生》是如何采用“欲抑先扬”的手法。贾生 李商隐 宣室求贤访逐臣①,贾生才调更无伦。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注】①逐臣:是被放逐之臣,这里指贾谊因力主改革,被贬为长沙王太傅。这首诗运用的主要艺术手法是什么?请简要分析。答:本诗采用了“欲抑先扬”(或“先扬后抑...

  • 贾生李商隐艺术手法分析从(用典,借古讽今,欲抑先扬三方面分析)?_百度知...
  • 答:《贾生》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一首咏史诗,意在借贾谊遭遇的典故,欲抑先扬,借古讽今,抒写诗人怀才不遇的感慨。1、借用典故。贾谊被贬长沙之典,出自《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贾生征见。孝文帝方受厘,坐宣室。上因感鬼神事,而问鬼神之本。贾生因具道所以然之状。至夜半,文帝前席。既罢,曰:...

  • 不问苍生问鬼神(不问苍生问鬼神典故)
  • 答:不问苍天问鬼神是首什么诗,它的前一句是什么?前一句:可怜夜半虚前席。出自唐代诗人李商隐《贾生》,原文如下: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白话文:汉文帝求贤,宣示召见被贬臣子。贾谊才能,确实高明无人能及。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白话文:只是空谈半夜,令人扼腕叹息。文帝尽问鬼神...

  • 贾生这首诗的文学体裁是什么?
  • 答:首联道其才学,年少而明悉天下治乱。颔联言其性格,忧国忧民,坚持立场,突出了贾谊形象的最主要特点。后四句伤今。颈联以为贾谊可为异代知音,而现实中罕有其匹,微露孤独之感。尾联则将情感直推向上,呈现悲愤色彩。全诗以前半映衬后半,以历史映衬现实,以贾谊映衬自身,看似曲折,实则主旨分明。


    网友点评:

    堵建会19591291219:   如何赏评李商隐的《贾生》?
    鹰潭市2728回复: 诗选取汉文帝向贾谊夜问鬼神事加以生发,以议论为主干,意在抨击统治者 貌似求贤而不知任用的荒唐.“不问苍生问鬼神”可谓是神来之笔,诗人的愤慨 之情油然而起.晚唐的皇帝服药求仙,荒废政事,不问民生疾苦,比汉文帝有过 之而无不及.前三句极写汉文帝对贾谊的重视,“求”、“访”、“虚前席”, 刻意写汉文帝求贤若渴的形象,然“不问”与“问”一出,诗意陡然一翻,意境 全新,对汉文帝(即统治者)的否定便显得格外有力.

    堵建会19591291219: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抒发了作者什么情感 -
    鹰潭市2728回复: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表达了作者对屈原、贾谊不幸遭遇的深切同情,并对屈原进行了赞扬,文章通过对屈原才能、品德的记述,赞扬了屈原的爱国主义精神,在全文中,作者对屈原的高度赞扬和对他的同情,是作者自身感情的流露.

    堵建会19591291219:   李商隐贾生??? -
    鹰潭市2728回复: 贾生 作者:李商隐 朝代:唐 体裁:七绝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这是一首托古讽时诗,意在借贾谊的遭遇,抒写诗人怀才不遇的感慨.诗选取汉文帝宣室召见贾谊,夜半倾谈的情节,写文帝不能识贤,任贤;“不问苍生问鬼神”却揭露了晚唐皇帝服药求仙,荒于政事,不能任贤,不顾民生的昏庸特性.诗寓慨于讽,讽刺效果颇好.

    堵建会19591291219:   贾生原文及翻译是什么 - 百度问一问
    鹰潭市2728回复: 1、“贾生”原文是一首唐代杜甫的诗,全称为《至德二年招贤集》:“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轸,地接衡庐.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雄州雾列,俊采星驰.台隍枕...

    堵建会19591291219:   《贾生》李商隐一诗中有什么典故? 要直接说明典故,不要废话! -
    鹰潭市2728回复: [答案] 《贾生》 诗词赏析编辑本段这是首咏叹贾生故事的短诗,其着眼点,不在个人的穷通得失,而在于指出封建统治者不能真正重视人才,使其在政治上发挥作用.“贾生”,就是贾宜,本诗情节取材于司马迁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里...

    堵建会19591291219:   阅读李商隐的一首诗,回答问题. 贾生 ①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可怜夜半虚前席,不 -
    鹰潭市2728回复: (1)文帝把谪居长沙的贾谊召回京城,在宣室接见他,君臣晤谈,直至深夜.表面看来文帝求贤若渴,可是,他殷殷询问的不是安民之策,虚心听取的只是鬼神之事,虽然听得入神,甚至移膝前席,但又有何用?(意对即可) (2)这首咏叹贾生故事的短诗,其着眼点,不在个人的穷通得失,而在于指出封建统治者不能真正重视人才.诗中的贾生,有作者自己的影子,慨叹贾生的不遇明主,实际是感喟自己的生不逢时,自伤之意尽在言外.(意对即可)

    返回顶部
    联系邮箱
    户户网菜鸟学习移动学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