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学习网 导航

《赤壁赋》图片

2024-06-03来源:本站编辑

  • 启功先生也写过《赤壁赋》,他写的和赵孟頫的比起来如何?
  • 答:在历史上有很多书法名家都读过《赤壁赋》,不容置疑赵孟頫的《前后赤壁赋》是较好的。苏东坡自己就会有《赤壁赋》磨叽传奇世界,以后元朝赵孟頫书,明代文徴明书,明朝董其昌书,清代成亲王书,随后启功先生再书《赤壁赋》。赵孟頫所书之《前后赤壁赋》为隶书长卷,有人说是十代名帖之九。共11开21页...

  • 赤壁赋书法作品欣赏?
  • 答:今天我到了台北故宫博物院,我看到苏东坡的《赤壁赋》,一千年来他还在那里,你忽然发现,苏东坡不是死了一千年吗?可是他还在。所有人都在读他的,甚至他的文章翻译成世界各国的语言,他的生命继续在扩大,在影响,在发生。苏东坡好像在一个历史或者哲学的高峰,他要给我们下一个结论,这个结论到底是...

  • 大章书法:《兰亭序》高清原色米字格单字全文,美得一塌糊涂……_百度知...
  • 答:《赤壁赋》《兰亭序》样本 《兰亭序》纸质版已经全部售空,如有需要可私信预定,达到一定数额方纔印刷 本字原图中为写错一{外}字叠加上去 大章精修图 大章精修图 大章精修图 此“痛”字原文模糊不清,大章书法工作室精修虽未能完全复原,但也是有可学之处 声明:《兰亭序》米字格字帖为大章书法...

  • 右图是宋代苏轼手书的《赤壁赋》,请说说其特征
  • 答:《赤壁赋》通篇以景来贯串,"风"和"月"是主景,"山"和"水"辅之,全文紧扣风、月来展开描写与议论。以风、月之景开卷,又于文中反复再现风、月形象。歌中的"击空明兮溯流光"则是由景入论的转折。客的伤感起于曹操的 "月明星稀",终于"抱明月而长终"、"托遗响于悲风"的悲哀,仍然不离"...

  • 《赤壁赋》原文及翻译赏析
  • 答:《赤壁赋》原文: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冯通:凭)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

  • 分析仇英所画《赤壁赋图》与苏轼情表达一样吗?
  • 答:仇英的文化虽然不高,但赋词的原意都能读懂,想起自己虽没有做官,但人生经历也是一波三折。他对苏轼寄予深深同情之下,激发了创作《赤壁图》的愿望。在创作《赤壁图》时,仇英为了适当地表达词人宽阔的胸襟和远大的抱负,一反自己的常见作品中那种工整谨严,华丽繁密的画风,以淡淡的笔触,清丽雅致的...

  • 楷书优秀书法作品
  • 答:同时也是著名的书法作品。苏轼被贬为黄州(今湖北黄冈)团练副使的1082年秋、冬,先后两次游览了黄州附近的赤壁,写下这两篇赋。他的前后赤壁赋反映了这时的思想情感。颜真卿书法墨迹《祭侄文稿》,全名《祭侄赠赞善大夫季明文》。原作纸本,纵28.8厘米。横75.5厘米,共234字(有涂抹字30余个)。

  • 宋乔仲常后赤壁赋图的介绍
  • 答:《宋乔仲常后赤壁赋图》是据苏轼的名篇《赤壁赋》绘制而成,可视为一件山水人物作品。画卷依原赋叙述的顺序次第展开,将赋文氛围若干段移录于画面上。每段描绘一个情节,而全图首尾相连,并无间隔,同一人物在图中反复出现,是所谓「异时同图」的方法。图卷是对原赋的艺术再查,亦是传世时代最早的...


    网友点评:

    苏斩斩18082458344:   赤壁赋 经常默写的名句 -
    武冈市2315回复: 根据历年高考试卷,赤壁赋几乎一半的内容都是常考点. 如下: 1、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2、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3、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

    苏斩斩18082458344:   苏轼《后赤壁赋》中孤鹤的象征意义 -
    武冈市2315回复: 论《后赤壁赋》中孤鹤的形象《后赤壁赋》作于苏轼因"乌台诗案"而被贬至黄州之时,贬谪生涯使苏轼更深刻地理解了社会和人生,也使他的创作更深刻地表现出内心的情感波澜.《后赤壁赋》沿用了赋体主客、抑客伸主的传统格局,...

    苏斩斩18082458344:   赤壁赋是谁写的?
    武冈市2315回复: 苏轼 写作背景 元丰二年(1079年)八月,苏轼因“乌台诗案”被加以诽谤朝廷的罪名,被捕入狱.在狱中一百多天,受审十余次,惨遭折磨.后经多方营救,于当年十二月释放,贬为黄州团练副使,但“不得签署公事,不得擅去安置所”.元...

    返回顶部
    联系邮箱
    户户网菜鸟学习移动学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