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学习网 导航

《踏莎行候馆梅残》

2024-05-30来源:本站编辑

  • 踏莎行欧阳修诗词
  • 答:年代: 宋 作者: 欧阳修 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薰风暖摇征辔。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栏倚。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译文:客舍前的梅花已经凋残,溪桥旁新生细柳轻垂,春风踏芳草远行人跃马扬鞭。走得越远离愁越没有穷尽,像那迢迢不断...

  • 踏莎行·候馆梅残原文及赏析
  • 答:原文: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薰风暖摇征辔。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栏倚。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译文 馆舍前的梅花已经凋残,溪桥旁新生细柳轻垂,暖风吹送着春草的芳香,远行人摇动马缰,赶马行路。走得越远离愁越没有穷尽,就像那...

  • 候馆梅残,溪桥柳细。原文_翻译及赏析
  • 答:词的上片展现了这样的镜头:一位孤独的行人,骑着马儿,离开了候馆(旅舍),望着已经凋落的梅花,走过溪上的小桥,拂掠那岸边的柳丝,迎著东风,踏向那散发著芳香的草地。在这画面里,残梅、细柳和薰草,这些春天里的典型景物,点缀著候馆、溪桥和征途,表现了南方初春融和的气氛。这首词以春景写行旅,以乐景写离愁,...

  • 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原文_翻译及赏析
  • 答:梅残、柳细、草薰、风暖,分写所见、所闻、所感,冬去春来的季节特征十分强烈。这本来是一个感受生命与爱情的季节,但“候馆”、“征辔”两语,透示了词中的远行人其实是无暇无心去欣赏大自然所赐予的美景。且征辔连摇,客观的情形也是十分急迫。春景之热与行者之冷似乎互成隔膜。“离愁”两句拈出主题,与候...

  • 欧阳修《踏莎行·候馆梅残》原文及翻译赏析
  • 答:踏莎行·候馆梅残原文: 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薰风暖摇征辔。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阑倚。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 踏莎行·候馆梅残翻译及注释 翻译 客舍前的梅花已经凋残,溪桥旁新生细柳轻垂,春风踏芳草远行人跃马扬鞭。走得越远离愁越没有穷尽,...

  • 《踏莎行·候馆梅残》诗词鉴赏
  • 答:踏莎行·候馆梅残 作者:欧阳修 候馆梅残①,溪桥柳细,草熏风暖摇征辔②。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寸寸柔肠,盈盈粉泪③,楼高莫近危栏倚④。平芜尽处是春山⑤,行人更在春山外。注释 ①候馆:迎宾候客之馆舍。②征辔(pèi):行人坐骑的缰绳。辔,缰绳。③粉泪:泪水流到...

  • 欧阳修《踏莎行》原文及赏析
  • 答:欧阳修《踏莎行》原文及赏析 篇1 《踏莎行》欧阳修 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熏风暖摇征辔。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栏倚。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赏析】此词运用了三种艺术表现手法。一是托物兴怀,词的上片写残梅、细柳和熏草这些春...

  • 《踏莎行·候馆梅残》(欧阳修)全文翻译注释赏析
  • 答:踏莎行·候馆梅残 欧阳修 系列:宋词三百首 踏莎行·候馆梅残 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薰风暖摇征辔。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阑倚。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 注释 [候馆]迎宾候客之馆舍。 [征辔(pei)]行人坐骑的缰绳。辔,...

  • 《踏莎行》原文及翻译
  • 答:导语:宋代盛行的一种中国文学体裁,宋词是一种相对于古体诗的新体诗歌之一,标志宋代文学的最高成就。下面我给大家分享《踏莎行》原文及翻译,供大家参考学习。原文 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薰风暖摇征辔。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阑倚。平芜尽处是春山...

  • 踏莎行欧阳修原文及翻译
  • 答:踏莎行欧阳修原文及翻译如下:踏莎行·候馆梅残 作者:欧阳修 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薰风暖摇征辔。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阑倚。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译文 馆舍前的梅花已经凋残,溪桥旁新生细柳轻垂,暖风吹送着春草的芳香,远行人...


    网友点评:

    容卓睿14752803073:   《踏莎行》欧阳修写作背景 -
    莲湖区1253回复: 欧阳修《踏莎行》(候馆梅残) 1、属闺怨别情一类传统题材,为闺情诗.候馆:迎接、接待宾客的馆会. 2、主旨:通过写旅人在征途中的感受,抒发了浓重的离愁别恨. 3、本篇实写与虚拟的特点:上、下片分言行者与居者.(1)行者为游子...

    容卓睿14752803073:   2道语文题(关于《踏莎行》欧阳修)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薰风暖摇征辔.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阑倚.平芜... -
    莲湖区1253回复: [答案] 1、春草的(密集)流水的(绵绵不绝)和离愁的(密集和不绝)相似. 2、炼字:“摇”征辔的“摇”字用的好.运用拟人手法,把春风的轻拂想象成挽留的双手,好像在挽留远行的马儿,止住征人欲行的脚步.这个字写出了深情,也写出了温馨. 炼意...

    返回顶部
    联系邮箱
    户户网菜鸟学习移动学习网